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傳喚的法律條款
A. 法院傳喚不去有什麼後果
被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法官可以根據案件情況採取缺席判決。所以被告不去開庭反而放棄了參與事實調查、為自己答辯的機會,可能不利於被告。法律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法律規定。建議當事人出庭參加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四條 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第一百四十五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B. 拒收法院傳票有什麼後果會被警察傳喚嗎
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拒收法院傳票並且拒不到庭的後果如下:
第一、對於必須到庭的被告,法院可以拘傳。被告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件的基本事實的,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拘傳使用戒具等強制方法,迫使被告到指定的地點接受詢問。
第二、被告拒收傳票並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決,被告自行承擔相應的不利後果。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44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被告不到庭,自然就放棄答辯、辯論等訴訟權利,一旦判決生效,原告就可以申請法院對被告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第三、如果是原告拒收法院傳票的,法院可以直接按撤訴處理。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43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
司法實踐當中,拘傳多數僅限於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即使是拘傳,按照法律規定,對被拘傳人進行調查詢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由於實踐當中被告失蹤、失聯可能無法找到,因此大多數案件法官都採取缺席判決的方式處理。
C. 被法院傳喚要不要緊
法律分析:被法院傳喚的,說明自己是案件的當事人,需要應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第一百四十三條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
D. 傳訊的法律依據條款
傳喚的法律依據條款主要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的第一百七十四條和第四十六條、以及還有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第八十三條。在這些程序法中,規定了傳喚的性質不是一種強制措施,不具備強制力,並且規定了傳喚的性質不是一種強制措施,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並且規定了傳喚的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四十四條,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
第四十五條,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原因和處所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傳真等方式通知被傳喚人家屬。
公安機關傳喚違法嫌疑人時,其家屬在場的,應當當場將傳喚原因和處所口頭告知其家屬,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被傳喚人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有其他無法通知的情形的,可以不予通知,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E. 民事案件被法院傳喚可以不去嗎
作為被告,來你可以不去應訴,法源院可以缺席判決,但是這樣明顯對你不利。如果是原告偽造了證據的,你必須去開庭質證。
並且,你可以報警,要求警方處理關於他敲詐勒索的事情。
你們兩個,去一個也可以的,你可以委託你的父親或者委託律師都可以。
F. 在民事訴訟中什麼時候傳喚證人
法律分析:在民事訴訟中傳喚證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如果予以准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證人出庭後、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證人接受當事人的質詢以及審判人員的詢問;必要時,可以讓證人相互進行對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七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G. 民事訴訟中可以傳喚證人嗎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中可以傳喚證人,不過要符合一定要求才可以。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H. 民事訴訟法拘傳的規定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拘傳,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況下強制被告到庭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
第一百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實的原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
第二百三十五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庭。
第四百八十四條 對必須接受調查詢問的被執行人、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實際控制人,經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拘傳其到場。
I. 傳喚的法律條款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規定:
第四十四條 需要傳喚違法嫌疑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派出所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違法嫌疑人到案經過、到案時間和離開時間。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以及法律規定可以強制傳喚的其他違法行為人,可以強制傳喚。
第四十五條 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原因和處所通過電話、手機簡訊、傳真等方式通知被傳喚人家屬。
公安機關傳喚違法嫌疑人時,其家屬在場的,應當當場將傳喚原因和處所口頭告知其家屬,並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被傳喚人拒不提供家屬聯系方式或者有其他無法通知的情形的,可以不予通知,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
(9)民事訴訟法傳喚的法律條款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
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採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傳喚、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保證犯罪嫌疑人的飲食和必要的休息時間。
第一百二十條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首先訊問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為,讓他陳述有罪的情節或者無罪的辯解,然後向他提出問題。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可以從寬處理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