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行政法
⑴ 我國哪些法律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首先要確定是廣義的法律還是狹義的法律,如果是廣義的法律,行政法有很多。
1、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例如《工傷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事實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等。
2、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是行政規章,具有法律效力,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3、由國務院部委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是部委規章,屬於行政法的范疇。
狹義的法律,是全國人大或者其常委會通過的行政法律文件,例如:
《中華人民公告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等。
(1)中國有行政法擴展閱讀
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
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
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⑵ 中國行政法和英國行政法的相同點
形式、地位和性質相同。
行政法的性質:自律法與控權法。行政法的地位:獨立的部門法與作為憲法組成部分的行政法。行政法的形式:判例法與成文法。
不同點:1、法律淵源。中國法系為制定法,英國法系為判例法。
2、法典編纂。中國法系均有成文法典,英國法系則多為單行法規、判例法。
3、法律結構和法律傳統。中國法系把法分為公法(憲法、刑法和行政法)和私法(民法和商法)。英國法系則把法分為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判側法)。
4、適用傳統。中國法系中先確定事實後再去遵循法的規則,英國法系則多參照以往的判例。即中國法系是由一般到個別,英國法系則由個別到一般。
5、訴訟程序。中國法系強調職權主義,法官處於積極主動的地位,英國法系則強調當事人主義,法官處於消極、中立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雖為大陸法系國家,卻在訴訟程序上與英國相似。
6、職業教育傳統。中國法系國家中先學法規,而英國法系中先學案例。
⑶ 我國行政法體系都包括哪些具體法律
行政法部門的來法律主要有自:《行政許可罰》、《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
⑷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內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容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⑸ 我國行政法的結構
法律分析:行政法知識結構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從權力控制的邏輯去詮釋。因為行政法就是控制行政權的法,所以整個行政法都是圍繞著行政權這根主線展開的。離開了行權,行政法是沒有價值可言的。既然要控制行政權,首先就是要看誰掌握行政權,這是行政組織法的內容;然後看行政權是怎麼運用的,此即行政行為法(包括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再看行政權侵權了怎麼辦,這是行政爭議法(包括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法);再看怎麼賠償的問題,此即國家賠償法部分。由此可見,圍繞行政權這根主線,行政法的知識體系結構是一目瞭然,清晰可辨的。這是一種詮釋的進路。
另一種理解則更通俗,也更容易記住。就是我們可以把行政法看成是「兩個人」與「兩件事」。先看兩個人——「官」和「民」。「官」,就是行政主體,行政組織法要解決什麼是行政主體以及具體種類的問題,還包括授權和委託的異同等。再看「民」,就是行政相對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這個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中均有專門章節予以闡釋。再看兩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官管民」,另一件事就是「民告官」。什麼是「官管民」,怎麼管?簡單說來,就是通過抽象和具體行政行為兩種方式進行管理。抽象行政行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規范性文件的行為,我們要重點掌握的是行政立法(包括制定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兩部分)。而具體行政行為則更為多樣,我們要重點掌握的是行政行為三部曲(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以及行政公開。另一件事是「民告官」,包括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這三個都是「民告官」,三種救濟程序既有相同又有差異,且具有內在規律,值得留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⑹ 行政法是誰制定的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八)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九)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十)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二)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三)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四)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五)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六)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⑺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⑻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哪些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
·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號)(2014-0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46號)(2014-02-03)
·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5號)(2013-12-19)
·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2013-12-11)
·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2013-11-2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2號)(2013-11-22)
·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2013-10-16)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640號)(2013-09-16)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9號)(2013-09-06)
· 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8號)(2013-07-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7號)(2013-07-22)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6號)(2013-06-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5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4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3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2號)(2013-02-08)
· 徵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2013-01-29)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0號)(2012-12-27)
· 農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29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8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7號)(2012-11-05)
·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6號)(2012-10-30)
·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5號)(2012-10-22)
· 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2012-09-17)
·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623號)(2012-09-06)
·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國務院令第622號)(2012-07-10)
·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1號)(2012-07-09)
·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0號)(2012-06-11)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2012-05-07)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18號)(2012-04-30)
·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7號)(2012-04-10)
· 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5號)(2012-03-07)
· 拘留所條例(國務院令第614號)(2012-03-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12-29)
·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2號)(2011-12-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1號)(2011-12-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10號)(2011-12-09)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09號)(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令第608號)(2011-10-30)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07號)(2011-10-10)
詳見中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
⑼ 我國是不是沒有《行政法》實體法啊
我國的行政法是有的,但分布較廣,沒有行成統一的類似於民法典,刑法典一樣的典籍,現在的行政法主要是由部分行政法規和行政訴訟法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