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無禁止

行政法無禁止

發布時間: 2022-05-19 15:31:53

Ⅰ 什麼是法無禁止即自由,法無授權即禁止

「法無禁止即自由」與「法無授權即禁止」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對私權力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法律不禁止公民去做的行為就應該視為允許,政府就不應干預。公民的生命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知情權、免於恐懼權„„都是「天賦」的、與生俱來不言而喻的合法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還有兩個更為熟悉的表述話語——法無禁止即權利,法無禁止不處罰。 「法無禁止即自由」,這是一個常識。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說:「每個人,只要他不違背正義的法律,就應允許他去按照他的方式去追求他的利益。」前一段時間,高校禁止大學生校外租房,就是一個侵犯成年學生合法權利的規定。其實,高校可以通過降低租金等優惠措施來吸引學生入住,但不能剝奪成年學生的自由權利。還有,一些高校禁止大學生校內接吻、擁抱等親昵行為,也犯了同樣錯誤。另外,夫妻家中看黃碟,野外裸泳,情侶洗鴛鴦浴等都屬於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行為。

但對以國家權力和政府權力為代表的公權力,則應適用「法無授權即禁止」的原則:凡是未經法律明確授予的權力都不是合法權力。最近,一些政府部門紛紛公布「權力清單」的做法值得稱道,這讓公眾看到,某個行政部門可以具體行使哪些權力,其他權力一律不得染指,這就意味著政府的權力受到了明確的限制,這便於公眾的知情與監督。

違反「法無授權即禁止」的例子很多。比如說,男性罪犯一入獄,監獄就給剃光頭。翻遍《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未見罪犯進監獄必須剃光頭發的條款,也未見該法授予監獄給罪犯剃光頭的權力。還有一些警察抓到重大犯罪的嫌疑人後,將其遊街示眾,這也是沒有法律授權的錯誤行為。

Ⅱ 如何理解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

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

另一方面,從商戶的角度看,貼春聯是長期形成的民俗習慣,法律上不可能禁止老百姓貼春聯,也不可能規定貼多久。既然「法無禁止」,老百姓就有貼與不貼以及貼多久的自由,哪怕有人不是在正月,而是在平常時候貼春聯,只要他願意,政府部門也無權干涉。

(2)行政法無禁止擴展閱讀:

國務院不斷削減行政審批事項,目的在於約束權力,減少行政干預,防止權力濫用,保證權力在法律框架內運行,即「法無授權不可為」。同時,約束權力的過程也是保障權利、賦權於民的過程,削減行政審批事項讓公民和市場主體更自由。

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和民眾的創造力,即「法無禁止即可為」。這是改革的大方向,也是時代發展的潮流,誰都不能逆潮流而動,尤其是政府部門和官員,不可抱著權力戀戀不舍,更不能在法律之外自我賦權,進行權力擴張。

Ⅲ 法無授權不可為; 法無禁止皆可為; 法定職責必須為!

前兩個是一個方面,指行政機關行政行即行政權力為必須經法律授權,也可以說法無明文規定不施行。行政機關法不授權而為是違法。法定職責必須為,是指行政機關義務。即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同時,需承擔相應義務,此為其中的一部分,即履職盡責的義務,如做不到,則為行政缺位。
最後,法無禁止皆可為指行政相對人可以施行任何法律禁止性未定以外的行為。則此行為不違法。但是同時應注意一點,此行為除法無禁止之外,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和給他人帶來風險和危害。

Ⅳ 法無禁止即自由什麼意思

「法無禁止即自由」與「法無授權即禁止」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對私權力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Ⅳ 行政法學:對「法無授權皆禁止,法不禁止皆自由」的理解

這兩句話針對的其實是不同的主體,法無授權皆禁止是指國家機關尤其是行政專機關,在沒屬有法律的明確授權的情況下,不得擅自做出超出法律的越權行為,也就是說依法行政。
法不禁止皆自由針對的是公民和組織,只要法律對公民和組織的行為沒有禁止,那就是你的自由和權利,你有權做法律未禁止的一切事

Ⅵ 請教各位,什麼叫「法無禁止即可為」

法無禁止即可為,是一句法律諺語,意思是只要法律禁止的事情,公民從事該種行為就是合法的。

該種諺語主要適用於行政法領域,只要法律沒有禁止做某件事,那麼行政機關就無權予以處罰。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不禁止即自由。」前一句針對國家公權力的行使,後一句則針對公民權利的保護,現已成為行政法領域通行的法律原則。

對私權利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合理運用自己的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

我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就體現了這一原則。

Ⅶ 什麼叫「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民眾,法無禁止即可為;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

1、法無禁止即可為是針內對私權利來說的:只要相關法律法容規中無明確的禁止性規定,公民或者法人就可以自行約定或者為一定行為。

2、法無授權即禁止是針對公權利來說的:法律法規中沒有明確規定,就是禁止的,比如說法律沒有授權某行政機關具備強制執行權的,該行政機關就不能行使強制執行權,還有「罪刑法定」也是法無授權即禁止的一種形式。

3、法定職責是指行政主體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規章的規定或授權進行與其職權范圍一致的某些行政管理活動,實現其具體行政管理職能所應承擔的法定職業內容和責任義務。

(7)行政法無禁止擴展閱讀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對私權利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

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Ⅷ 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財產有哪些

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財產有:
(一)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
(二)建設用地使用權;
(三)海域使用權;
(四)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築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運輸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規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財產。
抵押人可以將前款所列財產一並抵押。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條,下列財產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權;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但是法律規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等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的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
(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

Ⅸ 什麼叫法無禁止皆可為,法無許可不可為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對私權力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
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法無禁止即可為」劃出權力邊界線,與「法無禁止即可為」相對應的是「法無授權不可為」。這其實是在解放市場主體的同時,對行政權進行更明確的限定。長期以來,「權力管不了閑不住的手」幾成慣性,甚至發展出了權力部門化、權力私有化的現象。究其根源,都是因為權力的運用缺乏清晰的授權來源,或者清晰的授權來源無法落地。此前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制度在實踐中的弱勢,已經表明這一點。
「法無禁止即可為」和「法無授權不可為」早已眾所周知,但為什麼在現實中經常無法兌現?說到底,是沒有建立起市場與權力的對等關系,權力可以越界而為。因此,要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首先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這也就意味著,政府部門需要建立明確的權力清單,並且「照單行事」。有了這樣的行政習性,市場主體與權力之間,就能形成雙贏式的共生關系。

Ⅹ 行政過程法制化的方面如何理解法無明令不可為,法無明禁即可為

對於行政機復關(公權力)的制要求是「法無授權不可為」;對於相對人(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的規定是「法無禁止即自由」。
也即是執法者只能做法律規定的職責活動,不能超越。對於百姓,只要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都可以做。

熱點內容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