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五項權利與義務
⑴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如下:
1、勞動者權利包括工人有權選擇職業。是指勞動者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適合自己才能和愛好的職業。工人有權自由選擇職業;獲得報酬的權利;勞動者按照合同和國家有關法律給予勞動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勞動者有權休息。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有權休息,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休養設施,規定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工人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根據相關規定,勞動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
2、勞動者義務包括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條
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⑵ 《勞動合同法》中的權利和義務
您問的應該是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吧。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主要如下:
1.勞動者的基本勞動權利
(1)勞動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這是公民勞動權的首要條件和基本要求。在我國,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都平等地享有就業的權利。勞動者選擇就業的權利是平等就業權利的體現。
(2)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勞動報酬包括工資和其他合法勞動收入。
(3)勞動者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休息權和勞動權是密切聯系的。休假是勞動者享有休息權的一種表現形式。
(4)勞動者有在勞動中獲得勞動安全和勞動衛生保護的權利。勞動者在安全、衛生的條件下進行勞動是生存權利的基本要求。勞動安全、衛生權是一項重要的人權。
(5)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勞動者不但要掌握熟練的生產技能,而且要懂業務理論知識。只有賦予勞動者這項權利,才能保障勞動者獲得應有的知識的技能,更好地完成各項勞動任務。
(6)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這是指勞動者在遇到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勞動風險時,獲得物質幫助和補償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權,是享受勞動報酬權的延伸和補充。
(7)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這是勞動者維護自己合法勞動權益的有效途徑和保障措施。
(8)勞動者還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包括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參與民主管理的權利,提合理化建議的權利,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的權利等等。
2.勞動者應當履行的義務
勞動者在享有一定的勞動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一定的勞動義務。權利與義務是互為條件的。按照《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勞動者應當履行的義務包括:
(1)完成勞動任務。勞動者首要的義務是對工作盡心盡責,忠於職守,出色地完成任務。
(2)提高職業技能。勞動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主人翁責任感,要刻苦學習專業知識,鑽研 職業技術,提高職業技能,掌握過硬的本領。
(3)遵守勞動紀律,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勞動者在勞動中必須服從管理人員的指揮,遵 守各項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及安全生產的法規制度、規程標准。
(4)職工既是勞動者,又是公民,在社會上,在家庭里,都要遵紀守法。在社會上違法亂紀 ,也會導致勞動權利的喪失。
此建議僅供參考,本人不負任何責任。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⑶ 勞動基本權利和義務
根據《勞動法》第3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權利:
1.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2.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3.休息休假的權利。
4.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7.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有下列義務:
1.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
2.提高職業技能。
3.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
4.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⑷ 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
1,勞動者的權利
(1)含義:勞動者的權利是指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律行使的權力和享受的利益
(2)內容:勞動者的權利主要包括:①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的權利;②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③休息,休假的權利;④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⑤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⑥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⑦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2,勞動者的義務
(1)含義:勞動者的義務是指勞動者必須履行的責任
(2)內容:勞動者的義務主要包括:①勞動者應完成的勞動任務;②提高職業技能;③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④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3,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
(1)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每一個勞動者都是國家的主人
(2)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是由勞動者享有的基本權利和勞動者履行的基本義務構成的,是通過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體現出來的.
(3)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任何權利的實現總是以義務的履行為條件.沒有權利就無所謂義務,沒有義務就沒有權利.勞動者在享法律規定的權利的同時,還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4)只有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才能充分體現勞動者主人翁地位.
⑸ 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權力和義務有哪些
勞動者享來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自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單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⑹ 《勞動法》中規定的勞動者權利和義務有哪些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⑺ 《勞動法》中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的內容:權利有:1、同用人單位依法變更、解除、版終止勞動合同權的權利;2、職工推舉代表或工會代表職工同企業簽訂集體合同的權利;3、按照自己勞動數量和質量領取勞動報酬的權利;4、休息、休假的權利;5、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6、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獲得特殊勞動保護的權利;7、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8、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9、組織工會和參加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10、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11、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義務有:1、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任務或工作任務;2、提高職業技能水平;3、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4、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5、愛護和保衛公共財產;6、保守國家機密和單位業務機密等。
勞動者的權利就是用人單位的義務,勞動者的義務就是用人單位的權利。
⑻ 簡述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職業的權利,依法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者的權利如下:
1、 勞動者有平等就業的權利;
2、 勞動者有選擇職業的權利;
3、 勞動者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4、 勞動者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5、 勞動者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6、 勞動者有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7、 勞動者有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8、勞動者有休息休假的權利。
勞動者的義務如下:
1、完成勞動任務,最基本的義務;
2、提高職業技能;
3、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
4、遵守勞動紀律;
5、遵守職業道德。
隨著勞動制度的改革,勞動報酬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所簽訂的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勞動者付出勞動,依照合同及國家有關法律取得報酬,是勞動者的權利。而及時定額的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則是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違法這些應盡的義務,勞動者有權依法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其責任。獲取勞動報酬是勞動者持續的形式勞動權不可少的物質保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⑼ 《勞動法》中規定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對勞動者的權利及義務規定如下: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9)勞動法五項權利與義務擴展閱讀:
勞動者職業培訓
第八章職業培訓
第六十六條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第六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第六十九條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備案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規定,勞動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規定,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規定,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規定,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十三條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10)勞動法五項權利與義務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