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資2175天
1. 我想知道關於勞動法工資21.75是什麼意思
關於勞動法工資21.75天是因為每周休息二天,每天正班工作時間是8小時,一個月一般四周,也就是休息8天,30減8等於22,因為是按年平均來的,所以2月份只有28天,所以就是21.75天是每個月的工作日數。
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2. 勞動法是否規定月薪要上多少天班是全勤的是26天嗎
勞動部就工作時間及薪金計算天數出台了規定,月標准工作時間應該是[365-104天(休息版日)-11天(法定節權假日)]/12=20.83天,而計薪天數是(365-104)/12=21.75,若你的月工資是2175元,那麼你的天工資是2175/21.75=100元,你若請假一天,就是按照100元進行扣除,
3. 國家勞動法工資規定
法律分析:國家勞動法工資標准一個月一般按21.75天計算。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4. 勞動法規定每月21.75天是怎麼算出來的
每月的工作日為21.75天的計算如下:
制度計薪日計算方法一版、制度工作日的計算扣除了權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具體計算方法為: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為一年52周的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月、年的工作日×每日的8小時
二、「制度計薪日」即用於日工資的計算的月計薪天數,在工資發放的時候與許多考勤項目相關,如扣除事假、病假工資,加班費計算,工作不足一個月時的工資計算等等,都與「制度計薪日」及日工資數相關。
月計薪天數、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方法為: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不扣除11天的法定節假日)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5.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工資
工資怎麼算,主要由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確定用工時,協商確定。但依照法律規定,員工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除了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員工的工資還包括加班工資、年休假:周一至周五加班工資計算公式為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1.5倍;周六、周日加班工資=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21.75天÷8小時×加班小時數×3倍;年休假工資=月工資÷21.75天×年休假天數×3倍;深圳病假工資:按不低於本人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60%支付,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80%。另外工資必須在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6. 某年楊某在重慶某單位工作,單位實行標准工時制,中秋節放假3天和國慶節放假7天都加班
按照你所說的情況,應該多支付楊某1015元的工資,但是這里你要弄明白一東西,如果是底薪加提成的工作,這是的國慶、中秋加班三倍工資只能是按照基本工資計算,而不能結算提成工資。
有人問計算方式:按照上訴工資2175元,平均月30天計算,每天的工資應為72.5元,按照法定家假日三倍發放標准結算,應該是72.5X3=217.5每天,國慶假法定是三天,不是七天,加上中秋假1天,這里也不是三天,另外的那幾天只能計算為周末加班,周末加班是日均工資的兩百計算72.5X2=145元/天,最終計算應該為217.5X4+145X6=1740元。
但是最後你別忘了,你2175元工資裡面已經包含有節假日十天的基本工資,所以你應該在上面計算的1740元當中減去這十天的基本工資725元,到月底結算工資的時候你拿到的錢應該是2175+(1740-725)=3190元
7. 國家勞動法工資標准一月多少天計算
國家勞動法工資標准一個月一般按21.75天計算。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法律依據:版《勞動和權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8. 勞動法工資計算標准
基本工資計算方法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工資的定義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類型,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系裡的員工所得的薪酬,是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
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工資的介紹
工資是指僱主或者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
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
(1)社會保險費;
(2)勞動保護費;
(3)福利費;
(4)解除勞動關系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
(5)計劃生育費用;
(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
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
9. 按勞動法工資怎麼算
勞動法中沒有具體規定,只能依據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法定節假日為11天,並按下述規定方法計算工作時間和工資: a.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
1.75天 c.加班工資的計算: 每天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工資:(實際工作時間-8小時)×小時工資×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200% 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