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關於再審的法律規定
A. 行政訴訟再審的情形
行政訴訟再審的情形有: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B. 行政訴訟是否可申請再審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可以申請再審。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九十一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C. 行政訴訟再審期限最新規定
行政訴訟再審期限最新規定,行政訴訟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查,若是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向本院院長提出,由本院院長批准。當事人若是需要提起行政訴訟再審的,必須在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否則過了可以申請再審的期限,導致不能申請,另外申請再審期限,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一十二條
人民法院應當自再審申請案件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D. 行政訴訟申請再審的法定期限
法律分析:行政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立案程序的規定》
第一條 再審申請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再審申請人是生效裁判文書列明的當事人,或者其他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被裁判文書列為當事人,但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三)申請再審的裁判屬於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的生效裁判;(四)申請再審的事由屬於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
第二條 申請再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一)再審申請被駁回後再次提出申請的;(二)對再審判決、裁定提出申請的;(三)在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作出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決定後又提出申請的;前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情形,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E. 行政訴訟怎麼二審再審
行政訴訟二審申請再審之後,如果上一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審申請,則當事人可以申請二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申請二審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向其提出檢察建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三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F. 行政訴訟再審需要什麼條件
對行政訴訟提起再審的條件:當事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各級人民法院院長發現本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或者發現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書內容違法的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九十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書內容違法,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書內容違法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G. 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我敗訴了怎麼提起行政再審
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敗訴了,可以向省高院提起行政再審申請。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法律分析
一審二審都敗訴當事人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終審申訴。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不同的啟動再審的部門也反映了當事人有不同的申訴救濟途徑,當事人不僅僅可以到中級人民法院反映訴求,也可以到省高院、檢察院進行申訴。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或本院院長。提起再審的客體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審或第二審案件的判決或裁定。提起再審的時間是判決或裁定生效以後六個月內提出,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二審是基於上訴程序而產生的,此時原判決還沒有生效。再審是基於審判監督程序而產生的,此時判決已經生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九十一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不予立案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H. 二審行政訴訟怎麼申請再審
法律分析:1、再審申請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再審申請人是生效裁判文書列明的當事人,或者其他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被裁判文書列為當事人,但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三)申請再審的裁判屬於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規定的生效裁判;(四)申請再審的事由屬於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的情形。
2、申請再審材料;申請再審,應當提交下列材料:(一)再審申請書,並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二)再審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再審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能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的,應當提交情況說明;(三)委託他人代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四)原審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或者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五)法律、法規規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八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確有錯誤的; (二)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未經質證或者系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五)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六)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七)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八)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