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規定一事不能兩處罰

行政法規定一事不能兩處罰

發布時間: 2022-05-09 15:43:38

① 對同一違法行為可以給予兩次以上處罰嗎

《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了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簡稱一事不再罰原則。同一行為是指同一行為主體基於同一個事實和理由實施的一次性行為。對同一違法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和處罰管轄權的規定,有時可以給予兩次以上除罰款以外的其他行政處罰。

以下情形不適用「一事不再罰」規則:

.多個不同的行為違反了同一種行政法規范的,可以由行政機關分別裁決,合並執行。每一種違法行為均應給予一次處罰。

.一個行為同時違反了行政法規范和其他法律規范的,由有權機關依據相關法律各自實施多種處罰。

.某些法律規定行政機關對行為人處以一種處罰後,處罰難以執行的。行政機關可以改施另一種形式的行政處罰。如《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規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本規定的外國人給予罰款處罰後,外國人無力繳納罰款的,公安機關可改處拘留。

.行政違法中的屢犯。行為人在因某一違法行為被處罰後不久,又重新實施同一性質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可以對重新實施的違法行為再次給予處罰。

.行政處罰與執行處罰對同一違法者一並適用。當行為人被施以行政處罰後,又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設定的義務,行政機關可依法處以罰款以促使其履行義務。

②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的解釋是什麼

1、這是行政法領域的「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

2、具體到《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含義,應是:對於同一違法行為人的違反同一法律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罰款處罰或是多次罰款處罰。
但如果是多人共同違法,可以同時給予所有違法人罰款的處罰;如果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兩個以上法律規定,可以由不同的執法行政主體給予不同的罰款處罰;如果罰款處罰不足以消除全部危害,對同一違法行為也可以給予不同種類的處罰,比如罰款的同時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等。

3、針對此條目前沒有具體的司法解釋,學界對行政法范圍的一事不再罰原則有通說認定。

③ 一個主體違反多個行政法律如何處罰

一個主體是同一行為還是一個主體的多個行為?
1、如版果是同一個行為權,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2、如果是同一主體的多個行為,則可以分別處罰;
一個主體同一行為違反多個行政法規的,行政處罰的原則是後法優於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並且要在所應受到的不同處罰幅度的條款之間,擇一從重處理。

④ 行政法一事不再罰原則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的一事不再罰原則:所謂「一事不再罰」,是指行政機關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給予兩次罰款的行政處罰。「一事不再罰」原則是行政處罰的一個基本原則。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通報批評;(二)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三)暫扣許可證件、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許可證件;(四)限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責令停產停業、責令關閉、限制從業;(五)行政拘留;(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

⑤ 一事不再罰原則

法律分析: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法理學上的概念,是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處罰。一事不再罰作為行政處罰的原則,目的在於防止重復處罰,體現過罰相當的法律原則,以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理解首先是對「一事」即「同一個違法行為」的理解和認識。

所謂「違法行為」指當事人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而非其他違法或違紀行為。「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當事人實施了一個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一個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當事人在客觀上僅有一個獨立完整的違法事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九條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三條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當事人有證據足以證明沒有主觀過錯的,不予行政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應當對當事人進行教育。

⑥ 不同行政部門能否對同一違法行為重復處罰

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的。根據《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以同一理由對同一違法行為重復處罰。處罰這兩個行政機關以不同的理由進行處罰

⑦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一事不二罰。

一事不二罰,指的是同一行政違法,在規定的整改期間不能再次處罰。2012年被處罰過,2018年可以就同一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⑧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指

如何理解「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是行政處罰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它是指行政機關對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某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或是指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個違法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法規時,只能由一個行政機關作出一次處罰。該原則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兩個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處罰是罰款,則只能罰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罰款以外的其它形式的處罰,不能兩次都是罰款;其二,行政管理相對人的一個違法行為,違反了一個法律、法規的規定,該法律、法規規定對該違法行為可以並處兩種處罰。那麼,行政機關可以對該違法行為人同時並處兩種罰款,這並不違背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一事不再罰原則中的「同一個違法行為」要從以下幾方面來認識:
一、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
所謂獨立,是指行為從開始到終結的一個完整的過程。一般都認為行政主體對違法行為處罰完畢後,這一違法行為便告終結。例如,某甲騎車帶人的違法行為,因為是可以馬上糾正的,所以被交警罰款以後,就是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的終結。如以後再出現此種違法行為,無論相隔時間長短,都應認定為另一違法行為。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違法行為情況比較復雜,立即改正確有困難,因此處罰完畢後應限期改正,而不能以罰代改。這也體現了行政處罰的首要任務是糾正違法行為。所以,只有當限期結束後,此違法行為才應終結。例如,交警對某乙駕駛無牌照摩托車的違法行為實施處罰後,因為此違法行為不能立即改正,應要求其限期改正。在限期改正期間,交警不能對此違法行為再次處罰。在限期改正期間,交警不能對此違法行為再次處罰。限期改正期間屆滿,某乙如再駕駛無牌照摩托車,則應認定為以同一故意實施的又一違法行為,對此行為予以處罰,並不構成重復處罰。
二、是指一個違法行為,而非一次違法事件。
一次違法事件可能只有一個違法行為,也可能包含幾個違法行為。而為了保證處罰公正,防止處罰畸輕,徹底地、及時地糾正違法行為,對此機構違法行為應單獨分別進行處罰。例如,某人在賭博過程中與他人發生爭執,並將他人打成輕微傷。在這一違法事件中包含了賭博和打人兩個違法行為,應由公安機關分別給予處罰。在此案中,會出現處罰人收到兩次處罰的情況,但這是基於兩個不同違法行為的前提而產生的,並未觸犯一事不再罰原則。
三、是指「同一個」違法行為,而不是指「同樣的」違法行為。
當事人作出的違法行為被處罰完畢後,又作出了與之相同的違法行為,則實際上是當事人又實施了新的違法行為,是與被處罰行為「同樣的」違法行為,是必須要再次受到處罰的違法行為,而不能認定為「同一個」違法行為。
四、同一個違法行為的實施主體的同一違法行為人。
當某人實施違法行為後,另一人又實施了此種違法行為,但由於違法行為的實施主體是不同的,所以上述兩個違法行為是不相同的,行政機關可以分別對兩個行為人進行處罰。
五、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
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出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後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以下情形不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
一、多個行為違反了同一行政法規范的,可以由行政機關分別作出裁決同時合並執行。此時每一種違法行為均應依法給予一次處罰,不適用「一事不再罰」原則。
二、當某一行為既違反行政法規規范,又同時違反刑法規范時,可以實行雙重處罰,兩者不能互相代替,兩種違法行為應該承擔兩種法律後果。從法律依據上來看,這種雙重處罰也是符合法律規定的,如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物品並且可以罰款外,處一定年限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當某一行為既違反了行政法規范,同時又違反民法規范時,應該實行雙重製裁。一般來講,凡是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就要承擔民事責任;凡是侵犯社會公共利益,破壞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就要承擔行政法律責任;有兩方面侵犯行為的,則要同時承擔民事和行政處罰雙重責任。
三、行政處罰的轉處(改處或易科)。在一些具體的行政法規范中,規定行政機關對行為人給予一種處罰後,處罰難以執行,行政機關可以改施另外一種形式的行政處罰。這種轉處的情況也不屬於「一事不再罰」范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規定,公安機關對違反本規定的外國人給予罰款處罰後,外國人無力繳納罰款的,公安機關可以改處拘留。這種規定並不是確認了行政機關可以對行為人重復處罰,而是當一次處罰無法執行,無法達到法律效果的情形下,改用其他可以達到目的的處罰手段,以有效地制裁違法行為。
四、行政違法中的屢犯。違法行為經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後,沒有得到糾正,繼續危害社會秩序和社會利益的,行政機關可以再次給予處罰;行為人在因某一違法行為被處罰後不久,又重新實施與已處罰過的違法行為同一性質的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可以對重新實施的違法行為再次給予處罰,而不受「一事不再罰」原則的限制。
五、執行罰與行政處罰的並處。執行罰是對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人,由主管行政機關採取罰款的方式促使其履行義務的一種強制手段。當行為人被施行行政處罰後,又拒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所設的義務(如罰款),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再處以罰款以促使其履行處罰義務,這時的罰款是一種強制執行方式,目的在於促使義務的執行,而不在於懲罰違法。即行政處罰與執行罰可以對違法者一並適用,而不屬於「一事不再罰」約束的范圍。

⑨ 對當事人同一違法行為,給予幾次以上的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一事不再罰」原則,指對違法行為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同一依據,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

具體到《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含義,應是:對於同一違法行為人的違反同一法律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罰款處罰或是多次罰款處罰。但如果是多人共同違法,可以同時給予所有違法人罰款的處罰;如果違法行為觸犯的是兩個以上法律規定,可以由不同的執法行政主體給予不同的罰款處罰;如果罰款處罰不足以消除全部危害,對同一違法行為也可以給予不同種類的處罰,比如罰款的同時可以責令停業整頓等。

熱點內容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