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

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

發布時間: 2022-05-13 05:01:00

❶ 誰主張誰舉證適用范圍

誰主張誰舉證」主要適用於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誰主張誰舉證就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一般在民事訴訟中較多採用。與之相對的稱之為「舉證責任倒置」,一般多用於行政訴訟。此規定的意思是: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要自己提出證據證明。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

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一)因新產品製造方法發明專利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由製造同樣產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其產品製造方法不同於專利方法承擔舉證責任; (二)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損害賠償訴訟,由加害人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及其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承擔舉證責任。

❷ 誰主張誰舉證 還是誰質疑誰舉證

一、首先,我們要明白「舉證」的目的。

「舉證」的目的是「取信於人」。「舉證」不是為了說服對方,而是為了獲取「旁聽者」的「支持」。

誰負責舉證,這首先要取決於「旁聽者」的「態度」

=========

二、其次,「質疑」本身也是一種主張

「質疑」從來不是甩一句「我覺得能量守恆定律是騙人的」,然後就可以要求別人給出各種解釋,這只是無理取鬧。

這種情況,只在「能量守恆定律」剛被提出,提出者本就需要自證,來取信別人的時候才會出現。

一個理論剛被提出的時候,噓聲一片,是常見現象。如何說服這些搖頭晃腦的人相信自己的理論,這本就是舉證的過程。

---

當「能量守恆定律」已經完成了舉證,人們已經普遍相信的時候,還想「質疑」這個理論,那就需要「質疑者」來舉證,格式是這樣:「我覺得能量守恆定律是騙人的,證據如下:......」

=========

三、最後,我們要明白,辯論的結構是「通過舉證,來證明觀點是否正確」

這里的觀點,既可以是「主張」,也可以是「質疑」

而辯論的基礎,是圍繞「舉證」展開的,持有不同觀點的雙方都需要同時給出自己的「觀點」與「證明」

---

如果只有「觀點」,沒有「舉證」,那就是小學生式的吵架「你是豬」「你才是豬」

如果只有「舉證」,沒有「觀點」,那就是貼吧游擊隊,只要我沒給出「觀點」,我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反復轉進,駁斥別人。

=========

綜上所述:

人們不信「主張者」,則由「主張者」舉證;

人們不信「質疑者」,則由「質疑者」舉證;

人們對「主張者」與「質疑者」的信任程度相當,則由「主張者」與「質疑者」,輪流舉證,展開辯論,看哪方更能贏取人們的信任。

=============

四、司法與此話題無關

刑事案件的舉證責任,是由「公訴方」承擔,「被告方」不用承擔舉證責任。

民事案件的舉證責任,是由「原告方」承擔,「被告方」不用承擔舉證責任。

---

民事案件里,有「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原告方」難以舉證,但「被告方」容易舉證的情況,則由「被告方」承擔舉證責任。

比如,「原告方」指控「被告方」盜用其專利,「原告方」難以去「被告方」的工廠搜集證據,但「被告方」容易自證清白,因此在司法上,舉證責任就轉給「被告方」。

============

五、「誰主張,誰質疑」這類說法的源頭,是民間哲學家們的詭辯。

「這世上是否有神」?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們既無法證明「神存在」,也無法證明「神不存在」。

因此聰明的民間辯論家們,敏銳發現了,只要將舉證責任推給對方,就能取得「勝利」。

---

「有神論者」,要求「無神論者」承擔舉證責任,證明神不存在。

「無神論者」,要求「有神論者」承擔舉證責任,證明神存在。

雙方相互指責對方耍流氓,驚現史詩級「踢皮球式辯論」。

而「誰主張,誰舉證」「誰質疑,誰舉證」這兩句名言,就此誕生。

---

辯論,從來不是以辯贏對手為目的,只要「觀眾」認可了對方辯手的發言,那你就辯輸了。

所以,只要一個人耍流氓,嘴硬不認輸,他就永遠不會被辯倒,這在辯論中,其實是不可能的。

---

但,我國的大學教育是這樣,大學的辯論賽,就喜歡給辯手一個,辯手自己都覺得不正確的命題,然後要辯手去辯贏對方。

在這個過程里,大學只重視辯論形式,培養詭辯技巧,但忽視了辯論原本的目的,並讓學生們產生了「辯論,就是為了辯倒對手」這樣一個錯誤的觀點。

辯手通過詭辯技巧,將一個他自己都認為不正確的命題,給辯贏了。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贏了比賽,輸了辯論」的情況。

❸ 誰主張誰舉證是什麼意思

誰主張誰舉證就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
證據(evidence)是指依照訴訟規則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證據對於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法院查明案件事實,依法正確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證據問題是訴訟的核心問題,在任何一起案件的審判過程中,都需要通過證據和證據形成的證據鏈再現還原事件的本來面目,依據充足的證據而作出的裁判才有可能是公正的裁判。
證據應該是客觀存在的,偽造或毀滅證據都是觸犯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的追究。
民事訴訟證據包括當事人陳述、書證、物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證人證言、鑒定意見、勘驗筆錄等。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審判人員在運用這一證據時應注意防止將虛假的證據作為認定案件事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❹ 誰舉證誰主張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誰主張誰舉證」指的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❺ 民事訴訟中的誰主張誰舉證,如何理解

一般在民事訴訟中較多採用。此規定的意思是: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內要自己提出證據證明。(與之相對的稱之為「舉證責任倒置」,一般多用於行政訴訟和侵權訴訟)

誰主張誰舉證就是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容是一種舉證責任的通俗化說法,便於非法律專業人士理解。

《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根據此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即「誰主張,誰舉證」,這就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舉證規則。

(5)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擴展閱讀

我國《民事訴訟法》同時又規定,在某些情形下,對某些證據,人民法院應當強調收集。這些情形主要包括:

一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

二是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

三是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鑒定、勘驗的證據。

四是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有矛盾,無法認定的證據。

除了以上四種情形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外,其餘情形都應由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調查收集。

❻ 誰主張誰舉證下一句

誰舉證誰主張的下一句是:有責任提供證據。

誰主張誰舉證是《民事訴訟法》第64條規定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根據此條的規定,當事人在民事官司中對自己所主張的事實。有提供證據加以證明的責任,即「誰主張,誰舉證」,這就是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般舉證規則。

此規定的意思是: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要自己提出證據證明。例如:甲認為乙欠了自己錢,就要提出乙欠錢的證據(欠條等),如果乙反過來說錢已經還了,也要提出自己已還的證據。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雖然舉證責任是當事人應盡的義務,但我國《民事訴訟法》同時又規定,在某些情形下,對某些證據,人民法院應當強調收集。這些情形主要包括:

一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證據。

二是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

三是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鑒定、勘驗的證據。

四是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互相有矛盾,無法認定的證據。

除了以上四種情形由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外,其餘情形都應由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調查收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誰主張誰舉證

❼ 誰主張誰舉證的法律規定

誰主張,誰舉證是關於民法上舉證問題的規定,簡單的說就是在一般民事訴訟中,誰提起的訴訟,由誰付舉證責任。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熱點內容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