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論述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則

論述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則

發布時間: 2022-05-13 01:40:18

❶ 什麼是行政合理性原則

法律分析: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自由裁量權是指在法律規定的條件下,行政機關根據其合理的判斷,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的權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六條 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❷ 行政合理性原則是什麼意思

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相並列的一項行政法基本原則,而且是對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補充。它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同時要合理。

❸ 簡述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含義和具體要求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
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❹ 要怎樣理解行政合理性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thePrincipleofReasonableness)是與行政合法性原則相並列的一項基本原則,而且又是對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補充。它要求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同時要合理。違反合法性原則將導致行政違法,違反合理性原則便將導致行政不當。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根據實際行政活動的需要,基於自由裁量權而產生和存在的。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三方面: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凡有悖於法律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行為。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行政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或追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活動時必須出於公心,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方。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應符合事情的常規或規律。

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共同構成行政法治原則。合法性原則主要解決行政合法與非法問題,合理性原則解決行政是否適當的問題。我國行政法學家王周戶在《行政法學》中對這一原則的論述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政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這里的「理」不是指「社會道德」「倫理」而是指法的精神,即法理,其具體內容包括:①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②政府的行政行為應有正當的動機。③政府的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因素。④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客觀規律。⑤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公正法則。總之,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機關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

❺ 論述行政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必須遵守並執行行政法律的規定,以法律為依據,並承擔因違反行政法律規而導致的法律後果。
建議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1.行政主體是否適格(法律授權);
2.是否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3.行政行為是否做到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
4.是否超越職權;
5.是否檻用職權;
6.是否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
7.是否顯失公正(嚴格來說,本項屬合理性范圍,但也是法院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認定內容)。
以上是基本框架,就不展開論述了。

❻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

一、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合法性原則為前提,違反任何一條均是不被許可的。
二、只有在行政合法的存在和成立的條件下,行政合理性原則才會被允許施行。
三、行政合法性原則是多面手,行政合理性原則是單面手。合法性原則可用於羈束政府行為,也可用於自由裁量。而合理性原則只能「生存」在合法的自由裁量權的「樹蔭」下。
四、行政合法性原則既適用於行政管理,又適用於行政訴訟。而行政合理性原則不適用於行政訴訟。
五、違反行政合法性原則構成行政違法,違反行政合理性原則構成行政不當。行政違法和行政不當合稱為行政瑕疵。
總之,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關系十分密切,兩者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規范行政活動的基本准則。但是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根本,是法律確定的原則;合理性原則是延伸,是適用法律演化的原則。它們都是行政法公認的基本原則。

❼ 試述如何理解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

一、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的。合法性原則為前提,違反任何一條均是不被許可的。
二、只有在行政合法的存在和成立的條件下,行政合理性原則才會被允許施行。
三、行政合法性原則是多面手,行政合理性原則是單面手。合法性原則可用於羈束政府行為,也可用於自由裁量。而合理性原則只能「生存」在合法的自由裁量權的「樹蔭」下。
四、行政合法性原則既適用於行政管理,又適用於行政訴訟。而行政合理性原則不適用於行政訴訟。
五、違反行政合法性原則構成行政違法,違反行政合理性原則構成行政不當。行政違法和行政不當合稱為行政瑕疵。
總之,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的關系十分密切,兩者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規范行政活動的基本准則。但是行政合法性原則是根本,是法律確定的原則;合理性原則是延伸,是適用法律演化的原則。它們都是行政法公認的基本原則。

❽ 行政法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合理行政原則為規范的行政理性表現為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第二,考慮相關因素原則。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第三,比例原則。行政機關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行政合理性原則與行政合法性原則同屬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但適用范圍上略有區別。行政合理性原則在適用范圍上的特殊性來自於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行政合理性原則只適用行政自由裁量權范圍以內的行為,不適用羈束行為。前面說過,行政合理性原則主要基於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以及對它的控制而確立。行政合理性原則確立以後,也主要在行政自由裁量許可權范圍內發生作用,在自由裁量許可權以外以及對於羈束行為,不再是合理性問題,而是合法性問題。合理是指合法范圍內的合理,而不是指合法范圍以外的合理性。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面講到。
第二,行政合理性原則是行政法的原則,而不是行政訴訟法的原則。因而它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是適用的,但不適用司法機關所主持的行政訴訟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1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12第1條所規定的任務,不僅在於糾正"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而且同時要糾正"不當的"具體行政行為。這說明: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既適用合法性原則,又適用合理性原則;而司法機關的行政審理行為則僅適用合法性原則。

❾ 簡述行政法中的合法性原則。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機關必須遵守和執行法律,一切行政活動都要以法律為依據,嚴格遵守法律的有關規定,不得享有法外的特權,超越其許可權的行為無效,違反法律導致相應的後果,一切行政違法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要求如下:

1、任何行政職權都必須基於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任何行政主體都不得自己設立行政權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職權范圍行事。

2、任何行政職權的行使都應依據法律、遵守法律,不得與法律相抵觸。不僅要遵守實體法規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規范。

3、任何行政職權的授予和委託及其運用都必須具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律宗旨。

根據行政合法性原則的要求,任何違法行政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9)論述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則擴展閱讀

1、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運用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守行政法律規范,不得享有行政法規范以外的特權。違法行政行為依法應予以追究,違法行政主體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行政法治原則包括下四個方面:

(1)行政機關非有法律根據,不得使人民負擔義務,或侵害其權利;

(2)行政機關非有法律根據,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所應負擔的義務,或為特定人設定權利

(3)法律賦予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時,其裁量的界限,仍受法律的限制;

(4)行政權的運用不得和法律相抵觸等。行政法治原則是行政法產生的基礎,也是行政機關全部活動所應遵循的准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政合法性原則、網路—行政法治原則

❿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

行政合理性原則的具體要求包括以下三方面:
1.行政行為的動因應符合行政目的。凡有悖於法律目的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行為。
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有正當的動機。行政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平觀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動機以外的目的或追求。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活動時必須出於公心,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方。
3.行政行為的內容應合乎情理。即應符合事情的常規或規律。
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共同構成行政法治原則。合法性原則主要解決行政合法與非法問題,合理性原則解決行政是否適當的問題。
我國行政法學家王周戶在《行政法學》中對這一原則的論述為: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政府的行為應當符合法律的意圖或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這里的「理」不是指「社會道德」「倫理」而是指法的精神,即法理,其具體內容包括:
①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法律的立法目的。
②政府的行政行為應有正當的動機。
③政府的行政行為應考慮相關因素。
④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客觀規律。
⑤政府的行政行為應符合公正法則。
總之,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客觀、適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機關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不得濫用自由裁量權。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的情況有三種:
①在法律沒有規定限制條件情況下,行政機關在不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所採取的必要措施。
②法律只規定了模糊的標准,而沒有規定明確的范圍和方式,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和對法律的合理解釋,在不違背常規情況下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③根據法律明確規定的范圍、幅度和方式,由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採用。

熱點內容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