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離職的區別

勞動法離職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5-11 19:42:37

1. 辭職和離職區別

離職和辭職的區別如下:
1、離職是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關系,可以是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離職,或者勞動者自動離職;
2、而辭職是勞動者主動辭職,要求解除勞動關系。
離職,是指職工離開原職務和原工作單位的勞動法律制度。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離職休養,離職入校學習進修,停薪留職,這種離職不終止勞動法律關系;另一種是職工本人要求辭職被單位批准離職,被單位辭退離職、自動離職等,這種離職終止勞動法律關系。離職職工根據不同情況享受不同的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2. 辭職離職區別

首先我們來看辭職,所謂「辭職」,其實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如果要用嚴謹的法律語言來表達,應當表達為「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其重點主要有兩點:其一,勞動者主動表達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明確意思;其二,雙方勞動關系得以解除。

而如果用嚴謹的法律語言來表達「自動離職」,就應當為「勞動者不辭而別」。說到這,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來:相對於「辭職」,「自動離職」的內涵中有兩個特點:其一,勞動者沒有明確表示要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所以是「不辭而別」;其二,雙方勞動關系是否解除處於一種待定狀態。簡單來說,自動離職就像戀人中的一方突然失蹤一樣,走之前沒有預示,兩者的關系也沒有明確的狀態。

而「離職」和「辭職」的區別就在於主體的不同,辭職通常是由勞動者提出的。

舉個通俗點的例子,離職就是你離開了這家公司,比如你朋友跟你說,我分手了。怎麼分的手、誰先提出的?沒有細節,離職就和這個一樣。「辭退」就比較悲慘了,就好像你朋友和你說:「我被女朋友甩了。」也就是說公司解除了與員工的勞動關系。

在這再說一下「辭職」,同樣是你朋友的例子,辭職就是你朋友跟你說:「我向女朋友提出分手了。」在具體的情況下,多注意相互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必要的。

3. 勞動法關於離職和辭退的界定

在勞動合同法中,離職一般屬於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辭退則屬於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勞動者申請離職應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單位有過錯在先時不用。用人單位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與勞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有嚴重違紀行為時不用。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 辭職離職和辭退的區別

辭職和辭退的區別
一、主體不同
辭職的行為主體只能是職工個人,辭退的行為主體只能是單位。
二、辭退和辭職涉及的經濟償付不同
勞動者辭職,除非是勞動者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提出,否則是無經濟補償的;
而用人單位辭退又分為依法辭退、違法辭退與協商辭退三種方式。
1、依法辭退
依法解除分為勞動者無過錯和過錯兩種。
過錯辭退: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等行為解除勞動合同時,不需支付任何經濟賠償,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勞動者。
但需要用人單位舉證,並且書面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無過錯辭退: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勞動者無過錯」的。則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即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本人工資。
2、違法辭退
用人單位在無任何合法理由的情況下,要求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則認定為用人單位違法辭退,應支付賠償金。
標准為每工作1年支付2個月的本人工資。
3、協商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是在完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就勞動合同解除達成一致,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行為。
好處: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以相對較小的成本解除勞動合同,對於勞動者來說,可以快速拿到補償金,

5. 離職與辭職的區別

「辭職」,只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講法,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關於「辭職」,如果要用嚴謹的法律語言來表達,應當表達為「勞動者主動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其重點有兩點:其一,勞動者主動表達出解除勞動關系的明確意思表示;其二,雙方勞動關系得以解除。
「自動離職」若用嚴謹的法律語言來表達,應當表達為「勞動者不辭而別」。講到這里,聰明的讀者已經看出來了:相對於「辭職」,「自動離職」的內涵中有兩個特點:其一,勞動者沒有明確表示要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所以是「不辭而別」;其二,雙方勞動關系是否解除處於一種待定狀態。因此,在司法實踐中,「自動離職」往往並不能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為勞動關系的終結。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預告辭職」需提前書面通知公司,無權要求經濟補償金。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8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法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即時辭職」的情況下,由於用人單位有明顯過錯,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離職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用人單位對「自動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自動離職」的勞動者不僅不能享受任何待遇,而且如果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話,需要承擔責任,擅自錄用「自動離職」的勞動者的用人單位,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 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 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 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6. 離職和辭職有什麼區別

離職和辭職的區別為:

一、指代不同

1、離職:暫時離開職位。

2、辭職:請求解除自己的職務。

二、側重點不同

1、離職:離職可以是公司的決定,也可以是離職人員個人的意願。

2、辭職:辭職只能是辭職人主觀的行為。

三、引證用法不同

1、離職:《小說選刊》1981年第6期:「參加革命幾十年了,一下子讓他們離職退休,離開他們朝夕戰斗的崗位,他們的心情是很不好受的。」

2、辭職: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真不巧得很,前兩天他們夫婦才辭職另有高就。」

7. 離職跟辭職的區別是什麼

離職跟辭職的區別是:
1、辭職,指的是員工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離職,則指的是員工離開原工作單位和原單位職務的勞動法律制度;
2、辭職是員工主動提出,而離職可以是員工主動提出離職申請,也可以是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
3、向用人單位提出申請,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離職,指的是員工離開原工作單位和原單位職務的勞動法律制度。離職可分為兩種情況:
1、員工主動離職,即員工單方面向所在單位提出離職申請;
2、用人單位因員工不勝任崗位、試用不合格不符合錄用條件或者嚴重違反公司制度,由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8. 辭職、被辭退、自離有什麼區別

辭職和自離的區別:

自離,即自動離職,是職工根據企業和自身情況擅自離職,而強行解除與企業的勞動關系的一種行為。

1、有的職工因辭職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離職或違約出走;

2、有的職工未說明原因不辭而別;

3、也有的受優厚待遇誘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屬自動離職范圍。

辭職,即辭去職務,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行為。

辭職一般有兩種情形:

1、依法立即解除勞動關系。如用人單位對職工有暴力或威脅行為強迫其勞動、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等,職工可以隨時向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

2、根據職工自己的選擇,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熱點內容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