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2014全文
『壹』 韓旭的主要學術成果
(一)獨著(4部)
1.《被追訴人取證權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刑事訴訟的觀念變革與制度創新》,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版。
3.《刑事訴訟熱點問題專題研究》,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檢察官客觀義務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二)合著(2部)
1.《中國刑事證據規則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11年版。
2.《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程序保障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被告人與律師之間的辯護沖突及其解決機制》,發表於《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法學類權威核心)
2.《新<律師法>實施後的律師刑事取證問題》,發表於《法學》2008年第8期。 (CSSCI)
3.《完善我國刑事見證制度立法的思考》,發表於《法商研究》2008年第6期。 (CSSCI)
4.《刑事訴訟中被追訴人及其家屬證據知悉權研究》,發表於《現代法學》2009年第4期。 (CSSCI)
5.《精神病人強制醫療訴訟程序的構建》,發表於《中國刑事法雜志》2007年第6期。 (CSSCI)
6. 《刑事訴訟中「線人」作證問題研究》,發表於《中國刑事法雜志》2009年第3期。(CSSCI)
7.《檢察長列席法院審判委員會制度之檢討》,發表於《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CSSCI)
8. 《律師辯護意見被採納難的多視角透視——以法院裁判為視角》,發表於《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4期。(CSSCI)
9.《辯護律師被驅逐出庭的程序法理思考》,發表於《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3年第1期。(CSSCI)
10.《檢察官客觀義務:從理論預設走向制度實踐》,發表於《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第3期。(CSSCI)
11.《法庭內的正義如何實現——評最高法院新刑訴法司法解釋中有關法庭紀律的規定》,發表於《社會科學研究》2013年青年論壇專號。(CSSCI)
12.《論我國刑事訴訟證明模式的轉型》,發表於《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CSSCI)
13.《新刑事訴訟法中檢察官客觀義務研究》,發表於《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2年秋季卷。(CSSCI)
14.《檢察官履行客觀義務的程序保障——基於新刑事訴訟法實施的考量》,發表於《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CSSCI)
15.《刑事見證及其法律效力研究——訴訟證明中一個被忽視的問題》,發表於《證據科學》2010年第2期。(CSSSI)
16.《辯護律師對當事人以外被羈押人的調查取證問題》,發表於《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北大核心)
17.《辯護律師會見通信權規定的進步與不足——評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之規定》,發表於《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1年第5期。(北大核心)
18.《限制權利抑或擴張權力——對新《刑事訴訟法》「兩高」司法解釋若干規定之質疑》,發表於《法學論壇》2014年第1期。(CSSCI) 1.《律師辯護意見為何難以被採納》(獨著),人大報刊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8年第8期全文轉載。
2.《新<律師法>實施後的律師刑事取證問題》(獨著),人大報刊復印報刊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8年第12期全文轉載,並被2008年11月29日《光明日報》理論版「論點摘編」轉載。
3.《完善我國刑事見證制度立法的思考》(獨著),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9年第4期全文轉載。
4.《辯護律師會見通信權規定的進步與不足——評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之規定》(獨著),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5.《辨認筆錄證據能力問題研究——以新刑事訴訟法為中心的分析》(獨著),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12年第9期全文轉載。 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刑事訴訟法實施後律師辯護問題實證研究》(一般項目,2012年立項,在研)。
2.主持中國法學會部級研究課題《新刑訴法中技術偵查措施的法律規制研究》(2012年立項,正在結項)。
3.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中國檢察官客觀義務研究》(2010年立項,結項鑒定為「優秀」)。
4.主持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2013年立項,在研)。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第六項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全專文:
有下列屬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2)刑事訴訟法2014全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釋義:
第一,滿足上述幾個條件的,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是指司法機關已經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做撤銷案件處理,檢查機關應當不起訴。駁回起訴申請。
法院應當終止審理,或者判處無罪。根據情況不通,採用方式不同,比如犯罪嫌疑人死亡的,應當做終止審理。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應當做無罪或者不起訴的處理。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
第一百二十二條 訊問的錄音、錄像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內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容、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
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
(3)刑事訴訟法2014全文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對證據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全文公布
『肆』 刑事訴訟法第270條第五項規定
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只用一條內容,沒有第五項內容。
根據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4)刑事訴訟法2014全文擴展閱讀
最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增加缺席審判,配合國家反腐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還增加了缺席審判程序。規定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時進行審判,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的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符合缺席審判程序適用條件的,法院應當開庭審判。
或外交途徑提供的司法協助方式,或被告人所在地法律允許的其他方式,將傳票和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人。
汪海燕解釋說,這主要是為了保障被告人權利,如知情權。「在司法實踐中,執行難度可能會比較大,因為缺席審判程序適用的前提之一是被告人在境外,很多情況下並不知道他們的住址。這需要得到當地司法機關配合。」
『伍』 《刑事訴訟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職權原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的職權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依靠群眾原則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平等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陸』 刑事訴訟法全文
第一編 總 則
第一章 任務和基本原則
第一條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第三條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
第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第八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九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人民法院有義務保證被告人獲得辯護。
第十二條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案件,依照本法實行人民陪審員陪審的制度。
第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第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十六條對於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本法的規定。
對於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犯罪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七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我國司法機關和外國司法機關可以相互請求刑事司法協助。
第二章 管 轄
第十八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貪污賄賂犯罪,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報復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權利的犯罪,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十九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危害國家安全、恐怖活動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四條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
『柒』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有多少條
共290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已由中專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2年3月14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
附則
第二百九十條……適用本法的有關規定。
『捌』 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最新解釋
《刑法修正案(七)》在刑法第285條中增加兩款詳細說明:
第二款:「違反國家規定內,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容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包括:非法竊取計算機信息數據罪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第三款:「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非法提供控制計算機系統程序、工具罪。)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是什麼
你好。刑訴法141條是起訴條件,內容是「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回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答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