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行政法總論
『壹』 高教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的作者和主要內容是否含外國行政法的內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作者姜明安
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為高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編寫的專門教材之一。
該書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及有關行政法、行政法學歷史發展的知識;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及有關行政主體職責、職權、管理手段與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具體理論和知識;行政行為的一般理論及有關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與各種類別行政行為動作程序的具體理論和知識;行政訴訟的一般理論及有關行政訴訟的性質、功能,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管轄、程序與裁判標準的具體理論和知識;行政賠償的一般理論,以及有關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賠償范圍和方式、標准與程序的具體理論和知識。
本書主要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本書在繼承、批判和揚棄國外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管理論、行政權力本位論、相對人權利本位論等各種學術流派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和建立起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框架。
也就是說對外國行政法的部分是作為對比來講解的
『貳』 法學專業有什麼領域哪些分支各個領域的大師是誰主要理論是什麼
法學專業,連續N年就業率排名各專業倒數,失業人數並肩站能繞地球好幾圈。究其原因,「罪魁禍首」是一個叫做司法考試的東西,因其難度極高,通過率極低,被稱為「天下第一考」。而沒有此證又無法從事法律專業領域業務,故每年有大批的法學專業畢業生倒在該門檻外而失業或轉行。
1、憲法:憲法學(大一上學期專業必修)、外國憲法(春季學期通選)
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大二下學期專業必修)、外國行政法(大三下限選)
3、民法:民法總論(大一上專業必修)、債權法(大一下專業必修)、物權法(大二上專業必修)、侵權法(大二上限選,侵權法實際上屬於債權法的內容啦,但是法學院單開了一門課,所以債權法課上基本不講侵權法內容)、親屬法與繼承法(大二下限選)、民法案例研習(大三上限選)、信託法(大三上限選,信託不局限於民法領域,商法方面也有)、非盈利組織法(大三上限選,社科君表示不清楚是民法還是商法……)
4、刑法:刑法總論(大一下專業必修)、刑法分論(大二上專業必修)、犯罪學(大一下限選)、司法精神病學(大二上限選)、刑事執行法(大二上限選)、刑法案例研習(大二下限選)、國際刑法學(大三上限選)、刑事偵查學(大四上限選)
5、商法:商法總論(大三下專業必修)、保險法(大二上限選)、企業法/公司法(大二下限選,也有把這個課分在經濟法裡面的,經濟法的保研也會考察)、會計法與審計法(大三上限選,個人感覺是商法領域的)、票據法(大三上限選)、海商法(大三下限選?舊的專業計劃上沒有,感覺應該是有這個課,在國際經濟法裡面也會涉及)
6、經濟法:經濟法總論(大三上專業必修)、企業法/公司法(大二下限選,挺重要的課)、財稅法(大三上限選)、競爭法(大三上限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大三上限選,也有學者認為這是一個獨立於經濟法的獨特「法域」)、金融法/銀行法(大三下限選)
7、國際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大三下專業必修)、國際投資法(大三上限選,隔年開)、國際技術轉讓法(大三下限選,隔年開)、國際金融法(大四上限選)
8、國際公法:國際公法(大三上專業必修)、國際人權法(秋季通選課)
9、國際私法:國際私法(大三上專業必修)
10、環境法:環境法(大三上限選,有學者認為環境法和勞保法類似,都是獨立的,但也有學者認為環境法也屬於經濟法的一部分……反正它們都是社會法啦……)
11、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大二上專業必修)、刑事訴訟法(大二下專業必修)、民法案例研習(大三上限選,其中也會涉及民訴的內容,社科君沒選過刑案,表示不知道裡面有沒有關於刑訴的內容,但是這類案例研習課對於訴訟法的學習往往有益吧……)、外國訴訟法(大三下限選)
12、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法(大三下專業必修,按理說應該是民商法的內容,但是北大保研時是獨立招生的,而民商法保研不考察)
13、法學理論:法理學(大二下專業必修)、法律經濟學(大二下限選)、比較司法制度(大三上限選),還有立法學、法律社會學等課,但是社科君表示沒有在選課的時候見到過……
14、法律史:中國法制史(大一下專業必修)、外國法制史(大一下限選)、西方法律思想史(大二上限選)
整理了這么多,其實社科君自己也發現裡面有很多廢話……其中可能有不少遺漏的課程和錯誤之處,還請大家指出~
最為核心的區分,社科君認為還是在民法、商法和經濟法上面。關於民法、經濟法的區分,在我國已經有了很久的討論,畢竟經濟法是我國獨創的概念。在歷史上甚至還曾經將合同法(債權法的一部分)從民法中劃到經濟法中,但是現在二者的區分基本上已經比較清晰了。用鄧峰老師的話說,民法的思維很抽象,而且法律的背後有相當完備的理論基礎;而經濟法的思維是針對問題的,因為面向問題,所以需要考量的不僅包含法律方面的因素,還要看在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是否合適。而關於商法和經濟法,一般認為前者在較為微觀的貿易領域發揮作用,畢竟它起源於商人之法,而後者則更為宏觀,因為一般認為經濟法是在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候的產物。
『叄』 法國行政法產生的歷史條件
對於法國行政法學的認識,首先必須提及其「行政法母國」的顯赫地位。作為一種客觀現象,行政法首現見於法國;而作為專門研究這一客觀現象的法學學科,行政法學也被公認為肇端於法國。因此,要了解現代行政法各項制度的生成和原則的發展,要理解現代行政法學的基本精神和原理,就必須對法國行政法特別是法國行政法學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及有基本的掌握。
一、法國行政法學的誕生與發展
法國行政法學的誕生,以現代行政法的出現為前提。現代行政法是相對於古代行政法而言的,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法,只有在依法行政的法治國條件下才能產生。[1]「法治國」要求公民有權讓國家和政府遵守法律,而所遵守的法律又是由公民或者其代表制定。由此可知,現代行政法只能產生於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因為那時才有真正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等法治國觀念的存在。所以說,法國行政法學的誕生不會早於19世紀的中後期。
應注意的是,法國行政法學並非與法國行政法處於一一對應的關系,而是具有滯後性。行政法學作為一門系統的獨立學科,而不僅僅是行政法律和法規的分類、整理和解釋,在法國的發生是相當晚的。[2]與法國其他法學學科,諸如民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等相比,行政法學算是「朝陽學科」。盡管法國最早的行政法學著作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然而法國行政法學的研究在19世紀的後期才開始展開。[3]關於法國行政法學誕生的時間與原因,我國著名行政法學家王名揚先生認為有如下幾點[4]:
一是行政法須誕生於法治國條件下才稱其為現代行政法,因而只有到了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才能產生行政法及行政法學,這一點與民法、刑法的產生時間和條件有大大的不同。[5]
二是法國行政法學的產生與法國的行政法院的建制密不可分,因而行政法院的建立與成熟也制約著法國行政法學的發展。法國最高行政法院自從1799年成立以來,逐步改進直到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才完全定型,成為現代的行政法院,作出有影響的判決。法國早期的經典行政法學理論的提出都是與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密不可分的。
法國行政法已有大約150年的歷史,但法國行政法學的飛躍發展則是近20內實現的。在此之前,法國行政法學則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期。[6]根據法國著名行政法學家莫里斯·奧利弗的研究,法國行政法學的產生和發展經歷了「潛在的創造期」(1800~1818)、「明顯的形成發展期」(1818~1860)、「組織化的時代」(1860~20世紀20年代)三個階段:[7]
(一)「潛在的創造期」(1800年~1818年)
該時期,法國行政法院的審判職能還不健全,處理行政案件的判例尚未公開,有關行政法研究的系統著作也沒有面世。隨著法國行政法院各種活動的展開,學者們已經注意到它在法國政治和法律生活的重要意義,從此就開始對未公開的判例進行闡釋。1814年出版的馬卡雷爾(Macarel)的《行政判例要論》(E『lemens de jurisprudence administrative)是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二)「明顯的形成發展期」 (1818年~1860年)
該時期在法國行政法學界出現了幾件較大的事件,這些事件有力的推動了法國行政法的發展,從而最終導致了法國行政法學的誕生。第一件大事是1818年至1860年法國行政法學界關於行政法院改革的論戰。由於自1799年法國行政法院建立以來,它的功能並不是十分完善。因而眾多學者都在討論行政法院的功能轉變問題,其中有「行政國家論」的觀點,也有「司法國家論」和「行政裁判國家論」的觀點。經過論戰,「行政裁判國家論」成為主流觀點。第二件大事是行政法講座在法國大學的開設。1819年3月24日根據國王的敕令,在巴黎大學法學院創設了「行政法講座」(une chaire de droit administratif),以此來適應有產階級與市民了解國家租稅、警察行政、土地徵用、公共工程建設事業等方面行政法知識的需要。自此至1837年12月12日,根據法王的敕令,法國全國各個大學的法學院中全部設立了「行政法講座」。第三件大事是「巴黎學派」和「普瓦捷學派」的形成和發展。這兩個學派分別依託於巴黎大學法學院和普瓦捷大學法學院,故而得名。「巴黎學派」和「普瓦捷學派」的形成及其活動,積極地推動了法國行政法學的發展。第四件大事是論述行政法各論的作品大量出現。1840年以後,法國出現了以行政法院成員為核心的構築行政法學總論體系的活動,行政法院副院長、建設部部長和國會議員維因(Vivien)在1845年出版的《行政研究》(Etudes Administratives)一書中,首次將行政法分為總論(總則)和各論(分則)兩大部分,從而在法國(不言而喻,也是在世界上)最早開始對行政法總論的研究。第五件大事是行政法各論的論述作
『肆』 誰知道法律本科都考什麼課程
程號 02930010 課程名 法理學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020 課程名 中國法律思想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930030 課程名 中國法制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930040 課程名 西方法律思想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930050 課程名 外國法制史 學分 3.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060 課程名 中國憲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070 課程名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080 課程名 民法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090 課程名 合同法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00 課程名 刑法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110 課程名 國際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20 課程名 國際私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30 課程名 民事訴訟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140 課程名 行政訴訟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50 課程名 刑事訴訟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60 課程名 法律文書寫作 學分 1.0
周學時 1.0 總學時 17.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180 課程名 知識產權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190 課程名 婚姻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00 課程名 企業法/公司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10 課程名 司法鑒定學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220 課程名 犯罪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230 課程名 監獄法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40 課程名 經濟法總論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50 課程名 反不正當競爭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60 課程名 計劃法與投資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270 課程名 財政稅收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280 課程名 金融法/銀行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290 課程名 會計法與審計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300 課程名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310 課程名 環境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320 課程名 中國外交史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330 課程名 國際環境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340 課程名 國際經濟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350 課程名 國際組織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360 課程名 國際海洋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370 課程名 航空航天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380 課程名 國際司法判例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390 課程名 專業英語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400 課程名 國際貿易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410 課程名 國際投資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420 課程名 國際金融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430 課程名 國際稅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440 課程名 海商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450 課程名 國際技術轉讓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460 課程名 國際經濟組織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500 課程名 中國經濟立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510 課程名 法醫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520 課程名 司法精神病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530 課程名 外國憲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540 課程名 外國婚姻家庭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550 課程名 實用刑法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560 課程名 中國司法制度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570 課程名 比較民商法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580 課程名 票據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600 課程名 刑事技術概論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610 課程名 青少年法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630 課程名 刑事偵查學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640 課程名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670 課程名 立法學 學分 3.0
周學時 3.0 總學時 51.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680 課程名 羅馬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690 課程名 公務員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700 課程名 國家賠償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不定
課程號 02930710 課程名 仲裁法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720 課程名 外國行政法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730 課程名 外國刑事訴訟法學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740 課程名 專業英語(歐州共同體法) 學分 4.0
周學時 4.0 總學時 68.0 開課學期 春
課程號 02930760 課程名 心理衛生學概論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秋
課程號 02930800 課程名 法學概論 學分 2.0
周學時 2.0 總學時 34.0 開課學期 春
自考本科法律類都考:
(1.)只要有大專畢業證書(不論是全日制的,還是自考的)都可以報考法律專業的自考本科。只不過如果你原先大專不是法學專業的(法學專業包括: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要加考4至5門課,像我是福建的,以非法學專業的專科、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專業本科段時,需加考法理學(7)、憲法學(4)、刑法學(7)、民法學(7)、民事訴訟法學(5)五門課程。而且所加考的課程一律不得免試。
(2.)考試的具體科目有那些?作為福建為例子,報考法律本科(主考學校:廈門大學),一共要通過:
1毛澤東思想概論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英語(二)
4 勞動法學
5房地產法(選考)
6 知識產權法
7 公司法
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9 合同法
10 稅法(選考)
11 國際經濟法概論
12 國際私法
13票據法(選考)
14 0258 保險法(選考)
15 公證與律師制度(選考)
16 法律文書寫作
17 外國法制史(選考)
18 中國法律思想史(選考)
19 西方法律思想史(選考)
20 金融法(選考)
21 婚姻家庭法(一)
畢業論文
加考課程(不得以其他選考科目申請免考):
22民法學
23民事訴訟法學
24刑法學
25法理學
26憲法學
以上每門課都有相應的學分,如2分到14分不等,值得注意的是英語(二)這門課學分高達14分之多,如果你不想考英語(二)這門課的話,可以選擇本科段(任何專業)的其他課程累計學分來代替,但是估計要用三四門課的總分才可能達到14分,因為一般課的學分都只有4、5分而已。
參加本科段規定的課程考試及論文答辯,取得合格成績,累計學分達64分(這個是關鍵),並經思想品德鑒定符合要求者,發給本科畢業證書。凡英語成績合格的本科畢業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規定,由主考學校授予法學學士學位(若想取得學位還得參加該主考學校另加的3到4門課的考試,據我所知,其中就有大學四級英語,你要想清楚,因為學士學位並不是很容易,尤其是英語這門課)。
算起來以你這種非法學專業的報考,要通過的課程有20門課之多(不含畢業論文)。
說明:
1.9門選考課任選3門考試,累計學分不少於64學分。
2.年齡40歲以上的新生可申請免考外語,但必須加考3至4門選考課,學分不少於14學分。
3.畢業論文不計學分。應考者在全部課程考試合格後必須撰寫畢業論文,論文題目范圍由主考院校確定,應考者任選其中一題寫作,篇幅一般在8 000字左右。論文必須由應考者本人獨立完成,且觀點明確,結構合理,論述有據,文字通順。論文由主考院校組織審閱和答辯,論文成績採用五級計分制評分,即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3)可以免考一些嗎 ?我專科學的是生物工程,能免考什麼科目?怎麼辦免考手續?
我知道自考中關於免考有這樣一條規定:各類高等學校和自學考試畢業生報考自學考試本科專業的,可免考公共課;所謂公共課,也就是1毛澤東思想概論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英語(二)這三門課,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保存你畢業時可以證明這三科成績的資料?但是自考辦對此類免考的關卡很嚴,我想你要有心裡准備,你這些材料可能沒辦法申請免考。但是不管如何還是要試一試。 辦理免考手續,你要拿相關的手續到當地的自考辦,你可以上你們這個省份的**自考網,像福建省它就規定:凡需辦理免考手續的考生應在報名期間到當地自考辦申請辦理。省自考辦審批免考的時間為每年的三、九月,逾期不予辦理。但是我特別要說的是,如果你辦理英語免考,你將拿不到學士學位,但可以拿到畢業證。還有可以用「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三級(只須筆試成績)」頂替「英語二」,但我不太知道這樣能不能辦理學位,要詢問你報考的主考學校。
如:2006年下半年全國英語等級考試(PETS)報考通知,報名截止時間:2006年7月10日,考試時間:2006年9月9日 - 9月10日
社會考生PETS3--4級
135元
筆試標准80元
2006年上半年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考務工作安排的通知 報名截止日期:2006年1月10日。將於2006年3月11日至3月12日舉行
(4)問題補充:我今年在家法律自考通過的一兩科,如果明年去外省工作,外省那還能認定我通過嗎?還用再考嗎?一年所有的考試能考完嗎?
自考是全省性質的考試,每個省的專業和學校都不一樣,你到外省工作,我要告訴你的是,因為你自考課程全部通過以後拿到畢業證是你當初報考這個法律專業的主考學校,都要參加本省統一組織的考試,課程和代碼都要一模一樣的,拼夠了學分才可以畢業的。我想不同的省的課程和代碼肯定沒辦法相同,你說是不是。至今我還沒看到有哪兩個省的自考成績可以相互承認的,因為這牽涉的問題太多。但是自考目前並沒有規定要在幾年之內完成所以課程,之前傳有人大代表提案准備把自考的年限限定在8年之內,但是根本就沒看到這類新聞,更別說通知了。所以如果你不是太著急的話,你大可可以挑個適當的時間回來考試,因為通常自學考試每年考4 次,具體時間以當次報考簡章為准。一般為每年1 月的中旬,4 月的倒數第二個雙休日,7 月上旬(原則上,7月份不接收新生報考),10月的最後一個雙休日。報名報考時間以當次考試報考簡章為准,一般為上年的11月中旬,當年的2 月下旬,5 月中旬,8 月下旬。
一年是肯定考不完的,像你這種非法學專業的,還要加考幾門課,一共20門左右,一次考試你只能報考4門,(都安排在星期六、星期日這兩天) ,一天上午考一科,下午考一科,兩天只能報考4科(但是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一共是考3到4科,你要選擇自己想考的一門課,每個考試時間只能報考一門課程,多報者也只能參加其中一門考試,多報課程你在這個考試時間段也只能考一科,你總不能還在考這科,分身去考另外一科,這不行的。你懂我意思嗎?)但是不是所以的省一年都考四次的,像福建,一年就只有考三次,1.7.10月,其中7月份只有考一些公共課如英語和所在科系專業共同課,並不是所有的課。
如果你每次考試每科都過的話,1月份考4科,4月份考4科,7月份考4科(你可以利用這個月考公共課),10月份考4科,一年可以考16科,還有4科,這就是說,如果你運氣好,能力特強的話,一年半你就可以考完全部20門課了,當然你首先要有時間來做相應的復習,還有報名的時候別忘了買教材。
『伍』 中外行政法歷史發展的比較
本人認為,為了更好地比較中外行政法的歷史發展,應該首先了解各自的發展歷史,這是前提所在,然後再分別對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的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進行比較。
一、新中國建立以前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意義的行政法在中國產生於民國初期。1914年5月18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條例》,同年7月15日公布的《行政訴訟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訴訟法。1914年3月21日公布的《平政院編制令》,平政院具有行政法院的性質,行政審判權不屬於普通法院,而屬於平政院。1932年11月27日,國民黨政府頒布了《行政訴訟法》,1945年4月16日又頒布了《行政法院組織法》,這兩個法律規定,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分立,專門處理行政訴訟案件。它規定行政訴訟有三個步驟,當事人必須先向行政機關提出訴願和再訴願,不服的才能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
二、新中國行政法的產生與發展
新中國行政法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1、行政法的初創階段(1949-1956年)。這是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初創階段,沒有制定系統的行政法體系,甚至對行政法的認識也是有限的。
2、行政法的倒退與破壞階段(1957-1977年)。這一時期由於反右運動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行政法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被破壞殆盡。
3、行政法的恢復階段(1978-1988年)。從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82憲法開始,行政法進入了恢復階段。許多領域的行政法律規范相繼制定,初步結束了無法可依的局面。1982年頒布的《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審理行政案件,這一規定標志著中國行政訴訟制度誕生的。
4、行政法的發展階段(1989年-)。1989年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具有重大意義,確立了司法權對行政權的制約機制,給公民的合法權利以切實的保障,促進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水平。近年來,行政機關和公民的法律意識有了極大的提高,權力機關和司法機關對行政權的監督機制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中國正朝著「法治國」的目標艱難而穩步地前進著。
三、外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現在人們使用行政法這一概念是指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法,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的產物,是在資產階級民主與法制的理論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一、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大陸法系的行政法產生較早,體系完善、理論發達。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有兩個法院系統,即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都存在兩種法律規則,即公法和私法。法國行政法和德國行政法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但是由於大陸法系各國的歷史不同,在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上也存在差異。
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其特點主要是各國都沒有獨立的行政法院系統;普通法院在審理各種案件(包括行政案件)時,適用同一體系的法律規則。
1、英國行政法
在英國沒有明確的法律部門的劃分,所以早期的英國沒有明確的行政法概念。作為現代意義的行政法是17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的,它是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產物。
2、美國行政法
美國行政法受英國行政法的影響產生較晚,美國行政法的產生是同政府積極干預經濟相聯系的,1887年成立的州際貿易委員會被認為是美國行政法的開始。從羅斯福「新政」開始,美國行政法迅速發展,1946年聯邦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是美國行政法上劃時代的法律,該法以美國憲法中的正當法律程序為基礎,建立起准司法的行政程序。
四、歷史發展比較
外國行政法主要分為兩大法系行政法,即為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和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1、中國行政法與大陸法系國家行政法
雖然中國屬於大陸法系國家,但中國行政法相對大陸法系其他國家的,特別是法國、德國的而言,起步較晚。從產生開始,中國的行政法就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德國行政法的影響。
2、中國行政法與英美法系國家行政法
與英美法系國家相比,中國行政法研究則起步較早,重視程度也較高。中國現代意義的行政法產生於民國初期,而英美法系國家直到19世紀後半葉,其
學者們才開始注意行政法的功能並逐步建立了理論體系。在英國,作為一門科學,行政法研究真正受到重視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的事情;美國行政法的發展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
從當代行政法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外行政法日趨融合。兩大法系互采之長,英美法系的行政法范圍向廣義演進,既包括程序法,又包括實體法,既包括內部行政法,又包括外部行政法。過去上訴法院把行政案件看作私法案件,由民事庭審理,現在,上訴法院專設了行政庭,審理行政案件。大陸法系行政法已經突破公法的范圍,在一些行政領域適用私法,在法德等國,行政私法已成為流行詞,公私法的界限日漸模糊。
參考文獻:
1、《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應松年,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
2、《新編行政法學》,譚宗澤,重慶出版社,2001年。
『陸』 什麼是行政法 行政許可法他們有什麼聯系
行政法包括許可法
行政許可法
行政許可法是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
行政法
(一)行政法的概念、特徵品和分類
1.行政法的概念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作為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行政關系主要包括四類:(1)行政管理關系。即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等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形成的行政管理關系,是行政關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體的大量行政行為,如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對人為對象實施的,從而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關系。(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即行政法制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及其公務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法制監督主體,是指根據憲法和法律授權,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對行政職權行使者及其所實施的行政行為進行法制監督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行政監察機關等。(3)行政救濟關系。即行政相對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主體做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做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救濟主體,是指法律授權其受理行政相對人申訴、控告、檢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國家機關。主要包括受理申訴、控告、檢舉的信訪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以及受理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4)內部行政關系。即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包括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平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委託行使某種行政職權的組織的關系等等。在上述四種行政關系中,行政管理關系是最基本的行政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和行政救濟關系是由行政管理關系派生的關系,而內部行政關系則是從屬於行政管理關系的一種關系,是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行政主體單方面內部的關系。
2.行政法的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
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3.行政法的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①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②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③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這一類規范數量雖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點之一。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一般行政法調整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范圍廣,覆蓋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為所有行政主體所必須遵守。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學上,人們通常在行政法總論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論中研究部門行政法。
我國行政法的表現形式主要有:
1.憲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各項立法的依據。憲法中關於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其監督等根本性問題的規定,奠定了行政法的基礎,因此,憲法是行政法的根本表現形式。憲法中規定的行政法規范主要有:(1)國家行政權力的來源和行使權力的基本原則;(2)行政機關在國家機構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體制;(3)行政機關的設立、許可權和職責;(4)公民基本權利及其保障的規定。
2.法律
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基本法律和法律。法律中涉及行政權力的取得、行使及對其加以監督補救的規范均為行政法律規范。法律是行政法最主要的表現形式。(1)關於行政權力的設定及許可權范圍方面的法律。如國務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以下簡稱地方組織法)等。(2)關於行政權力行使及運用方面的法律。如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稅收徵收管理法等。(3)關於對行政權力的行使予以監督及對受侵害人予以補救的法律。如行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4.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地實際需要,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文件。
5.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結合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的規范性文件。規定有行政法規范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6.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組成部門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占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所制定的普遍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規章是行政管理活動的重要根據,其數量之多、適用范圍之廣、使用頻率之高均居行政法各表現形式之首。
7.其他行政法表現形式
除上述6類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外,國際條約、法律解釋以及行政機關與黨派、群眾團體等聯合發布的行政法規、規章等規范性文件,也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
(三)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要求行政機關履行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保護環境、控制人口、加強治安等各項職責。因此,行政機關必須通過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及行政司法等各種手段,來有效地規范、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制止危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建立和維護社會秩序與行政管理秩序,確保行政機關充分、有效地實施行政管理。
2.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的違法和濫用
由於行政權力客觀上存在易腐性、擴張性以及與個人權利的不對等性,因而必須對其加以監督和制約。在各類監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督就是行政法監督。行政法通過規定行政權力的范圍、行使方式及法律責任等方式,可以達到有效監督行政主體、防止行政權力違法或濫用的目的。
3.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行政法的精髓,貫穿於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監督之中,是指導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廢除並指導行政法實施前基本准則。
對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國內外行政法學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概括和歸納。根據我國的行政法發展狀況,我們認為應當特別強調以下兩項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1.依法行政原則
依法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權。該原則具體又可分為4項子原則:(1)法律優先原則。指法律位階高於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行政命令,一切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和行政命令皆不得與法律相抵觸。(2)法律保留原則。指立法法第8條所規定的事項只能由法律規定。又分為絕對保留和相對保留。前者如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必須由法律規定,不得授權行政機關做出規定:後者如立法法第8條規定的其他事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授權國務院先制定行政法規。(3)職權法定原則。指行政機關的任何職權的取得和行使,都必須依據法律規定,否則不得行使。(4)責任政府原則。指行政機關和國家公務員違法行政必須承擔法律責任:既包括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被撤銷、變更的責任和行政賠償責任等,也包括國家公務員因違法失職而應承擔的行政處分責任和引咎辭職責任等。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即行政機關做出的行政行為內容要客觀、適度、符合理性。合理行政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與擴大。自由裁量權指行政機關的自行決定權,即對具體行政行為的方式、范圍、種類、幅度等的選擇權。盡管從機關性質上來說,行政機關應當是執行法律的機關,其行為皆應依法實施:但由於行政事務的復雜性,立法機關不可能通過嚴密的法律規范完全約束行政行為,故不得不在事實上和法律上承認行政機關的一定程度的行為選擇權,即自由裁量權。誠然,為了執行公務的需要,行政裁量權必須存在:但與此同時,由於行政裁量權較少受到法律的約束,因而常常產生濫用的事實或出現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後果。無論行政裁量權的濫用或行政裁量顯失公正,都是對行政法治的破壞。因此,我們既應當承認自由裁量權的作用,又應當加強對自由裁量權的控制。
合理行政原則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從實質方面對自由裁量行為提出了要求,即要求其內容合理。合理行政原則的出現可謂是行政法原則的一個重大發展。
合理行政原則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其具體要求是:(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之上;(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客觀、適度、合乎情理。這三點具體要求反映著合理行政原則的內涵。
(五)行政法律關系
1.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經過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政關系。
就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關系來說,凡是涉及權利、義務的行政關系,都應當通過法律加以規范,這是行政法的一個基本要求。當然,行政關系不可能也不必要都轉化成行政法律關系。在現代行政管理過程中,因行政指導、行政建議、行政咨詢等形成的行政關系,固然產生於行政活動過程中,但由於其不具有權利、義務內容,故不宜上升為行政法律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等要素構成。
(1)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主體,指行政法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承擔者。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構成。行政主體是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並對其後果承擔責任的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行政主體對應的行政相對人可以是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在我國境內的外國組織、外國人及無國籍人。
(2)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參加者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行政法律關系客體的范圍十分廣泛,但可概括為如下三種:①物。指一定的物質財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②智力成果。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專利、發明等。③行為。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為一定目的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納稅、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毆等。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
(3)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上的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當然,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還包括引起法律關系變動的原因和事實等,但核心部分是權利(職權)和義務(職責)。
公民在行政法上的主要權利有自由權、平等權、參加國家管理權、了解權、保護隱私權、請求權、建議權、舉報權、控告權、批評權、申訴權等:主要義務則有遵守憲法、法律、法規,服從行政命令,協助行政管理等。
3.行政法律關系的特點
行政法律關系包括行政實體法律關系、行政程序法律關系、行政裁決法律關系、行政復議法律關系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等,它主要有以下特點:
(1)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行政主體是行政職能的承擔者,這決定了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行政法律關系具有不對等性,是指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主體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對等,行政機關具有更多的優越地位。但在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中,行政相對人則具有更多的優越地位,以抗衡和平衡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更多的優越地位。
(3)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由有關法律規范事先加以規定。行政法律關系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主體之間不能相互約定權利(職權)、義務(職責),不能自由選擇權利(職權)、義務(職責),而必須依據法律規范取得權利(職權)並承擔義務(職責);這與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可以相互約定權利、義務,協商改變權利、義務,共同選擇權利、義務完全不同。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經常具有重合性。行政主體實體權利(職權)義務(職責)的重合性,通常意味著其權利(職權)或義務(職責)的雙重性。例如,征稅既是稅務機關的權利(職權),也是稅務機關的義務(職責);維護治安既是公安機關的權利(職權),也是公安機關的義務(職責)。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主體不能擅自轉讓、放棄其權利(職權),否則就是失職。
(5)行政法律關系引起的爭議,大多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關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解決。
『柒』 我急需政法或者國際政治專業的書
您好,我所在的大學便是政法類大學,本人也恰是國際政治專業的,列出的書目均為我校教授推薦,希望能夠幫到您買一份好的禮物!
【第一部分:政法類推薦給您的書目】(因為政法類涉及范圍較廣列舉較多見諒)
一、法律史類:
《帝國的縮影: 中國歷史上的衙門》郭建著 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法學的初步》劉星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方法學初步》劉星著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推薦理由:了解中國法律的傳統特有性格的入門讀物。有助於我們粗略的把握中國法制史的大概面貌,使我們獲得初步的感性的認識。
二 法律史通論類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武樹臣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 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法律傳統的基本精神》范忠信著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尋求自然秩序的和諧》梁治平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法辯:中國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梁治平 著 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張中秋著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再版
《中華帝國的法律》【美】布迪莫里斯等著 朱勇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中西法文化的暗合與差異》范忠信 著 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推薦理由:增進對中國法律文化特徵了解的理論讀物,特別是有助於我們以西方法文化為參照來認識中國法律文化的特徵和缺陷。
三、憲法學類:
1、孟德斯鳩著 《論法的精神》
2 、盧 梭 著 《社會契約論》
3 、盧 梭著 《記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4、洛 克 著 《政府論》
5、約翰·密爾著 《政府》
6、佐滕功 《比較政治制度》
7、博登海默 《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
8、戴雪 《英憲精義》
9 、羅伯特·達爾 《記民主》
10、維爾 《憲政與分權》
11、李龍 《憲法基礎理論》
12 張伏福 《憲法學基本理論》
13 張伏福 《憲政論叢》(一)(二)
14 徐顯明 《公民權利義務通論》
15 王世傑 錢瑞升 《比較憲法》
16 周葉中 《憲法》
17 韓大元 《亞洲立憲主義研究》
18 劉茂林 《憲法學》
17 劉嗣元 《憲法監督的理論與實踐》
18 王廣輝 《比較憲法學》
四、行政法學
1 方世榮主編:《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 姜明安主編:《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胡建淼著:《行政法學》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 羅豪才主編:《行政法學》(新編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 應松年主編:《行政法學新論》中國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6 馬懷德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7 葉必豐著:《行政法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8 楊解君著:《行政法學》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9 楊解君主編:《行政訴訟法學》中國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0 張樹義主編:《尋求行政訴訟制度發展的良性循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 應松年主編:《行政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第二版
12 姜明安著:《行政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3 林莉紅著:《行政訴訟法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4 翁岳生編:《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5 陳新民著:《中國行政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6 姜明安主編:《外國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17 王名揚著:《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18 王名揚著:《美國行政法》(上、下)中國法制出版社1987年版
19 王名揚著:《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20 楊建順著:《日本行政法通論》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1 於安編著:《德國行政法》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2 [日]和田英夫著:《現代行政法》倪健民、潘世聖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
23 [日]室井力著:《日本現代行政法》,吳微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4 [日]鹽野宏著:《行政法》楊建順譯,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5 [德]哈特穆特.毛雷爾著:《行政法學總論》高家偉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6 [美]伯納德.施瓦茨著:《行政法》,徐炳等譯,群眾出版社1986年版
27 [英]威廉.韋德著:《行政法》,徐炳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28 應松年主編:《行政行為法》,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 楊海坤、黃學賢著:《中國行政程序的法典化——從比較法的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0 薛剛凌主編:《國家賠償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1 楊解君、溫晉鋒著:《行政救濟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2 馬懷德著:《國家賠償法的理論與實劣》中國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33 王萬華著:《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4 方世榮著:《論具體行政行為》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5 方世榮著:《論行政相對人》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版
36 葉必豐著:《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 沈巋著:《平衡論——一種行政法的認知模式》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8 李娟著:《行政法控權理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9 石佑啟著:《論公共行政與行政法學換式轉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40 關保英著:《行政法模式轉換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41 宋公德著:《行政法哲學》法律出版社2000
【第二部分:國際政治專業】
參考書目
1.(美國)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爭論中的國際關系理論》,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版。
2.(美)漢斯·摩根索:《國家間政治——為權力與和平而斗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王逸舟:《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 (美) 小約瑟夫·奈:理解國際沖突 : 理論與歷史 ,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2002
5、俞正梁:《當代國際關系學導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6、資中筠:《國際政治理論探索在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7、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8、(日本)中西治著,汪鴻祥譯:《新國際關系論》,學林出版社,2002年。
9.(美國)康威·漢得森著,金帆譯:《國際關系——世紀之交的沖突與合作》,海南出版社、三環出版社,2004年。
10.王聖誦:《國際關系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
13.(美)斯坦利 霍夫曼 《當代國際關系理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美)卡爾·多伊奇《國際關系分析》世界知識出版社
15.(美)莫頓卡普蘭《國際政治的系統和過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16.(英) 沃勒斯坦 《現代世界體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17.(美)塞潦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華出版社
18.布熱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希望這些能夠幫助您選擇一個好的禮物!謝謝~!
『捌』 有哪些好的行政法著作可以看
1.王名揚三部曲:
《英國行政法》政法大學出版社《法國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版《美國行政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2.哈特穆特.毛雷爾(德),高家偉譯:《行政法學總論》,法律出版社
3.鹽野宏(日):《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4.翁岳生:《行政法》(上、下),中國法制出版社
『玖』 跪求自考本科行政管理
湖南報考 行政管理 獨立本科 的主考院校 是湘潭大學,考試科目一共有17門,其中十個必考 三門選考 還有四門 加考
行政法專業(獨立本科段)考試計劃
專業代號: B030114
主考學校:湘潭大學
名稱 代碼
⒈毛澤東思想概論 [0004]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0005]
3 .英語(二) [0015]
4 .行政法學總論 [6907]
5 .行政處罰法 [6908]
6 .行政訴訟法 [6909]
7 .行政復議法 [6910]
8 .國家賠償法 [6911]
9 .外國行政法 [6912]
10 .國家公務員法 [6913]
11 .行政強製法 [6913]
12 .行政程序法 [6915]
13 .行政管理學 [0277]
14 .行政許可法 [6916]
0211 法理學(一)
0212 憲法學(一)
0242 民法學 3門非法律專業 考生加考課程
以下免考外語考生 不少於 14 學分 課程(已考課程不得重復選考)
0242 民法學
0243 民事訴訟法學
0245 刑法學
0260 刑事訴訟法學
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6917 仲裁法
要背誦的東西很多 但是不難
英語二的話 你可以報考公共英語 三級 來免考 到時候還可以找人替考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