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是行政法的一種么
『壹』 稅法屬於什麼法律體系
稅法屬於經濟法律體系。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經濟法所干預、管理和內調控的具有社會公容共性的經濟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a.國家規范經濟組織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規范組織的法律,是為了防止壟斷組織的出現,從組織上保證市場經濟順利發展。這方面的法律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個人投資法等。
b.國家干預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進行干預是經濟法的重要調整方式,這方面的法律有證券法、票據法、破產法、金融法、保險法、房地產法、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
c.國家管理、規范經濟秩序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日本學者丹宗昭信認為::經濟法是國家規制市場支配的法,現代經濟法的核心是壟斷禁止法。這方面的法律有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和產品質量法。
d.國家在經濟調控中發生的經濟關系。此種經濟關系的特點是國家對市場經濟運行實行宏觀調控,使經濟各部門運行協調,使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平穩。這方面的法律有財政法、稅法、計劃法、產業政策法、價格法、會計法和審計法等。
『貳』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內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容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叄』 稅法與行政法的聯系
「稅法與行政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專一般特徵:屬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肆』 稅法的關系
稅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一)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稅法屬於部門法,其位階低於憲法,依據憲法制定,這種依從包括直接依據憲法的條款制定和依據憲法的原則精神制定兩個層面。
(二)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民法作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時間較早。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但是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1.稅法與行政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徵:
(1)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2)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
(3)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2.稅法雖然與行政法聯系密切,但又與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
(1)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並且是經濟利益由納稅人向國家的無償單向轉移,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備的;
(2)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有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3)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四)稅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1.稅法與經濟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表現在:
(1)稅法具有較強的經濟屬性,即在稅法運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經濟分配的進行;
(2)經濟法中的許多法律、法規是制定稅法的重要依據;
(3)經濟法中的一些概念、規則、原則也在稅法中大量應用。
2.稅法與經濟法之間也有差別:
(1)從調整對象來看,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管理關系,而稅法調整對象則含有較多的稅務行政管理的性質;
(2)稅法屬於義務性法規,而經濟法基本上屬於授權性法規;
(3)稅法解決爭議的程序適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行政法程序,而不適用經濟法中的普遍採用的協商、調解、仲裁、民事訴訟程序。
(五)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刑法是國家法律的基本組成部分。稅法與刑法是從不同角度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刑法是實現稅法強制性最有力的保證。二者調整對象不同、性質不同、法律追究形式不同。
(六)稅法與國際法的關系
被一個國家承認的國際稅法,也應該是這個國家稅法的組成部分。各國立法時會吸取國際法中合理的理論、原則及有關法律規范;國際法高於國內法的原則,使國際法對國內法的立法產生較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稅法與國際法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的。
『伍』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哪幾部屬於行政法規的有哪幾部
現行稅法中屬於法律的有9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法》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葉稅法》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現行稅法中屬於行政法規的有28部,分別是: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8修訂)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7修訂)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7修訂)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3修訂)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九、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2011修訂)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四、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船舶噸稅暫行辦法(2011修訂)
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十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2007)
十九、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2007修訂)
二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
二十一、外國在華常住人員攜帶進境物品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二十三、殘疾人專用品免徵進口稅收暫行規定
二十四、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收政策的規定
二十五、關於對進出口產品征、退產品稅或增值稅的規定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現役革命軍人在徵收農業稅時如何計算農業人口的規定
二十八、財政部關於稅收管理體制的規定
(5)稅法是行政法的一種么擴展閱讀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稅法體系中按稅法的功能作用、許可權劃分、法律級次的不同,可分為不同類型的稅法。
一、按照稅法的職能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主要是指確定稅種立法,具體規定各稅種的徵收對象、徵收范圍、稅目、稅率、納稅地點等。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稅收管理法、納稅程序法、發票管理法、稅務機關組織法、稅務爭議處理法等。
二、按照主權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的不同,可分為國內稅法、國際稅法、外國稅法等。
三、按照稅收立法許可權或者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稅收法律、稅收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等。
參考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政策
參考資料網路-稅法
『陸』 個人所得稅法屬於
個人所得稅法屬於經濟法。日常管理執行則由稅務部門負責。在我國法律部門主要包括:憲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經濟法、社會法等。而經濟法則包括:稅法、審計法、預演算法、會計法、統計法、銀行法等。而個人所得稅屬於稅法,所以個人所得稅法屬經濟法。
『柒』 稅法是行政還是民事
稅法屬於經濟法,既不是行政法也不是民法。
稅法實體法包括《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法律部門劃分如下:
1.憲法(包括:憲法、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
2.行政法(包括: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
3.民商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和繼承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刑法。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5.經濟法(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作為實體法的對稱,不能簡單地把程序法與訴訟法或者審判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非訴訟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
7.社會法(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8.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捌』 稅法屬於行政法的一部分么
政檢法工商稅務都是一夥的
『玖』 行政法與稅法的關系是什麼 請提供詳盡的回應!
稅法從調整的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和行政法一樣,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版所以從權本質上來講屬於行政法的范疇。但是在中國,稅法現在一般歸於經濟法的范疇之內。其實在國外理論看來,國家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如稅法、公司法等等也都是屬於行政法的范疇,只是中國因為曾經在人民法院專門設立過經濟審判庭,後來雖然撤銷,但經濟法卻利用那個機會發展了起來。
當然為了本學科的利益,許多經濟法領域的學者都主張經濟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從本質上來看,它仍然是屬於行政法,許多經濟法老師私下也持這種觀點。
『拾』 稅法與民法有什麼關系
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專、規則和原則。但是屬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10)稅法是行政法的一種么擴展閱讀:
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有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