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第175條

刑事訴訟法第175條

發布時間: 2022-05-16 19:01:55

① 檢察院不起訴的三種情形是哪三種個人可以起訴嗎

檢察院不起訴的三種情形:
1、法定(絕對)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1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都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3)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此處的的沒有犯罪事實,包括犯罪行為並非犯罪嫌疑人所為,該案所涉行為不構成犯罪,以及根本不存在的犯罪,即犯罪行為純屬虛構的等情形。

2、存疑(證據不足)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4款規定,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根據該規定,對於已經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一律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但並非都需要經過二次退回補充偵查後才能做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經過一次退回補充偵查,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且沒有退回補充偵查必要的,也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明確了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情形,即: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據以定罪證據之間、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根據證據認定案件事實不符合邏輯和經驗法則的,得出的結論明顯不符合常理的。

3、酌定(相對)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個人可以不起訴嗎?
檢察院負責刑事案件分公訴,一旦檢察院認為符合公訴的條件,此時原告資格被檢察院吸收,個人沒法跟檢察院提不起訴意見。針對自訴案件,個人也不用向檢察院提不起訴意見,自己不起訴就行。萊垍頭條

② 公檢法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 如何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保證准確有效的執行法律

根據《憲法》第一百四十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所謂互相制約,就是要求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能互相約束,依據法律規定的職權對有關問題、有關決定,提出自己的主張和意見,防止可能出現的偏差和要求糾正已經出現的錯誤。分工負責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基礎和前提,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分工負責的結果和必然要求。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的三個相互聯系的必要條件。分工負責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防止主觀片面。互相配合可以使公、檢、法三機關互通情況,通力協作,保證准確及時地懲罰犯罪和有效地保護人民。互相制約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2)刑事訴訟法第175條擴展閱讀第一、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互相配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檢、警配合。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應為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提起公訴做好准備;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提請逮捕而又符合逮捕條件的,應及時批准逮捕;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自偵案件,若需要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由人民檢察院作出決定後,由公安機關加以執行;人民檢察院需要通緝被告人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第二、公檢法三機關互相制約。在我國,三機關互相制約具有兩個特徵:1、是制約的雙向性,即承擔偵查、控訴、審判職能的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的制約具有相互性,每一個機關都對其他機關形成一定製約,同時它也成為其他機關制約和監督的對象。2、是檢警制約和檢法制約。一、檢警制約。1、是在立案制約。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2、是在逮捕許可權上互相制約。公安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要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如不批准,公安機關認為應當逮捕時,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檢察院不接受,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3、是在不起訴許可權上互相制約。根據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175條的規定,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4、是對偵查行為進行監督。檢察機關有權對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進行監督;公安機關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時,要報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二、檢法制約。一方面,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檢察院的指控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另一方面,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時,有權按第二審程序或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是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一種制約。

③ 案子交到檢察院又被退回公安局一般什麼原因呢

檢察院把案子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說明事實或者證據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五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所以檢察院把案子退回公安局補充偵查,說明事實或者證據存在一些問題。希望公安局對於不足的證據進行補充,有爭議的證據進行再次偵查和確認,以有利於案件的判罰。

(3)刑事訴訟法第175條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17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1、補充偵查的情況有兩種。即如果是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人民檢察院審查之後,需要補充偵查時,既可以決定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決定自行偵查,必要時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協助。

2、如果是人民檢察院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的,則不能退由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對於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期限從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起訴之日起重新計算。

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中決定自行偵查的,應當在審查起訴期限內偵查完畢。

3、補充偵查的次數不得超過2次。這既指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的案件,也包括人民檢察院決定退回偵查部門補充偵查的案件。

4、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目的在於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防止案件久拖不決,提高訴訟效率。

④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與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怎樣

根據《憲法》第一百四十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所謂互相制約,就是要求公、檢、法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能互相約束,依據法律規定的職權對有關問題、有關決定,提出自己的主張和意見,防止可能出現的偏差和要求糾正已經出現的錯誤。

分工負責是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基礎和前提,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分工負責的結果和必然要求。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的三個相互聯系的必要條件。分工負責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防止主觀片面。互相配合可以使公、檢、法三機關互通情況,通力協作,保證准確及時地懲罰犯罪和有效地保護人民。互相制約能夠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

(4)刑事訴訟法第175條擴展閱讀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運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互相配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檢、警配合。公安機關的立案、偵查,應為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提起公訴做好准備;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提請逮捕而又符合逮捕條件的,應及時批准逮捕;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自偵案件,若需要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應由人民檢察院作出決定後,由公安機關加以執行;人民檢察院需要通緝被告人時,應當通知公安機關執行。

(2)檢、法配合。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應當為法院審判做好准備,法院對檢察院提起的公訴,只要起訴書中有明確的犯罪事實和附有相關證據材料的,就應當及時開庭審判;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除特定情況外應當派員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第二、公檢法三機關互相制約。在我國,三機關互相制約具有兩個特徵:

1、是制約的雙向性,即承擔偵查、控訴、審判職能的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的制約具有相互性,每一個機關都對其他機關形成一定製約,同時它也成為其他機關制約和監督的對象。

2、是檢警制約和檢法制約。

一、檢警制約。

1、是在立案制約。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2、是在逮捕許可權上互相制約。公安機關逮捕犯罪嫌疑人,要提請人民檢察院批准,如不批准,公安機關認為應當逮捕時,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檢察院不接受,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3、是在不起訴許可權上互相制約。根據2012年刑事訴訟法第175條的規定,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應當將不起訴決定書送達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不起訴的決定有錯誤的時候,可以要求復議,如果意見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請復核。

4、是對偵查行為進行監督。檢察機關有權對公安機關的立案活動進行監督;公安機關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時,要報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偵查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二、檢法制約。一方面,人民法院經過審理,認為檢察院的指控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另一方面,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時,有權按第二審程序或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是檢察院對人民法院的一種制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法制網-「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正當性

⑤ 在刑事案件中,檢察院把案件退給公安局補充偵查,會有什麼結果

在刑事案件中,檢察院把案件退給公安機關補充偵查,有兩種結果,一種是公安機關經過補充偵查,重新將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一種是公安機關經過補充偵查,公安機關認為原認定的犯罪事實有重大變化,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做撤案處理。





⑥ 檢察院不予起訴的案件,公安機關怎麼辦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法律依據】
法定不起訴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都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此處的沒有犯罪事實,包括犯罪行為並非犯罪嫌疑人所為,該案所涉行為不構成犯罪,以及根本不存在的犯罪,即犯罪行為純屬虛構的等情形。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
存疑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75條第4款規定,對於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根據該規定,對於已經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一律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但並非都需要經過二次退回補充偵查後才能做出不起訴決定。對於經過一次退回補充偵查,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且沒有退回補充偵查必要的,也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於檢察院因證據不足不予起訴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執行機關處理。
酌情不起訴
《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規定,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按照《人民檢察院辦理不起訴案件質量標准(試行)》第1條第3款規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77條第2款決定不起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對符合上述條件,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決定不起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老年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小、社會危害不大的;因親友、鄰里及同學同事之間糾紛引發的輕微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認罪悔過、賠禮道歉、積極賠償損失並得到被害人諒解或者雙方達成和解並切實履行,社會危害不大的;初次實施輕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主觀惡性較小的;因生活無著偶然實施盜竊等輕微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人身危險性不大的;群體性事件引起的刑事犯罪中的犯罪嫌疑人,屬於一般參與者的。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