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自離工資結算

勞動法自離工資結算

發布時間: 2022-05-07 04:13:30

1. 勞動法自離扣多少工資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勞動法自離的情形,其工資是正常發放的,用人單位是不可以無故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2. 自離按法律規定是否可以拿到工資

有工資。不過勞動者擅自離職,沒有提前三十天書面提出離職,勞動者屬於違法。用人單位應該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但是該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法律分析
自動離職怎麼發工資:實際操作當中,企業如果沒有及時解除勞動合同的,而且員工反悔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要求繳納期間的社會保險等,用人單位極有可能面臨敗訴的風險。單位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情況下,應積極履行通知解除勞動關系的程序,以避免可能發生的爭議和風險。但現實操作過程中,有很多企業在履行解除勞動關系的時候還是沒有及時,建議是在員工不辭而別的第二天馬上通過EMS(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的形式寄送催告函,然後再按照催告函裡面約定的時間寄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如果沒有及時解除勞動關系,那麼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期間里,企業要承擔非常巨大的風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足額支付工資,非法剋扣工資或者拖延支付的,應承擔相應責任。在員工不辭而別的情況下,勞動者已提供勞動部分對應報酬不應被剝奪。若用人單位有條件支付剩餘工資的,如員工的銀行卡並未銷毀,應及時足額支付。只有在存在工資支付障礙的前提下(例如無工資卡、無法聯系本人),用人單位可以暫緩工資支付。從風險控制角度,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通知勞動者前來領取工資,若勞動者未按通知前來領取,用人單位不承擔工資拖延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 按照勞動法自動離職,怎麼結算工資

法律分析: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之後,用人單位就有義務按照約定向其支付工資。對於自動離職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結算工資至其最後工作日,此後未出勤提供勞動的,可以不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4. 勞動法規定自己辭職工資怎麼結算

法律分析:1、勞動合同依法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勞動合同依法簽訂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2、只要付出勞動,單位就要支付勞動報酬,雖然是自離,但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結算工資;

3、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應當提前提出辭職並交接好工作,如果違反勞動法不辭而別給單位造成損失,則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5. 勞動法自離扣多少工資

理論上不允許扣一分錢工資
但是用人單位可以主張因此導致的經濟損失
具體多少要其舉證情況

6. 勞動法辭職後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辭職工資結算應是雙方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一次性支付員工的工資,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發出支付令。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7. 員工自動離職工資結算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之後,用人單位就有義務按照約定向其支付工資。對於自動離職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結算工資至其最後工作日,此後未出勤提供勞動的,可以不支付工資。但是根據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出離職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因未提前通知而直接離職給單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勞動者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8. 員工自離不結算工資合法嗎

如果是因為勞動者的離職給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公司是可以從勞動者的工資中扣除一定的金額作為賠償的,但是公司在員工自動離職不發放工資是不合法的。
法律分析
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2、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工資。如果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員工自離不結算工資是違法的,員工在入職的時候是應該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合同內也應該要寫上雙方違約的責任,而員工因為自己私人的問題也自離的話,用人單位是應該要立刻結算工資並且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無論員工什麼原因辭職,都是應該要支付工資,因為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是不能夠剋扣勞動者工資,要是出現剋扣勞動者工資的情況是屬於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如果是給用人單位工作,有兩個途徑可以要求支付工資:1、勞動者可以到當地勞動局勞動監察投訴;優點:方式簡單。缺點:各地執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當地勞動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七條 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第十九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9. 員工自動離職按照勞動法怎麼算工資

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結算員工應該得到的工資。

10. 勞動法自離有工資嗎

法律分析:我國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法自離是有工資的。一般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不給勞動者支付工資,那麼勞動者通常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進行投訴,或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如果用人單位有證據證明,勞動者違反了勞動合同法,或者是由於勞動者的離職而給用人單位帶來損失的,那麼用人單位有權要求勞動者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熱點內容
婚姻法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解除 發布:2025-02-07 22:20:18 瀏覽: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財產 發布:2025-02-07 22:12:58 瀏覽: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熱線 發布:2025-02-07 21:57:19 瀏覽:334
大學依法治國論文 發布:2025-02-07 21:43:59 瀏覽:114
法院補償器 發布:2025-02-07 21:30:25 瀏覽:238
人大立法環保調研 發布:2025-02-07 21:13:41 瀏覽:382
欽州人民法院領導 發布:2025-02-07 21:08:57 瀏覽: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642
司法拍賣成交率 發布:2025-02-07 20:26:14 瀏覽:254
梧州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2-07 20:19:36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