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咨詢失業金規定

勞動法咨詢失業金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11 06:52:27

勞動法「失業金」具備什麼條件可以拿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具備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已滿1年的;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參加失業保險的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失業後要領取失業保險金,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這是最主要的條件。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是指失業人員原來在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並非新生勞動力,如不是剛畢業的學生。參加失業保險,必須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即按規定的繳費基數、費率和繳費時間繳納失業保險費。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一般來講,中斷就業的原因分為兩種:非自願中斷就業,即失業人員不願意中斷就業,但因本人無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斷就業;自願中斷就業,即失業人員因自願離職而導致失業。國際通行做法是將自願中斷就業的人員排除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范圍之外。《失業保險條例》借鑒國際經驗,將自願離職而失業的人員排除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范圍之外。

3.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辦理失業登記是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必經程序,目的是為了掌握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確認其資格,失業登記是失業人員進入申領失業保險待遇程序的重要標志。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還須有求職要求。這是考慮到失業保險的一個重要功能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實現這一目的,一方面需要加快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發展和完善就業服務事業,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也要求失業人員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就業機會和就業服務設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競爭就業的能力。可以說,這是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一個前提,也是失業人員應盡的義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就業權是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是否就業應由勞動者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選擇。失業人員作為勞動者的一部分,享有同樣的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失業人員有選擇就業或不就業的自由。要求申領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可以使其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獲得必要的就業服務,爭取盡快實現再就業,從根本上解決失業問題。在認定失業人員是否有求職要求時,應以其是否在職業介紹機構登記求職,並參加再就業活動為衡量的標准。

失業人員必須同時滿足上述條件,才能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及其他待遇。對不符合條件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當拒絕其申請,並告知其拒絕的理由。

② 最新勞動法居民失業能領多少個月的失業金

這個要看當事人的參保時長了,根據參保時長、當地失業金管理條例才能對應出領取時長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六條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

各地會在上述規定的基礎上進行細化

③ 2018失業保險領取最新規定: 領取條件及期限

法律分析:一、失業保險金領取條件

1、勞動者按規定參加了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及其以上的。

2、勞動者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具體包括:

a、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b、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c、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勞動者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d、用人單位未按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勞動者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e、以及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

3、勞動者已辦理失業登記和求職登記的。滿足以上三條的失業人員可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60日內到受理其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金。

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

1、被保險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根據其失業前累計繳費時間確定:累計繳費時間1年以上不滿2年,可以領取3個月失業保險金。

2、累計繳費時間2年以上不滿3年,可以領取6個月失業保險金。

3、累計繳費時間3年以上不滿4年,可以領取9個月失業保險金。

4、累計繳費時間4年以上不滿5年,可以領取12個月失業保險金。

5、累計繳費時間5年以上的,其超過5年的部分,按照每滿一年增發一個月失業保險金的辦法計算,確定增發的月數。

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 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④ 勞動法失業金應該發放幾個月依據哪一條條款

勞動者符合失業金領取條件的,失業金領取時間的長短與勞動者繳納的失業回金保險年限有關,累計繳費1到答5年,享受12個月的失業金、累計繳費5到10年,享受18個月失業金、累計繳費10年以上,享受24個月失業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五條失業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第四十六條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 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 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

⑤ 員工離職後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失業保險後,勞動者離職後可以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具體條件和程序如下:①非本人意願終斷就業(即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並有求職要求,(須提供用人單位辭退的證明) ②繳納失業保險金12個月以上③公司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後60天之內前來辦理一、參保單位出具兩份《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一份交失業保險中心,一份交勞動保障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備案。二、失業保險中心憑參保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關系證明書》對情況進行嚴格的調查核實(失業人員帶上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確認無誤的發放2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和1份《失業求職登記表》。三、失業人員認真填寫好《失業保險申領登記表》的正面所有欄目,背面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意見處空格請到本人戶口所在地的計生關系接受單位蓋章。認真填寫好《求職登記表》。註:戶口在城市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計生辦蓋章;戶口在農村的請到戶口所在地的鄉(鎮)計生辦蓋章。居委員、村委員、社區的計生辦章均不符合要求。四、交納三張一寸的彩照和一份失業人員身份證復印件。勞動者符合以上條件,即可到戶籍所在地或暫住地的區級勞動保障部門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

⑥ 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按什麼標准

失業保險金是失業人員失業後的一種主要失業保險待遇。
《失業保險條例》對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條件和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作了明確的規定。失業人員必須同時具備下列三個條件,才能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第一,按照《失業保險條例》的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的;第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第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具備上述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並按規定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根據《失業保險條例》的規定,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應當按照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根據《企業最低工資規定》(勞部發[1993]333號)的規定,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所在企業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這里所說的「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勞動合同的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依法律、法規的規定休假、探親以及參加社會活動等,應視同提供了正常勞動。國家制定企業最低工資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保護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企業公平競爭。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關於「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的規定,目前,全國三十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已有三十個制定了最低工資標准,並建立了相應的調整機制。各省包括一個省內不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不盡相同,但是在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時,不外考慮這樣幾個因素:①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②社會平均工資水平;③勞動生產率;④就業狀況;⑤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的建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勞動力市場建設與工資分配法制化,充分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
根據《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國發[1997]29號)的要求,在全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目的是使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它的建立和實施,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也是改革和完善傳統社會救濟制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大舉措。《文件》確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對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持有非農業戶口的城市居民,主要是以下三類人員:①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民;②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城市居民;③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基本生活必需品費用和財政承受能力自行確定。並且隨著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適時調整。截止到1998年底,全國已有600多個地市,500多個縣市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定了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按照(國發[1997]29號)文的要求,到1999年底以前,縣級市和縣政府所在地的鎮都應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中關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問題。根據《失業保險條例》關於統籌層次的規定,失業保險基金在直轄市和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在其他地區的統籌層次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規定規定。發放標准中的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和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即是指統籌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和統籌地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統籌層次所在地區沒有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或者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城市與統籌層次所在的地區不一致,以哪個城市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作為參照,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來確定。
至於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和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規定。主要考慮失業保險金,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而發放的一項社會保險待遇,它有兩大基本功能,即保障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和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從這一原則出發,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應不高於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所得工資的最低標准,即最低工資標准,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容易形成養懶漢的制度,不利於失業人員積極尋找工作,實現再就業;同時,也不應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如果低於這個標准,不但難以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也不利於失業保險制度的實施。正是基於上述各方面考慮,條例對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作了上述規定。
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主要考慮到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應逐步提高,與此相適應,失業保險待遇的水平也應逐步提高,使失業人員和其他勞動者一樣,享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成果。將失業保險金的發放標准與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掛鉤,可使失業保險金隨著最低工資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調整而調整,有利於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同時,考慮到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情況千差萬別,全國規定一個統一的標准不好操作。為此,條例將具體發放標准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⑦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失業賠償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第七條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第八條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九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⑧ 失業金可以領多少錢

失業保險金領取金額如下:

1、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為842元。

2、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為869元。

3、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不滿15年的,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為896元。

4、累計繳費時間滿15年不滿20年的,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為923元。

5、累計繳費時間滿20年以上的,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為951元。

6、從第13個月起,失業保險金月發放標准一律按842元發放。

(8)勞動法咨詢失業金規定擴展閱讀:

失業保險查詢方式

1、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3、電話咨詢撥打勞動保障綜合服務電話進行政策咨詢和信息查詢。

4、觸摸屏查詢: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內如果設有社會保險觸摸屏查詢系統,刷卡或根據屏幕提示輸入卡號或身份證號進行查詢。

⑨ 勞動法對於失業金有什麼規定嗎

沒什麼規定,只規定要參加社保,包括失業保險
領取失業金的規定
1.參加失業保險滿1年或者以上
2.個人非自願失業,主動辭職不算
3.在60日內辦理失業手續

熱點內容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
李佳行政法精粹 發布:2025-02-07 01:14:10 瀏覽:532
婚姻法中關於性的認識 發布:2025-02-07 01:02:16 瀏覽:543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