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關於合夥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關於合夥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13 18:02:18

『壹』 合夥糾紛未結算起訴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合夥糾紛未結算起訴如何處理。起訴合夥糾紛,如果未清算,法院一般不會立案受理。即使受理了,也無法審理。最終可能會駁回原告方的訴訟請求。起訴合夥糾紛,如果未清算,法院一般不會立案受理。即使受理了,也無法審理。最終可能會駁回原告方的訴訟請求。損益分配的比例,應在合夥協議中明確規定;未經規定的可按合夥人出資比例分攤,或平均分攤。以勞務抵作資本的合夥人,除另有規定者外,一般不分攤損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貳』 合夥協議糾紛管轄法院

法律分析:合夥協議的履行地為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在各合夥人有共同履行合夥協議義務的情況下,各合夥人各自所在地均為合同履行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叄』 合夥糾紛民事訴訟

法律分析:1、要准備起訴狀,各項證據材料,包括合同及證明對方違約事實的證據。2、各項材料准備好以後,到管轄地法院立案廳立案。3、立案後法院程序如下:立案-庭前調解-庭審(開庭、法庭調查、質證、辯論、最後陳述、休庭)-領取判決-申請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肆』 合夥人作為被告可否申請追加其他人為被告

合夥人作為被告有權申請追加其他人為被告。根據相關規定規定,共同所有、共同繼承、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共同侵權、合夥制度等,決定民事訴訟可能產生必要的共同訴訟,必須是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被告的,除此之外被告沒有權利再行追加被告。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規定,人民法院應當確認被告追加的當事人是否是必要的共同訴訟和原告是否同意追加進行審查。由於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麼起訴誰、不起訴誰就應當尊重原告的意見。對於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情況下,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並徵求其意見。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相關規定的訴訟,將其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第三人參加訴訟是以本訴的存在作為其前提和基礎的,屬於兩訴的合並,稱為參加之訴,而本訴則是指原告和被告之間的訴訟。關於追加被告的期限,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但在審判實踐中一般在一審程序的法庭辯論終結前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 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伍』 合夥未清演算法院如何處理

法律分析:起訴合夥糾紛,如果未清算,法院一般不會立案受理。即使受理了,也無法審理。最終可能會駁回原告方的訴訟請求。合夥企業是一種特殊的企業類型的,對於這種企業所有的合夥人都是對於企業的所有債務進行無限連帶責任的,對於未結算的就是需要按照相應的流程處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陸』 個人合夥未清算被駁回起訴

法律分析:個人合夥未經清算,向法院申請請求解除合夥關系,屬於法院受理范圍。

個人合夥中合夥人請求分配合夥利潤並不必然以合夥清算完畢為前提。

法院可根據雙方提供的賬目材料初步審查合夥盈虧情況,如果現有證據足以證明存在合夥利潤的,法院應當對該部分合夥利潤按照合夥協議或法律規定進行分配。

判決後再發現其他合夥債權債務的,雙方可另行提起訴訟解決。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判決。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90條規定

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專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屬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捌』 起訴合夥人要什麼證據

【法律分析】:在合夥企業中所存在的合夥糾紛能否涉訴大概有三類情形:一是法律明確規定可以起訴的;二是法律雖未明確規定是否可訴,但其糾紛的內容具有可裁判性且符合受理條件的;三是糾紛內容系單純的合夥人自治事項,司法權無法替代進行決策且不具有可裁判性的糾紛法院不得受理。
明確可訴的糾紛類型在合夥企業法中規定了三種情形:一是合夥除名糾紛。被除名人對除名決議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法院起訴;二是有限合夥人的維權之訴。即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有責任的合夥人提起訴訟,類似於公司法中的股東訴訟;三是有限合夥人的代位之訴。當執行合夥事務的合夥人怠於行使權利時,有限合夥人可為了本企業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義提起代位訴訟,類似於公司法中的股東派生訴訟。
應當說,在未被法律明確能否涉訴的合夥糾紛中多數是可訴的。根據合夥企業法第103條的規定,合夥人履行合夥協議發生爭議的,合夥人可以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合夥協議中未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此類可涉訴事項大概有這樣幾類情形:
一是合夥協議約定或法律規定在可以追究違約責任情形下的糾紛。諸如,有限合夥人未按期足額交納出資的應承擔補交義務,並對其他合夥人承擔違約責任。
二是法律規定應對某類行為承擔無限責任或連帶責任,相關利害關系人因追究行為人的此類責任而涉訴的糾紛。諸如合夥企業注銷後,原普通合夥人仍應對合夥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三是法律規定對某類行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糾紛。諸如合夥人對須一致同意始得執行的合夥事務擅自處理造成損失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合夥人違反競業禁止規則或進行關聯交易的,對造成的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四是法律規定享有追償權的糾紛。諸如合夥人由於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使得其實際清償數額超過其應當承擔的虧損比例的,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合夥糾紛均可涉訴,即便是合夥協議有約定的糾紛亦未必可訴,能否受理的關鍵是審查糾紛的性質是否具有可裁判性。如果屬於合夥人內部單純自治范圍內的事項則法院不得受理,更不得作出具有強制約束力的裁判。那些需要合夥人一致同意的事項;需要藉助合夥人的表決等「人身行為」來完成的事項;諸如關於新合夥人的入伙程序與效力糾紛,關於合夥企業設立前的合夥協議是否繼續履行的糾紛等均不得涉訴,更不得作出具有強制履行的裁判內容。因此類糾紛屬合夥人單純自治事項,司法權無法進行有效的干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