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之不簽訂勞動合同
① 勞動法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不簽合同,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勞動者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要求從未簽合同滿一個月的次日起補償二倍工資,最多補償11個月,並補簽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② 沒有簽定勞動合同,就不受《勞動法》保護嗎
《勞動法》第十六條明確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公司雇傭工人後不簽訂勞動合同是違法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勞動法》在我國實施時間不長,企業在建立勞動用工關系時簽訂勞動合同的理念尚未廣泛確立;另一方面,企業認為只要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就可以不受勞動法約束,解僱勞動者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更方便。
根據《違反勞動合同規定賠償辦法》(《違反《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簽訂勞動合同,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動者還應當要求賠償,賠償范圍包括工資收入損失、勞動保護待遇、工傷醫療等。盡管有上述法律的保護,但還是要簽訂勞動合同,可以對勞動內容和法律未涉及的事項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也是勞動爭議發生時解決爭議的重要證據。
③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受勞動法保護嗎
沒有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也是受勞動法規范的保護的。
法律分析
因為勞動法相關規范保護的是勞動者,其認定標准在於是否與用人單位構成了勞動關系,而不在於雙方是否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只要認定了構成勞動關系,自然就是勞動法的保護對象。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違反規定的單位將受到行政處罰。沒有簽合同的員工應當及時向用人單位表明情況,盡快補簽勞動合同。我國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需要承擔一切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即使後續補簽了勞動合同,也無法免除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④ 新勞動法未簽勞動合同
法律分析:要支付雙倍的工資作為賠償金。在一個月的「寬限期」內,如果由於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超過一個月的,由於勞動者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⑤ 用人單位不與員工簽定勞動合同違反勞動法了嗎
用人單位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
根據勞動合同法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勞動者入職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工資。
⑥ 不簽訂勞動合同違法嗎
不簽訂勞動合同違法,因為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相關法律法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⑦ 勞動法規定不簽訂合同的法律責任有哪些如何簽訂合同
法律分析:不簽訂合同的法律責任:(一)支付雙倍工資;(二)視為已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關系成立;(三)不將勞動合同交付勞動者將面臨賠償損失之責任。
簽訂勞動合同的流程:一、首先要認真審查勞動者的主體資格;二、雙方履行告知義務;三、簽署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條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⑧ 勞動法規定不簽訂合同的處理辦法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 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肛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⑨ 勞動法不簽合同怎麼賠償
沒簽勞動合同,作為勞動者可以主張從工作的第二個月起至一年內的雙倍工資,一般計算11個月的工資。另外,勞動者還可以主張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一般而言,沒簽勞動合同的可以算作是無固定期限的合同,單位可以通過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來解除合同。
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勞動者支付半個月的工資的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