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口頭規定給4000
『壹』 我家今年二月底請了一個工人,當時說好做滿一年,工資就漲到4000元一個月,他說會做滿一年,他二月二
這也太離譜了吧!親,不用管,如果沒有簽合同的話,這個也好辦,如果簽了合同的話,你可以告他終止合同,如果沒有簽的話,只是口頭協議,你可以讓他告,他還需要討訴訟費,到時候你們還是占上風的,因為你們說好了,干夠一年給4000,而他一個月都沒有干夠哎,給3000都太多了,中間半個月還休假去了哎,這樣的老闆都是最好的啦
『貳』 雇傭人讓我替雇傭人辦事說給我5000我只拿到4000這犯法嗎
根據勞動法相關規定僱傭單位或者個人事實上存在僱傭關系即應敲定合同關系,雙方根據合同所規定薪資進行價值交換,僱傭主未給足報酬時明顯屬於合同違約
『叄』 口頭約定上班是十個鍾,工資是4000元一個月,按勞動法已超出兩個鍾我可以申請要加班費嗎
前期已經約定好了的,這四千元已經包含了加班費用的,,如果你要申請加班費的話,勞動合同肯定得重新簽,到時就是底薪+加班費的模式,到時老闆就不一定安排你加班了,工作可能更低!
『肆』 工資約定4000元,已拿過半年的4000元工資,但在勞動合同上以欺騙的手段只填寫了2000元,要降我工資,
有沒有東西可以證明當時約定的是4000元工資?
如果已經有半年是以4000元每月的工資拿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提供工資單、或者自行列印銀行轉賬記錄。不過勞動爭議的處理你首先需要去勞動局或者縣市級勞動仲裁委員會,他們會提供專業的服務,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免費的。不妨一試,祝你好運!
補充回答:
首先,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的表現形式,但不是勞動關系的唯一表現;另外,合同分為書面合同和口頭合同,當書面合同與口頭合同不一致時,以書面合同為准,能提出相反證據證明的除外。
就是說,如果你可以提出工資單等證據證明你們勞動關系中你的主勞動債權實質是4000元工資,那麼就應該以事實上的勞動關系為准。
『伍』 我勞動合同上約定每周工作6天,每月工資 4000 元,請問我可以要求公司支付加班費嗎
因為你的合同約是6天制/周,所以公司是有權拒絕支付的。你與公司約定的是綜合工資,這4000元錢包括了你星期六上班的加班費,假如你一個星期上了七天的話,那就可以找公司要加班費。
『陸』 沒有跟公司簽訂合同做四十天工資是不是隨便給
按照同工同酬的標准執行。
《勞動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應當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作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柒』 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合同規定違反服務期,要給公司每年維護費4000,實際上工資三千左右,這個合理不
與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約定違反服務期,要給公司每年維護費4000元,公司這樣做是違法的。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依法維護權益。
『捌』 有責底薪4000一般能拿到多少
有責底薪4000一般能拿到4000的底薪。
因為4000的底薪就是每個月保底工資最少4000,不能少於4000了,然後就是看你公司有沒有需要加班。或者你做的工作是有沒有提成的,如果公司需要加班之類的,就會另外計算加班費,或者你的工作有業績提成之類的,也是另外計算的,所以4000的底薪每個月最少4000加以上工資。
無責底薪又稱無責任底薪,是指員工即使沒能完成用人單位所下達的任務指標也可以拿到該單位所規定的最低薪水。是勞動者在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規定的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一種方式。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6條規定:
「在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勞動者在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約定勞動者沒有完成業績用人單位不發放底薪,也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至少應保證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所以,有責任底薪是否合法,判斷的標准在於勞動者在正常工作時間之內實際獲得的工資是否低於最低工資,如果不低於最低工資,則這種薪酬支付方式是合法;如果低於最低工資,則這種薪酬支付方式是不合法,用人單位需要補足。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玖』 鄭州天賜一木與我口頭約定試用期4000,轉正5100,但少發1000多,申請勞動仲裁能贏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如果沒書面約定,要求支付工資差額很難得到支持;
不過,未簽訂勞動合同,可以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拾』 勞動法 案例分析
肖某的做法是否合法?不合法。1:遂向原公司口頭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不妥,勞動法要求是書面辭職。25日後,肖某離開原公司,到通訊公司上班。勞動法要求提前30日。3沒有原來單位同意,不能到新的單位上班,會給原來單位造成損害。A建築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不法。A建築公司仍予以拒絕,稱不足一季度不能發放勞動報酬,勞動法規定單位必須足額、按時(每個月)支付勞動報酬,不得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