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新民事訴訟法審理期限

新民事訴訟法審理期限

發布時間: 2022-05-13 15:19:45

㈠ 我國民事訴訟法如何規定的審理期限

法律分析:我國民事訴訟法審理期限是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㈡ 民訴審限規定

法律分析:在我國,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審、二審和再審的審理期限。1、一審審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2、二審審限人民法院審理二審民事案件一律適用普通程序,審限為3個月,特殊情況由本院院長批准延長;針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天,不能延長。3、再審審限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案件的審限依據適用的程序確定,按照一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一審普通程序的審限,按照二審程序再審的適用二審程序的審限。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八條 再審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審限。審限自再審立案的次日起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㈢ 民事訴訟法一審審理期限

法律分析:1.在民事訴訟一審程序中,一般情況下審理期限為六個月,即應當在立案之月起六個月內審結。

2.有特殊情況常要延長的,經法院院長批准後可以延長六個月審結。還常要延長的,則常要報請上級法院批准。

3.當涉及到中止訴訟的情形時,審理期限會中止計算,直到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才會恢復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月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常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常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迷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上,尚未確定權利以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第一百五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結訴訟:(-)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以務的人的;

(三)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理期限

法律分析: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適用簡易程序的在3個月內審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㈤ 民事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3年訴訟時效: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環境保護法42條)

4年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出訴訟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條)

最長訴訟時效:從權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典188條)

二、民事訴訟委託朋友可以嗎

可以委託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應訴,但要求有授權委託書。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不能成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無民事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適合擔任代理人的人。

私法自治,民訴中可委託朋友作為自己的工作人員代理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根據最新《民法典》中的規定,如今我國的訴訟時效普通的為3年,與之前的2年相比這是延長了的。但對於最長的訴訟時效,則還是沒有變仍舊為20年。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如果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那此時就不會適用普通訴訟時效,而是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包括3年時效、4年時效等等。


    ㈥ 民事案件最長審理期限

    民事案件審理期限規定一般是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時間為三個月;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時間為三十日。

    熱點內容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