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關於遲到早退

勞動法關於遲到早退

發布時間: 2022-05-14 18:03:16

『壹』 勞動法遲到是怎麼規定處罰的

勞動合同法關於遲到的規定並不明確,遲到罰款在各項法律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版,沒權有規定可以罰款也沒有規定不能罰款。因此,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自己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明確的約定,並且保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資料: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處理、處分決定必須做到三點:

(1)違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2)適用法律法規或者公司規章制度准確適當;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單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管理權隨意處分、處理員工的,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情、合理、適當。



『貳』 勞動法關於遲到的規定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據自己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叄』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樣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版知你關權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肆』 勞動法遲到早退罰款規定詳細

法律分析: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及遲到如何處罰的的條款;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伍』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標准

法律並未規定遲到要扣工資。因為一般而言,遲到早退幾分鍾,並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且企業應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設置,應急預案加以解決,曠工半天罰一天的工資也違法,工作半天也應有半天的工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陸』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麼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知你關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柒』 勞動法關於遲到的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據自己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切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捌』 員工遲到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公司可以依據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第八十四條
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玖』 如何界定遲到曠工早退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回及遲到如何處罰的的答條款;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熱點內容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