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分公司工作勞動法
Ⅰ 與國內公司簽定合同在國外工作 是否受勞動法保護
當然受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保護
Ⅱ 關於勞動法的問題。 我是外企員工,公司是一家跨國集團公司,我在旗下一家子公司工作其實對內就是一個部門
1、正常的情況下,公司辭退你需要提前30天通知你;
2、N+1的結算方式是正常的結算方式,2N+1的結算方式是公司對員工的優惠,你可以爭取得到;
3、關於警告信 的問題,你可以向公司主管經理投訴部門經理的飛揚跋扈一手遮天的問題;
4、這些公司的內部規定,只要不違法國家的法律,對於本企業員工有效的,屬於有理由解聘;
5、關於你想討要2N+1補償,只能在警告信的問題上找突破口。
Ⅲ 勞動法對公司外派國外工作,要支付多少待遇
對於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勞動合同法對工資待遇只有最低下限的限制,沒有具體多少額度的規定。主要是公司與員工之間協商。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
Ⅳ 與國內總公司簽訂的合同,實際在其境外分公司工作十年,公司要解除合同,我能享有哪些權利
你實際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工作沒有什麼關系,你只要是與國內公司簽署勞動合同,當然是尊照國內勞動法執行,如果該公司有違反勞動法的行為你可以去勞動仲裁索要賠償,如果公司沒有違反勞動法你就沒有資格要求賠償了,依照勞動法如果在合同沒有到期時,公司提前與你解除合同是要有賠償責任的,否則不能得到賠償。
Ⅳ 公司在境外,在工作期間,在國外發生事故,適用於勞動法嗎適用中國法律還是外國工傷如何判斷,賠償
關健:中國不允許外國公司常駐中國機構直接雇請工作人員,通常由當地的對外勞動...比如中國法律已經屬於犯罪而公司本國的法律不屬於犯罪的情況)在這種情況出現...
Ⅵ 卡達的一些法律法規,勞動法、稅收等對國外施工單位去卡達施工的一些法律法規,謝謝
卡達勞工法
1.合同須有阿拉伯文文本,一式三份,並經勞工部門認可,工資以卡達里亞爾支付。新法還加進了允許僱主增加下列條款的權力:
——僱主有權要求雇員在解除僱用合同後,一段時間內不得被另一僱主僱用。
——僱主有權要求雇員在解除僱用合同後,不得從事與原僱主競爭的工作,不論其是個人活動還是參與相關項目。
但上述要求必須限定時間期限和工作性質。僱主和雇員可以在提前通知對方的前提下中止僱用合同而不必提出任何理由。
新勞動法第42款規定,雇員不得接受處僱主以外的任何人所給予的與其工作有關的禮物、獎金、傭金等;在僱用合同解除後,不得向他人泄露原僱主的任何工作秘密。
這方面的規定較之原勞動法要嚴格的多。
2、試用期問題
卡達的僱用合同一般都有一個試用期,試用期通常為3個月到6個月不等。以往有些僱主往往用延長僱用期的方法侵害雇員利益。新勞動法規定,僱用合同可以有試用期,但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
3、僱用結束的補償問題
雇員受雇滿一年以上的,在結束僱用合同時有權得到工資補償,工資補償每年度不得少於三個星期的原工資。但雇員因違反工作紀律被解僱者除外。
4、工作時間和休假問題
新法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即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齋月期間每周工作不得超過36小時,即每天各自不得超過6小時。
但是考慮到有些工種的特殊性,允許增加工時,即所謂加班,但加班時間每天不得超過2小時。新法還規定,公眾事務部部長有權批准因必須超時加班的申請。加班工資一般不應低於正常工資的25%。如正常工作時每小時5里亞爾的話,加班一小時的工資不得低於6.25里亞爾。
5、病休、死亡及社會保障問題。
雇員在工作滿三個月後可以享受全薪病休。雇員生病必須提交醫生證明並經僱主同意,但全薪病休不得超過兩周。病休者自第三周到第六周可享受半薪。超過六周的僱主可以停發工資。
新法對工傷的規定比以前更細,並附有工傷的種類和鑒別的方法。其中包括因工作性質帶來的疾病和純工傷事故。還規定了與工作有關的傷殘的范圍和甄別方法,包括從居住地到工作場所的交通是否直達和繞道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新法非常明確地規定僱主必須支付因工傷所產生的一切費用。如因為工作原因致使雇員死亡的,不論其宗教信仰如何,均由伊斯蘭法庭確定賠償的金額。僱主必須在死者去世或調查認定系因公死亡之日起15天內向法院交足死亡賠償金。如果在三年內,法院仍無法確認死者賠償金的合法領取者時,此筆賠償金上繳交國庫。
新法還規定,雇員人數超過100人以上的,僱主必須配備一名男護士,並備有一定數量的急救葯品;超過500人的,僱主必須設立診所,診所必須有一名醫生和至少一名男護士。違者將受到2000至6000里亞爾的罰款及/或一個月的監禁。
6、關於勞工權利及勞工代表問題
新法地116款首次允許職工成立工會 ( Labour Committee),該組織中的卡達籍人不得少於100人。同行業的幾個工會組織可以聯合成立「同行業總工會」(General Committee for profession or instry workers)。不同行業的總工會可以成立工會聯盟,名稱為「卡達職工總聯盟」(估譯,原文為:Qatar workers General Union)。工會和同行業總工會的會員必須是卡達國民。成立上述工會組織須得到部一級的批准。這些工會的任務是保障職工利益,保護職工權利,代表職工處理有關勞務事宜。
新法第120條規定工人有罷工的權利,這在卡達是一個很大的變化,以前卡達法律是不允許罷工的。新法規定的罷工必須遵循下列條件和程序:
——經四分之三的總工會成員同意;
——在罷工前兩周通知僱主;
——得到公共事務和住房部的批准;
——所有調解和仲裁方式均無法使僱主與雇員間達成一致。
新法124款還規定,任何雇員達到或超過30人以上的公司,可以成立僱主與雇員聯合委員會。該委員會至少由僱主和雇員代表各一名組成。該委員會有權研究和討論公司相關問題。
7、關於勞動紀律及處罰的規定
新法規定,任何僱工達到10人以上的公司,必須制定勞動紀律,並明確違反勞動紀律的處罰條件和程序。公司所制定的上述勞動紀律及其補充規定,必須在報勞工部門批准後方能生效。勞工部門將在收到上述報告後30天內答復。如果公司在30天沒有收到勞工部門表示反對的通知,可視為被批准。公司可以將有關規定公諸於眾,該規定在公布之日起15天內生效。
新法對於處罰問題也做了界定,包括自警告至解除合同的范圍及各方應遵循的程序等。
新法第64款明確了雇員對於僱主處罰不服時申訴的方法和渠道。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a) 在接到處罰通知並決定向有關法律部門申訴前7天內,雇員應先與僱主交涉,要求得到解釋。如僱主在7天內不予答復,則被認為是拒絕答復。
b) 如果僱主拒絕答復,雇員有權向勞工部門提起申訴,勞工部門在接到申訴後7天內應予響應,否則將被視為拒絕受理。
c) 如果處罰是終止合同的,雇員不服,可直接向有關法院提起訴訟。如法院認為系處罰不當的,法院有權通知僱主該處罰無效,僱主必須恢復雇員的工作合同。在此種情況下,雇員有權要求僱主補發工資並要求相應得賠償,
8、婦女就業問題
新勞動法明確規定女性在勞動就業和工資報酬方面與男子同工同酬;不得安排女性從事危險或不適合女性從事的職業。違者將被處於2000里亞爾的罰款或不超過一個月的監禁。新法還規定,女性在工作期滿一年以後,有權享受50天的產假,產假期間僱主不得隨意解僱。脯乳期的女性一年內每天可享受1小時脯乳時間。這一規定在鼓勵和保護女性就業方面將起到較好的作用。
9、僱用童工問題
新勞動法嚴禁僱用16歲以下的童工,違者將受到罰款及/或處以與一個月以下的監禁。僱用16-18 歲的未成年人必須徵得其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並報勞工部批准。如果未成年人是卡達人,還需同時報教育部批准。卡達是個外籍勞工占人口一半以上的國家。僱用童工問題在養駱駝行業非常普遍,新法實施後,將取締這種現象。
以上簡介情況供參考。此間人士普遍認為,新勞動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對外籍勞工的保護,對規
工程招標與投標
卡達建築工程承包市場上最大的客戶是卡達國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建築工程一般都採用公開招標方式,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採用直接談判方式發包工程。 招標的項目種類很多,包括項目總體設計、咨詢、工程設計、建築設計、土建工程、 施工管理、設備供應等等。但一般不採用"交鑰匙"的全包方式。
外國公司如想參加招標,應先到指定的政府有關部門注冊,通過資格預審。 根據卡達國的有關法律和規定,外國承包商在當地承包工程一般需通過當地代理商, 代理商可以由外國公司在當地聘用,也可以是合資公司中的當地一方。 聘代理商應在注冊前完成,而且是注冊的先決條件之一。 一個好的代理商可以疏通和保證公司與當地官方的聯系,簡化手續,提供招標信息,提供建議,幫助公司結識新客戶等。 但倘若聘用不當,則難以有助於公司發展,而且代理商一經聘用,中途更換是非常困難的事。承包工程代理商收取的傭金一般為合同金額的1-15%, 但高於這一比例的情況也少。
公司在投票時須繳納投標保證書, 中標的公司須在接到決標通知後一定時間內繳納履約保證金,其數額一般為投標報價的5%。保證金形式可以是現匯, 或當地銀行開立的保函或備用信用證。招標保證金在招標結束時自動退還, 履約保證金在項目完工後退還。
與當地政府部門或私營部門擬寫承包合同時,可以使用條款。 以預防因此而延誤工期和不履行合同的情況。該國認為戰爭、洪水泛濫、 火災及其他自然災害為"不可抗力";罷工在卡國是不合法的,但也包括在"不可抗力"之中。 港口滯塞不列為"不可抗力"。
卡達沒有關於調解商業糾紛的仲裁條例,但允許接受商業糾紛的國際仲裁, 並將之裁入合同條款。需要注意的是,總承包合同的仲裁條款一般也適用於分包商。
在卡達,雖然商界通用英語,但阿拉伯語是國語,與政府交往,以及擬寫 合資公司的成立文件、代理協議,承包合同書時,最好用阿拉伯文,以便 使文件具有更好的法律效力。在發展爭議時,當地通常優先以阿拉伯文文件為准。 卡達在簽署承包合同時一般採用固定價格,合同一旦簽署,雙方都應遵守不更改價格的義務。合同價格一般用當貨幣,即卡達里亞爾表示。
承包建築工程所需的機械設備可免稅進口,工程結束後不須重新運出境外, 一旦出售這些免稅進口並使用過的機械設備,則須補繳進口關稅。一般而言, 工程承包合同都規定,優先購買當地可以生產的建築材料。並且, 卡達對本國建築承包公司採取保護政策,即使報價稍高於外國公司,也會優先中標。
出入境管理
到卡達旅遊或進行商務活動須持護照,申請簽證。 卡達旅遊者須受到當地公司或個人邀請。擔保人或主人將辦理一切手續,向外交部或移民局申請簽證, 呈遞申請書和保證書。保證來客按期離境,提供來客財政擔保。 一旦外交部或移民局同意給予簽證,則大使館或領事館即可辦手續。旅客須填寫2份申請表給大使館, 或3份申請表給領事館。辦理全部手續需5天時間。
卡達有關局規定在該國只能停留一個月,單次入境或多次入境簽證都可以使用。過境簽證只有72小時有效,可在多哈國際機場辦理, 條件是商務旅行者有擔保人接送。
到卡達旅遊的,海關不檢查健康證明,但擔保人可能需要。 警察當局證明也是同樣,海關不檢查,而擔保人可能需要。攜帶何種貨幣及數量無限制。
根據要求,來卡達旅遊者,至少應在起程之前兩周,到本國公共衛生部門, 醫院或旅行社去注射防疫針。
免簽證的國家: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
海關規定:出入卡達國境者須向海關申報攜帶的所有物品。下列物品禁止入境:武器、毒品、酒及含酒精飲品。
入境簽證申請表格可從卡達駐外大使館或領事館獲得。
司法制度
在卡達有兩種法律砉,即臨時憲法與沙里亞法,有兩種法庭存在, 即現代法庭與伊斯蘭法庭。以憲法為法律准則的法庭,在卡達有下列5個:高級弄事法庭、 低級刑事法庭、商業與民事法庭、勞動法庭和上訴法庭。 伊斯蘭法庭處理穆斯林之間發生的所有糾紛與問題。如果被告是穆斯林,並且是民事糾紛, 則原告同被千便選擇伊斯蘭法庭去解決問題,該法庭會根據沙里亞法、 遜奈以及傳統的推議審判裁定案件。如果被千是非穆斯林,那麼只能到以憲法為准則的現代法庭去打官司。 卡達憲法承認並保證法庭的獨立性。
外籍人員生活環境
卡達國是利用石油美元發展起來的高工資、高消費、高福利的海灣小國。 它不僅擁有完備的舒適的生活環境, 而且外籍人員還能夠享受到該政府免費提供的住房,有時,也是僅收一點象徵性的房費。 卡達是目前世界上外籍人員生活環境最理想、最舒適的國家之一。
卡達石油工業發達,石油資源豐富,因此,在該國使用汽油,不但方便, 而且汽油質量高,售價十分低廉。由於政府對汽油供應給予補貼, 所以其高級油品每公升售價比我國同類產品低得多。電費徵收也純屬象徵性。
卡達國通貨膨脹率只有5.5%。 1989年12月為了保證居民生活不受國際通貨膨脹的影響,政府對一些生活必需品採取了補貼辦法。大米、食糖、牛奶、 黃油、麵包等都以十分優惠的價格出售。因此,外籍人員可省下大筆生活費用。 同時,外籍人員還可獲得卡達國提供的其他一些社會服務。
外籍人員醫療
卡達的外籍人員可獲得免費就醫的待遇。患者從掛號、門診、葯物、 手術到住院都無須交納任何費用,住院期間還可以免費就餐。 卡達的各種醫療設備皆從國外引進,大部分醫護人員,也是從國外聘請的。因此,該國醫療條件優越, 病人能夠得到較好的醫治與護理。
交通工具及租車
卡達國內公路狀況良好,沒有共汽車服務。計程車按計價器收費。有租車業務,要求是計程車輛7日以上須辦理當地駕駛執照。在卡達工作和生活, 擁有私人交通工具是必要的,而且買車也比較容易。
服飾
卡達是伊斯蘭文化傳統比較濃厚的國家。外籍人士著裝應尊重當地人民的習俗。一般男士應穿著長袖衣褲,在公共場所不穿短褲,更不能坦露胸背。 除海濱如游泳以外,不應穿著泳裝。女士著裝更應保守嚴肅, 雖然不要求像當地婦女那樣黑衣遮體、黑沙蒙面,但應該穿長裙和長袖及領口較高的服裝, 還應帶上色彩比較莊重的頭巾。在市內或公共場所不能穿泳裝、短裙、短褲或緊身褲,否則被視為有傷風化, 可能引起警方的干預。
與當地人交往須知
卡達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 伊斯蘭教傳統文化滲入卡達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外籍人士在與卡達人交往之時,一定要對卡達是風俗人情、 社交禮儀有所了解,才不至於出現差錯,下面就簡單地介紹一下:
稱謂
在卡達常會聽到"謝赫"的稱謂,不由使人聯想到"酋長"、 "族長"或"教主"。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謝赫"是對某一領域中權威人物的尊稱。 不過,這一稱謂不可濫用。例如,對政府高級官員應採用更加正式的稱謂。 稱呼部長或大使等,不應忘記稱"閣下",書寫其姓名時,亦當冠之以"HE"。 對於當地普通公民以"先生"相稱更合適一些。
問候
卡達人民待人熱情誠懇,當賓主相見之時,除握手之外, 朋友之間還會相互擁抱、拍肩、親吻以示親熱。在沙漠工山區等邊遠地區,人煙稀少,人們相見倍感親切。即使兩個互不相識的人,在相距很遠時,也會放開嗓門致問候。 有兩句話被稱為"初入阿拉伯世界最佳語言"。一句是"Asslamu Alakum,"意即"不要緊張, 上蒼與你同在",可在見面時使用;另一句是"Ma'asslaama"意即"願上蒼祝福",可在告別在使用。
作客
卡達人熱情好客, 如果請你去喝飲料(有時是吃飯的代名詞)或去家中作客,推辭是不禮貌的。在卡達人家吃飯,通常是在入席之前,大家一邊飲茶, 一邊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地完備侃。女主人備餐時間比較長。一旦開宴, 人們吃飯的速度很快一會兒便杯盤狼藉。飯後飲品通常有咖啡、仁茶、果汁、可口可樂、 甚至羊奶和駝奶等。在卡達,人們偏愛吸水煙,分出若干煙嘴供多人同時吸用, 或只有一支煙嘴大家輪流吸用。一般而言,吸過水煙之後,客人即不宜再留,應向主人告辭離開。
舉止
卡達人習慣於用右手傳遞和接受食物或物品, 吃羊肉抓飯和烤肉串也是如此,左手往往被視為不潔。當然,倘若是共進西餐,則一手拿刀,一手握叉, 自當別論,不受此限制。無論是在座椅就座,還是席地而坐,都應注意不要亮出足底, 或把足底朝向雙方。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為。在開始進餐、出門、入門等時候, 應先相互禮讓,請雙方先行。拍照時應當謹慎小心,未經許可,不要拍攝當地的機場、橋梁、 油田設施、軍用設施、主要建築物等,更不要隨意拍照當地婦女。
男女有別
這是卡達最應當受到重視的禮俗之一。 男士詢問對方夫人情況和嗜好等都是不禮貌的。倘若男賓攜女眷前來做客,則男客女賓會受到男女主人分別接待。 請客吃飯亦不同室。但一般來說不會出面會客,倘若遇到主人的妻子,可表示問候, 但不應過分熱情,也不要主動握手。女士也不宜主動向男士握手問候。 在主人家見到年幼的女孩時,也不像在我們國家那樣抱起來親熱玩逗一番。婦女可去專用店采購東西。
Ⅶ 被派遣至國外分公司工作,與國外公司簽的協議,如果辭退該怎麼補償
如果用人單位無故辭退勞動者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按照每做滿一年支付2個月的工資作為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Ⅷ 由中介介紹到國外打工,產生勞務糾紛,適用於《勞動法》嗎
如果你是屬於勞務派遣性質,即你與國內的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你到國外的用工單位工作,那麼受中國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約束和管轄。
如果你僅僅是向勞務中介公司支付了一筆中介費,由勞務中介公司為你介紹了一份工作,而你是與國外的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那麼你與國外公司的糾紛不受中國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約束和管轄。如果是與中介公司的糾紛,雖然不適用勞動法,但是可以作為普通民事糾紛向法院起訴中介公司。
Ⅸ 派駐在國外分公司工作,可以按國內勞動法追討加班費嗎
如果在國內簽訂了勞動合同,然後派到國外工作的,是可以參照勞動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加班費的。雙方有特別約定的,從其約定。
Ⅹ 中國公民去國外務工,適用哪國的勞動法
法律分析:通常應該適用當地勞動法,國內勞動公司實行勞動派遣的除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 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