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廢止行政法規2015年
⑴ 關於國務院行政法規的廢除問題
你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很好的回答你的提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為中央人民政府,掌管著內一個主容權國家的政權的行政事務,它應該是在立法機構的授權下制定合乎社會事務的方方面面的行政法規,由於在立法前無參照條文,可以暫時先立規矩,等條件成熟後再由立法機關出台法律議案的徵求意見稿,在不涉及國家機密、外交機密、國防機密、商業機密等應該向全社會的各級組織、公民等征詢對立法議案的意見。由於國家事務的繁多及機構的龐大等,只能先由政府牽頭先立規,後立法,法律的滯後性、前瞻性等,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都沒有對此有個說法,只能有待憲法和立法法修訂後才能有所作為。
⑵ 2015年頒布的新法律法規有哪些
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為配合刑訴法實施,最高人民法院12月24日公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公安部修訂《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修訂《民事訴訟法》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行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
《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 、
修訂《中小學校財務制度》
修訂《高等學校財務制度》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准》
《葯品和醫療器械行政處罰裁量適用規則》
《性病防治管理辦法》
《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
修訂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修訂了《人身傷害鑒定標准》
⑶ 中國有哪些法律是被徹底廢止的呢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廢止專勞教制度屬。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徹底廢除了勞教制度決定(實際上勞改制度自始就不是國家法律,但長期以來,對我國法律影響很大)。
新中國至今被廢止的法律很多。2015年四月,計715件司法解釋因與法律相抵觸或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而被廢止。
另:只要與新修改並頒布的法律相抵觸的法律(或條文),一律屬於被廢止的法律(或條文)。
⑷ 2014,2015國務院廢除了那些法規
在抄2014年以來已分六批取襲消31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臨時導游、餐廳服務員、保潔員、咖啡師、行政主廚、房地產經紀人、注冊稅務師、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土地登記代理人、礦業權評估師、國際商務專業人員、注冊資產評估師、企業法律顧問、建築業企業項目經理、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員、品牌管理師、招標師、物業管理師、市場管理員、插花員等114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對剩餘的職業資格要盡快制定目錄清單並向社會公布,清單外一律不得設定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
⑸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取消和調整了哪些行政審批事項
央廣網北京9月10日消息(記者劉禕辰)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國務院審改新聞發言人李章澤今天(10日)表示,一年多來,已先後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未來將進一步提高審批事項下放的含金量。李章澤介紹,國家統計局最近在河北、遼寧、浙江和甘肅四個省進行的調查顯示,在感受到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影響的企業中,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表示「滿意」、「基本滿意」的分別達到39%和42.6%,總體滿意度達到了81.6%,對下放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的含金量,需要辯證看待。李章澤:同一個事項在不同人看來感受不一樣。舉個例子,一個是「省級普通貨物水路運輸許可」下放,陝西省認為沒什麼用,但是江蘇、浙江和廣東他們就認為受益非常明顯。而隨著審批事項的逐漸下放,明細政府的手能伸多遠的權力清單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目前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省級政府,將權力清單對外公示。針對外界對中央層面的權力清單遲遲沒有露面的質疑,李章澤予以了澄清。李章澤:今年3月17日,在中國機構編制網上公布了1235項行政審批事項。1235項是國務院60個部門的審批權,事實上這個單子就是一個權力清單,只是和地方政府公布的權力清單相比,要窄一些。我們這個單子也在不斷地調整,其實就是在不斷地減少。記者統計發現,一年多來下放的632項行政審批事項,在數量上已經達到約占改革前行政審批項目總數的1/3。這意味著本屆政府任內取消和下放三分之一行政審批事項的承諾,完全有可能超額完成。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88號的文件全文
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國務院在1983年以來已對行政法規進行過4次全面清理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深化的新情況、新要求,再次對截至2009年底現行的行政法規共691件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7件行政法規予以廢止。(附件1)
二、對107件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附件2)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
2.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
一、關於各地廠礦對於法定假日 工資發放辦法的決定(1950年7月31日政務院公布)
二、關於保護機場凈空的規定(1982年12月1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
三、金融機構代客戶辦理即期和遠期外匯買賣管理規定(1987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1988年3月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
四、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辦法(1989年2月5日國務院批准1989年3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
五、境外金融機構管理辦法(1990年3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0年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令第1號公布)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1993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17號公布)
七、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2001年8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13號公布) 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一、對下列行政法規中明顯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規定作出修改
1.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第五條中的「國家長期經濟計劃」修改為「國家規定」。
2.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二條、第三條、第五條中的「產品稅」修改為「消費稅」。
3.將《徵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第二條、第六條中的「產品稅」修改為「消費稅」。
4.刪去《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廠長工作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項。
5.刪去《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第三條第二款。
6.刪去《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第三條。
7.將《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暫行條例》第十九條第一款修改為:「國務院對稅種、稅率進行重大調整,合同雙方可按國務院規定協商變更承包經營合同。」
8.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一項。
9.將《關於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外商與中方打撈人簽訂的共同打撈合同,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10.刪去《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第八條第四、五、六款,第十條第二、三款,第十一條第二、三、四款,第十三條第六款。
第二十八條修改為:「企業為實現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目標,由於定價原因而形成的政策性虧損,物價部門應當依法調整或者放開產品價格,予以解決。不能調整或者放開產品價格的,經財政部門審查核准,給予相應的補貼或者其他方式補償。採取上述措施後,企業仍然虧損的,作為經營性虧損處理。」
刪去第四十七條第一項、第四十八條第一項。
11.刪去《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
二、對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徵用」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下列行政法規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徵用」。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
(二)將下列行政法規中的「徵用」修改為「徵收」。
13.《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十八條。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九條。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
1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
17.《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五條。
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條、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二十三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四十五條。
19.《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第十二條。
三、刪去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投機倒把」規定並作出修改
20.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金銀管理條例》第一條修改為:「為加強對金銀的管理,保證國家經濟建設對金銀的需要,特製定本條例。」
第三十條第二項修改為:「(二)為保護國家金銀與有關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斗爭,事跡突出的;」
21.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
四、對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刑事責任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已納入刑法並被廢止的關於懲治犯罪的決定的規定修改為「依照刑法有關規定」。
22.《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三十三條。
2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
(二)對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追究刑事責任的具體規定作出修改。
24.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三條中的「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修改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中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嚴懲組織、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犯罪的補充規定》的有關條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修改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5.將《民兵工作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二款中的「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修改為「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對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治安管理處罰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將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修改為「治安管理處罰法」。
26.《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第三十條。
27.《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第十七條。
28.《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
29.《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第十七條、第十八條。
30.《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
31.《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七條。
32.《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辦法》第十八條。
33.《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
34.《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六條第二款。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六十三條。
36.《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
37.《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
38.《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二款。
39.《電網調度管理條例》第三十條。
4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
41.《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
42.《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
43.《殘疾人教育條例》第五十條第二款。
44.《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三十九條。
45.《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第三十七條。
46.《國防交通條例》第五十一條。
47.《民兵武器裝備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
48.《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第四十條。
49.《中華人民共和國航標條例》第二十四條。
5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
51.《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四十三條。
52.《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
53.《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標志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
54.《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二十條。
55.《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條。
56.《國務院關於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第二十四條第一款。
57.《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第九十條。
5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第二款。
59.《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
6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五十一條。
61.《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五十條。
62.《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
63.《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第四十九條。
(二)對下列行政法規中關於治安管理處罰的具體規定作出修改。
64.將《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第十八條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的程序辦理」修改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零二條的規定辦理」。
65.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六十二條。
66.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中的「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修改為「尚不構成犯罪,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67.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遊行示威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中的「拒絕、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維持交通秩序和社會秩序職務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予以處罰」修改為「拒絕、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維持交通秩序和社會秩序職務,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九條修改為:「在舉行集會、遊行、示威的過程中,破壞公私財物或者侵害他人身體造成傷亡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68.將《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第七條第一款中的「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條的規定處罰外」修改為「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處罰外」。
69.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三十二條中的「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修改為「尚不構成犯罪,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70.將《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第十三條中的「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修改為「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71.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三十四條修改為:「違反本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或者有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二十五條所列行為,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民航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有本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項所列行為的,由民航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六、對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法律、行政法規名稱或者條文不對應的規定作出修改
(一)對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法律、行政法規名稱作出修改。
72.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第五項中的「暫行海關法第二十七條規定」修改為「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73.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第一條修改為:「為了加強國境口岸和國際航行交通工具的衛生監督工作,改善國境口岸和交通工具的衛生面貌,控制和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傳染病由國外傳入和由國內傳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制定本辦法。」
74.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七十六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九十一條中的「按照《外商投資企業清算辦法》的規定」修改為「依法」。
75.將《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第一條修改為:「為了加強對產品的質量監督,促使企業貫徹執行產品技術標准,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辦法。」
76.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八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77.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關於外國駐中國使館和使館人員進出境物品的規定》第五條第四款中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修改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的規定辦理」。
78.將《鐵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鐵路貨物運輸合同,根據有關法律,制定本細則。」
79.將《水路貨物運輸合同實施細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根據有關法律,制定本細則。」
80.將《森林採伐更新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一款中的「按森林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修改為「按森林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81.將《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第三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82.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第十四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83.將《實驗動物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中的「《家畜家禽防疫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二十五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84.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三十一條中的「參照《國營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修改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85.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第十三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86.將《儲蓄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中的「《行政復議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87.將《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第二十條中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對上一級公安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修改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88.將《種畜禽管理條例》第十九條中的「《家畜家禽防疫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89.將《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第一條修改為:「為了加強對外國公司以船舶從事國際海運業務從中國取得運輸收入的稅收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以及企業所得稅相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90.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中的「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修改為「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1.將《保稅區海關監管辦法》第二十八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2.將《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九條第二款中的「食品衛生法」修改為「食品安全法」。
93.將《關於騙購外匯、非法套匯、逃匯、非法買賣外匯等違反外匯管理規定行為的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暫行規定》第一條修改為:「為了維護國家外匯管理秩序,懲處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行為,防範金融風險,制定本規定。」
94.將《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四條第三款修改為:「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負責轉基因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
95.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出口加工區監管的暫行辦法》第四十三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6.將《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修改為:「本條例規定的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處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定執行;對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及其分支機構、承儲企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工作人員的紀律處分,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97.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六十六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98.將《反興奮劑條例》第四十五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99.將《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中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二)對下列行政法規中引用的法律、行政法規條文序號作出修改。
100.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中的「凡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的情形」修改為「凡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九十條、第九十二條規定的情形」。
101.將《森林採伐更新管理辦法》第五條中的「採伐林木按照森林法實施細則第十八條規定」修改為「採伐林木按照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三十條規定」。
第十九條中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四條和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罰」修改為「依照森林法第三十九條和森林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二十條中的「根據森林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處罰原則」修改為「根據森林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處罰原則」。
第二十三條中的「依照森林法第三十八條和森林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的規定處理」修改為「依照森林法第四十五條和森林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102.將《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徵收使用辦法》第一條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第十九條的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
103.將《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實行警官警銜制度的具體辦法》第一段中的「根據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修改為「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
104.將《放射性葯品管理辦法》第十二條中的「必須具備《葯品管理法》第五條規定的條件」修改為「必須具備《葯品管理法》規定的條件」。
105.將《海關工作人員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規定》第一條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四條的規定」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六條的規定」。
106.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中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九條各項規定情形的」修改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情形的」;第二款中的「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各項規定情形的」修改為「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情形的」。
107.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營期限暫行規定》第一條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一九九〇年四月四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修正)第十二條的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有關規定」。
108.將《總會計師條例》第十條第二款中的「總會計師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執行」修改為「總會計師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109.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二款中的「依照海關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依照海關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款」。
第二十八條中的「依照海關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辦理」修改為「依照海關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辦理」。
110.將《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三十條中的「有票據法第一百零三條所列行為之一」修改為「有票據法第一百零二條所列行為之一」。
111.將《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二十條中的「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條件」修改為「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規定的條件」。
112.將《證券交易所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第一條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一百一十一條、一百一十二條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
113.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三十一條中的「有對外貿易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技術」修改為「有對外貿易法第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技術」。
114.將《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五條中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確定」修改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確定」。
第二十六條中的「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修改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條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中的「軟體著作權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條的規定」修改為「軟體著作權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
115.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第三十二條中的「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修改為「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
第二十九條中的「視為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所稱圖書脫銷」修改為「視為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所稱圖書脫銷」。
第三十條中的「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聲明」修改為「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聲明」。
第三十一條中的「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三十九條第三款聲明」修改為「著作權人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聲明」。
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一款中的「有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所列侵權行為」修改為「有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所列侵權行為」。
116.將《地震監測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中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處以罰款」修改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處以罰款」。
117.將《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中的「除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三款、第四十二條第二款和第四十三條規定應當支付的使用費外」修改為「除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條第三款、第四十三條第二款和第四十四條規定應當支付的使用費外」。
第四十七條中的「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第三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使用他人作品」修改為「依照著作權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使用他人作品」。
118.將《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錄音製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第一條中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稱著作權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修改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以下稱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
第二條第三款中的「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修改為「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
七、對下列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根據商業銀行法作出修改
119.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中的「通知其開戶銀行予以劃撥」修改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120.刪去《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
121.將《企業債券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修改為:「未經批准發行或者變相發行企業債券的,以及未通過證券經營機構發行企業債券的,責令停止發行活動,退還非法所籌資金,處以相當於非法所籌資金金額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修改為:「超過批准數額發行企業債券的,責令退還超額發行部分或者核減相當於超額發行金額的貸款額度,處以相當於超額發行部分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
122.刪去《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中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有關資金。」
⑺ 國務院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項目涉及的行政法規,以及實踐中不再適用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
一、對7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二、對10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
一、刪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中的「在『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建造人工魚礁的,必須經國務院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二、刪去《城市供水條例》第三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款修改為:「有前款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六)項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還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停止供水。」
三、刪去《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三項。
四、將《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第十條第一款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制定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培訓標准對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應當掌握相關作業規范和操作規程後,方可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第十三條第二款修改為:「農業農村、水利、自然資源、應急管理、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應當及時無償提供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所需的災情、水文、火情等資料。」
第十八條第二款修改為:「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的,應當自轉讓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主管機構備案。」
第十九條中的「情節嚴重的,取消作業資格」修改為「情節嚴重的,禁止從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第四項修改為:「(四)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未按照規定備案的」。
五、將《獸葯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修改為:「研製新獸葯,應當在臨床試驗前向臨床試驗場所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備案,並附具該新獸葯實驗室階段安全性評價報告及其他臨床前研究資料。」
第三十五條第二款修改為:「進口在中國已取得進口獸葯注冊證書的獸葯的,中國境內代理機構憑進口獸葯注冊證書到口岸所在地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辦理進口獸葯通關單。海關憑進口獸葯通關單放行。獸葯進口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海關總署制定。」
第五十九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違反本條例規定,開展新獸葯臨床試驗應當備案而未備案的,責令其立即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決定;其中吊銷獸葯生產許可證、獸葯經營許可證,撤銷獸葯批准證明文件或者責令停止獸葯研究試驗的,由發證、批准、備案部門決定。」
刪去第七十二條第七項中的「允許進口獸用生物製品證明文件」。
六、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第四條第一款修改為:「本條例所稱船員,是指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船員適任證書的人員,包括船長、高級船員、普通船員。」
刪去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
第九條改為第五條,修改為:「船員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
「申請船員適任證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在船實習、見習人員年滿16周歲)且初次申請不超過60周歲;
「(二)符合船員任職崗位健康要求;
「(三)經過船員基本安全培訓。
「參加航行和輪機值班的船員還應當經過相應的船員適任培訓、特殊培訓,具備相應的船員任職資歷,並且任職表現和安全記錄良好。
「國際航行船舶的船員申請適任證書的,還應當通過船員專業外語考試。」
第十條改為第六條,修改為:「申請船員適任證書,可以向任何有相應船員適任證書簽發許可權的海事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附送申請人符合本條例第五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對符合規定條件並通過國家海事管理機構組織的船員任職考試的,海事管理機構應當發給相應的船員適任證書及船員服務簿。」
第十一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船員適任證書應當註明船員適任的航區(線)、船舶類別和等級、職務以及有效期限等事項。
「參加航行和輪機值班的船員適任證書的有效期不超過5年。
「船員服務簿應當載明船員的姓名、住所、聯系人、聯系方式、履職情況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船員服務簿記載的事項發生變更的,船員應當向海事管理機構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二條改為第十八條、第五十七條改為第五十三條,將其中的「服務資歷和任職表現」修改為「履職情況」。
第四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二條、第五十二條改為第四十八條、第六十五條改為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七條改為第六十三條,刪去其中的「船員服務簿」。
第五十六條改為第五十二條,刪去其中的「船員服務簿」。第四項修改為:「(四)未如實填寫或者記載有關船舶、船員法定文書的」。第五項修改為:「(五)隱匿、篡改或者銷毀有關船舶、船員法定證書、文書的」。
七、將《護士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中的「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擬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
第九條中的「擬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擬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原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原注冊部門」。
第十條第一款中的「執業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修改為「批准設立執業醫療機構或者為該醫療機構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中的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
國務院決定廢止的行政法規
一、防治布氏桿菌病暫行辦法(1979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准1980年1月31日衛生部、農業部發布)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1986年12月3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12月26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1994年7月13日國務院批准第一次修訂1994年7月15日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三、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1988年9月1日國務院批准1988年10月1日國家計劃委員會、水利部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四、葯品行政保護條例(1992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1992年12月19日國家醫葯管理局發布)
五、賣淫嫖娼人員收容教育辦法(1993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27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六、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1996年9月18日國務院批准1996年10月2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條例(2003年4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4號公布)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2004年9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19號公布)
九、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05年3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34號公布根據2016年4月23日《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十、行政學院工作條例(2009年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68號公布)
⑻ 國務院廢止《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等三部法規,條例中有哪些規定
《條例》主要對社會撫養費的管理作了嚴格規定,特別是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作了嚴格要求。許多地方已經開放了三孩政策,並調整了計劃生育的相關規定。
除了生活的壓力外,它還與年輕人的思想有一定的關系。因為今天的人們渴望自由,渴望自由。生孩子意味著他們的自由將受到限制。他們不能放棄任何他們想做的事。當然,這種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所以這種想法的原因導致他們不想要孩子。當然,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原因。這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既然我們要鼓勵每個人出生,就必須推動一系列相關措施來解決每個人的擔憂,從而真正推動這一政策的實施。
⑼ 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國務院總理日前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為了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國務院對取消和下放行政許可項目涉及的行政法規,以及實踐中不再適用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決定對7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對10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
關於取消行政許可事項方面,修改漁業法實施細則等3部行政法規,取消機動漁船底拖網禁漁區線外側人工漁礁建造許可、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人員資格認可、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轉讓作業設備審批、新獸葯臨床試驗審批和已經取得進口獸葯注冊證書的獸用生物製品進口審批,並修改完善有關監管措施和法律責任條款。
關於優化審批流程方面,修改護士條例,將原來的護士執業注冊由省級衛生主管部門統一審批調整為由負責執業醫療機構設立審批或者備案的衛生主管部門審批。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修改船員條例,取消「船員服務簿簽發」許可,同時為優化服務,方便船員辦事,修改了相關規定。修改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進一步減少相關證明事項。修改城市供水條例,進一步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通過市場機制可以調節的事項,減少行政干預。
關於加強後續監管方面,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強化有關部門對行政許可事項取消後從事相關活動的監管。比如,取消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單位之間需要轉讓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設備審批後,在人工影響天氣條例中引入「備案」的監管措施。
廢止開發建設晉陝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等10部行政法規。這10部行政法規有的是制定年代較為久遠,屬於階段性工作、在實踐中已經不再適用或者與相關法律法規存在沖突;有的是已經被上位法廢止或者上位法依據已被廢止;有的是已被其他法律規定所取代。
⑽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哪些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
·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號)(2014-0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46號)(2014-02-03)
·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5號)(2013-12-19)
·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2013-12-11)
·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2013-11-2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2號)(2013-11-22)
·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2013-10-16)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640號)(2013-09-16)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9號)(2013-09-06)
· 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8號)(2013-07-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7號)(2013-07-22)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6號)(2013-06-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5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4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3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2號)(2013-02-08)
· 徵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2013-01-29)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0號)(2012-12-27)
· 農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29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8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7號)(2012-11-05)
·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6號)(2012-10-30)
·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5號)(2012-10-22)
· 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2012-09-17)
·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623號)(2012-09-06)
·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國務院令第622號)(2012-07-10)
·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1號)(2012-07-09)
·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0號)(2012-06-11)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2012-05-07)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18號)(2012-04-30)
·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7號)(2012-04-10)
· 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5號)(2012-03-07)
· 拘留所條例(國務院令第614號)(2012-03-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12-29)
·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2號)(2011-12-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1號)(2011-12-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10號)(2011-12-09)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09號)(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令第608號)(2011-10-30)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07號)(2011-10-10)
詳見中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