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春節工資計算的規定
㈠ 勞動法規定春節期間工資發放標准
【法律分析】
過年七天假期工資是屬於帶薪休假,按平時的日平均工資標准發放。如果七天假期中加班工作,其中初一、初二、初三這三天按日平均工資300%標准發放工資,初三、初四、初五和初六這4天是調休放假,這4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200%的計算。對於加班工資發放的具體情況,是需要嚴格基於上述法律中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的,特別是不同的加班時間所認定的加班工資待遇情況是不同的,如果未按照上述規定發放工資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㈡ 勞動法春節節假日工資規定
春節正假三天加班工資300%,其他四天周末調休,就按周末加班處理。
㈢ 春節期間工資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
春節是法定假日,農歷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是春節法定假期,這三天是春節法定假期,也是帶薪假期。這三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的300%計算。而初三至初六四天則是相鄰雙休日的調休,如果加班的話應按照平時工資的2倍支付加班費。去年,原勞動保障部啟用了最新的薪酬計算方法。由於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制度計薪日也從原來的20.92天改為21.75天。對於上班的員工來說,工資是肯定有的了,並且比原來的日工資多很多;而對於那些休假的員工,一般也是帶薪休假的,其中兩者之間的日工資計算標準是不同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㈣ 春節加班工資怎麼算,國家規定放假多少天
1、春節是法定假日,初一、初二、初三是春節法定假期,也是帶薪假期。這3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的300%計算。其他的四天加班工資按不低於應得報酬200%的計算。
2、《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因此,對於實行標准工時制的勞動者,如果在「春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於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而在法定假日其他休息天加班應當以公休日加班的標准給予雙倍支付工資。
㈤ 春節放假工資是怎麼算的
根據我國現行的《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的加班工資:日工資×300%。
依據上述規定,如果春節7天都加班,法定節假日3天(初一、初二、初三),法定公休日4天(初四到初七),則除正常月工資外還必須額外支付的加班工資應為:法定節假日的計算方式為:月工資收入÷21.75天×3天×300%;法定公休日的計算方式為:月工資收入÷21.75×4×200%。這就是春節加班應當額外多得的工資。
㈥ 過年工資怎麼算
我們國家勞動法規定,如果在節假日上班,是兩倍或者三倍的工資。所以如果你過年西站上班的話,單位就應該給你開兩倍或三倍工資。
㈦ 春節加班工資怎麼結算
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的,應首先安排其補休;補休時間不得少於加班時間。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本人日或小時加班工資計發基數的200%支付加班工資。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本人日或小時加班工資計發基數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不能用調休或者補休來替代。
「加班工資計發基數」,是指用人單位正常生產經營情況下勞動者本人上月扣除加班工資後的工資,但是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勞動者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視為延長工作時間,用人單位應按150%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適用加班費相關規定。
㈧ HR必看,春節假日出勤工資如何計算
【導讀】再過半個月就到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了,那麼春節假期考勤怎麼算呢?怎麼是按照實際出勤天數計算還是按照應出勤天數和缺勤天數計算呢?為了幫助大家過好年,為此小編特整理了以下春節工資計算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工作日和計薪日的規定
1、工作日的規定:《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2、計薪日的規定: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二、計薪日工資的計算原理
如果一位員工的年薪是26100,按照2019年的表計算,那麼他的日工資=年薪26100元÷計薪日261天=100元/計薪日,按照實際計薪日得出:年薪26100元=2175元/月×12個月。
三、出勤工資和缺勤扣款的比較
1、出勤工資:是指按實際出勤發工資,即上一天班,拿一天錢,月工資=日工資×月出勤天數,還是以員工年薪26100為例,那麼他的月工資如果按照出勤天數計算就是=100元/天×月出勤天數,其中法定節假日按出勤計算,每月計薪日不同,全勤員工每月工資不同。
2、缺勤扣款:是按缺勤扣工資,即缺一天班,扣一天錢,月工資=月薪酬-缺勤工資;他的月工資如果按照缺勤扣款方式計算就是=2175元-(缺勤天數×100元/日)其中法定節假日按出勤計算。全勤員工每月工資相同。
四、常見的問題
1、如果出勤不足半月,按出勤日計薪,超過半月,按請假日扣薪,這樣是否合理呢?
解答:無論是缺勤還是出勤的計算方法是一致的,用出勤工資就一直用出勤算,按缺勤扣款就一直按缺勤扣款算。
2、請假期間的雙休日是算計薪日還是請假日呢?如連續請了十天假,中間包含了一個周六周日,那實際算起來我是請了十天假還是八天假呢?
解答:根據有關規定,雙休日是不計算在請假中的,不算計薪日,按照8天算是合理的。
3、某個月份23個計薪日,如果全請假,就要扣23個100元/天,但工資是2175元,這樣是否就是負的了?
解答:缺勤扣款需要設計特殊的約定。比如工資不為負,為負時按零計算;出勤不足10天的,月工資總額不得超過月工資標準的50%;不足15天的,不得超過月工資標準的75%,類似這樣的特殊約定。
法律法規並不強制要求企業一定按21.75來計算月薪,工作方法需要考慮實際工作和生活習慣,沒有最優方案,只有最適合企業的方案,條條大路通羅馬,關鍵在於如何走,知識是基礎,權變是手段。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的關於「HR必看,春節假日出勤工資如何計算」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希望各位已通過考生在本行業繼續深耕,才不枉費四級人力資源師證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