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勞動法2016
1. 浙江省嘉興市勞動法。一個月加班四天,算不算五天加班
一個月加班四天,算不算五天加班?
換位思考一下吧,如果你是老闆,會這么算嗎?
又不是慈善家。
2. 浙江勞動法咨詢
首先要更正你的說法,(不是浙江勞動法,而是國家規定的勞動法),.....如果你說的情況屬實,學校應該給你們參加辦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的,如果學校拒交,你可以到勞動仲裁委員會或勞動人事監察局投訴舉報,要求學校給你們應享有的權益,(供你參考)
3. 嘉興市勞動法規定最低保障公資是多少(做羊毛衫的。)
2011年4月起,嘉興市最低工資標准為1160元/月,包括職工個人繳納部分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不包括加班工資以及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津貼
行業平均工資不作為最低工資標準的參考要件
4. 浙江省2016年勞動合同法有規定異地員工享受探親假嗎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回同法》並沒有規定探親假答,只規定了法定節假日、帶薪年假、婚假、產假、喪假。
2、至於異地員工享受探親假,那麼就能看單位的規定了。
5. 浙江嘉興關於女教師的產假和寒暑假時間重合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
不對,寒假、暑假不包含在產假內。
6. 在浙江嘉興的企要求勞動者每天工作12小l時星期天沒有休息的找誰來管誰來執行勞動法勞動局也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是應當支付其加班費的,如果用人單位拒絕支付其加班費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加班費的。
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申請勞動仲裁可以追討兩年前的加班工資,但是需要勞動者承擔全部舉證責任。
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
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證明加班時間方面的證據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審批單、加班通知、監控錄像、證人證言、加班時所做工作形成的書面文字記錄、電子郵件等。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7. 本人處在浙江嘉興,工資5000,病假請了17天實際上班天數13天,工資應該怎麼算
原則上應該是5000除以本月工作日天數再承以13,實際上有帶薪假的或超過規定的請假天數的,再另外算。
8. 勞動法規定試用期多久
試用期一般不超過6個月。
試用期的時間要根據勞動合同期限確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試用期根據合同期限的不同,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
2.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因此,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關於試用期的相關知識:
1.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3.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以上內容參考:嘉興市國資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9. 浙江嘉興地區按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幾個小時超過幾個小時算加班加班費費時多少的每月基本工資是多少
我們嘉興每天是8小時,超過8小時就算加班的,加班費是1.5倍,每月最低基本工資是980
10. 浙江嘉興市勞動法急辭工,你好急辭工扣工資嗎,扣多少
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辭職)分三種情況:一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試用期3天)通知用人單位,不用單位批准。但用人單位不承擔經濟補償;二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馬走人。而且,用人單位還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三是,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不辭而別、急辭),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單位可以扣工資作為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