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目的

民事訴訟法課程教學目的

發布時間: 2022-05-16 02:41:26

A. 法學專業學什麼

法學本科專業介紹
本專業學生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了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法學本科就業前景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從社會需要來看法學專業是大有發展前景,但不可否認的是,相對於經濟類、財經類等一些專業就業來說,法學類就業出路相對較窄。

法學本科學習課程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國際政治。

法學本科培養目標與要求
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法學本科必備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B. 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背景下,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如何提高法律素養際

法律素養是大學生全面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學生良好的法律品質、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的有效途徑,關注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對依法治國的進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學教育就是要培育各種各類專門人才,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當今社會需要具備各種素質的人才,思想政治素質是人的素質中的核心和靈魂,它決定了一個人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怎樣才能擁有一個現代公民所具備的獨立精神和法律素質。法律素質是當代公民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現代法治社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學法、知法、懂法、守法,依照法律從事生產和生活,一切活動必須納入法律的軌道。這就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具備相應的法律素質,才能在行為上做到嚴格依法辦事。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普遍地提升在今天不論那個層次上,也不論對於個人、人群、社會、國家和民族都顯得格外的重要,格外迫切。法律素質的高低有賴於法制教育,特別是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更為迫切,他們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其法律素質的高低對於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法律素質的培植已成為社會和學校所共同關心的問題。
雖然我們確立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法律制度也在不斷的得到完善,但由於長期「人治」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影響,一直以來,普遍存在對法制教育的認識不足,普法教育形式化、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消極影響和正面宣傳不到位,法制教育遠遠落後於社會發展的步伐。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也得不到真正的重視,他們對法律的認識和了解非常膚淺,或者對法律一無所知,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也就再所難免。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要注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分析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強化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
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當今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巨大變化,對大學生群體產生了重要影響。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總體呈現穩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流取向是積極、進取、務實的,大多數的大學生能夠遵紀守法。但是,由於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價值取向多元化,大學生生活環境的復雜性,在校大學生們處在一個思想不很成熟、人生觀正在確立的過程,造成了大學生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大學生的心態呈現出十分復雜的特點:第一、社會上及校園里各種不正之風、違法亂紀、腐敗現象對他們的直接侵蝕,道德滑坡,個人主義思想膨賬。第二、近年來一些學生在自我價值的選擇上忽略了奉獻性、趨向功利性,過分強調個人的利益,拜金主義較為嚴重。第三、嚴峻的就業形勢使不少學生心理負擔加重,導致他們看法偏激,對前途憂心忡忡。第四、教育和管理的軟弱無力,法治在某些層面的缺位,有的學生不懂法,法律意識淡薄而走上犯罪道路。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負面影響,我們既要肯定大學生思想主流健康的一面,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當代大學生,又要看到他們矛盾的一面。針對以上種種情況,學校的法制教育不應削弱,而更應該要得到加強。法制教育的價值在於倡導法治精神,它以確認法律的權威性和至上性、確認社會運行主要靠法律制度來規范與調節、培植法律信仰為核心,造就大批具有良好法律素質的公民,來滿足法治社會的需要。法制教育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強化學生主體的法律意識,引導大學生尊敬和崇尚法律,引導他們對有關的法律問題進行思考。作為社會的主人應該熱愛生活,積極思考,勇於探索,關注社會的發展。在社會走向法治的過程中,,每個大學生都有責任、有義務去提升自己的法律素質,提高自我維權的能力,也是提高整個民族法律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制教育必須貫徹「法律的國家意志性」、「法律的極大權威性」等法律思想,引導學生進入「法律評價」的空間,讓學生知道什麼是「公平」、「公正」、「正義」,追求公平、公正、正義是人類的理想,正因為現實生活中存在不夠公平、公正、正義,我們才更應努力去追求這種人類的理想。通過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思考,由道德教育引導入門,通過法律認識、法律評價兩個環節,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既能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蝕,又能把學法與育人有機統一起來。
二、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改變觀念,與時俱進、與人俱進。
面對當代大學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應該反思原有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教育觀念滯後、內容僵化、方法簡單等問題,不能及時適應形式發展的需要。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法治社會要求高校的法制教育在主體、客體、內容以及方法上有所創新,當前,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類型增多,教育的形式不斷多樣化,以上種種新變化都對高校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作為法制教育工作者是法制教育活動的主體,擔負著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重任,其對學生的影響具有關鍵意義,他們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修養,堅定政治信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質,為學生樹立遵紀守法的榜樣。(1)必須在觀念上創新,不能以舊觀念看新問題,應隨著法治社會發展的需要,努力為社會培育大批具備法律素質的普通公民;(2)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創新,法律是隨著社會發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斷地制定、頒布,法律制度在不斷地完善,我們的教學內容必須反映這種發展和變化;(3)必須在教學手段、方式上創新,呆板的、強制性的灌輸已不能奏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調動他們學習法律的積極性、主動性;(4)必須貫穿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精神、引導學生對法律價值的關懷為主要任務,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法律是至高無上的,一切行為都必須以法律為准繩,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並內化為其行為的標准。
法制教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其直接影響學生的行為。因此,我們要實實在在地讓法律知識進入學生的頭腦,就要改變以下的做法,把課本的一些內容簡單向學生介紹一下,把案例當故事講一下,把一些法律條文讀一下,最後對學生考一下,把分數記一下。
當然,法律精神的養成不是僅僅靠大學的幾年學習時間就能培養出來的,而是一個人長時間的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通過學習各種法律知識,以及在一個人人都自覺遵守法律和各種規則、嚴格依法辦事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而不斷養成自覺遵守法律和道德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法制教育需要校園法治文化的支持,還要善於利用社會環境的力量。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否認,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仍然是培養他們的法律精神和依法辦事能力的重要一環。
三、以《法律基礎》課教學為主要渠道,灌輸法律的有關知識。
必須要充分利用高校所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法律基礎》,《法律基礎》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實質上是社會主義法制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本課程的教學的基本目的是進行法制教育,使他們掌握馬克思主義法學的基本觀點,使學生理解、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憲法和有關部門法的基本精神和規定。圍繞著「法」為核心,做到學法、知法,使大學生形成較高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評價能力,並形成良好的守法行為習慣,真正懂得以法律規范來規范自己的思想、指導自己的行為,達到預防違法犯罪、減少違法犯罪、甚至杜絕違法犯罪的效果。
要在極少的教學學時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面臨的困難是:教師的教學內容、形式、手段與學生實際及需要產生背離,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學時少與繁多的教學內容形成極大的矛盾,教師在授課時受時間的限制,難以面面俱到。要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突出重點內容,優化組合不同章節的內容,可以採用專題的形式並穿插典型案例來講述,這樣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介紹較多的內容,具體的可分為以下幾個專題:
1、法學基礎理論專題:著重介紹法的產生、本質和特點,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關系,依法治國的內涵及現實意義。
2、憲法專題:著重介紹憲法作為國家根本**的基本知識,使學生明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3、部門法專題:給學生簡要介紹我國的行政法、刑法、民法(包括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
4、程序法專題:讓學生了解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一些具體的訴訟制度,如「兩審終審制」、「公開審判制」、「合議制」、「迴避制」、等,樹立正確的司法獨立和訴訟公正的觀念。
在形式上可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學生討論,利用幻燈片、電視、多媒體等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圖文並貌地向學生介紹更多的法律內容。還可舉辦法制講座、旁聽法庭的庭審,分析生活中活生生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在案例中學習法律。通過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吸收,這比用單一的灌輸手段效果更為理想。
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 它是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涉及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需要各個環節緊密配合,只有全社會都提高了認識,都重視法制教育,大學生及所有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也就可以大大加快依法治國的進程。

C. 法學專業有幾門課程

法學專業主要課程簡介 1B10565 預修課程:無 內容簡介: 《憲法學》是法學專業的基礎教學課程之一,主要研究憲法的產生與發 展、憲法的基本規范及其在實際中的運用,同時研究外國的憲法與憲政制度。主要 內容包括憲法概述、我國的基本制度、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我國國家機構 的組織體系。 推薦教材: 《憲法》 ,許崇德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憲法》 ,周葉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憲法學原理》 (上、下冊) ,徐秀義、韓大元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出版社 《比較憲法》 ,王世傑、錢端升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憲法學》 ,蔣碧昆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憲法學基本理論》 (上、下冊) ,張慶福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憲法》 ,許崇德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B10095,1B10113 預修課程:無 內容簡介: 《法理學》是法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法理學從哲學的角度 研究法與法這一社會現象在社會領域中的作用,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法的 基本理論,為以後的部分法學的學習及進一步的法學理論研習打下基礎。法理學主 要包括五個部分的內容:法的本體理論、法的價值理論、法的運行理論、法的機構 理論及法與其他社會范疇的關系理論。 推薦教材: 《法理學》 (第二版) ,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法理學》 ,張文顯主編,法律出版社 《法理學》 ,公丕祥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1B11315,1B11325 民法學 1,2 1B11335,1B11345 民法學 3,4 General Statement of Civil Law 預修課程:法理學、憲法學 內容簡介: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基礎法律部門。 《民法學》是法學專 1 憲法學 Constitution Jurisprudence 學分:3.0 法理學(上) (下) Jurisprudence 學分:2.0,1.0 學分:3.0,3.0 學分:3.0,2.0 業的主要核心課程之一,分為民法總論、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繼承法以及 侵權的民事責任等內容。其中本計劃中的《民法學 1》主要講民法總論,以民法的 一般理論及一般法律規定為主線,具體講述民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民法的歷史發 展、民法的淵源、民法的適用范圍、民事法律關系基本理論、民事主體民事法律行 為和代理、時效與期間、民法解釋學等內容; 《民法學 2》主要講物權法,內容包括 物權的一般理論、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等; 《民法學 3》主要講債權法,內 容包括債權總論、合同法的主要內容,以及不當得利之債和無因管理之債等; 《民 法學 4》主要講人身權法、繼承法和侵權行為法等內容。 推薦教材: 《民法學》 ,魏振贏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民法總論》 ,史尚寬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民法總論》 ,梁彗星著,法律出版社 《民法》 ,王利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民法學》 ,江平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B10585、1B10575 刑法總論、刑法分論 Science 預修課程:法理學、憲法學 內容簡介: 《刑法學》是法學核心課程,它包括刑法總論和刑法分論兩個部分。刑 法總論是刑法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原理部分,其主要內容為刑法適用的基本原則、 刑法的效力范圍、犯罪的構成要件、犯罪的形態、刑罰的體系和種類、刑罰裁量制 度、刑罰執行和消滅。學習和把握刑法總論是學好刑法分論的前提;刑法分論是刑 法學的主要實體部分,它主要依照現行刑法規定介紹和研究各種類型犯罪,即危害 國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 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 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及其中主要各罪的概念、特徵、認定和處罰。通過刑法總 論和刑法分論的學習,使學生基本把握如何認定犯罪,區分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 及其量刑的知識,以適應走入社會參與工作的需要。 推薦教材: 《刑法》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刑法學》 ,蘇惠漁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刑法學》 (上、下冊) ,張明楷著,法律出版社 《刑法新教程》 ,趙秉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編中國刑法學》 ,高銘暄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Of Criminal Law 學分:4.0,3.0 2 1B10615 刑事訴訟法 Criminal Proceral Law 學分:3.0 預修課程: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 內容簡介: 《刑事訴訟法》是法學主幹課程之一。其研究對象包括刑事訴訟法律規 范、刑事訴訟實踐和刑事訴訟基本理論。主要內容包括刑事訴訟法的概念、歷史發 展、任務、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專門機關、當事人與其他訴訟參與人、管轄制度、 證據制度、強制措施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期間制度和送達制度等, 以及刑事訴訟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執行、審判監督、未成年人案件等訴訟程 序。 推薦教材: 《刑事訴訟法》 ,陳光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刑事訴訟法》 ,程榮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刑事訴訟法》 ,王國樞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刑事訴訟法學》 (上、下冊) ,徐靜村主編,法律出版社 《刑事訴訟法分解適用集成》 ,劉家琛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 《刑事訴訟法比較》 ,柯葛壯著,福建人民出版社 1B10455 民事訴訟法 Civil Procere Law 預修課程: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闡述了民事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問題和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各 種程序。具體包括民事訴訟與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權與訴、民事訴 訟法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主管和管轄、訴訟參加人、民事訴訟證據、訴訟保障 制度、訴訟費用、訴訟程序、非訟程序、執行程序以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等。 推薦教材: 《民事訴訟法》 ,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民事訴訟法學》 ,江偉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民事訴訟原理》 ,楊榮馨主編,法律出版社 《訴訟原理》 ,樊崇義主編,法律出版社 《民事證據制度研究》 ,張衛平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D. 《民事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有多少章節

《民事訴訟法(第二版)》這門課程有23章內容,包括:第一章民事糾紛及其解內決機制、第二章民事訴容訟法概述、第三章民事訴訟法學基本理論、第四章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第五章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第六章法院的民事主管與管轄、第七章當事人與訴訟代理人、第八章民事訴訟證據、第九章訴訟保障制度、第十章期間、送達與訴訟費用、第十一章普通程序、第十二章簡易程序、第十三章第二審程序、第十四章審判監督程序、第十五章特別程序、第十六章督促程序、第十七章公示催告程序、第十八章執行程序概述、第十九章執行程序的一般規定、第二十章執行開始、執行中止和執行終結、第二十一章執行措施、第二十二章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第二十三章區際司法協助。

E. 《民事訴訟法》課程講什麼內容

民事抄訴訟法是規定人民法院和一切訴襲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中所進行的各項訴訟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事訴訟法》課程主要介紹了民事訴訟法學理論、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和制度、通常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和區際司法協助等內容。
通過學習,學生可了解和掌握民事訴訟理論的基本范疇、基本原則、管轄制 度、證據制度、當事人制度、訴訟程序、執行程序等內容,提高發現、分析和解決民事訴訟實際問題的能力。

F. 大學專業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試點

法學專業介紹

一、培養目標及規格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法規,達到相當於全日制高等學校法學專業四年制本科畢業的水平,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

(二)業務培養要求:

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法學思維和業務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法律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與創新意識,並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

二、學制

二年制。實行學年學分制或試行完全學分制。在大學專科基礎上,中央電大按三年業余學習安排教學計劃。學分有效期8年。

三、課程設置

專業教學計劃中設置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課程性質有統設、統設服務和自開等。

專科必修課:鄧小平理論概論、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學(1、2)、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1、2)、民事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等9門。

本科必修課:中國法制史、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合同法、商法、知識產權法、法律文書、勞動法、英語(1)(2)等10門。

限選課:婚姻家庭法、證據學。

選修課: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環境法學、國家賠償法、犯罪偵查學、法醫學、監獄法學、檢察實務、律師實務、犯罪學、犯罪心理學、法律邏輯學、競爭法、公司法、仲裁法、現代產權法律制度專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稅法、房地產法、財政金融法、涉外經濟法總論、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國際商法與實務、計算機應用基礎、大學語文、英語(1)(2)、英語(3)(4)、大學英語(3)、科學發展簡史、財務管理、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現代管理綜合專題、期貨交易實務、房地產評估、商務談判實務等36門。

四、教學模式與教學媒體

採用多種現代遠程教學技術手段,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課件(含網路版)為主要教學媒體,文字教材為基本依據。

通過面授輔導、函授輔導、網路教學、BBS、電子信箱、VBI、電話和雙向視頻系統、電視直播教學等多種形式提供學習支持服務。

五、教學與教學管理

統設必修課由中央電大統一開設,執行統一教學大綱、統一教材、統一考試、統

一評分標准。採用集中輔導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強教學過程管理。

學生在專科階段已修完英語(1)(2)的,在本科階段可將英語(3)(4)作為必修課,替代英語(1)(2);亦可選擇大學英語(3)作為必修課替代英語(1)(2)。

限選課為專業必修課程,由中央電大統一課程名稱,執行統一教學大綱(或教學

要求),並推薦教材。婚姻家庭法為專科階段限選課程;證據學為本科階段限選課程。

選修課為專科階段和本科階段共同設置的課程。地方電大或學生可根據需要自由

選擇,但專科階段已選的選修課,在本科階段不得重復選用。地方電大亦可根據培養目標及當地的需要自開選修課。

參加專科階段學習的學生如今後不參加本科階段的學習,可將本科階段的必修課程作為專科階段的選修課。

4.非法學專業專科及專科以上學歷畢業的學生參加法學本科學習時,必須補修:法理與憲法、刑法與刑事訴訟法、民法與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經濟法等課程。

5.統設服務的課程,可由中央電大提供教學大綱、多種媒體教材、考試等教學資源的支持服務。

6.學生可以從公共選修大表中選修課程,也允許學生跨科類選修。但這部分課程的學分一般不超過課程總學分的10%。

7.各門法學專業課程均須安排平時作業,由中央電大和地方電大共同組織。作業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英語平時作業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20%。無平時作業成績者不得參加課程結業考試。

8.法學專業各門課程的考核應以教學大綱和文字教材為依據,命題時應適當安排理論知識和應用能力兩部分內容。考試試卷採用百分制,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85%。平時作業成績占總成績的15%。本科階段單門課程考核成績合格者,由中央電大和中國政法大學共同頒發課程考試合格證書。

9.集中實踐環節由地方電大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負責組織實施。可採取模擬法庭、法律咨詢、專題辯論、實習、社會調查等形式,不得免修。

10.畢業論文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題目可以多樣化,選題應符合法學專業教學要求。

六、畢業

最低畢業學分為71學分。學生通過學習取得規定的畢業總學分,思想品德經鑒定符合要求,即准予畢業。由中央電大和中國政法大學共同頒發畢業證書,國家承認其高等教育本科學歷。凡通過國家規定的英語本科水平考試的,由中國政法大學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七、教學計劃進程表(附後)

八、課程說明

1.中國法制史

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部門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夏朝的法律制度;商朝的法律制度;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兩漢的法律制度;三國魏晉南北朝的法律制度;隋唐的法律制度;宋元的法律制度;明清的法律制度;鴉片戰爭後清朝的法律制度;太平天國的法律制度;中華民國的法律制度;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民主政權的法律制度。

2.國際法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

3.國際私法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一一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體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

4.國際經濟法

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原則。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

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5.知識產權法 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6.合同法

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論述。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7.商法 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

8.法律文書 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論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基本內容。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用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用訴訟文書的能力。

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務所常用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

9.勞動法學

本課程為必修課。

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學科,要求全面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全面系統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G. 民事訴訟法課程體系是什麼

首先,民事訴訟法,是法學體系中的一門民事法學,基本解釋原則與民法學相同。民訴法學初期,民訴法的基本概念,理論體系有追隨民法學的傾向,後又逐漸分離,民訴法學欲擺脫民法學的范疇和理論,建立獨立的概念和體系,以實現訴訟法學的獨立
相對於法理學和中國法制史這樣一些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來說,民事訴訟法無疑是一門既簡單又實務的一門學科,但民事訴訟法的內容較多,因而,不太容易掌握。
其次,關於《民事訴訟法》的課程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理論部分,包括民事訴訟的相關概念和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及民事審判的基本制度等內容;
二,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包括民事訴訟的管轄、訴訟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相關規定;
三,一般案件進入一審程序,包括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當事人對一審程序不服提出上訴的,案件進入二審程序,二審程序終結以後,當事人不及時履行判決的,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如果在案件發生法律效力後認為該審判確有錯誤的,案件還可進入審判監督程序,一審、二審和執行程序是民事訴訟的主體程序,一定要注意把握。
四,有些特別的訴訟進入特殊程序;這是在一審、二審和執行程序等主體訴訟程序外的一些特殊的程序,包括特別程序(含選民資格案和非訴案件)、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這些特殊的程序也是我們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學習的內容。
五,在對這些程序進行掌握的時候,要注意結合程序掌握與一些程序相關的知識,包括訴訟中的證據、法院在訴訟中的調解、訴訟的保障制度、訴訟的期間、送達和費用的承擔等內容。
六,最後是對一種相對特殊的訴訟程序的掌握即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相關規定。

H. 民事訴訟法著作推薦

1、《民事訴訟法(第二版)》

是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麗。本教材吸收和借鑒既有民事訴訟法教材編寫經驗,在內容上注重對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界前沿理念和問題的介紹,以及民事訴訟法法規及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

該教材在全面系統的介紹我國民事訴訟法理基礎上,更為注重學生對民事訴訟程序規定的掌握和運用,為此在教材的體例設置上,每章分設六個部分。

2、《新民事訴訟法 》

本書由邱聯恭教授發起並組織的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參與編寫,本研究會為台灣首屈一指的民訴研究會,每年集合台灣地區此領域菁英,收錄一次性發表當年研討會的重要論文,於文後註明原刊載論文的期別及年月,命名為《民事訴訟法之研討》。

該內容常列為台灣地區學術與實務研究者的指標性學術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灣民訴界實務與學界菁英作者群。歷年來有許多台灣民事訴訟領域的專家學者相繼加入,對於推動台灣民事程序法研究之進展及革新,貢獻匪淺。

本書對大陸民事訴訟領域的學術發展亦有一定的借鑒作用,並對即將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的相關理論有一定的參考。

3、《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

《萬國法源·國家司法考試萬國授課精華:民事訴訟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講課時隨堂所發講義的一本書。

4、《民事訴訟法》

是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民事訴訟法》在修訂中吸收了民事訴訟法教學科研的最新成果,強調了程序法的理論,並更加突出了其教學適用性

5、《民事訴訟法》

張衛平著法律類圖書,以現行民事訴訟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為根據,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民事訴訟各種制度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原理。

《民事訴訟法》概念清晰、准確、分析簡明、透徹,難點、重點明確,體系結構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學界最新研究成果,關注了民事訴訟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注意民事訴訟制度的實際運作。《民事訴訟法》有助於讀者正確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訴訟理論和各種制度的動作機理。

I. 法學專業的學習內容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法學思維和法律實務的基本訓練,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運用法律管理事務與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

3.了解法學的理論前沿和法制建設的趨勢;

4.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

5.具有運用法學知識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的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法學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司法、國際經濟法。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一般不少於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相近專業:法學 監獄學 知識產權

這是我從網上找的,你要不要就另當別論了。

J. 大學里學法律專業都有哪些課程一般上幾年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

法律專業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331101 課程名稱:中國法制史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自夏、商、西周至建國前法律制度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各時期重要的立法狀況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內容,旨在使學生對我國法律制度的形成有個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鑒歷代法制中有益的東西,加深對馬克思主義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並打好法學歷史知識的基礎。教材:曾憲義,《中國法制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鄭定,《中國法制史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 課程名稱:國際公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公法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及國際關系方面的基本常識。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分論兩部分。總論部分闡述國際法基本的理論問題,包括國際法的性質與基礎、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國際法的主體、國家等。分論部分闡述國際關系各個領域中的國際法原則、規則的規章制度,包括領土法、海洋法、空間法、國際法上的個人、國際組織法、外交和領事關系、條約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爭端法和戰爭法等。國際法的定義及淵源,國際法主體,國家領土,海洋法,空間法,外交及領事法,戰爭法等。教材: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周鯁生,《國際法》上下冊,商務印書館,1981 王鐵崖,《國際法》,法律出版社,1995 課程編號:0331103 課程名稱:國際私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並能據此分析和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有關涉外民事法律問題。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國際私法的基本原理,講授國際私法的對象、范圍、性質、定義、原理及其發展,國際私法的基本規范——沖突規范,外國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講授涉外法律關系主題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婚姻與家庭關系的法律,適用於財產所有權的法律,合同性債務的法律適用,對外貿易中的法律適用,適用於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的法律,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涉外繼承;涉外民事訴訟與商事仲裁,講授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司法管轄,涉外民事訴訟的一般法律程序與國際司法協助,區際私法等。教材:韓德培主編,《國際私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張仲伯主編,《國際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李雙元主編,《國際私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杜新麗主編,《國際私法教學案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4 課程名稱:國際經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闡述了國際經濟法的概念、特徵和基本概念,並結合我國有關立法、司法實踐活動,介紹國際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貿易法律制度、國際結算與支付法律制度、調整和管制國際貿易的法律制度、國際投資的法律制度、國際金融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國際法律保護、國際稅法、國際商事仲裁等。 教材:余勁松、吳志攀主編,《國際經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姚梅鎮主編,《國際經濟法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英]施米托夫著,趙秀文選譯,《國際貿易法文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陳安主編,《國際經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5 課程名稱:知識產權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了知識產權的概念、原則,系統論述了我國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其具體操作的基本技能,並結合我國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活動,介紹了國際知識產權有關公約的主要內容及其發展趨勢,旨在使學生能夠較全面地掌握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及其規定,了解國際知識產權的主要規定及發展。 教材: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劉春田,《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鄭成思,《知識產權保護實務全書》,中國言實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6 課程名稱:合同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系統闡述了我國合同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各種民事、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合同規范。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對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變更和轉讓、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違約責任等有關問題進行系統的討論。並具體介紹了有關買賣、供用電、水、氣、熱力、贈與、借款、融資、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行紀、居間等合同。 教材:陳小君主編,《合同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參考書目:崔建遠主編,《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 P.S.阿蒂亞,趙旭東譯,《合同法導論》法律出版社,2002 王利明、崔建遠,《合同法新論總則》,2003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7 課程名稱:商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概括闡述了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證券法和破產法等方面的概念、特點、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介紹我國有關的法律制度和本學科的發展趨勢。通過學習商法可以使學生對公司、票據、保險、證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教材:范健主編,《商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董安生等著,《中國商法總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趙中孚主編,《商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史際春等著,《企業和公司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范健等著,《公司法論》(上卷),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8 課程名稱:勞動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講授我國勞動法方面的各種法律法規。通過學習本課程,理解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掌握我國勞動法的內容,並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勞動法學的基本理論,解決我國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在學習本課基礎上,可對國外勞動法進行比較性的研究。 教材:王全興,《勞動法》,法律出版社,1997 參材書目:關懷,《勞動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 課程編號:0331109 課程名稱:法律文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法律文書包括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和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本課程主要講授司法文書與民用訴訟文書,屬於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基本內容。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寫作要求和寫作方法,培養學生寫作有關司法文書及民事訴訟文書的能力。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司法文書的作用、特點和寫作的基本要求;公安機關的司法文書;檢察機關的司法文書;人民法院的司法文書;律師事物所常用的文書;司法機關的筆錄類文書等。教材:卓朝君 鄧曉靜,《法律文書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材書目:寧致遠,《法律文書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編號:03311010 課程名稱:公司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類企業,特別是公司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其在各類企業(公司)管理中的應用;指導學生逐步學會利用法律知識來解決企業(公司)管理中的問題。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及公司法的歷史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問題、關聯公司、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法律責任、世界各國的公司法立法等。教材:馮果,《公司法要論》,武漢大學出版社,參材書目:雷興虎,《公司法新論》,中國法制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1 課程名稱:婚姻家庭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依據我國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規定,主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婚姻的成立――結婚、家庭關系、婚姻的中止――離婚、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等內容。通過本課程使學生掌握婚姻家庭法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提高對我國婚姻家庭法的認知和分析運用的實際能力。教材:馬憶南著,《婚姻家庭法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 李銀河、馬憶南主編,《婚姻家庭法修改論爭》,光明日報出版社 課程編號:03311012 課程名稱:法理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簡述法的本質特徵,法的價值和作用的一般原理,特別是關於法律的創制、法律的運行以及法律監督的一般原理;關於法制和法治,法制現代化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確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思想觀念,並為學習部門法打好基礎。教材:張文顯主編,《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參考書目:葛洪義,《法理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現代西方法理學》;《西方政治法律學說史》 課程編號:03311013 課程名稱:憲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憲法學是以憲法現象為研究對象,研究憲法產生、發展、演變及其運行規律的科學。具體而言,憲法學以國家與公民這一憲法關系為研究對象,分析憲法關系的特點及與普通法律關系的區別。憲法學的內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原理,也包括憲法制度。本課程將在原理講授的基礎上,結合憲法判例、事例或者實例,增強學生對憲法學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並學會理論聯系實際。通過憲法學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憲法學的基本知識,憲法與普通法律的區別,增強學生的憲法意識,提高以憲法學基本原理分析問題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教材:鄭賢君,《憲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許崇德、胡錦光主編,《憲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周葉中,《憲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韓大元主編,《現代憲法學基本原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編號:03311014 課程名稱:民法學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法學是以研究民法及其發展規律為主要對象的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由於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之一,因此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民法學分為民法Ⅰ和民法Ⅱ兩部分。民法Ⅰ是民法總論的內容,主要介紹民法學中的一些基礎理論與制度,是對民法Ⅱ各編均有指導意義的內容。它主要包括民法的歷史發展、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調整對象、民法基本原則、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制度、民事法律行為、代理制度和訴訟時效制度等內容。民法Ⅱ主要是關於各項具體民事權利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物權制度、債權制度、人身權制度、繼承權制度、民事責任等內容。教材:王利明主編,《民法》,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彭萬林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修訂版 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修訂版 課程編號:03311015 課程名稱:民事訴訟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民事訴訟法學是以民事訴訟法律規范、民事訴訟的具體實踐及民事訴訟的運行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本課的教學內容與體系安排:參照我國民事訴訟的立法體系結構,由導論(概括介紹民事訴訟法學的基本理論、歷史發展、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訴與訴權和民事訴訟模式和價值研究)、總論(重點講述我國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基本制度、訴訟主體和程序保障)、程序論(包括通常審製程序、特殊程序、執行程序、證據及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概念、性質、任務、內容、特點、作用、意義及相互關系等)三部分組成。教學採用理論闡述、法條解釋、分析比較、法案結合、課堂討論等形式、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教材: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參考書目: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陳桂明,《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 畢玉謙,《民事證據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 課程編號:03311016 課程名稱:刑法學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刑法學分總論和分論兩部分內容。刑法總論研究刑法總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基本原理、原則。刑法總論系統而深入地論述犯罪總論、刑罰總論的刑法基本原理與刑法總則規范,並結合司法實踐闡述有關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原理、原則,刑法總論是學習和研究刑法分論的基礎。刑法分論則研究刑法分則的法律規范及其所規定的各種具體犯罪的犯罪構成及其處罰。刑法分論是在刑法總論的基礎上,逐章論述了我國現行刑法分則規定的十類犯罪的共性問題和每種犯罪的罪刑規范及理論問題。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張明楷,《刑法學(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 王作富主編,《刑法分則實務研究》(上、下),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 課程編號:03311017 課程名稱:刑事訴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作為全國高等教育法學專業的必修課,本課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該課程由三大部分組成,即總論、證據論、程序論,主要介紹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法的基本概念、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刑事證據理論、管轄制度、迴避制度、辯護與代理制度、強制措施等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以及各項刑事訴訟程序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使學生熟悉刑事訴訟法律條文,培養學生提高分析解決刑事訴訟問題的能力。教材:陳光中主編,《刑事訴訟法學》(高等教育法學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參考書目:樊崇義,《刑事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第九版 課程編號:03311018 課程名稱:行政法 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主要闡述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以及有關該學科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行政主體的發展、演變,以及行政相對人的范圍、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效力的具體體現,以及各種類別的行政行為運作的相關理論與制度(具體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強制、行政合同、行政復議)。教材:羅豪才,《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參考書目:王連昌,《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 王名揚,《英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 王名揚,《美國行政法》,中國法制出版社,1993 王名揚,《法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8 課程編號:03311019 課程名稱:經濟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經濟法通常被認為是調整國家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發生經濟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在當代世界各國的法律體系中雖然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均占據著重要地位。在市場經濟和法律制度較為完善的國家中,經濟法與民法、商法緊密銜接互相配合,共同為調整社會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經濟法成為現代國家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法律制度之一。經濟法主要研究和討論各類市場主體的組織機構、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產品質量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國家經濟計劃和產業政策、財政與稅收、對外貿易秩序等相關內容。經濟法課程是我國教育部指定的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在市場經濟完善的過程中對該課程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教材:李昌麒,《經濟法學(2002年修訂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陳婉玲,《經濟法概論》,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 課程編號:03311020 課程名稱:環境與資源保護法課程類型:必修課授課學時:72 主要內容:本課程的內容包括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概述、發展、體系、其法學基礎理論以及其基本原則,環境權與資源權,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污染防治法,環境管理體制和監督管理制度,環境法律責任和國際環境法。通過對這些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環境法的基本內容。 教材:金瑞林,《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參考書目:呂忠梅,《環境法》,法律出版社,1997 韓德培,《環境保護法教程(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5

熱點內容
民法典和婚姻法 發布:2025-02-06 06:55:17 瀏覽:728
看社會與法寫一篇小故事 發布:2025-02-06 06:33:11 瀏覽:312
王群司法局 發布:2025-02-06 06:19:40 瀏覽:429
婚姻法2018年 發布:2025-02-06 06:07:44 瀏覽:633
萬國道德會王鳳儀 發布:2025-02-06 05:53:42 瀏覽:270
2016三大訴訟法對比pdf 發布:2025-02-06 05:45:34 瀏覽:779
法官閣下21 發布:2025-02-06 05:42:42 瀏覽:501
司法審計費用 發布:2025-02-06 05:12:05 瀏覽:487
民法分論論文 發布:2025-02-06 05:00:30 瀏覽:983
社會主義的職業道德 發布:2025-02-06 05:00:26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