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國際仲裁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國際仲裁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09 19:23:38

⑴ 國際仲裁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國際仲裁,又稱「國際公斷」,簡稱「仲裁」或「公斷」。是指由爭端當事國共同選任的仲裁人審理有關爭端並作出有拘束力的裁決。國際爭端的法律解決方法之一。某一國際爭端的當事國可依其事先或事後所自願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爭端交付仲裁。仲裁人由爭端當事國協議選任,可由一人擔任,亦可組成仲裁法庭或仲裁委員會,依仲裁協議規定的程序和規則對仲裁協議規定的爭端事由進行審理,所作裁決對爭端當事國具有拘束力。」

法律依據:《關於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1986年12月2日決定我國加入1958年在紐約通過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以下簡稱《1958年紐約公約》),該公約將於1987年4月22日對我國生效。各高、中級人民法院都應立即組織經濟、民事審判人員、執行人員以及其他有關人員認真學習這一重要的國際公約,並且切實依照執行。現就執行該公約的幾個問題通知如下:

一、根據我國加入該公約時所作的互惠保留聲明,我國對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適用該公約。該公約與我國民事訴訟法(試行)有不同規定的,按該公約的規定辦理。

對於在非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需要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按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二百零四條的規定辦理。

二、根據我國加入該公約時所作的商事保留聲明,我國僅對按照我國法律屬於契約性和非契約性商事法律關系所引起的爭議適用該公約。所謂「契約性和非契約性商事法律關系」,具體的是指由於合同、侵權或者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而產生的經濟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例如貨物買賣、財產租賃、工程承包、加工承攬、技術轉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勘探開發自然資源、保險、信貸、勞務、代理、咨詢服務和海上、民用航空、鐵路、公路的客貨運輸以及產品責任、環境污染、海上事故和所有權爭議等,但不包括外國投資者與東道國政府之間的爭端。

三、根據《1958年紐約公約》第四條的規定,申請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是由仲裁裁決的一方當事人提出的。對於當事人的申請應由我國下列地點的中級人民法院受理:

1.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為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

2.被執行人為法人的,為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

3.被執行人在我國無住所、居所或者主要辦事機構,但有財產在我國境內的,為其財產所在地。

四、我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接到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後,應對申請承認及執行的仲裁裁決進行審查,如果認為不具有《1958年紐約公約》第五條第一、二兩項所列的情形,應當裁定承認其效力,並且依照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程序執行;如果認定具有第五條第二項所列的情形之一的,或者根據被執行人提供的證據證明具有第五條第一項所列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拒絕承認及執行。

五、申請我國法院承認及執行的仲裁裁決,僅限於《1958年紐約公約》對我國生效後在另一締約國領土內作出的仲裁裁決。該項申請應當在民事訴訟法(試行)第一百六十九條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內提出。

⑵ 涉外仲裁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涉外仲裁原則,指的是涉外仲裁機構,在審理案件時所遵循的以下原則:

1、 協議原則,涉外仲裁機構仲裁權的取得必須要建立在當事人自願協議的基礎上。

2、 公平原則,公平原則需要建立在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礎上,不管是中國當事人還是外國當事人,無論當事人所在國家的強、弱、大、小,他們在仲裁程序中都處於平等的地位。

3、 獨立裁決原則,仲裁機構在仲裁案件時,只可以依據客觀事實和法律,實事求是的進行裁決,不可受任何團隊、機關和個人的干涉。

4、 保密審理原則。

5、 參照國際慣例原則,當法律、國際公約和合同均沒有明確規定,當事人的權利、責任、義務難以確定時,可參考在國際經濟交流中,長期形成的有利於發展國際貿易的合理的習慣做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六十五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的仲裁,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第六十六條 涉外仲裁委員會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組織設立。涉外仲裁委員會由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幹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涉外仲裁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聘任。

第六十七條 涉外仲裁委員會可以從具有法律、經濟貿易、科學技術等專門知識的外籍人士中聘任仲裁員。

第六十八條 涉外仲裁的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第六十九條 涉外仲裁的仲裁庭可以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或者作出筆錄要點,筆錄要點可以由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字或者蓋章。

第七十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 -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撤銷。

⑶ 涉外仲裁的規定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關於仲裁協議准據法。(二)當事人選擇仲裁程序規則及確定仲裁程序准據法的自由。(三)一項裁決成為中國裁決的標准。(四)有限度地承認臨時仲裁,明確規定友好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七十三條 涉外仲裁規則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依照本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製定。

⑷ 國際仲裁執行時效是多久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第五條及法律規定,申請承認與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從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仲裁裁決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仲裁裁決書生效之日起計算。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國際仲裁時效是指國際仲裁中的權利人向仲裁機構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也即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行使權力,即喪失提請仲裁以保護其權益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承認與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從仲裁裁決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

⑸ 國際仲裁如何執行

關於仲裁裁決國家間的承認和執行,早在1923年就有《日內瓦仲裁條款議定書》和1927年的《日內瓦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但由於在執行外國仲裁裁決上條件過嚴,手續復雜,不能適應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新形勢。因此,1958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在紐約召開了有45個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的國際商事仲裁大會,於6月10日通過了《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簡稱《紐約公約》,並於1959年6月7日生效。《紐約公約》規定,各締約國必須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除非當事人證明有第5條規定的五項情形之一的,被申請執行的法院可以拒絕承認和執行。日前已有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加入丁《紐約公約》,這為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提供了保證和便利,為進一步開展國際商事仲裁活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我國自1987年4月加入《紐約公約》後,中國的仲裁裁決就可以到上述一百二十多個國家或地區申請承認和執行,而無須考慮這些國家是否與我國訂立了司法協助條約。根據《仲裁法》第72條的規定,中國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國境內,應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也就是說,中國的仲裁裁決需要其它國家承認和執行的,只要這個國家是《紐約公約》的成員國,當事人就可以向被申請執行人所在地或其財產所在地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與執行。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83條規定,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規定,涉及海事海商糾紛仲裁協議效力的案件,由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仲裁協議簽訂地、申請人或者被申請人住所地的海事法院管轄;上述地點沒有海事法院的,由就近的海事法院管轄。

⑹ 涉外仲裁規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關於仲裁協議准據法

仲裁協議也是一種合同,無須特別規定而准用一般合同的法律適用原則是可行的,事實上,確有很多國家的仲裁立法像中國1994年仲裁法一樣,沒有單獨規定仲裁協議的准據法。但鑒於中國基層法院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及該部仲裁法生效後的實踐,沒有明確規定仲裁協議的准據法常常導致一些法院無所適從或以此為競爭管轄權的借口。近年來,中國最高法院以仲裁地法為仲裁協議准據法。

(二)當事人選擇仲裁程序規則及確定仲裁程序准據法的自由

(三)一項裁決成為中國裁決的標准

從中國司法實踐看,似乎仲裁機構成為了判斷仲裁裁決國籍的標准,如承認和執行仲裁裁決所依據的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即如此。

(四)有限度地承認臨時仲裁,明確規定友好仲裁

關於中國是否需要確立臨時仲裁,理論界和實務界至今仍見仁見智。鑒於中國仲裁人才資源的有限性及法院與仲裁的關系,全面確立臨時仲裁製度,確實具有一定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七十三條 涉外仲裁規則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依照本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製定。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 第一條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以仲裁的方式,獨立、公正地解決產生於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爭議,以保護當事人的正當權益,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

⑺ 簡述針對來自不同外國的仲裁裁決,我國法律是如何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三條 國外仲裁機構的裁決,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承認和執行的,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其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辦理。

⑻ 涉外仲裁法律適用是哪些法律

法律分析:涉外仲裁案件應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仲裁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九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涉外民事訴訟,適用本編規定。本編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第二百六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應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當事人要求提供翻譯的,可以提供,費用由當事人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六十五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的仲裁,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

⑼ 國際合同糾紛仲裁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一、友好協商爭議雙方通過友好協商,達成和解,這是解決爭議的最好途徑,但這種辦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二、調解在爭議雙方自願的基礎上,由第三者出面從中調解。實踐表明,這也是解決爭議的一種的途徑。我國仲裁機構採取調解與仲裁相結合的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具體做法是:結合仲裁的優勢和調解的長處,在仲裁程序開始之前或之後,仲裁庭可以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對受理的爭議進行調解解決。如調解不成功,仲裁庭仍按照仲裁規則的規定繼續進行仲裁,直到作出終局裁決。三、仲裁仲裁是按仲裁程序,由仲裁員做裁判,對雙方爭議的事項作出裁決。仲裁員的裁決是有約束力的。如果敗訴方不執行裁決,勝訴方有權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可根據勝訴方的要求,出面強制敗訴方執行仲裁裁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⑽ 如何確定涉外仲裁適用用的法律

法律分析:從實體上講,涉外仲裁案件的法律適用由仲裁庭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仲裁庭在選擇適用法時,一般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如果當事人約定了適用法,則仲裁庭從其約定。合同法規定: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選擇處理合同爭議所適用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2)與合同最密切聯系的原則。根據合同法和有關國際法的規定,當事人選擇的,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所謂最密切聯系,主要是考慮合同的訂立地、履行地、爭議地、當事人住所地或主要營業地以及仲裁進行地等因素,根據這一原則,一般適用締約地法、履行地法、爭議地法和仲裁地法等。(3)特殊規定原則。合同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4)適用國際公約和參考國際慣例的原則。如果當事人雙方加入了某一國際公約或條約,或雙方所在國訂有雙邊條約或協定,則雙方的國民均應遵從公約、條約或協定的規定。除適用國際公約外,參考國際慣例也是仲裁案件的重要原則。國際貿易中的價格術語(fbo、cfr、cifd等),風險責任的劃分以及國際貿易支付方式中的托收、信用證付款等都已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和廣泛採用,已成為一種固定的商業習慣,雖然不是國際法律,但對雙方當事人也有很大程度的約束力,仲裁庭仲裁案件也是應參照這些國際慣例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六十五條 涉外經濟貿易、運輸和海事中發生的糾紛的仲裁,適用本章規定。本章沒有規定的,適用本法其他有關規定。第六十六條 涉外仲裁委員會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組織設立。 涉外仲裁委員會由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幹人和委員若幹人組成。 涉外仲裁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聘任。第六十七條 涉外仲裁委員會可以從具有法律、經濟貿易、科學技術等專門知識的外籍人士中聘任仲裁員。第六十八條 涉外仲裁的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涉外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提交證據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第六十九條 涉外仲裁的仲裁庭可以將開庭情況記入筆錄,或者作出筆錄要點,筆錄要點可以由當事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簽字或者蓋章。第七十條 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撤銷。第七十一條 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第七十二條 涉外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當事人請求執行的,如果被執行人或者其財產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應當由當事人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外國法院申請承認和執行。第七十三條 涉外仲裁規則可以由中國國際商會依照本法和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製定。

熱點內容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