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25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解釋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解釋的內容詳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已於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36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五十二條 本解釋公布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於1992年7月14日發布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同時廢止;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⑵ 民訴法225條與227條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
一、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主張權屬的異議,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案外人、當事人對執行裁定不服,應當通過訴訟程序進行救濟。不能將案外人作為利害關系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並賦予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權利,否則即屬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應予糾正。
二、案外人所提的程序異議如果與其對執行標的權屬主張之異議並無聯系,則可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以利害關系人的身份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與實體爭議分別處理;如果案外人所提出的程序異議與實體異議關系密切,直接或間接地針對同一執行標的權屬問題,在其同時提出實體異議的情況下,應當合並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以減輕當事人的訴累。
三、被執行人單獨提出的異議,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查。但如果被執行人所提異議實質是支持案外人對執行標的實體權利的主張,則對被執行人所提出的異議不應當單獨審查,而應當在對案外人所提異議進行審查的過程中一並解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第二百二十七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⑶ 民事訴訟法225條規定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如下: 如果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有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提出書面異議後,人民法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會審查,理由成立的,會裁定撤銷或改正;理由不成立的,會裁定駁回。要是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不服的,可以在裁定送達當日起十天內申請復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內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容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五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同一執行行為有多個異議事由,但未在異議審查過程中一並提出,撤回異議或者被裁定駁回異議後,再次就該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案外人撤回異議或者被裁定駁回異議後,再次就同一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法律分析:沒簽勞動合同起訴需要這些材料:
1、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仲裁裁決書;
2、雙方當事人的一些身份信息;
3、能夠證明自己主張的一些證據性材料;
4、書面的起訴狀,需要注意的是,起訴時間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的十五日之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七條內容是什麼
第二百五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⑺ 民事訴訟法225復議期限規定
第二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25擴展閱讀: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等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
(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合法的經營自主權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廢止農業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徵收財物、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沒有依法辦理的;
(九)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受教育權利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沒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發放撫恤金、社會保險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放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⑻ 承租人請求停止拍賣不予受理還是駁回異議
案外人對執行標的物上主張享有租賃權並就此提出異議性質上應為實體異議,案外人對該異議裁定不服應提起異議之訴而不能提起復議。
(1)只有案外人提出有根據的、能夠阻止交付的理由之情況下,執行法院才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27條案外人異議的程序進行審查;(2)若其所提理由顯然不能阻卻執行(包括阻止交付房產),如涉案房產查封在前租賃在後,執行法院可依法解除案外人對案涉房產的佔有或者排除妨害,執行法院並可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25條之規定進行審查。【註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_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_執行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4條規定:「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所有權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執行標的轉讓、交付的實體權利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的規定,向執行法院提出異議。」(1)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實體權利必須達到「足以」阻止執行標的轉讓、交付的,才能適用執行異議之訴程序;(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主張實體權利「不足以」阻止執行標的轉讓、交付的,則應當適用執行復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