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對供暖費用的規定
Ⅰ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國有企業職工取暖費發放法律依據
沒有。取暖費屬於福利,看企業,可發也可不發。但高溫補貼有規定,而且公務員管理辦法中有的地區有取暖費規定。
Ⅱ 民法典對欠供暖費的規定
【法律分析】
法律上未統一規定,一般情況下,供暖公司未能及時的供熱,按少供日應繳暖氣費的雙倍賠償;供暖公司的供熱質量不達標准,按確認的不達標准日應繳暖氣費的雙倍賠償; 供暖期結束,在指定期限內用戶未能交齊暖氣費,所欠暖氣費要按規定交滯納金。暖氣費屬於公共設施消費,就和電費水費一樣,是消費者與供氣化司的協議關系。如果不交暖氣費,首先最有可能的是被停止供暖,直到交清費用才恢復。如果不交,供氣公司可以收取滯納金。還可以將欠費者告上法庭,由法院發傳票,並且強制執行,直接在消費者銀行帳戶劃扣欠款和開庭費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五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第五百八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Ⅲ 取暖費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取暖費在法律上是沒有相關規定的,只有所在小區的物業服務規定有說明版的。
供熱價格以及與權供熱有關的各類收費標准,由價格主管部門依法確定。供熱社會平均成本波動超過一定幅度時,價格主管部門應當適時適度調整熱價。在供熱社會平均成本上漲超過一定幅度並且熱價未調整前,市、區(市)人民政府可以酌情給予向居民用戶供熱的供熱單位以適當補貼。所以最好去當地的價格管理部門(物價局)查詢
Ⅳ 國務院取暖費暗補變明補通知企業如何給補貼
摘要 省直行政事業人員採暖補貼將直接隨工資發放。行政單位每個採暖期發放採暖補貼的標準是:正省級3800元、副省級3200元、廳局級2200元、處級1700元、科級1300元、一般工作人員1100元,事業單位的發放標準是高級職稱1700元、中級1300元、初級1100元。這是記者今天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的。
Ⅳ 門市房取暖費能報停嗎
法律分析:家庭住戶在享受集體供暖的同時還要按時繳納取暖費,如果沒有按時繳納會報停的。按照相關規定,每年都要繳納取暖費,但是新樓三年之內是可以報停取暖費的,但是報停後依然要交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費用,具體看物業公司的標准,除非沒有去物業辦理相關手續,沒有給暖氣打壓,不然多少都要交的。具體的取暖費報停的相關問題推薦詢問當地的供暖公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取暖費的收取標准為每建築平方米每月二點五元,每個採暖季按四個月計算。集體宿舍收取標准為每人每採暖季三百元。
第三條 住戶的建築面積按經房產部門核準的房產證上的面積為准。沒有房產證的住宅參照同類單元住宅面積確定。授時部住戶的建築面積按契約中規定的面積為准。
第四條 中心在讀研究生居住在學生宿舍的不發放取暖補貼,也不收取取暖費。本部或授時部單身職工住在集體宿舍(含學生宿舍)的按集體宿舍收取標准收取取暖費。
Ⅵ 取暖費報停收費標准國家是怎樣規定的
法律分析:取暖費報停收費標准,一般由地級或省級人民政府規定。暖氣報停要交供熱計量費用的20%,稱為熱能損耗補償費。取暖費報停需業主本人攜帶房本或購房合同、身份證原件、復印件至熱力公司辦理。申請報停的客戶必須對自己室內採暖設施進行維檢,將自家戶內供暖設施進行吹水,並關閉室內供回水閥門,防止跑冒滴漏發生及嚴寒天氣管道凍裂。暫停用暖期限為至少一個採暖季,本採暖季已經辦理報停手續的不再辦理恢復用暖。未辦理報停客戶,室內外供暖設施發生跑冒滴漏問題及嚴寒天氣管道凍裂,造成的自身及他人一切損失,由業主自行負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 取暖費的收取標准為每建築平方米每月二點五元,每個採暖季按四個月計算。集體宿舍收取標准為每人每採暖季三百元。
第三條 住戶的建築面積按經房產部門核準的房產證上的面積為准。沒有房產證的住宅參照同類單元住宅面積確定。授時部住戶的建築面積按契約中規定的面積為准。
第四條 中心在讀研究生居住在學生宿舍的不發放取暖補貼,也不收取取暖費。本部或授時部單身職工住在集體宿舍(含學生宿舍)的按集體宿舍收取標准收取取暖費。
Ⅶ 勞動法有規定單位必須付給工人取暖費嗎
摘要 勞動法沒有規定單位必須付給工人取暖費。 《勞動法》中沒有對取暖費規定。 如果勞動合同中有高溫費和取暖費的約定,那麼公司就應該遵守合同的約定。如果不遵守的話就違反了合同規定。
Ⅷ 單位不給員工發取暖費是違法的嗎
分為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如果勞動合同中有高溫費和取暖費的約定,那麼公司就是違反了勞動法,勞動法對取暖費等是沒有規定的,這些都是由公司與員工協商而定的,只要公司與員工約定了,則必須發放,否則就違反了勞動法,應該負法律責任。
2、如果勞動合同裡面並沒有約定,則公司沒有義務發放,也不是違法行為。
(8)勞動法對供暖費用的規定擴展閱讀:
取暖費的收取
1、取暖費按市物價部門規定的價格收取。
2、除市、區兩級財政全額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以外,各用暖單位在銀行基本帳戶中,實行工資、取暖費同比例存儲、同比例支取,即在支付工資的同時,按同比例支付取暖費。
3、各企業及非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必須與供暖單位簽訂供暖合同和供暖收費特約委託收款協議書,並認真履行合同和協議。
4、銀行按供暖收費特約委託收款協議書辦理特約委託收款,從用暖單位基本帳戶中逐月劃撥。供暖單位不按特約委託收款協議書執行的,銀行有權拒絕受理。
5、市、區兩級財政全額撥款的行政、事業單位取暖費的收繳,按照供暖單位提出的繳納金額,經用暖單位和財政部門認證後,由財政部門採取票不落地的辦法,直接撥付給供暖單位。
6、自有產權住宅的取暖費由產權單位負責收繳後交供暖單位,也可以委託供暖單位代收,產權單位負責提供住戶所在單位認證單,由供暖單位負責收繳。
7、無單位人員及情況特殊人員的取暖費,由供暖單位直接負責收繳,實行繳款供暖。
8、新建房屋的取暖費一律在供暖前由產權單位向供暖單位一次性繳清。
9、單位面積增減、住宅產權變更,必須到供暖單位辦理面積增減和過戶手續,否則取暖費仍由原用戶承付。
10、各用暖單位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對拒不核定繳費額、借故拖欠或不繳納取暖費的單位,造成停止供暖,影響生產、生活和社會安定的,視情節輕重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的行政責任。
Ⅸ 勞動法是否規定要給員工繳納取暖費
取暖費屬於企業的福利待遇,是各企業根據自身盈利能力及企業所在地區而確定的。勞動法沒有明確要求企業必須給員工發放取暖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