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處罰為什麼是民事訴訟法

行政處罰為什麼是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5-10 23:28:44

1. 行政處罰和民事處罰的區別(通俗一點)

區別:

1、處決不同: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構是行政機關。而做出民事賠償或補償決定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或法院

2、依據不同:行政處罰的依據是行政法法規。民事賠償或補償的依據是民事法律法規。

3、方式不同:對行政處罰不服,引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適用行政復議法或行政訴訟法。對民事賠償或補償有爭議,引起民事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

4、前提不同:引起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被處罰人觸犯行政法律法規;引起民事賠償或補償卻不一定要以當事人違反法律為前提。

5、處罰方法不同:行政處罰的方式有罰款、拘留等;民事賠償或補償的方式有賠償貨幣、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停止侵害等。

6、面對機構不同:行政處罰是國家公權力機構指向行政相對人做出的行為;其一方是公民或法人,另一方是國家機器。民事賠償或補償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進行的;雙方都是公民或法人。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民事處罰措施:廣義層面指的是民事制裁,狹義層面僅指懲罰性民事制裁措施,其包括懲罰性違約金、罰款、拘留等。

行政處罰特徵是: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是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處罰的對象是實施了違反行政法律規范行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行政處罰的性質是一種以懲戒違法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體行政行為。

民事賠償是由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引起的民事責任。民事賠償責任主體、責任性質、適用的賠償原則、標准和程序與國家法律賠償制度中的國家賠償不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以民事主體身份實施的侵權行為屬於民事侵權,由此產生的責任是民事賠償責任。

(1)行政處罰為什麼是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的基本特徵:

1.行政處罰是以對違法行為人的懲戒為目的,而不是以實現義務為目的。這一點將它與行政強制執行區別開來。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義務人履行義務。

2.行政處罰的適用主體是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這一點使它與刑罰區別開來。刑罰的適用主體是人民法院。行政處罰與刑罰的區別:制裁的性質不同;適用的違法行為不同;懲罰程度及適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機關不同;處罰形式不同。

3.行政處罰的適用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屬於外部行政行為。這一點將它與行政處分區別開來。行政處分只能適用於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或其他由行政機關任命或管理的人員。

4.行政處罰的前提是行政相對方實施了違反法律規范的行為,而非違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規范的行為。

民事賠償:

證券市場民事賠償制度的特點及其必要性證券市場的民事訴訟賠償機制有其不同於一般民事訴訟的特點:從賠償金額巨大。有權利就必然有救濟。

當權利人的合法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時,既要建立一種民事賠償的救濟措施,又要建立對不法行為人的懲戒措施。前者通常表現為民事訴訟賠償制度,後者則表現為行政處罰和刑事。

2. 民事訴訟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區別

民來事訴訟法是調整源民事訴訟的法律規范,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法院和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形式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的專門性法律或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廣義的民事訴訟法又稱實質意義的民事訴訟法,指除了民事訴訟法典外,還包括憲法和其他實體法、程序法有關民事訴訟的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民事訴訟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規定製定的法律。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沒有規定的內容,參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執行。

3. 民事處罰和行政處罰有什麼區別不

不存在民事復處罰,民事只有制違約規定,是民事雙方商定的違約責任。
行政處罰和民事賠償或補償的區別。
1、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構是行政機關。而做出民事賠償或補償決定的主體是自然人、法人或法院。
2、行政處罰的依據是行政法律法規。民事賠償或補償的依據是民事法律法規。
3、對行政處罰不服,引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適用行政復議法或行政訴訟法。對民事賠償或補償有爭議,引起民事訴訟,適用民事訴訟法。
4、行政處罰的方式有罰款、拘留等;民事賠償或補償的方式有賠償貨幣、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停止侵害等。
5、行政處罰是國家公權力機構指向行政相對人做出的行為;其一方是公民或法人,另一方是國家機器。民事賠償或補償是在平等民事主體之間進行的;雙方都是公民或法人。

4. 民事處罰和行政處罰有什麼區別不。。

行政處罰與民事制裁的區別
民事制裁是對違背民事法律義務行業所給予的法律制裁。兩者的共同點是違反法律義務行為的處罰,對於一些特殊的違反民事法律義務行為,也可以通過行政處罰要求當事人履行民事義務。不同點在於:
1.行政處罰是對違反行政法義務,侵害公共利益的行為的法制制裁,其目的是為了維護行政管理程序,實現行政管理的目標。民事制裁是對違反民事法律義務,侵害民事主體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制裁,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民事法律秩序。
2.行政處罰是對違反行政法規的義務者附加新的義務,通過附加義務的懲戒,促使行為人遵守行政法義務。而民事制裁既可以表現為對行為人附加新的義務或者剝奪某種權利,懲戒行為有,以便維護民事法律秩序;也可以表現為要求行為人履行民事法律規定的民事義務,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3.行政處罰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行政機關只能依法作出處罰決定,與被處罰者不存在協商處理的問題。而民事制裁是為了維護平等民事主體的權益,當事人雙方可以協商決定如何處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討價還價等方式解決糾紛。
4.處罰方式不一樣。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5. 行政處罰的依據必須公開

法律分析: 行政處罰必須遵循公正的原則。也就是說,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行政處罰法對公正原則的一個具體規定是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即「過罰相當」的原則。過罰相當的原則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在執法中,不能對一個較輕的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處罰;同樣,也不能對一個社會危害較大的違法行為給予較輕的處罰,這是公正原則的具體要求。

行政處罰必須遵循公開原則。公開是指作出行政處罰的規定要公開,就是說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以及依法制定的規章,凡是要公民遵守的,就要事先公布,讓人民了解,這是一條原則。其次是行政機關依法進行管理,對違法當事人給予什麼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是什麼要公開,重大的行政處罰要行政機關負責人集體作出決定;依法舉行聽證會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外,應當公開舉行,要對群眾公開、對社會公開,允許群眾旁聽,允許記者采訪報導,這樣便於人民群眾進行監督,也有利於對廣大公民進行教育。

法律依據:《行政處罰法》第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6. 行政處罰後還可以民事訴訟嗎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後還可以民事訴訟。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處罰和民事訴訟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符合條件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與行政處罰是無關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7. 行政處罰和行政拘留有什麼區別

行政處罰和行政拘留區別如下:
1、法律性質不同:司法拘留是對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採取的具有懲罰性質的措施;行政拘留 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人採取的,具有處罰性質;
2、適用對象不同:司法拘留實施了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人,既包括民事訴訟參與人,也包括案外人;行政拘留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尚不構成犯罪的人;
3、法律依據不同:司法拘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行政拘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行政法規;
4、適用目的不同:司法拘留保障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行政拘留懲罰一般的行政違法者;
5、適用機關不同:司法拘留人民法院決定,司法警察執行,交公安機關有關場所看管;行政拘留是行政機關;
6、羈押期間不同:司法拘留15日以下;行政拘留15日,並罰時不超過20日;
7、法律後果:司法拘留是對於有妨害訴訟行為人的懲戒,與判決結果無關,可以提前解除;行政拘留是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人的處罰。
行政處罰不算是有污點,但是會留有行政處罰記錄,行政處罰的處罰記錄,當地公安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受到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的記錄是終生無法刪除的,但記錄不是對任何人都開放的,只有司法機關或者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報請有權機關審批後,記錄才對外提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警告;
(二)罰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8. 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1、民事違法的,要向對方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行政違法的,要受到行政處罰。2、行政違法是指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規范的義務,民事違法是違反了當事人約定的義務。3、行政違法的法律規范是行政法律法規,後者是民事法律法規。

法律依據:

一、《行政處罰法》第三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二、《民事訴訟法》第二條,立法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9. 行政處罰法司法解釋對我國行政處罰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法律分析:一、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給予的制裁措施。行政處罰有以下幾個特徵:1.決定並實施處罰的機關是國家行政主管機關(還包括法律、法規授權和受委託的機關或組織);2.行政處罰只適用於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3.行政處罰的承受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組織;4.行政處罰是一種嚴厲的行政行為,可以直接限制或剝奪違法行為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因此對行政處罰要規定較為嚴格的限制條件。

二、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是制定本法的「兩保障」之一。制定行政處罰法以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簡單說就是既保障,又監督。

三、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行政處罰法在於使違法行為人承擔所應負的法律責任。法律責任包括刑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要追究其刑事責任,關於刑事責任,我們已經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以及20多個補充規定;關於民事責任,制定了民法通則和民事訴訟法;對於行政責任,我們已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的制定對完善我國行政法律建設是非常重要的。

四、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是「兩保障」的另一項保障。本法嚴格規定行政處罰的創設權和行使行政處罰的主體資格,從法律制度上防範行政機關的侵權行為,以避免有些行政執法人員用手中的處罰權做交易,以權謀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10. 行政處罰由誰管轄

法律分析:行政處罰一般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如果兩個以上實施機關都有管轄權的,由雙方協商,協商不成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熱點內容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