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遲到早退
㈠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標准
法律並未規定遲到要扣工資。因為一般而言,遲到早退幾分鍾,並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且企業應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設置,應急預案加以解決,曠工半天罰一天的工資也違法,工作半天也應有半天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㈡ 勞動法規定遲到怎麼扣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遲到不可以剋扣工資。工資是員工以付出勞動交換,用人單位原則上是不可以剋扣工資。但如果用人單位已依法在規章制度中,明確上班遲到早退要扣工資,且規章制度已進行公開公示並告知員工,那麼出現上班遲到早退扣錢是合法。反之用人單位沒有相關規章制度,或沒有將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公開公示並告知員工,就不能以上班遲到早退為由扣工資,否則屬於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㈢ 勞動法關於遲到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據自己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切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㈣ 勞動法遲到早退罰款規定詳細
法律分析: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及遲到如何處罰的的條款;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㈤ 員工遲到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公司可以依據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第八十四條
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㈥ 如何界定遲到曠工早退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回及遲到如何處罰的的答條款;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㈦ 遲到早退扣工資合法嗎
上班遲到早退扣工資沒有明確的規定,除非是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且在勞動合同中有明確約定。但每月的扣罰累計不得超過當月工資的20%,且扣罰後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要看具體情況而定。1、一是要經職工討論。2、二是公示或者告知職工。3、三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法律分析
勞動法沒有規定可以扣工資,除非是嚴重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的,得到認可的單位規定的,和合同中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可以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的情況,其他情況都是不能夠剋扣工資的。勞動法沒有規定可以扣工資,剋扣工資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不包括以下減發工資的情況:國家的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的;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依法制定並經職代會批準的廠規、廠紀中有明確規定的;企業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相聯系,經濟效益下浮時,工資必須下浮的,但支付給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因勞動者請事假等相應減發工資等。剋扣系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即在勞動者已提供正常勞動前提下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全部勞動報酬。除非是嚴重違反了國家法律規定的一些嚴重情況下,對於法律規定下的正當理由可以扣減一定的勞動者應得工資,其他情況都不得無理由對勞動者進行剋扣工資,否則勞動者可以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舉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㈧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麼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知你關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㈨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樣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版知你關權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