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勞動法上班遲到5分鍾
1. 勞動法遲到是怎麼規定處罰的
勞動合同法關於遲到的規定並不明確,遲到罰款在各項法律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版,沒權有規定可以罰款也沒有規定不能罰款。因此,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自己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明確的約定,並且保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資料: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處理、處分決定必須做到三點:
(1)違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2)適用法律法規或者公司規章制度准確適當;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單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管理權隨意處分、處理員工的,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情、合理、適當。
2. 遲到幾分鍾算遲到
1、未在單位規定的上班時間到達工作崗位的,即為遲到。
2、因為現在電子簽到的普及,嚴格來說,只要遲到1秒鍾,也屬於遲到的范疇。
3、對於工作中的遲到認定及處罰問題,《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由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作出規定。一般認為,工作中的遲到屬於違反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給予遲到的勞動者以紀律處分,如警告等。如經常性遲到或者累計遲到時間較長,可以視為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行業,用人單位可依法予以辭退。
3. 試用期遲到扣錢是合法的嗎公司規定遲到超過5分鍾,一次扣30塊錢。試用期的月工資是1200元.
公司規定遲到超過5分鍾,一次扣30塊錢。試用期的月工資是1200元,試用期遲到扣錢是違法行為。
勞動法規定,除了職工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外,是不能扣款的。
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當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因此單位不能對員工處以罰款。
由於法律對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提高公司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顧,對於勞動者肆意遲到等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用人單位雖然不能罰款但是有權在規章制度中制定相應的考勤制度合理扣發一定的全勤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八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二)採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餘部分的效力,其餘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並具備以下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勞動紀律;
(六)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七)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4. 上班早退5分鍾,勞動法如何處理
上班早退5分鍾,在勞動法中並沒有規定如何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4)新勞動法上班遲到5分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5. 急!!!請問員工遲到5分鍾就扣5天工資是否合違犯勞動法
嚴重違法了。
公司一般都有他的勞動紀律、規章制度之類的,這些東西的一個前提就是要合法,不合法的規章制度是無效的。
一般來說遲到5分鍾只能記遲到一次,口頭警告或者象徵性的罰一點錢,比如罰款5元。
你說的這種情況是用人單位變相的剋扣工資行為,可以要求其改正,協商不了的就向勞動局投訴、申請調解啦
另外說一下,這樣的用人單位不做也罷,有合適的地方就馬上跳槽吧!越快越好!!
6.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麼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知你關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7. 勞動法規定幾分鍾內不算遲到
法律分析: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據自己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切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8. 員工遲到關於勞動法的規定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公司可以依據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二條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仲裁裁決無異議的,當事人必須履行。第八十四條
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當地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組織有關各方協調處理。
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9.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考勤卡或其他證據作為員工遲到違紀事實基本依據,對其遲到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扣除相應的工資作為處罰,扣除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10. 勞動法關於遲到的規定
勞動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定義遲到、早退。只有明確病假,事假等假期的工資計算方法。公司可以依據自己制定的規章執行處罰措施,但是處罰數額不得超過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且處罰後剩餘工資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