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37特殊原因
『壹』 怎樣理解民事訴訟法蒂三十七條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內因,不能行使容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理解該款的關鍵是對於「特殊原因」的理解,這里的特殊原因既包括事實原因,也包括法律原因,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都需要達到——不能行使管轄權的地步。比如法院所在地發生地震,法院損毀嚴重,需要重建,這就是事實方面的原因。再比如,審判人員因迴避而無法組成合議庭,這是法律方面的原因。
有管轄權的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為了保證民事訴訟順利進行,法律規定需要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貳』 民事訴訟中原告可以申請指定管轄嗎
你好,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叄』 指定管轄的相關規定
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指定其轄區內的下級法院對某一具體案件行使管轄權。根據法律規定,指定管轄有以下幾種情況:
1、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認為移送的案件按法律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依法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2、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法院指定管轄。特殊原因包括法律上的原因(如審判人員全部被申請迴避)和事實上的原因(如自然災害等)。
3、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協商不成,報請他們的共同上級法院指定管轄。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應逐級進行。
《民事訴訟法》
第三十七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三十八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確有必要將本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交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報請其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下級人民法院對它所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審理。
《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肆』 當被告對中院指定的法院有異議,認為不公正公平時怎麼辦
《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如果你認為指定的法院還無權管轄你的案子,你還可以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服異議裁定的,還可以向中院上訴。如果你只是主觀上認為不公正不公平,我認為沒必要。相信法律吧,法律是公正的。
『伍』 人民法院"指定審理"是怎麼回事
"指定審理"是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對案件審理管轄權的一項特別規定,指上級法院對下級對管轄權有爭議,或有管轄權的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或不方便行使管轄權時,指定某一法院進行審理。
『陸』 《民訴法》第37條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此條中的特殊原因,一般包括兩種:一是法律上的原因,如審判人員全部被申請迴避;二是事實上的原因,如發生自然災害等。
『柒』 指定管轄後還能重新立案嗎
是不需要的。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指定管轄的案子不需要重新立案,而是重新計算審理期限。一般情況下,指定管轄是例外情況,因特殊原因需要通過指定方式改變管轄時,應當審慎審查並嚴格控制數量。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37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捌』 《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分析
1、丙市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不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3、不適當。因本案管轄權屬於丙市某港口所在地法院。
4、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不視為。因為如果裁定異議不成立,B公司必須應訴,為防止開庭時毫無准備而導致訴訟不利,B有權委託代理律師去閱卷、辦理委託手續和打聽開庭日期。
6、不能。應當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理,不得自行移送。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7、可以。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處於原告地位,享有原告的訴訟地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8、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9、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玖』 關於民訴中對管轄權爭議的指定管轄
因為管轄權爭議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回轄。上級法院在指定時,必答須在這兩個有爭議的法院選擇其中一個,不能指定其它法院管轄。
也就是說,只能、必須在A法院和B法院裡面選,不能指定AB以外的C法院管轄。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拾』 指定管轄可以突破專屬管轄嗎
可以的。《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刑事訴訟法》第22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由此可見,指定管轄必須是必要的,必須是由管轄爭議的共同 上級法院來用法律文書確定指定的法院。總之,指定管轄具最大的權威性。可以突破專屬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