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高溫休息時間
『壹』 勞動法有無規定室內多少溫度以上可以高溫休假
勞動法沒有規定室內多少溫度以上可以高溫休假,只是規定了室外溫度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國家安監總局等部門
《關於印發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通知》
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貳』 勞動法規定的高溫假是幾月份
沒有高溫假這一說的,只有高溫補貼,6月1日到9月30日,共四個月
『叄』 高溫假國家有規定多少度可以放假嗎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 中華全國總工會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安監總安健[2012]89號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肆』 勞動法規定多少度可以不上班的
勞動法沒有法律明確規定 但是現下已經有重慶、長沙、南京等城市氣溫達到40℃時不上班,39℃時上半天班。 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伍』 什麼是高溫假,可以放幾天
截至2019年3月19日,在中國「高溫假」多由各地方和單位視具體情況自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並無「高溫假」這一說法。
爭議
支持方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教授唐堯建議將高溫假寫進《勞動法》。他認為,《勞動法》的宗旨就是要保護勞動者的權益,而勞動環境,尤其是特殊工作環境下勞動者健康的保護是勞動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內容,所以高溫作業有必要寫進《勞動法》。
許多人對此都表示贊同。認為天氣最熱的時候不過一星期,放假對於單位也不會有太大損失。
反對方
一些工程行業的人士表示高溫放假對他們這樣的企業來說執行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每個工程都有協議,企業必須信守和履行合同。高溫放假會影響工期,企業就要違約,放不放假不是這些企業自身可以決定的。
不過一些人也表示,即使不能放假,至少可以在作息時間上稍微調整一下。對於無法放假的企業,則可以給員工以相應的補貼。
(5)勞動法高溫休息時間擴展閱讀:
中國氣象學上,氣溫在35℃以上時可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幾天最高氣溫都超過35℃時,即可稱作「高溫熱浪」天氣。
一般來說,高溫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氣溫高而濕度小的乾熱性高溫;另一種是氣溫高、濕度大的悶熱性高溫,稱為「桑拿天」。
高溫預警信號分為三級,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其中,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在35℃以上;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37℃以上;高溫紅色預警信號的標準是: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40℃以上。
『陸』 勞動法規定高溫多少度停工
法律分析:沒有停工一說,但會有相關限制。如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等。
法律依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 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柒』 勞動法對工作環境溫度的規定
法律分析: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根據下列規定,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員工勞逸結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因行業特點不能停工或者因生產、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的需要必須緊急處理或及時搶修的情況除外。(一)日最高氣溫達到40℃時,當日應停止工作;(二)日最高氣溫達到38℃時,當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六十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捌』 高溫費發放時間勞動法是怎樣規定的
法律分析:要求各地用人單位應當在高溫天氣期間,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作業,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3在日最高氣溫達35上的露天環境下工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
同時,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還要加強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
法律依據:《關於發布企業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 為保證炎熱夏季高溫條件下各用人單位生產(工作)活動的正常進行,切實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我區實施企業高溫津貼的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10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工作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標准可在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
二、高溫津貼是對勞動者在特殊勞動環境下付出的額外勞動消耗所給予的額外的必要補償,應在企業「應付工資」項下列支,做單列工資統計入企業工資總額。實施高溫津貼後,企業不得另以貨幣形式在其他項下向勞動者支付防暑降溫費。
三、實施高溫津貼後,用人單位仍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積極採取其他防暑降溫措施,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減少高溫時段作業。同時,要繼續安排好生產(工作)場地的清涼飲料供應(有關費用按現行規定在「勞動保護費」 列支),以保證安全生產,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用人單位不得因高溫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也不能因實施高溫津貼而降低勞動者工資。
五、用人單位要加強女工和未成年工保護。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在35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上(含33的工作場所作業。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准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場所作業。
『玖』 勞動法中關於高溫環境作業的規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第八條
在高溫天氣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採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輪換作業、適當增加高溫工作環境下勞動者的休息時間和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高溫時段室外作業等措施:
(一)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台當日發布的預報氣溫,調整作業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
2、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
3、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用人單位應當採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勞動者連續作業時間,並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
(二)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用人單位應當對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三)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四)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9)勞動法高溫休息時間擴展閱讀
高溫津貼的具體標准為
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00元。高溫津貼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發放,在企業成本費中列支。
其他相關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措施,也按照新政策執行。如用人單位在崗且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也需列入發放范圍,職工未正常出勤的,可按其實際出勤且提供的勞動天數折算發放等。
享受高溫津貼的范圍
從以前露天作業且工作場所溫度達33℃以上的人群擴大至所有勞動者;
發放的時間從過去的7—9月,擴大至6—10月。
也就是說,每年6—10月,就算勞動者沒有在室外高溫條件下工作且工作場所溫度低於33℃,這期間也可拿到100元/月的高溫津貼。
而高溫天氣下,工作場所溫度高於33℃的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則可拿150元/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