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驅逐出境
A. 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刑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行政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分別是什麼治安管
刑法的主刑有管抄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行政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沒收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暫扣(吊銷)許可證照、責令停產停業、行政拘留、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賠償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賠禮道歉。
B. 什麼是驅逐出境,作為刑罰和行政措施的驅逐出
一、什麼是驅逐出境
在我國,不但刑法規定有驅逐出境,而且行政法也規定有驅逐出境。1985年頒布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30條規定:「有本法第二十九條所列行為情節嚴重的,公安部可以處以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處罰。」1994年修訂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40條規定:對非法入出中國國境的外國人,可以處……拘留,也可以並處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由此產生下面一個問題:驅逐出境是刑罰,還是行政強制措施?
第一種觀點認為,驅逐出境是一種刑罰方法。按照《刑法》第35條的規定,驅逐出境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這完全符合附加刑的基本特徵;並且它只能由人民法院對犯罪的外國人適用,所以是一種特殊的附加刑,而不是行政強制措施。
第二種觀點認為,驅逐出境既不在《刑法》第33條規定的主刑之中,也不在《刑法》第34條規定的附加刑之列,並且它既可以由法院判處,也可以由公安機關命令宣布,所以,驅逐出境不是刑罰,而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第三種觀點認為,驅逐出境既是一種刑罰方法,又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當驅逐出境由人民法院判決時,它是一種刑罰方法。因為根據刑法規定的附加刑概念,可以認為驅逐出境是一種對外國人的特殊的刑罰。但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驅逐出境可以作為一種行政強制措施,也就是行政處罰,由公安機關命令宣布。因此,驅逐出境不僅是一種法院宣判的刑罰方法,而且是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二、作為刑罰和行政措施的驅逐出境的區別
一般認為,作為刑罰的驅逐出境與作為行政措施的驅逐出境有著原則區別:
(1)處罰的性質和適用的對象不同。刑法規定的驅逐出境,是一種刑事處罰,適用於在我國境內犯罪的外國人。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規定的驅逐出境,是一種行政處罰方法,適用於違反入境出境管理的外國人。
(2)主管機關和適用的法律依據不同。作為附加刑的驅逐出境,由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判處;而作為行政處罰的驅逐出境,則由地方公安機關依照《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其他相關規定,報告公安部,由公安部作出決定。
(3)執行的時間不同。人民法院判決的驅逐出境,獨立適用時,從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執行,附加適用時,從主刑執行完畢之日起執行。公安機關決定的驅逐出境,在公安部作出決定後立即執行。
C. 行政法上的驅逐出境是什麼
法律分析:1、外國人從事與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動,或者有其他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規定,不適宜在中國境內繼續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處限期出境。
2、外國人違反法律規定,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處驅逐出境。公安部的處罰決定為最終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八十一條 外國人從事與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動,或者有其他違反中國法律、法規規定,不適宜在中國境內繼續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處限期出境。外國人違反本法規定,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處驅逐出境。公安部的處罰決定為最終決定。
D. 2020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法律知識:談行政法之行政處罰
(一)概念
行政處罰,是國家行政機關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
(二)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有:(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1.警告
警告是一種輕微的行政處罰。警告也是一種要式行政行為,是有書面的警告處罰決定書,
2.罰款
罰款即是罰錢,做題時中經常以罰金來混淆,罰金是屬於刑罰中的附加刑。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沒收違法所得指的是因被處罰人從事違法行為而獲得的財產性利益,沒收非法財物指的是被處罰人直接作用於違法行為,且屬於本人所有的財物。沒收財產和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非常相似但是不屬於行政處罰,也是屬於刑罰中的附加刑。
4.責令停產停業
行政機關要求從事違反生產經營活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停止生產經營的一種處罰。
5.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
暫扣或吊銷許可證、暫扣或吊銷營業執照指的是暫時或者永久性的禁止老百姓從事一些行為
6.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指的是對其人身自由進行一定時間的限制。行政拘留不等於拘役,拘役屬於刑罰中的主刑。
7.其他
行政處罰的種類除了上種法定分類,還有行政處罰學理分類,主要有:自由罰:如行政拘留;行為罰,如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營業執照;財產罰,如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非法財物;聲譽罰(也稱申誡罰,不會對行為人產生實質影響,只是對行為人的名聲,聲譽造成損害),如警告;其他處罰,如限期出境、驅逐出境(針對外國人的處罰)。
E. 驅逐出境的法律性質是什麼
在我國,不但刑法規定有驅逐出境,而且行政法也規定有驅逐出境。1985年頒布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第30條規定:有本法第二十九條所列行為情節嚴重的,公安部可以處以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處罰。1994年修訂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40條規定:對非法入出中國國境的外國人,可以處拘留,也可以並處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F. 違反刑法、民法、行政違法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首先我們要了解,三者的根本區別是刑法、行政法是公法,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法版律,而權民法是私法,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的法律。
公法上不能並行不同形式的處罰,即一事不再罰。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不能並罰,如果發生並罰的特殊情況,應該對處罰內容進行扣減。也就是說,刑法和行政法不能並行,那麼如果違法的話,它們之間的區別就是程度問題,構成刑事責任就是犯罪,違反行政法只是違法。
民法是私法,作用是調整平等主體間關系。可以與公法並行,比如說有人殺人了,那麼他首先要承擔刑事責任,接受國家的處罰。同時,殺人者也要承擔民事責任,比如賠償之類。那麼違反民法與違反刑法和行政法的區別就是,違反民法,只需要承擔民事責任,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權益得以恢復,不會受到國家的處罰。
希望能幫到你
G. 行政法上的驅逐出境是什麼
行政法上的驅逐出境為:對於外國人違反我國的治安管理秩序規定,但不構成犯罪的,對於其中情節嚴重的由公安機關對其進行驅逐離開我國國境的一種行政處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警告;
(二)罰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