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法規指定時間
⑴ 教育法規和教育政策都是由什麼部門制定的
教育法律由全國人大或常委會制定,教育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部門規章由教育部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規由省級立法機關及政府制定。
⑵ 教育行政法規由誰制定
法律分析:教育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部門規章由教育部制定,地方性教育法規由省級立法機關及政府制定。教育行政法規是指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為實施、管理教育事業,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律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六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七條 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⑶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從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是為規范普通高校學生管理行為,維護普通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學生合法權益,培養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建設者和接班人,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由教育部於2017年2月4日發布,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辦學內容
一是增加了新生入學資格初步審核及入學後復查的內容、操作方法,從制度上和操作上減少和杜絕了冒名頂替、弄虛作假獲得入學資格的可能性。
二是健全了轉專業、轉學的條件和程序要求,對不得轉學的具體情形和條款進行了整合和明確。
三是規定學生應履行恪守學術道德,堅守學術誠信的義務,建立對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機制。
四是要求高校健全學習成績管理制度,強調應當真實、完整地記載、出具學生學業成績。
五是將有關學歷、學位證書管理的規定予以整合、規范。
⑷ 什麼是教育法規
教育法規是來調整教育自活動和教育行政活動中發生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主要指有關教育的專門法律、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也包含其他法規中調整有關教育的各種法律關系的規范性條文。在中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法律」,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教育行政法規」;由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發布的教育法規,稱為「地方性教育法規」。
⑸ 我國頒布了哪些教育法律和法規
一、教育法律抄
1、中華襲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二、教育行政法規
1、教師資格條例
2、幼兒園管理條例
3、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4、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三、教育部門規章
1、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2、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3、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
4、實施教育行政許可若干規定
5、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四、相關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⑹ 教育行政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其名稱一般有三種:(1)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較全面、系統規定的,稱「條例」;(2)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規定的,稱「規定」;(3)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較具體規定的,稱「辦法」。二、行政法規草案有兩種批准方式:(1)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批准;(2)由國務院總理審批。三、經審議通過或審定的行政法規,可有兩種發布方式:(1)由國務院發布;(2)由國務院批准,國務院主管部門發布。不論採取哪種批准方式或發布形式,都具有相等的效力。在我國教育法規體系中,教育行政法規的效力低於法律,高於其他法規。一切地方性教育法規、教育規章等,均不得與之相抵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國家建立科學的學制系統。學制系統內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教育形式、修業年限、招生對象、培養目標等,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八條國家制定學前教育標准,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第十九條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並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二十條 國家實行職業教育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採取措施,發展並保障公民接受職業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的教育,促進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並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第二十二條 國家實行學業證書制度。經國家批准設立或者認可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
第二十三條 國家實行學位制度。學位授予單位依法對達到一定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授予相應的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採取各種措施,開展掃除文盲的教育工作。按照國家規定具有接受掃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應當接受掃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五條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
⑺ 全國人大及其委員會頒布實施的七部教育法是什麼
狹義的教育法,是特指國家最高權利機關制訂的有關教育的規范性文件,即教育法律,在我國它專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最高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全國人大制訂教育法律有:
①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②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③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④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⑤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⑥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⑦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頒布時間1980-02-12,生效時間1981-01-01
為了促進我國科學專門人才的成長,促進各門學科學術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科學事業的發展,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特製定本條例。凡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公民,都可以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相應的學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發布日期1986年4月12日,實施日期1986年7月1日
是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時間1993年10月31日,施行時間1994年1月1日
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來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保障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加強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確保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優化和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時間1996年5月15日,施行時間1996年9月1日
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根據教育法和勞動法,制定的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發布時間1995年3月18日,施行時間1995年9月1日
是我國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教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教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教育工作進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階段,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修訂時間1998年8月29日,施行時間1999年1月1日
是為了發展高等教育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 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時間2002年12月28日,實施時間2003年9月1日。
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民辦學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⑻ 咱們國家第一部教育法律法規是什麼時候頒布的
1980年2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並於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81年5月20日,國務院批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制定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的標准,建立了中國的學位制度。《條例》作為新中國第一部教育法律,標志我國教育開始走上依法治教軌道。
⑼ 與學前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及時間有哪些
1,《幼兒園管理條例》
《幼兒園管理條例》是為了加強幼兒園的管理,促進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制定的法規,1989年8月20日,《幼兒園管理條例》經國務院批准,1989年9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令第4號發布,自1990年2月1日起施行。
(9)教育行政法規指定時間擴展閱讀:
教育(Preschool Ecation)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孩童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兒童是人生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又是發展最快的時期,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對幼兒智力及其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兒童的形成、發展,無一不與適當、正確的學前教育有關,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學前教育。學前智育是一個多方面的培養過程。對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關注也不可小覷。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心智發展極不成熟,需要家長及幼師積極的引導。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很強,缺乏對他人的關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為家長和幼師,應積極引導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學會分享、樂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