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北理考試
㈠ 民事訴訟法題的答案
適用簡易程序來審理案自件不能人為的簡化訴訟程序,只能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辦理案件。本案中如果原告因與被告達成協議而撤訴的話,法院不需製作調解書,只需製作準予撤訴的民事裁定書即可。原、被告可在庭下書寫協議書,但此協議書不具強制執行力,只對協議幾方有約束力。本案原告起訴的為四個被告,而法庭僅傳喚兩個被告到庭,屬遺漏當事人,程序違法。
㈡ 北京大學法學考研的科目問題
除了外語和政治之外,北京大學法學碩士的專業課方面,考生不分報考專業,一律須通過覆蓋 10 個考試科目的兩門考試,兩門考試分別以綜合 A 卷和綜合 B 卷來測驗,滿分各為 150 分。其中,綜合 A 卷考試內容包括:憲法( 20 分)與行政法學( 30 分)、刑法( 40 分)、刑事訴訟法( 30 分)、國際公法( 30 分)。綜合 B 卷考試內容包括:法理學( 20 分)、民法( 45 分)、民事訴訟法( 30 分)、經濟法( 30 分)、國際經濟法( 25 分)。以上各科目後面括弧內所示分值為 2005 年至 2007 年這三年來的命題表現。報名時不填報專業,獲得復試資格後再填報專業,復試階段進行專業課筆試和綜合面試,參加復試比例為 150% 至 200% 之間。
但有小道消息說,今年的法學考研可能會有變動,也許會變成在初試階段就分專業。具體的要等今年的簡章下來了。
參考書目
憲法學
張千帆:《憲法學導論》;周葉中:《憲法學》;王磊:《憲法的司法化》;王磊:《比較憲法》。
行政法學
姜明安:《行政法學》。
刑法學
楊春洗、楊敦先:《刑法學》;陳興良的教材與論文。
刑事訴訟法學
汪建成:《刑事訴訟法學》。
國際法學
王鐵崖:《國際法導論》、《國際法》白桂梅:《國際公法》。
法理學
周旺生:《法理學》;沈宗靈:《法理學》。
民法學
魏振瀛:《民法》。
民事訴訟法學
潘劍鋒:《民事訴訟法學》。
經濟法學
張守文、肖江平:《經濟法學》;張守文:《經濟法的理論與重構》;甘培忠:《企業公司法》;劉劍文的教材與論文。
國際經濟法學
陳安:《國際經濟法學》;馮大同:《國際貿易法》;王慧:《國際私法》。
以上書目大多屬於教材性質,先把它們融會貫通以後,接著開始重點閱讀北京大學法學院各專業著名教授們的近三年期刊論文,以掌握最新的命題重點與趨勢。法理學方面的鞏獻田、朱蘇力與周旺生、強世功,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方面的姜明安、湛中樂與王磊,刑法學方面的劉守芬、陳興良、郭自力、王世洲與白建軍,民法學方面的劉凱湘、錢明星、尹田與魏振瀛,訴訟法學方面的潘劍鋒、陳瑞華與汪建成,經濟法學方面的劉劍文、甘培忠、張守文與劉燕,國際法學方面的李鳴、吳志攀、饒戈平、白桂梅、龔刃韌、李紅雲、張瀟劍、劉東進與邵景春等老師的著作,絕對是准備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入學考試時一定要密切注意的。
今年的考試方式確實有變化了。初試兩門專業課,一門是所報專業課程,另一門是綜合試卷,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刑訴、民法、民訴。復試階段進行專業面試,復試比例為150%。當然,上面所列的參考書目都是我們一些學生自己琢磨的,學校是不指定的,談不上參考書目的變化。
㈢ 自考民事訴訟法,考試范圍
國際私法
基本要求
掌握國際私法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制度,尤其要結合中國的有關立法、司法解釋和實踐以及中國締結或加入的有關國際條約,重點掌握國際私法的概念、淵源,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沖突規范及准據法的確定,識別、外國法的查明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物權、合同、侵權、商事、家庭及繼承法等法律關系的法律適用,國際民商事仲裁,國際民事訴訟法和區際司法協助等問題。
第一章 國際私法概述
第一節 國際私法的概念
國際私法的名稱(法則區別說 私國際法 國際私法 沖突法) 國際私法的調整對象(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 國際私法調整國際民商事法律關系的方法) 國際私法的定義 國際私法與國際私法學
第二節 國際私法的范圍
在國際私法范圍上的不同主張 國際私法的規范(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規范 沖突規范 國際統一實體私法規范 國際民商事爭議解決規范)
第三節 國際私法的淵源
國內法淵源(國內立法 國內判例 司法解釋) 國際法淵源(國際條約 國際慣例)
第二章 國際私法的主體
第一節 自然人
自然人的國際私法主體資格 自然人的國籍(自然人國籍的概念 自然人國籍的積極沖突的解決 自然人國籍的消極沖突的解決) 自然人的住所(自然人住所的概念 自然人住所的積極沖突的解決 自然人住所的消極沖突的解決) 自然人的居所
第二節 法人
法人的國際私法主體資格 法人的國籍(法人國籍的確定 中國在實踐中確定法人國籍的做法) 法人的住所 法人的營業所 外國法人的認可(外國法人認可的概念 外國法人認可的方式外國法人在中國的認可)
第三節 國家
國家的國際私法主體資格 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國家及其財產豁免的概念 國家及其財產豁免問題的產生 國家及其財產豁免權的內容 關於國家及其財產豁免的理論 國家及其財產豁免與國家的民商事法律責任 中國的實踐)
第四節 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的國際私法主體資格 國際組織在國際民商事交往中的特權與豁免(國際組織的特權與豁免的產生與發展國際組織享有特權與豁免的根據 國際組織在國際民商事交往中的特權與豁免的內容) 中國公務網 2004-8-5 23:26:08
第五節 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
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概述 關於外國人的民商事法律地位的制度(國民待遇 最惠國待遇 優惠待遇) 外國人在中國的民商事法律地位
第三章 法律沖突、沖突規范和准據法
第一節 法律沖突
法律沖突的概念和類型(法律沖突的概念 法律沖突的類型) 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產生和特點(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產生 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特點) 國際民商事法律沖突的解決方法(沖突法解決方法實體法解決方法)
第二節 沖突規范
沖突規范的概念(沖突規范的名稱和定義 沖突規范的特性) 沖突規范的結構(沖突規范的構成 連接點 系屬公式) 沖突規范的類型(單邊沖突規范 雙邊沖突規范 重疊適用的沖突規范選擇適用的沖突規范)
第三節 准據法
准據法的概念和特點(准據法的概念 准據法的特點) 准據法的選擇方法 准據法的確定(區際法律沖突與准據法的確定人際法律沖突與准據法的確定 時際法律沖突與准據法的確定)
第四章 適用沖突規范的制度
第一節 識別
識別的概念 識別的依據(依法院地法識別說 依准據法識別說)
第二節 反致
反致的概念和類型(直接反致 轉致 間接反致 包含直接反致的轉致 完全反致) 反致問題的產生 關於反致的實踐 中國關於反致問題的規定
第三節 外國法的查明和解釋
外國法的查明的概念 外國法的查明方法 無法查明外國法的解決辦法 外國法的錯誤適用(適用內國沖突規范的錯誤 適用外國法本身的錯誤) 外國法的解釋 中國關於外國法的查明的規定
第四節 公共秩序保留
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 關於公共秩序保留的實踐 中國關於公共秩序制度的規定
第五節 法律規避
法律規避的概念 法律規避的效力 法律規避的對象 中國關於法律規避的規定
第五章 國際民商事法律適用
第一節 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自然人權利能力的法律適用(自然人權利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權利能力的法律沖突 自然人權利能力的法律適用) 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概念 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沖突自然人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 法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法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法律沖突 法人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
第二節 法律行為、代理和時效
法律行為的法律適用(法律行為的法律沖突 法律行為的法律適用) 代理的法律適用(代理的法律沖突 代理內部關系的法律適用 代理外部關系的法律適用) 時效的法律適用(時效的法律沖突時效的法律適用)
第三節 物權
物之所在地法原則(物之所在地法原則的含義和理論依據 物之所在地法的適用范圍 物之所在地法適用的例外) 物權關系的法律適用(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 不動產物權的法律適用)
第四節 債權
合同的法律適用(合同准據法的概念 分割論與單一論 主觀論與客觀論 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 客觀標志說 最密切聯系原則 特徵性履行方法 合同自體法 中國的有關規定) 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侵權行為的法律沖突 一般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 特殊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 中國關於侵權行為法律適用的規定)
㈣ 民事訴訟單選題
B訴訟中止的恢復不影響原裁定效力
A繼承糾紛不適用仲裁條款
B不告不版理
B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權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兩年內提出。
C妹妹是必要共同訴訟人
D請求支付的標的必須價值確定
B協議管轄的法院有限制: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原告住所地、合同簽訂地、標的物所在地。因此該協議無效。
㈤ 民事訴訟法題目,急求答案
1.錯誤2.錯誤3.正確4.(2)5.(4)6.(4)7.(送達費)8.(理由)9.(3.4.5)10.(1.2.4.5)
㈥ 北大法學研究生考試科目有哪些
北大法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1) 思想政治理論
(2) 英語一 ; 俄語 ; 日語 ; 法語 ; 德語 )
(3) 專業課內(例如 民商法容學 )
(4) 法學綜合卷
北大本部只有法學碩士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前者綜合科與專業課由北大自行命題,後者參加聯考、統一教材。
如果考法學碩士的話,是要看你報考方向的,一般每個方向裡面都是有一門要考的,叫法學綜合,另外一門是根據你報考方向定。
法學綜合卷考試內容包括:憲法、行政法、刑法、刑訴、民法、民訴。復試階段進行專業面試,復試比例為北京大學法學院考試科目最多,俗稱「十項全能」(指考試科目包含法理學、憲法與行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民商法、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經濟法等)。
題目全部以主觀題形式出現,同時由於學校知名度高,招收人數少,和至今依然是公費等特點,導致競爭異常激烈,所以總體來說,考北大法學院難度較大,卻是很多學子的夢想寄託之地。1
㈦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考試急用高手請幫忙!!!!
1、管轄法院源:房屋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因為是繼承的是不動產。
2、甲:上訴人 乙:上訴人 因為都不服一審判決,都提出了上訴。
3、對於丙的請求,應當先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發回重審。 因為丙在本案中,也有繼承權利的,屬於必要訴訟參與人。二審遺漏必要訴訟參與人的,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發回重審。
㈧ 北大法律自考本科都考哪些。有哪幾門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01C1301)法律(本科段)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學分 非筆試課程代碼 非筆試課程名稱 非筆試課程學分 備注
00004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00005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00167 勞動法 4
00223 中國法制史 5
00226 知識產權法 4
00227 公司法 4
0022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4
00230 合同法 4
00211 法理學(一) 7
00212 憲法學(一) 4
00242 民法學 7 加考課
00243 民事訴訟法學 5
00245 刑法學 7
00246 國際經濟法概論 6
00249 國際私法 4
00262 法律文書寫作 3
00855 婚姻家庭法(一) 3
00169 房地產法 3 9門選考3門
00233 稅法 3
00256 金融法(一) 4
00257 票據法 3
00258 保險法 3
00259 公證與律師制度 3
00263 外國法制史 4
00264 中國法律思想史 4
00265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00015 英語(二) 14 3門選考1門
00016 日語(二) 14
00017 俄語(二) 14
10051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0
㈨ 民事訴訟法練習題
民事訴訟法學練習題
--------------------------------------------------------------------------------
一、填空題
1.訴訟上的法律行為包括__________和行為。
2.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損害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__________地、__________地、__________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3.因共同海損提起的訴訟,由__________地、__________地和航程終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民事訴訟證據的特徵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性、__________性和合法性。
5.在證據可能__________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
6.開庭審理民事案件的順序是:開庭審理的准備工作、審理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調解以及__________。
7.原告經__________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__________的,可以按撤訴處理。
8.涉外民事案件中,居住在國外的一方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限__________日,不服一審裁定的上訴期限__________日。
9.申請適用督促程序的債權人,要求給付的必須是金錢或__________。
10.除權判決是指在__________期間無人申報權利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根據申請人的申請,宣告__________,從而使__________人喪失票據權利的一種判決。
11.執行異議,是指在執行過程中,__________人對__________提出異議,主張實體權利。
12.委託執行,是指負責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的人民法院,在__________情況下,委託有關的人民法院代為執行的一種法定執行方式。受委託執行的法院應在收到委託函件後的__________日內開始執行。
13.涉外合同或__________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與爭議有__________聯系的地點的法院管轄,但不得違背我國民訴法關於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二、正誤判斷
1.訴訟因當事人起訴而開始,體現了民事訴訟的主動性。( )
2.判例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淵源之一。( )
3.在我國,人民法院獨立審判,不等於合議庭和獨任審判員的獨立審判。( )
4.公民之間可以互相支持起訴,是支持起訴原則的體現。( )
5.所有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都包括案件事實真相和訴訟請求。( )
6.以當事人所在地作為確定地域管轄的唯一依據的,統稱為一般地域管轄。( )
7.因票據糾紛提起的訴訟,由票據糾紛發生地和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
8.管轄權的轉移,實質是級別管轄的變動。( )
9.法人被承包後,與人發生糾紛的,承包人是訴訟當事人。( )
10.訴訟權利義務的承擔就是更換當事人。( )
11.被告是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民事權益的人。( )
12.財產保全是對財產權利的處分。( )
13.委託代理人申請財產保全,須經被代理人特別授權。( )
14.委託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來源於委託代理合同。( )
15.共同訴訟也是訴的合並。( )
16.要求解除收養關系的訴訟是變更之訴。( )
17.原訴的原告撤訴後,反訴仍然進行,並不因原訴撤回而停止。( )
18.民事訴訟中的承認是指當事人對案件事實和證據事實的真實性的認可。( )
19.舉證責任由法院、當事人分擔。( )
20.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任何一方當事人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21.只有在訴訟程序進行中,當事人才享有訴權。( )
22.反訴的目的,在於使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失去依據。( )
23.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的,使用裁定。( )
24.原始證據必定是直接證據,派生證據必定是間接證據。( )
25.申請財產保全,必須提供擔保。( )
26.按撤訴處理的案件,當事人不得再次起訴。( )
27.訴訟中止是訴訟活動的全部暫時停止。( )
28.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案件,不受期限的限制。( )
29.申請公示催告的票據持有人不一定是票據權利人。( )
30.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對等原則是對同等原則的補充。( )
三、選擇題
1.依法必須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是:( )
a、離婚案件
b、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c、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
d、涉及個人隱私的案件
2.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是:( )
a、涉外案件
b、重大涉外案件
c、海事案件
d、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3.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下述法院中有管轄權的是:( )
a、運輸始發地法院
b、運輸目的地法院
c、事故發生地法院
d、被告住所地法院
4.下述訴訟中,實行「被告就原告」原則確定管轄的是:( )
a、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b、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訴訟;
c、離開住所一年以上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d、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5.下述情況下,必須適用合議制審理的是( )
a、二審案件 b、再審案件
c、重審案件 d、依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6.下述主體中,具有當事人資格的是:( )
a、法人 b、公民
c、聯營體 d、個體工商戶
7.不具備作證能力的自然人,指的是:( )
a、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b、不具備訴訟行為能力的人
c、未成年人
d、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8.需特別授權,委託代理人方可行使的訴訟權利是:( )
a、放棄訴訟請求 b、提起反訴
c、要求迴避 d、變更訴訟請求
9.用以證明房屋修建年代的刻有修建時間的牆磚,屬:( )
a、書證 b、物證
c、既是書證也是物證
d、既非書證,也非物證
10.不需要證明的事實有:( )
a、眾所周知的事實
b、推定的事實
c、預決的事實
d、對方當事人不否認的事實
11.調解書的生效時間是:( )
a、達成調解協議時
b、任何一方收到調解書時
c、調解書蓋上法院印章時
d、雙方當事人簽收時
12.調解結案的案件訴訟費用的負擔方式是:( )
a、原告負擔 b、被告負擔
c、由法院確定
d、由當事人協商負擔
13.必須到庭的證人未到庭,人民法院應當( )
a、中止訴訟 b、終結訴訟
c、延期審理 d、繼續審理
14.訴訟進行中,一方當事人死亡,人民法院應當:( )
a、裁定延期審理
b、裁定中止訴訟
c、裁定終結訴訟
d、根據具體情況,或裁定中止訴訟或裁定終結訴訟
15.已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訴的,人民法院應:( )
a、一概不予受理
b、受理後,裁定駁回
c、一概予以受理
d、經審查,符合起訴條件的予以受理
16.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是:( )
a、重復起訴的案件
b、撤訴後再起訴的案件
c、已經法院調解和好或判決不準離婚,原告又起訴的案件
d、被告不明確的案件
17.可以先予執行的案件范圍是:( )
a、追索人身損害賠償的案件
b、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
c、追索扶養費、撫恤金的案件
d、追索贍養費、撫育費和醫療費的案件
18.當事人可以上訴的裁定是:( )
a、不予受理的裁定
b、對管轄權異議的裁定
c、關於財產保全的裁定
d、駁回起訴的裁定
19.簡易程序的「簡易」體現在:( )
a、適用獨任制審理
b、簡便的起訴和受理方式
c、簡便的傳喚方式
d、不開庭審理
20.適用督促程序的條件是:( )
a、債權人請求給付的是金錢或有價證券
b、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
c、支付令能送達債務人
d、債務人明確拒絕償還債務
四:名詞解釋
1、民事訴訟 2、兩審終審
3、專屬管轄 4、移送管轄
5、當事人 6、訴訟行為能力
7、訴訟代表人 8、訴訟標的
9、舉證責任倒置
10、民事訴訟強制措施
11、缺席判決 12、執行根據
13、執行回轉 14、司法協助
五、問答題
1、什麼是辯論原則?
2、什麼是處分原則?
3、什麼是訴訟法律關系?訴訟法律關系有哪些構成要素
4、什麼是反訴?反訴應具備什麼條件?
5、什麼是財產保全?財產保全的條件是什麼?
6、什麼是簡易程序?其適用范圍如何?
7、二審法院對不服一審判決的上訴案件有哪幾種處理方式?
8、如何確定再審案件適用一審程序還是二審程序?
9、申請公示催告的條件是什麼?
10、《民事訴訟法》就涉外民事訴訟有哪些特別規定?
11、什麼是協議管轄?其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
1、A市甲公司與B市乙公司於1992年7月1日在C市簽訂了一份化工原料供應合同。合同約定:①由甲公司提供乙公司化工原料50噸,價值500萬元人民幣,乙公司收貨付款。②合同履行地在A市;③如發生糾紛,由C市某區基層法院管轄。合同簽訂後,乙公司為及時提貨,先付給了甲公司100萬元貨款,甲公司遂於同年10月2日將50噸化工原料運送至B市,乙公司收貨後,拒付另400萬元貨款。11月,乙公司被上級主管部門並入丙公司。12月,甲公司以乙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為被告,向C市某區基層法院提起訴訟。訴訟進行中,丁公司提出,甲公司所供之化工原料系丁公司所有,原是暫存於甲公司倉庫的,甲公司無權出售,故要求法院將化工原料判給它處理。
問①C市某區基層法院對此案有無管轄權?
②此案中將乙公司上級主管部門列為被告是否妥當?
③如丁公司參加訴訟,應如何確定其在訴訟中的地位?
2、南京市鼓樓區「長運」運輸公司的一輛東風牌貨車於1994年7月2日承運杭州市西湖區「富仕」服裝公司的一批布匹,車行至浙江省長興縣內,因司機吳遼違章駕駛,發生事故,撞壞長興縣不銹鋼廠的廣告牌,同時所運貨物也受到損失。8月9日,「富仕」服裝公司和長興縣不銹鋼廠同時以「吳遼」為被告,向長興縣法院起訴。長興縣法院合並審理。
問:此案可否合並審理?如可以合並審理,請確定案件當事人;如不可以合並審理,則分析各案的管轄法院和當事人。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事件 2、碰撞發生。碰撞船舶最先到達。加害船舶被扣留
3、船舶最先到達。共同海損理算
4、客觀。關聯
5、滅失 6、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評議和宣判
7、傳票。中途退庭。
8、30日。30日。
9、有價證券
10、申報(或權利申報)。票據無效。票據實際持有。
11、案外人。執行標的物。
12、執行不便。15日。
13、財產權益。實際。
二、正誤判斷(√表示對;×表示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三、選擇題
1.cd 2.bcd 3.abd 4.ad
5.abc 6.abd 7.d 8.abd
9.a 10.abc 11.d 12.d
13.c 14.d 15.d 16.ad
17.bcd 18.abd 19.abc 20.abc
四、名詞解釋
1、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理和解決民事案件的活動,以及因此而產生的訴訟法律關系的總和。
2、一個民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即終結訴訟的審級制度。
3、法律規定的某些民事案件專由特定的法院管轄,其他法院均無管轄權。此類管轄具有獨占性和排它性。
4、人民法院對已經受理的案件,發現自己無管轄權,從而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5、因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人發生民事權利義務爭議,以自己的名義向法院起訴,並受法院裁判約束的利害關系人。
6、以自己行為的參加訴訟活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的能力或資格。
7、一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訴訟中,依法律規定產生的代表眾多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其本身也是當事人。
8、訴訟中,當事人之間發生爭議的要求法院裁判的實體法律關系,也指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請求。
9、特殊情況下,提出事實主張的當事人不負舉證責任,而由對方當事人負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證明事實主張不能成立。
10、人民法院依法可對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所採取的強制手段或處罰手段,目的在於保障審判活動順利進行。
11、缺席判決相對於對席判決而言,指法院開庭審理時,在一方當事人未到庭的情況下依法進行的判決。
12、當事人據以申請,人民法院據以執行的,具有執行內容的生效法律文書。
13、執行完畢後,因執行根據即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人民法院採取措施,將財產恢復到執行前狀況的情形。
14、兩國法院之間根據本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的原則,相互承認和執行法院的判決或仲裁機構裁決,相互代為送達訴訟文書,調查取證以及其他訴訟行為等活動的總稱。
五、問答題
1.在人民法院主持下,當事人有權就案件事實和法律問題,各自提出自己的主張,互相辯駁,維護自己的權益。人民法院在當事人辯論的基礎之上認定事實,作出裁判。辯論原則是民主原則在訴訟中的體現。
2.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有權在法定范圍內自主支配自己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從而直接影響訴訟程序的進行。處分原則體現了對當事人意志的尊重。但處分原則不是絕對的,首先當事人必須依法處分自己的實體權利和訴訟權利,其處分行為須經法院同意才能生效,其次,當事人的處分行為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
3.民事訴訟法調整的人民法院和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的,以訴訟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其中人民法院處於主導地位。其構成要素是:①主體: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②內容:訴訟權利和義務。③案件:人民法院與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為案件事實真相和實體權利請求;人民法院與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的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為案件事實真相。
4.在已經發生的訴訟程序中,原訴的被告以原訴的原告為被告,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要求人民法院合並審理。反訴是被告抗辯的一種方式,目的在於抵銷或吞並原告的實體請求。
反訴的條件:①訴訟已經開始;②反訴的當事人必須是原訴的當事人;③反訴的目的只能是抵銷或吞並原告的訴訟請求;④反訴必須在同一法院同一程序中提起;⑤反訴的訴訟標的與原訴的訴訟標的有牽連。
5、人民法院在對民事案件受理之前或之後,為保證將來作出的判決能夠切實得到執行,而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的保全措施。
適用財產保全的條件是:①案件屬給付之訴;②因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其他原因,可能使將來的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③一方當事人提出申請或人民法院依職權作出裁定。
6.人民法院審理簡單民事案件的簡便易行的程序,是第一審普遍程序的簡化。
其適用范圍是:①一審案件;②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③簡單的民事案件。
7.三種方式:①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針對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情形。②直接改判。針對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有錯誤的情形,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但二審法院可以直接查清事實的情形。③撤銷原判,收回重審。針對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應由一審法院重新審理的情形,或者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判決的情形。
8、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凡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第一審法院作出的,即一審審結的案件,依第一審程序再審;凡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第二審法院作出的,即二審審結的案件,依第二審程序再審;上級人民法院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再審按第二審程序審理。
9.①申請人是按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持有人;②只能就按規定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或其他事項申請公示催告;③必須是在利害關系人不明的情形下;④必須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即向票據支付地基層法院申請。
10.①原則的特殊規定:主權原則、同等原則、對等原則、司法豁免權原則、信守國際條約原則。
②管轄的特別規定,包括屬地管轄、專屬管轄和協議管轄的特別規定。
③涉外民事送達和期間的特別規定。
④涉外財產保全的特別規定。
⑤司法協助的特別規定。
11.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或發生後,以協議方式確定糾紛的管轄法院的管轄制度。
協議管轄的成立條件是:①協議必須是書面的;②協議選擇的法院必須是與爭議有實際聯系地點的法院;③協議不得違背法律規定的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④只能就第一審管轄法院協議選擇。
六、案例分析
1.①C市某區法院無管轄權。因為:該法院為基層法院,而本案應由中級法院管轄。B市為被告住所地,亦為合同實際履行地。
②本案應將丙公司列為被告。丙公司為乙公司的訴訟權利義務的繼受人。
③丁公司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的。因為:它對訴訟標的提出了獨立的訴訟請求,與原告和被告的利益都相對立。
2.不能合並審理。因為,案例中的兩個訴訟性質不同,一是合同糾紛,一是侵害權賠償糾紛。
「富仕」服裝公司提起的訴訟為運輸合同糾紛,可向運輸始發地、目的地和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此案中,「富仕」公司為原告,「長運」公司為被告。案件可由南京或杭州的法院管轄。
長興縣不銹鋼廠提起的訴訟為損害賠償糾紛,可向事故發生地、車輛最先到達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此案中,不銹鋼廠為原告,「長運」公司為被告。案件由長興縣法院管轄,因為不銹鋼廠已經向長興縣法院起訴。在數個有管轄權的法院中,應由最先受理的法院行使管轄權。
至於上述兩案中,應將「長運」公司列為被告,是因為吳遼的行為屬於履行工作職責過程中的行為,應由其所在單位負責。
㈩ 民事訴訟法 多選題
民事訴訟法
1.先予執行: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後,終審判決作出前,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對方當事人向申請一方當事人給付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其他財務,或者實施或停止某種行為,並立即付諸執行的一種法律制度。
2.反訴:反訴是指在一個已經開始的民事訴訟程序中,本訴的被告以本訴原告為被告,向受訴法院提出的與本訴有牽連的獨立的反請求。
3.訴:指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就特定民事爭議向人民法院提出的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請求。
4.訴訟代理人:指根據法律的規定或者當事人的委託,在一定許可權范圍內,為維護被代理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進行訴訟的人。
5.財產保全: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系人或當事人的申請,必要時也可依職權對一定財產採取特殊的保護措施,以保證將來生效判決得以實現的物質保障法律制度。
6.監督程序: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當事人認為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及調解協議確實有錯誤的,提起或申請再審,由人民法院依法對案件再次進行審理的法律制度。
7.執行程序:是調整人民法院、執行當事人和其他執行參與人進行民事執行活動的程序。
8.起訴的必備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直接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手速人民法院管轄。
9.延期審理及法定情形: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確定開庭審理日期或者開庭審理的過程中,由於發生某種特殊情況,使開庭審理無法按期或繼續進行從而決定推遲審理的制度。
情形包括:(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場的。
(2)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
調查的。
(4)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10.協議地域管轄:協議管轄是指雙方當事人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前或之後,以書面方式約定訴訟的管轄法院。
協議管轄需具備下述條件:國內的協議管轄只適用於合同糾紛訴訟;必須採用書面合同形式;只適用於合同糾紛中的第一審案件;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選擇;選擇法院時,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
11.論述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
在審查起訴階段,如果法院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進行審理的過程中,發現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的,裁定駁回起訴。
法院受理案件後,審理時認為原告喪失實體勝訴權的,判決駁回訴訟請求。
區別主要有七方面:
1. 適用階段不同。不予受理是審查起訴階段,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是在受理案件以後。
2. 解決問題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解決的是程序問題,駁回訴訟請求解決的是實體問題。
3. 使用條件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針對起訴不合條件,駁回訴訟請求針對原告喪失了實體勝訴權
4. 適用文書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適用裁定,駁回訴訟請求適用判決
5. 享有權利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針對同一案件還可再起訴,駁回訴訟請求不行。
6. 適用機構不同。不予受理裁定是立案庭作出。駁回起訴和駁回訴訟請求是審判庭作出
7. 上訴期限不同。不予受理和駁回起訴是10天,駁回訴訟請求是15天。
12.比較必要共同訴訟和普通共同訴訟
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須合一審理並合一判決的共同訴訟。
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共同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當事人也同意合並審理的訴訟。
兩者的區別是:
1. 訴訟標的的同類性與共同性不同
普通共同訴訟的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必要共同訴訟人對訴訟標的享有共同的權利或承擔共同的義務,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
2. 共同訴訟人之間的相關性與獨立性不同
在普通共同訴訟中,每個共同訴訟人都處於獨立的地位,其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而只對自己發生效力;在必要共同訴訟中,採取承認的原則,視全體共同訴訟人為一個整體,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同意,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
3. 審判方式和審判結果不同
普通共同訴訟是一種可分之訴,因此共同訴訟人既可以一同起訴或者應訴,也可以分別起訴或應訴。法院既可以合並審理,也可以分開審理。必要共同訴訟是一種不可分之訴,因此共同訴訟人必須一同起訴或者應訴,法院必須合並審理並作出合一判決,且判決內容不得相左。
13.論述民訴中的迴避制度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45條的規定,迴避適用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其中審判人員既包括審判員,也包括陪審員。
上述人員遇有以下情形時,應予迴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即一人不能身兼二職,不能一會兒擔任審判長,一會兒又是案件的原告等。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如果有關人員不是與當事人有其他關系,而是與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 則無須迴避。
迴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當事人申請迴避;二是自行迴避,即有關人員遇有法定迴避情形時麥克自行申請迴避。
14.比較訴訟中止與終結
訴訟中止即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如果出現一些法定特殊原因,使訴訟程序無法繼續進行時,法院裁定暫停訴訟程序,等特殊原因消失以後再行恢復訴訟程序的法律制度。
訴訟中止僅僅是訴訟過程的暫停,引起訴訟中止的特殊原因消失後,訴訟程序可以恢復,而訴訟終結則是訴訟程序的永久性結束,即在訴訟進行過程中,因發生某種法定的特殊原因,使訴訟程序無法繼續進行或者繼續進行已無必要時,由人民法院裁定終結訴訟程序的法律制度。
訴訟中止的情形:
1.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2.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與義務承受人的。
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5.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6.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訴訟終結的情形:
1.原告死亡,沒有繼承人,或者繼承人放棄訴訟權利的。
2.被告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
3.離婚案件一方當事人死亡的。
4.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以及解除收養關系案件的一方當事人死亡。
案例:分析訴訟中各個訴訟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