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自學考試行政法學真題
㈠ 幾個行政法案例,現急需答案。是07、08年自考卷子上的
第一題
1.合理,公安局的工作人員可以在救人特殊情況下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本題就符合這種情形
2.C,因為A已經死去了,汽車屬於夫妻共有財產,C享有財產權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3.市公安局,因為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機關,不符合行政訴訟的被告資格。
第二題
1.合法,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營業執照許可證、處罰較大數額罰款可以公開聽證。除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外,都應當公開舉行。
2.不合法,應該提前7日通知。
3.不能,行政訴訟以法律行政法規與地方性法規為審查行政行為合法性的依據。
第三題
1.B區「拆遷辦」發布公告的行為屬於具體行政行為,是為了執行市政府的城市房屋拆遷改造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是制定規章等抽象的行政行為,故是具體行政行為。
2.應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屬於本轄區內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案件,一方當事人至少5人以上,主要是農村土地承包案件,土地徵用案件,城市規劃拆遷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本案即屬於此,故由A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題
1.復議機關是甲市煙草專賣局。乙區的專賣局的上級機關為復議機關,故為甲市煙草專賣局。
2.不合法,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七條也作了相應規定,即對同一行政爭議,不能同時選擇兩種救濟途徑解決,不能在申請行政復議的同時再提起行政訴訟。
㈡ 江蘇自學考試2015年4月行政管理學課程00923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還要考嗎還是換成00261行政法學了
你好,看專業考試計劃,上面有哪個就考哪個,如果是頂替課程考哪個都可以。
㈢ 江蘇2012年7月自考增考成績什麼時候出來啊誰有這次考得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卷和答案啊
你好,根據往年自考的成績查詢時間,一般在7月底8月初的樣子會出來哦,建議你可以關注下官網上的最新消息。
另外,試卷和答案可以自己到相關網站上去找找。如果確實找不到,可以HI我給找人幫你哈。
㈣ 一道行政法學的題目 挺急的 求各位大佬不吝賜教
不應該是起訴,鄉政府做出必須送孩子上學的決定,當事人拒不執行政府決定,直接向法院申版請強權制執行,起訴不合適。領導下命令了,被領導者不執行,採取強制措施很正常
行政機關能夠申請強制執行政府決定,談不上原告
對社會主義理論認識不夠,不知道政府的身份地位,凈瞎折騰
㈤ 誰有2011年7月份江蘇自考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答案
去愛問共享找找,還有豆丁網,上學吧等。
㈥ 行政法學 案例分析題
第一題選,可以當場作出決定,但應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第二題選D;第三題選B,必須依照法定格式要求製作、填寫行政處罰決定書;第四題選C和D,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理由和依據,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條,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一條,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向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出示工作證件,並填寫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有被侵害人的,並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規定的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被處罰人的姓名、違法行為、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公安機關名稱,並由經辦的人民警察簽名或者蓋章。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四條,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治安管理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公安機關必須充分聽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意見,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公安機關應當採納。 公安機關不得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
(6)江蘇省自學考試行政法學真題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一條,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六條,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應當製作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被處罰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件的名稱和號碼、住址;
(二)違法事實和證據;
(三)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處罰的執行方式和期限;
(五)對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的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決定書應當由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加蓋印章。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十七條,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並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應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二條,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㈦ 江蘇省自學考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2010年7月增考試卷以及答案
你認為真的有神仙呀!!
我有重點資料你要不?
[email protected]有需要快發消息給我,
簡答題
1.簡述行政處罰適用簡易程序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1)有法定依據;3)違法事實確鑿;4)較小數額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
2)所謂較小數額的罰款,是指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 000元以下的罰款;
2.簡述行政徵收的作用?
1)行政徵收是國家實現其管理職能,滿足財政支出需要的保障;
2)行政徵收有利於國家進行宏觀調控,具有管理經濟並促進經濟發展的功能;
3)行政徵收屬於經濟利益的再分配,有利於縮小貧富差別,公平負擔,協調各種利益團體和各階層的利益;
3.簡述行政合同的特徵?
1)行政合同屬於一種雙方行政行為;
2)行政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3)行政主體對於行政合同的履行、變更或解除享有優益權;
4)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實現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標或者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5)行政合同雙方當事人因履行行政合同發生的爭議,受行政法調整,根據行政法的有關規則,通過行政法上的救濟途徑(如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予以解決。
4.簡述行政機關的特徵?
1)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管理國家行政事務;
2)行政機關在組織體系實行領導——從屬制;
3)行政機關在決策體制上一般實行首長負責制;
4)行政機關行使職能通常是主動的、經常的和不間斷的;
5)行政機關最經常、最直接、最廣泛的與個人、組織打交道;
5.簡述我國關於公務員辭退的法定情形。
1)不勝任現職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
2)公務員在年度考核中,其考核等次連續2年被確定為「不稱職」;
3)曠工或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15天,或者1年內累計超過30天;
4)因單位調整、撤銷、合並或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其工作,本人拒絕對其的合理安排;
5)不履行公務員義務,不遵守公務員紀律,經多次教育仍無轉變,又不宜給予開除處分;
注意:公務員被辭退,可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待業保險。
6.簡述行政訴訟起訴被受理的條件?
1)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3)有明確的被告;這一條要求,原告在提起訴訟時,必須具體清楚地向法院表明控告誰,即被訴行為是由哪個行政主體作出的。
7.簡述被授權組織的法律地位?
被授權組織:
1)在非行使行政職能的場合,不享有行政權,不具有行政主體的地位;
2)在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行政職能時,是行政主體,具有與行政機關基本相同的法律地位;
3)以自己名義行使法律、法規授職能,並由其本身就行使所授職能行為對外承擔法律責任;
8.簡述行政許可在現代國家中的積極作用?
1)有利於控制進出口貿易,發展民族經濟,保持國內市場的穩定;
2)消除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因素,保障社會經濟活動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3)保護廣大消費者及公民的權益,制止不法經營,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
4)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管理,協調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
5)保護並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國力資源,保持生態平衡,避免資源、財力及人力的浪費;
9.簡述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1)促進行政民主;5)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2)提高行政效率;行政行為的效率取決於——行政方式的適當選擇、環節的合理安排、過程的科學組合,以保證行政機關活動的合理化和科學化。
3)行政違法行為的發生大都與制度不完備、程序不健全有關;健全和完善行政程序法,不給失職與濫用職權留有餘地,從而起到確保行政權在法治的軌道上正常運行的作用。
4)監督與控制行政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A:行政程序法使行政程序成為行為發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條件;
B:行政程序法是杜絕失職和濫用職權等行政違法行為的有效手段;
10.簡述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1)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管理的對象;
2)行政相對人也是行政管理的參與人;
3)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救濟法律關系和行政法制監督關系中可以轉化為救濟對象和監督主體
11.簡述代執行和執行罰的特點?
(一)代執行的特點:
1)對象是行政行為所確立的可為他人代履行的作為義務,如違法建築物的強制拆除、代出義務工等。
2)有法律根據或者有合法的行政行為存在,而法定義務人不履行其應該履行的法定義務,這是代執行的實施前提。
3)代執行的主體必須是行政強制執行機關,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所指定的第三人可以成為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主體。
(二)執行罰的特點:
1)一般只適用於不作為義務和不可為他人代履行的作為義務;
2)執行罰的數額從義務主體應履行義務之日起,按日數計算,並可反復適用;
3)執行罰的數額必須由法律、法規明文作出規定,執行機關只能依法實施,無裁量餘地;
12.簡述行政復議的特點?
1)由法定的行政主體進行;
2)行政復議按照特定行政程序進行;
3)是一種行政裁判行為;5)依申請的行為;
4)行政復議同時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13.簡述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須符合的條件?
1)賠償是法律規定的;損害必須是違法行為造成的;
2)損害必須是行政機關和行政工作人員的行為造成的;
3)國家負責賠償的損害必須是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造成的;
4)損害必須是現實已經產生或必然產生的,不是想像的;是直接的,不是間接的;
14.簡述可訴性行政行為的特徵。根據《行政訴訟法》,可訴性行政行為:
1)是具有司法審查必要性的行為。
2)是與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有關的行為;
3)是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實際影響的行為;
4)是在現實情況下有司法審查可能性的行為;
5)是擁有行政管理職權的機關、組織所實施的行為;
15.簡述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的特點。
1)法律適用的主體是人民法院;
2)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內容廣泛、形式多樣;
3)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基礎是對行政決定法律適用的審查;
16.簡述被授權組織的條件?
1)相應組織應與所授權行使的行政職能無利害關系;
2)對於某些特別行政職能,被授權的組織還應具備某些特別條件;
3)相應組織應具備所授權行政職能行使所需要的基本設備和條件;
4)相應行政組織應具備了解和掌握與所行使行政職能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支持的工作人員;
17.簡述行政行為的涵義和特徵。
(1)特徵:
A:服務性;B:裁量權;C:單方性;D:強制性;E:從屬法律性;
(2)涵義: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1)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的行為,即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實施的行為;
2)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即行政主體的行為所引起的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而非民事法律關系或其他法律關系;
3)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即行政主體的相應行為能對作為行政相對人的個人、組織的權利、義務產生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對行政相對人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
18.簡述管轄權移轉與移送管轄的區別。
1)管轄權轉移由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同意;移送管轄無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決定或同意;
2)管轄權的轉移發生於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是級別管轄的一種變通形式;移送管轄一般發生於同級人民法院之間,是地域管轄的一種補充形式。
3)管轄權的轉移是指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將案件管轄移交給原本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使其獲得對該案件的管轄權;而移送管轄是指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把已經受理但不屬於自己管轄的行政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
19.簡述行政處罰的特徵?(體現了強烈的制裁性和懲戒性)
1)行政處罰的是對於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相對人的制裁;
2)行政處罰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依據法定許可權,除非法律另有規定,行政處罰權只能由行政主體行使。
3)行政處罰的目的既是為了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和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對違法者予以懲戒和教育,使其以後不再犯。
4)行政處罰是針對有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的行政相對人的制裁,即對違法行為人的人身自由、財產、名譽或者其他權益的限制或剝奪,或者對其科以新的義務。
20.簡述行政裁決的特徵。
1)行政裁決具有不可變更力;
2)行政裁決的主體是法律、法規授權的行政機關;
3)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裁決權的活動,具有法律效力;
4)行政裁決程序通常依當事人的申請開始,以協商或調解為前置;
5)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是民事性質的,且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這是行政裁決的前提;對行政裁決不服,只能向法院提起訴訟。
21.簡述申請行政復議的條件?
1)有明確的被申請人;
2)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3)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
4)屬於復議范圍和受理復議機關管轄;
5)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22.簡述行政訴訟被告資格。
1)必須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行政主體;
2)必須具有行政訴訟權利能力,並以自己的名義應訴;
3)必須事實了原告認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
23.簡述行政許可的特徵。
(1)行政許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或執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特定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政的權利或資格的行政行為。
(2)行政許可的特徵有:
1)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
2)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一般禁止;
3)行政許可是收益性行政行為;即賦予行政相對人某種權利和資格的行政行為;
4)行政許可的目的在於抑制公益上的危險或影響秩序的因素,確保財政收入;
5)行政許可是要式行政行為,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並應以正規的文書、格式、日期、印章等形式予以批准、認可和證明,必要時還應附加相應的輔助性文件。
24.簡述行政訴訟被告的特徵。
1)被告必須是經原起訴並由人民法院通知應訴的行政主體;如果沒有被訴則不成為被告;
2)被告與原告處於對抗地位;一方面,沒有原告就沒有被告,但同時,被告與原告又因相互抗辯、對立面存在;
3)被告恆定為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不能成為行政訴訟中的被告,即被告只能是行政主體;
25.簡述行政給付的一般程序。
(1)定期性發放的行政給付:
1)通常應當由給付對象本人或所在組織、單位提出申請;
2)主管行政機關依法對其進行審查、評定等級,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通過技術專家或專門部門的鑒定,以確定標准,然後再定期(按月或年)發給。
(2)一次性發放的行政給付:通常由給付對象提出申請,主管行政機關予以審查核實,然後按照法律、法規或規章所確定的標准一次性發給。
(3)臨時性發放的行政給付:
1)有的由給付對象提出申請,有的則由基層組織確定給付對象;或者經有關基層組織發給給付對象。
2)不同形式的行政給付程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程序規則,主要有:
A:申請程序;B:審查程序;C:批准程序;D:實施程序;
3)在這些程序中,一般都要書面形式,如果行政給付的標的為一定的財物,具體的給付還應有一定的物品發放登記程序。
26.簡述行政強制執行的特徵。
1)在行政強制執行中不得進行執行和解;
2)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是實現義務的履行;
3)行政強制執行的對象具有廣泛性和法定性;
4)行政強制執行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
5)行政相對人不履行的義務,是適用行政強制執行的前提條件;
27.簡述行政訴訟證據的特徵。
1)證明對象主要是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2)行政訴訟的被告在證明活動中負有特別的法律義務;
28.簡述行政法的調整對象。
1)行政管理關系;
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3)行政救濟關系;4)內部行政關系;
29.簡述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的范圍。
1)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2)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3)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4)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5)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費,沒有依法發放的;
6)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措施決定不服的;
7)對行政機關作出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決定不服;
8)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9)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10)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的,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11)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30.簡述行政訴訟當事人的特徵。
1)以自己名義進行訴訟;如果不是以自己名義進行的,只能是「訴訟代理人」。
2)與行政案件有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但是(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他們與案件結果沒有直接或間接的利害關系;
3)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法院的裁判是針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作出的,是國家意志的體現,當事人必須服從;受法院裁判拘束意味著訴訟的法律後果由當事人自己承擔。
㈧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統考題型
有填空的呀!
給你一份題看看
自學考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
課程代碼:00220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乾的括弧內。每小題1分,共15分)
1. 根據我國法律有關規定,有權制定行政法規的是( )。
A.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 B. 國務院
C. 國務院各部委 D. 省級人民政府
2. 某縣政府所屬林業局在某林區設立木材檢查站,對過往木材進行檢查,並委託其行使處罰權,木材檢查站應當以誰的名義行使處罰權?( )
A. 縣林業局 B. 林業木材檢查站
C. 縣人民政府 D. 縣政府法制辦
3. 行政行為是指( )。
A. 行政主體的行為
B. 行政機關的行為
C. 行政主體實施的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D. 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的行為
4. 行政行為具有從屬性,因為( )。
A. 行政機關要受上級行政機關的監督
B. 行政行為要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C. 行政行為要遵守法律
D. 行政行為要接受黨的監督
5. 依行政立法的內容不同,行政立法可分為( )。
A. 一般授權立法與特別授權立法
B. 中央行政立法與地方行政立法
C. 執行性立法與創制性立法
D. 法規性立法與規章性立法
6. 某大學為本單位因公傷殘的職工發放撫恤金的行為是( )。
A. 行政獎勵 B. 行政給付
C. 行政補償 D. 不是行政行為
7. 下列屬於行政機關賦予行政相對人法律資格的許可( )。
A. 持槍許可 B. 排污許可
C. 會計師證 D. 行醫許可
8. 行政徵收的實施以下列哪一項內容為前提( )。
A. 行政管理相對方行為違法
B. 公共利益的需要
C. 與行政管理相對方意思表示一致
D. 行政管理相對方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
9. 下列強制措施中屬於執行罰的有( )。
A. 強制傳喚 B. 查封
C. 滯納金 D. 扣押
10. 行政處罰中的通報批評屬於( )。
A. 申誡罰 B. 財產罰
C. 行為罰 D. 人身自由罰
11. 張某因擾亂社會治安受到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其認為行政處罰太重,應當如何處理?( )
A. 直接起訴
B. 經復議後再起訴
C. 經復議後終局
D. 既可依法復議,也可向法院起訴
12. 我國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依法:( )。
A. 解決糾紛的行為 B. 解決行政糾紛的行為
C. 解決民事糾紛的行為 D. 解決特定的民事糾紛的行為
13. 某甲在行政機關准備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時要發表意見,被行政機關拒絕,行政機關的行為違反了( )。
A. 行政公開原則 B. 參與原則
C. 程序及時原則 D. 作出決定原則
14. 行政合同是一種( )。
A. 民事合同 B. 行政行為
C. 訴訟行為 D. 民間行為
15. 陳某被公安機關拘留。後該公安機關拘留行為被確認為違法並被撤銷。在這種情況下,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公安機關不能採取哪種方式對損害陳某名譽權的行為承擔責任?( )
A. 消除影響 B. 支付賠償金
C. 書面賠禮道歉 D. 恢復名譽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並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乾的括弧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 行政法規的名稱為( )。
A. 條例 B. 規章 C. 規定
D. 辦法 E. 規程
2. 行政執法與其他行政行為比較,主要有下述特徵( )。
A. 行政執法的主體是一般行政主體
B. 行政執法的對象具有特定性
C. 行政執法的形式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D. 行政執法的程序具有較強的效率性
E. 行政執法的主體只能是法律、法規特別授權的主體
3. 在我國,行政司法制度包括:( )。
A. 行政復議制度 B. 行政裁決制度 C. 行政仲裁製度
D. 行政調解制度 E. 行政訴訟制度
4. 行政合同具有如下哪些特徵?( )
A. 行政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必定是行政主體
B. 行政合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執行公務
C. 行政合同屬於雙方行政行為
D. 在行政合同中,行政主體享有行政優益權
E. 行政合同爭議應通過行政法的途徑解決
5. 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行政賠償的方式有:( )。
A. 金錢賠償 B. 返還財產 C. 恢復原狀
D. 賠禮道歉 E. 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6. 關於行政訴訟的說法錯誤的有:( )。
A. 行政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
B. 行政訴訟一般不適用調解
C. 行政案件可以由審判員獨任審判
D.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一律公開進行
E. 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
7. 人民法院不受理下列事項:( )。
A. 外交承認
B. 國防動員
C. 行政機關對行政工作人員的免職決定
D. 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E. 相對人對行政規范性文件不服
8. 下列哪些證據屬於行政法規定的證據種類?( )
A. 勘驗筆錄和現場筆錄 B. 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
C. 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 D. 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
E. 本證和反證
9. 在行政訴訟中,原告對下列事項承擔舉證責任( )。
A. 證明起訴符合法定條件
B. 證明起訴未超過起訴期限
C. 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證明其提出申請的事實
D. 在一並提起的行政賠償訴訟中,證明因受被訴行為侵害而造成損失的事實
E. 其他應當由原告承擔舉證責任的事實
10.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行政訴訟第二審判決可分為下述形式( )。
A. 維持判決 B. 變更判決 C. 撤銷判決
D. 履行判決 E. 確認判決
三、填空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行政法最核心的原則是_______。
2. 行政管理法律關系是_______因行使行政職權而與行政相對人發生的關系。
3. 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確定力、_______、執行力。
4. 行政立法是指行政機關制定行政法規和_______的活動。
5. 行政執法以其本身內容、性質為標准,可以分為行政監督、行政強制、行政制裁和_______。
6. 行政司法指行政機關審理_______的活動。
7. 行政機關在內部管理中所遵循的程序稱作_______。
8. 行政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必定是_______。
9. 無論是行政賠償,還是刑事賠償,都由_______承擔最終的賠償責任。
10. 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_______。
11.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所調整的是_______在行政訴訟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關系。
12. 我國行政訴訟法確定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方式採取列舉式和_______相結合。
13. 行政訴訟證據的性質表現為客觀真實性、_______、合法性三個方面。
14. 行政訴訟程序包括起訴受理程序、第一審程序、第二審程序、_______、執行程序。
15. 行政附帶民事訴訟中,民事爭議的解決以_______的解決為前提。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 行政法基本原則
2. 行政主體
3. 行政強制
4. 行政程序法
5. 行政合同
五、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 簡答行政公開原則的基本要求。
2. 簡答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與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的區別。
3. 簡答行政給付與行政許可的區別。
六、論述題(12分)
論行政公正原則。
七、案例分析(10分)
原告劉某和其鄰居李某因瑣事爭吵起來,繼而互相扭打,二人都有輕微傷,但李某受傷稍重。縣公安局在得到李某報案後,偏聽偏信,即對劉某處以行政拘留15天的處罰。劉某不服,向市公安局(其所在地是城東區)申請復議。經復議,市公安局作出了將拘留15天改為拘留5天的復議裁決。劉某仍不服,准備向法院提起訴訟。
1. 如果劉某提起訴訟,應以誰為被告?為什麼?
2. 如果劉某提起訴訟,應向哪個地方的法院起訴?為什麼?
㈨ 行政法學及行政訴訟法學試題。(求答案)
2
1
3
3
3
1.3.4
1.2.3
1.4
2.3
1.3.4
4
2
2
4
4
1.3
㈩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09年7月自考習題答案去哪下
網上不可能有答案,這是違反安全法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