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不能適用民事訴訟法

不能適用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5-15 15:50:39

A.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七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七十三條的規定是: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fa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fa院申請追加。人民fa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B. 下列案件中,不適用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是:

正確答案:A
解析: A選項說法錯誤,題干中說的行政訴訟中的被告是行政機關,專屬於行政法調節的對象屬,而甲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其撫恤金,這針對的是行政行為,所以應該起訴至法院應該由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而不是適用民事訴訟中的相關規定。B,C,D都是民法調整的范圍,可以適用民事訴訟法。本題選擇A

C. 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的民事案件

法律分析:簡易程序只適用於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簡單民事案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不管案件簡單與否,都不適用簡易程序。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基層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

(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發回重審的;

(三)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四)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第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不得違反當事人自願原則,將普通程序轉為簡易程序。

第三條 當事人就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人民法院認為異議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將案件轉入普通程序審理。

D. 民事訴訟法中不適宜簡易程序的情形有哪些

1、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這是因為,對於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適版用公告送達的方權式,即需要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與開庭傳票,一次公告就需要六十天,而我們整個簡易程序的審限才三個月並且不得延長,因此種類案件不適合用簡易程序。
2、發回重審的。發回重審的案件往往在事實認定或者訴訟程序方面存在錯誤,為保證案件的審判質量,不適宜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3、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該類訴訟因涉及到人數眾多的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的民事權益,因此,不適宜適用程序較為簡化的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4、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應當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其生效裁判均確有錯誤或者生效調解協議違反自願原則或內容違法,此時,從保證當事人合法權益以及保證案件公正審判的角度,不得再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依法應當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案件屬於非訴訟案件,而適用簡易程序只能審理訴訟案件,因此,不得適用簡易程序。
5、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E.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意見的規定

法律分析:該意見已廢止,目前現行有效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最新一次修正時間是2020年12月23日,於2021年1月1日施行。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五百五十二條 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F. 勞動爭議適用民事訴訟法嗎

法律分析:勞動爭議適用《民事訴訟法》,但優先使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因為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存在勞動爭議,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G.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395條第1款

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2015年1月30日頒布,2015年2月4日起施行。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答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5年1月30日

H. 哪些民要訴訟不適用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范圍是法院受理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回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答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理解民事訴訟的適用范圍,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民事訴訟法的適用主體,是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二是,提起民事訴訟的范圍包括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而產生的糾紛,其中財產關系是指基於物質財富關系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如基於債權、物權、知識產權而形成的相互關系;人身關系是指人們基於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關系,如姓名權、名譽權,以及有關婚姻、收養、繼承等家庭關系。三是,適用民事訴訟法的糾紛解決方式是訴訟,除了訴訟以外,還有仲裁、人民調解等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這些方式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調整,不適用民事訴訟法。
除此之外,民事訴訟法還有其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即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的民事訴訟,都適用本法。也就是說,無論該民事糾紛是否發生在我國領域內,無論訴訟主體是中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還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和組織,只要是在我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活動,都必須遵守本法。

I. 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對於行政訴訟規定的問題,不能適用民事訴訟法。

這句話是正確的,在某些方面,在行政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對於行內政訴訟規定的問題,不能容適用民事訴訟法。
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不同,行政訴訟主要解決的是對於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撤銷,因此,不適用調解;行政訴訟的舉證責任是倒置的,由行政機關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是《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詳細法律規定見於《行政訴訟法》。

J. 勞動合同糾紛是否適用民事訴訟法

勞動合同糾紛屬於勞動爭議案件,按照法律規定勞動仲裁前專置,應先經過勞動仲裁,當事屬人對仲裁不服的才可訴諸法院,或者勞動仲裁部門下達不予受理決定書的,才可起訴。勞動爭議案件法院受理後歸屬於民事糾紛范疇,因此,適用的是民事訴訟法的程序規范,但與其他民事案件相比較,稍有不同,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審查的對象不是勞動仲裁部門的仲裁裁決的對錯,不對仲裁裁決正確與否置評,不像機動車事故責任糾紛,法院對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有權依據自己查明的事實並依據法律規定作出採納與否的表決。

熱點內容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
職業道德第 發布:2025-02-06 08:39:44 瀏覽:2
法院書記員記錄 發布:2025-02-06 08:21:07 瀏覽:803
司法考試費 發布:2025-02-06 08:18:49 瀏覽:62
司法局年度總結 發布:2025-02-06 08:03:47 瀏覽:304
道德實踐日記500字 發布:2025-02-06 07:31:52 瀏覽:321
江蘇預備法官培訓 發布:2025-02-06 07:26:12 瀏覽: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