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司法考試勞動法誰講

司法考試勞動法誰講

發布時間: 2022-05-08 10:29:17

『壹』 關於國家勞動法,誰能為我詳細的講述一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是1994年7月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1994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八號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它包括十三章,一百零七條。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第九條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勞動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工作。
第二章促進就業
第十條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
第十一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多種類型的職業介紹機構,提供就業服務。
第十二條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十三條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第十四條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履行審批手續,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三章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八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條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三十一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內的;
(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三十三條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三十四條集體合同簽訂後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條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四章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章工 資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六章勞動安全衛生
第五十二條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第七章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五十八條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第五十九條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六十一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於九十天的產假。
第六十三條不得安排女職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其他勞動,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四條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五條用人單位應當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六十六條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第六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第六十九條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七十六條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第十章勞動爭議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八十條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用人單位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代表擔任。
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履行。
第八十一條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同級工會代表、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組成。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
第八十二條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
第八十三條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八十四條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一章監督檢查
第八十五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責令改正。
第八十六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有權進入用人單位了解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查閱必要的資料,並對勞動場所進行檢查。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必須出示證件,秉公執法並遵守有關規定。
第八十七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第八十八條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
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於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
第十二章法律責任
第八十九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可以處以罰款。
第九十一條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第九十二條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三條用人單位強令勞動者違章冒險作業,發生重大傷亡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十四條用人單位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九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保護規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對女職工或者未成年工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六條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由公安機關對責任人員處以十五日以下拘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勞動者的。
第九十七條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訂立的無效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八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十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該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一百條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一條用人單位無理阻撓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督檢查權,打擊報復舉報人員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對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三條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一百零四條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一百零五條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其他法律、法規已規定處罰的,依照該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十三章附 則
第一百零六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法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規定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步驟,報國務院備案。
第一百零七條本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貳』 三個月如何准備司法考試

本人今年34歲,1996年中專畢業在事業單位上班,中間自學取得法律專科文憑,2005年考入法院做書記員。因為工作性質的關系,2006年1月繼續自學法律本科,2008年4月考完最後一門,很幸運的參加了2008年的司法考試。2008年11月21日,通過168查分,卷一109、卷二96、卷三113、卷四95,總分413分通過了司法考試。聽到分數的時候真的很高興,不僅僅是因為通過了,最重要的是你付出了,得到了回報,天道酬勤,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其中的甘苦。司法考試被譽為「第一考」,其實最主要的是它量大,必須有一套適合它的方法才能順利過關。網上談司法考試的方法和經驗很多,我把自己的一些方法及學習中的失誤總結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希望能夠給沒有通過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幫助。
一、必勝的信念和資料准備。

在以往的時候經常聽一些朋友說司考如何如何難,有的三、四年才通過,因此也做好了幾年奮戰的准備,這種思想是要不得的。既然要做了,就把它做好。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參加司法考試,然後就認真的准備,抱著一年必勝的信念去打一場有準備的仗。要不然幾年下來,自己受苦不說,家人也跟著疲憊不堪。所以要堅決摒棄那種反正是第一年去試試看的心態,要全身心投入,相信自己第一年就可以通過。

關於教材准備,我談一些個人看法,當初我學習的時候各種講座和輔導、習題都買了幾套,到最後基本上沒有看,浪費了不少銀子,現在看來確實沒有必要,很多輔導書的質量也的確令人不敢恭維。教材不在多,夠用就行,以下是我覺得應付司法考試足夠的:

(一)三大本教材 雖然很多輔導老師說不用看教材,但對於第一年參加考試的考生來說,三大本還是必要的,首先三大本把知識系統化了,可以讓大家在大腦里對要學習的課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可以對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其次,第一本教材在最後的復習階段是很必要的,考試的內容大部分是教材上的,當然也會出一些超綱的內容,但第一本學好了,卷一考110分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二)真題 真題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最好是分卷的那種,比較便於復習。

(三)專題講座 只要民法和刑法的就可以了,其餘學科的不需要買,浪費銀子也浪費時間。民法推薦李建偉的《民法61講》個人覺得很不錯,本人把61講看了有兩遍多,後期結合真題研究了幾天,卷三的分數可以。刑法的我看的袁登明的好像是49講的,結合法條和真題看看也還可以。不過刑法主要是還是教材和韓友誼的錄音,在後面分科學習的時候我會詳細說一下。

(四)錄音和講義 第一年通過司法考試,輔導班的錄音功不可沒。個人覺得參加輔導班的意義不大,基本上所有的錄音在華夏考資網上都可以下到,而且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反復聽,花點錢加入他們的會員還是比較值的。具體各科的錄音老師在後面分科內容上我會推薦一下。

(五)模擬題和習題 很多老師不主張用模擬題,我覺得在後期考前做做模擬題還是很有必要的,三校的AAA卷和A\B卷還不錯,萬國的金腰帶和紅腰帶有些差強人意,簡單了一些,也可以練練手。模擬題不要做多,後期做個三、四套也就差不多了,主要是起著查漏補缺和練習速度的作用,多了會起反作用。習題不做也可以,初學的時候也可以用法律出版社的白皮書來練練手,分科的,都是基礎的東西,可以起到鞏固和檢驗的作用,沒時間的話多研究真題就可以了,不必浪費時間在習題上。

二、學習時間安排

學習的時間因人而異,基礎好的三、四個月就足夠了,我覺得對於初次參加司法考試的人早些准備成功的把握更大一些。我提一下個人的時間安排建議,大家也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具體調整,而且我的時間安排是根據每年9月中旬考試的慣例來的。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一)、從現在到2009年2月底預熱階段 在這個階段最好先了解一下司法考試的內容,看一些司考的經驗和方法,為自己的學習找對路子,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然後學習刑法和民法,「得民法者得天下,得刑法者成諸侯」,這兩門科在司法考試中佔了四分之一強的地位,也是需要花時間的科目。而且是要早期把民法和刑法學好,後期用來強攻那些記憶性的學科。最好是先學習刑法,個人感覺刑法需要花費的時間多,對於像刑法總則部分沒有個十幾天的時間是不夠的。如果有時間最好是把這兩門課都基本搞定,沒有時間也要保證搞定一門。

(二)、3月1日到5月20日 基礎學習階段 具體也可以根據個人調整,可適當延長,但以不超過三個月為宜,否則後面的學習時間不能保證。這個階段主要是把卷二和卷三的內容全面復習,力爭理解和掌握絕大部分知識點。然後把卷一的法理和三國復習完,有時間的話最好把卷一的其它內容也看完,看不完也不用擔心,可以放到第二輪中復習。

(三)、5月21日到7月底 強化攻堅階段 這時候要把卷二卷三的內容再全面復習,掌握重點、弄清難點,研究真題。同時安排時間把卷一的內容過一遍,把憲法、三國法、經濟法要背的內容劃出來或者總結出來,當然能夠掌握最好。司法制度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沒有時間的話聽一遍馬明亮或者其它老師的錄音也就可以了,不會失什麼分的。

(四)8月初到考前 綜合復習階段 這段時間要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來記憶卷一的內容,同時把卷二卷三再全面串聯,進行鞏固復習;後期做幾套好的模擬題練練時間和查漏補缺。在最後的模擬練習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同學在考試的時候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因為在考前練習的時候每卷的時間都定在2小時多一些,所以考試的時候除了卷四時間剛好外,前三卷都基本上還剩一個小時的時間。不過考後覺得對一些答案沒有仔細看,導致了一些不該失的失分了。在最後的時候一個禮拜還要上網關注輔導班的考前信息,輔導班可以得到一些內幕信息已經是公開的秘密,08年刑訴那題很多同學都得滿分不能不說是得益於最後的預測信息。

三、各科的學習方法

司法考試分為四卷,卷一考三大本教材第一本的內容,具體是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學、三國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和司法制度8門科目,卷二是刑法、刑訴、行政法,卷三是民法、民訴和商法,卷四是綜合內容,主要是卷二和卷三和法理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我主張從卷二或卷三開始,卷一待卷二卷三結束後在復習。還有關於教材千萬不要去通讀,我開始就犯了這個錯誤,通讀一遍要至少1個月多的時間,等回頭的時候前面基本忘光了,一定要一門一門的弄懂弄透。具體而言:

刑法:先學習總則部分,看教材後聽韓友誼的錄音,要結合他的講義聽,07年的時候我一個同事說陳永生的也不錯,我沒有聽不知道如何。然後做真題,總則的真題這時候一到兩遍就行。在學習分則的時候要結合看法條,我是用的學法網的法律法規匯編電子書自己列印出來的,法條後面把司法解釋都列出來了,很好用。總則、分則都結束了就要再認真的把真題做2遍。如果有時間最好把前面說的萬國的專題講座分則部分看一下,總則就不要看了。

刑訴:刑訴的錄音很多網友推薦汪海燕的,應該不錯,我沒有時間聽,我聽的是馬明亮的,個人覺得很好,他的講義很好,重點總結的比較全面。其實對於訴訟法來說認准一個人的就可以了,主要是記憶的功夫。也要注意總結和對比記憶,那樣不會混淆也記得牢。刑訴的學習要把各個階段分清楚,這樣在腦子里有一個全局的印象,不容易弄混。在後期刑訴的題目要多做一些,保證這門容易的課基本不失分。

行政法:行政法很多同學感覺頭疼,其實也並不復雜,建議先聽吳鵬的錄音,他把行政法簡單化了,聽起來很舒服。聽之前要先看教材,我是幾章教材看完在結合他的講義聽,要不一開始就聽會摸不到頭緒。有基礎了再聽林鴻潮的,後期再聽王鍇的,我覺得王鍇的行政法講的真是好,也可以直接聽王鍇的。王鍇的在串講階段會有幾十道題目,都很厲害。行政法一定要結合看法條反復做真題,不過有很多真題的解析都是錯的,同一個題目不同的出版社會有不同的解析,這也說明行政法的難度。如果不看法條而直接做真題你會發現很多題做錯,行政法看法條的效果要好一些。行政法在早期可以花一些時間,到後期就不要在上面浪費太多了,短期很難見成效,建議後期直接做真題。

民法:民法的體系性比較強,學習民法要有一個全局的觀念,遇到一個題目要首先明確考的是什麼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入手再聯系相關法條就容易解決。民法的講座我覺得席志國的比較好,個人建議先把教材弄熟,看教材的時候就要看相關法條,然後看李建偉的《民法61講》,最後做真題。相對於司法考試來說,民法其實是一個不太難的學科。民法的真題一定要反復研究,要形成習慣性思維,從法律關系入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商法:商法的錄音推薦張海峽的,他的公司法、合夥法、票據法講得比較好,也要結合他的講義。首先也是要看教材,結合法條,聽完錄音後做做真題。做商法的真題主要是了解出題人的思路和公司法的重點。海商法分值較小,如果想學推薦庭女楊帆的講座,07年她有一段海商法的講座大約半個小時,很好。

民訴:民訴是一個比較容易拿分的題,有志通過司法考試的應該保證這門課不失分。錄音推薦楊秀清的,不過她的講義不行。鄭其斌的也不錯。

法理學:很多人覺得難,分值也不少,每年卷四還有一題,大家要引起重視。學法理一定要脈絡清晰,把法理的內容分清,重點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後面2章更容易搞定。強烈推薦陳景輝的講座!一定要聽他的。聽的時候結合教材就可以了,不過他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那方面講的少,大家自己充實就行了。

法制史:根本不要聽錄音,每天抽半個小時記憶就行了。對我國的歷史要熟悉,順著下來,掌握一些記憶方法就可以了。我到後期法制史基本可以全背下來,這種科目不應該失分。

憲法學:同法制史。不過我有一個自己整理版的講義,覺得很好。

三國法:三國法一定要聽楊帆的,自己學巨痛苦!三國除了真題還要做楊帆的配套題目,多做一些題目就容易搞定了。我08年三國法基本沒有失分,也得益於後期的做題。

經濟法:科目多,主要是記憶性的東西,勞動法聽張海峽的,其餘的科目聽張海峽劃的重點法條自己背就得了。經濟法在7月份有時間的話最好是把需要記憶的東西理清楚,要不到考前背會慌亂。

法律職業道德和司法制度:書隨便看看,聽聽馬明亮的講座就行了,基本不會失分,內容都是大家熟悉的。

卷四:卷四是綜合性的,估計09年如果不改兩考的話,還會是第一題是政治性論述題結合法理,最後是科目性論述題。剩下的估計還是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訴、民訴或商法各一題案例分析題。在考前的一個多月需要針對各個科目的案例題進行一些練習,做真題的時候先把答案做出來後再對,看自己答的有哪些和答案不一樣的,培養題感。論述題聽鄒建章的錄音,個人覺得張合功的論述題模板方式也不錯,讓你知道怎樣去答論述題,不過不需要按照他的五段論,一般三段最多四段就可以了。卷四最主要的還是卷二、卷三內容,基本功要學扎實,難度也不是很大的,掌握答題技巧就行了。還有在考試的時候,做卷四要先把所有的題目瀏覽一遍再做,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你在做前面題目的時候會在心中默默的想那些題目,效果很好,不要看一題做一題,這樣反而會在一題上浪費時間。

四、注意事項。

1、關於時間的安排 很多人覺得時間不夠用,其實時間就像是女人的乳溝,擠一擠還是有的。最好是把法條和講義列印出來,上下班的時間、工作的空隙啊,都可以看看。有時候不方便看的時候可以在腦海里默默的回想復習的內容,卡住的地方先不去管它,一章一章的過,然後再回頭看哪些記不住的重點去記憶,這樣學習的效果比死記的效果要好而且不容易忘。可能第一遍的時候費力費時間,以後一遍比一遍順溜,用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到後期把所有的內容過一遍也只要幾天就可以了,如果能達到這種程度去考試還怕什麼!

2、休息和運動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越是艱苦的學習越要注意身體,建議每天運動時間保持在半個小時,休息時間保證在7-8小時。休息不好會影響學習效果,而且長久奮戰人也容易疲勞,學不下去的時候就出去走走,放鬆放鬆。

3、最好是配備一個筆記本電腦,現在也很便宜三千大洋就可以配置到一個不錯的了,配一個好的耳麥,千萬不要用塞到耳朵里的那種!用可以佩戴的,要不時間長了耳朵受不了。前期聽錄音可以原速聽,後期要調到1.5倍速或2倍速聽。用微軟自帶的Media播放器就可以調速,我在後期全部是調2倍速聽,聽林鴻潮的行政法別人都覺得講得快,我也一樣是2倍速,效果還不錯。這樣大大的節約了時間,不過那需要一定的基礎,還需要全身心投入對照著講義聽。聽錄音的時候就可以看電腦里的講義,不列印出來也可以。

4、重復記憶 復習的時候一定要習慣性的復習昨天的內容,先合上書本默想,不會的就放下,繼續往後,默完了再看哪些不會的。第三天復習的時候先復習第一、二天的內容,依此類推,這樣一開始可能會比較慢,但越往後越快,而且避免遺忘,否則一遍兩個月下來前面的基本就忘光了。

5、系統化學習 學習的時候要把知識系統化,脈絡分明。以下引號部分系引用韓景慧的《如何學習法條》內容:「要學會定位 「衛星定位法」。大家都知道GPS衛星定位系統,它能夠通過衛星信號對目標准確定位,我們在備考時也可以用到此種方法。也就是對於司法考試的脈絡爛熟於胸,對每一個考點都能精確地知道在書上或者法條上的大概位置。看到一個題就能馬上判斷出考的是哪個考點,這個考點屬於哪一部分,在書中的什麼位置,考的是哪一部法律裡面哪一章哪一節哪個問題之下所寫,會的題保證不會做錯,不會的題即便不能有十成把握也能有六分把握。而且在你的頭腦中建立起這樣一個系統,你就不會覺得司考內容混亂紛雜了,因為你有層次、位置、輕重、難易的准確定位,再看書看法條,就是在充實相關的部分,彼此不會混淆沖突。這就如同成語所言「綱舉目張」亦或「提綱挈領」,建立了綱領,掌握了知識的層級脈絡,就可以事半功倍了。否則,看法條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走神、混淆相關內容等現象,有的時候人好像坐在哪裡看書,可是半天不翻開一頁,那就是短路了。」要用諸葛亮的方法「通觀其大略,必務其精純」,尤其是初學者一定要全面細致。同時還要緊扣考點,捨得放棄,比如國際私法的前幾章的內容,基本沒有可考的內容,如果不知道在那裡死下功夫就是白白浪費寶貴的時間了。

6、制定計劃 一定要形成制定計劃的好習慣,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制定一個長期的規劃,分幾個階段、要達到什麼目的都很清楚,其次要定一個中期的計劃,包括這個階段的具體時間、每個科目要學習的內容、每個科目的大致時間分配,然後是短期即詳細的計劃,一般以一周為宜,一周結束了再制定下周的計劃,也可以十天左右為一個小階段。在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因為各種情況可能會有不能按計劃完成的情況,不要著急,及時的將計劃進行修正,修正後的計劃又是一個新的計劃,會給你新的信心和勇氣。

學習一般有這樣幾個過程:第一是手中有書,心中無書;第二是手中有書,心中也有書;第三是手中無書,心中有書;第四是手中無書,心中也無書。一般人達到第三種境界過司法考試肯定不會有問題了,第四種境界一般人估計達不到(我也不行,呵呵,自己第三種境界也沒有達到)不過是這樣要求大家了,目的是自己可以離開書本回憶所學的內容罷了。

以上講了這么多,不過是我個人的看法,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有誤導的地方請大家見諒,最後預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能夠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叄』 我是修法學雙學位的,請問考司考該如何准備

司法考試分為四卷,卷一考三大本教材第一本的內容,具體是法理學、法制史、憲法學、三國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和司法制度8門科目,卷二是刑法、刑訴、行政法,卷三是民法、民訴和商法,卷四是綜合內容,主要是卷二和卷三和法理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我主張從卷二或卷三開始,卷一待卷二卷三結束後在復習。還有關於教材千萬不要去通讀,我開始就犯了這個錯誤,通讀一遍要至少1個月多的時間,等回頭的時候前面基本忘光了,一定要一門一門的弄懂弄透。具體而言:

刑法:先學習總則部分,看教材後聽韓友誼的錄音,要結合他的講義聽,07年的時候我一個同事說陳永生的也不錯,我沒有聽不知道如何。然後做真題,總則的真題這時候一到兩遍就行。在學習分則的時候要結合看法條,我是用的法家網的法律法規匯編電子書自己列印出來的,法條後面把司法解釋都列出來了,很好用。總則、分則都結束了就要再認真的把真題做2遍。如果有時間最好把前面說的萬國的專題講座分則部分看一下,總則就不要看了。

刑訴:刑訴的錄音很多網友推薦汪海燕的,應該不錯,我沒有時間聽,我聽的是馬明亮的,個人覺得很好,他的講義很好,重點總結的比較全面。其實對於訴訟法來說認准一個人的就可以了,主要是記憶的功夫。也要注意總結和對比記憶,那樣不會混淆也記得牢。刑訴的學習要把各個階段分清楚,這樣在腦子里有一個全局的印象,不容易弄混。在後期刑訴的題目要多做一些,保證這門容易的課基本不失分。

行政法:行政法很多同學感覺頭疼,其實也並不復雜,建議先聽吳鵬的錄音,他把行政法簡單化了,聽起來很舒服。聽之前要先看教材,我是幾章教材看完在結合他的講義聽,要不一開始就聽會摸不到頭緒。有基礎了再聽林鴻潮的,後期再聽王鍇的,我覺得王鍇的行政法講的真是好,也可以直接聽王鍇的。王鍇的在串講階段會有幾十道題目,都很厲害。行政法一定要結合看法條反復做真題,不過有很多真題的解析都是錯的,同一個題目不同的出版社會有不同的解析,這也說明行政法的難度。如果不看法條而直接做真題你會發現很多題做錯,行政法看法條的效果要好一些。行政法在早期可以花一些時間,到後期就不要在上面浪費太多了,短期很難見成效,建議後期直接做真題。

民法:民法的體系性比較強,學習民法要有一個全局的觀念,遇到一個題目要首先明確考的是什麼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入手再聯系相關法條就容易解決。民法的講座我覺得席志國的比較好,個人建議先把教材弄熟,看教材的時候就要看相關法條,然後看李建偉的《民法61講》,最後做真題。相對於司法考試來說,民法其實是一個不太難的學科。民法的真題一定要反復研究,要形成習慣性思維,從法律關系入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商法:商法的錄音推薦張海峽的,他的公司法、合夥法、票據法講得比較好,也要結合他的講義。首先也是要看教材,結合法條,聽完錄音後做做真題。做商法的真題主要是了解出題人的思路和公司法的重點。海商法分值較小,如果想學推薦庭女楊帆的講座,07年她有一段海商法的講座大約半個小時,很好。

民訴:民訴是一個比較容易拿分的題,有志通過司法考試的應該保證這門課不失分。錄音推薦楊秀清的,不過她的講義不行。鄭其斌的也不錯。

法理學:很多人覺得難,分值也不少,每年卷四還有一題,大家要引起重視。學法理一定要脈絡清晰,把法理的內容分清,重點在第一章和第二章,後面2章更容易搞定。強烈推薦陳景輝的講座!一定要聽他的。聽的時候結合教材就可以了,不過他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那方面講的少,大家自己充實就行了。

法制史:根本不要聽錄音,每天抽半個小時記憶就行了。對我國的歷史要熟悉,順著下來,掌握一些記憶方法就可以了。我到後期法制史基本可以全背下來,這種科目不應該失分。

憲法學:同法制史。不過我有一個自己整理版的講義,覺得很好。

三國法:三國法一定要聽楊帆的,自己學巨痛苦!三國除了真題還要做楊帆的配套題目,多做一些題目就容易搞定了。我08年三國法基本沒有失分,也得益於後期的做題。

經濟法:科目多,主要是記憶性的東西,勞動法聽張海峽的,其餘的科目聽張海峽劃的重點法條自己背就得了。經濟法在7月份有時間的話最好是把需要記憶的東西理清楚,要不到考前背會慌亂。

法律職業道德和司法制度:書隨便看看,聽聽馬明亮的講座就行了,基本不會失分,內容都是大家熟悉的。

卷四:卷四是綜合性的,估計09年如果不改兩考的話,還會是第一題是政治性論述題結合法理,最後是科目性論述題。剩下的估計還是刑法、民法、行政法、刑訴、民訴或商法各一題案例分析題。在考前的一個多月需要針對各個科目的案例題進行一些練習,做真題的時候先把答案做出來後再對,看自己答的有哪些和答案不一樣的,培養題感。論述題聽鄒建章的錄音,個人覺得張合功的論述題模板方式也不錯,讓你知道怎樣去答論述題,不過不需要按照他的五段論,一般三段最多四段就可以了。卷四最主要的還是卷二、卷三內容,基本功要學扎實,難度也不是很大的,掌握答題技巧就行了。還有在考試的時候,做卷四要先把所有的題目瀏覽一遍再做,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你在做前面題目的時候會在心中默默的想那些題目,效果很好,不要看一題做一題,這樣反而會在一題上浪費時間。

『肆』 《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兼任中內國勞動容學會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協會勞動關系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直屬事業單位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委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僱主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勞動法學研究會、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深圳市企業家協會維權工委專家顧問。主要研究領域:勞動關系和人力資源管理。

『伍』 司法考試 勞動法屬於什麼法。民法嗎,還是別的海商法呢,土地法呢,分別是什麼范疇的

司法考試的試卷是不是按照法來分的,前三卷是客觀題,第四卷為主觀題,以案例為主。勞動法為獨立的類別,具體分在哪一卷可以參看考試大綱。

『陸』 司法考試有哪幾門要學哪些課程

司法考試共分四卷。一卷:法理學,憲法,法制史,三國法,司法內制度
二卷:刑法,刑訴,行政容法與行政訴訟法,三卷:民法,商法,經濟法,民訴法,四卷;主觀題,主要考刑法,商法,行政法,法理,以案例,論述為主要題型。
當然這是宏觀的,具體還有很多小法,比如一個經濟法,就包含勞動法,稅法,審計法,房地產法,拍賣法。。。。。

『柒』 法考勞動法在哪科目里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
國家司法考試的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具體考試分四卷:
卷一: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法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 銀行業法 、 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證券法 、 財稅法、稅法、審計法
勞動法 土地法和房地產法 環境保護法 )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卷二: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
卷三:民、商法,民事訴訟法
卷四:考試類型是主觀題,包括簡答題、問答題、論述題;前面三卷都是客觀題(每卷都由單選、多選、不定項組成)。考試的內容包含法理學、憲法、民法(包括商法理論)、刑法行政法及三大訴訟法等。

『捌』 司法考試中勞動法的內容在卷幾內容多嗎

勞動法屬於經濟法,在卷一考察,內容不多

『玖』 司法考試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分別考什麼科目

五、司法考試考試時間

2008年國家司法考試時間為9月20日、21日。具體為:
試卷一:9月20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9月20日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9月21日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9月21日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第四卷考試的時間雖然也是在下午進行,但是比其他三卷用時稍長,為時三個半小時。主要原因在於第四卷考試中的書寫量很大,時間太短無法滿足實際需要,在此也提醒各位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除了對法律知識進行學習外,還要通過有針對性的鍛煉提高書寫速度和字跡的美觀。
每年司法部也要對司法考試的時間發出明確公告,留意相關信息。

六、司法考試考試科目

司法考試所考察的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2005年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分為四份試卷,每份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含法律文書寫作)。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憲法、法制史、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七、2007年國家司法考試各學科分值統計

卷別
科目
分值

單選
多選
不定項
小計
卷四
合計

卷一 法理學 7 12 6 25 45 70
法制史 6 4 10 10
憲法 7 12 19 19
經濟法 8 24 8 40 40
國際法 6 6 12 12
國際私法 7 6 2 15 15
國際經濟法 6 8 2 16 16
法律職業道德 3 8 2 13 13
卷二 刑法 20 30 8 58 22 80
刑事訴訟法 18 28 6 52 20 72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12 22 6 40 40
卷三 民法 24 38 12 74 23 97
商法 8 20 28 20 48
民事訴訟法 18 22 8 48 20 68
總計 150 240 60 450 150 600

熱點內容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