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鑒定訴訟法
A. 法醫鑒定的程序是什麼
向你的審判庭提交申請鑒定的申請書和鑒定所需要的所有檢材(病例,拍的片子之類);
由審判庭遞交到司法鑒定組進行審批,審批通過後會做審批表和委託函,前提是你在申請時同意由原審法院指定鑒定機關,如果不希望由法院指定鑒定機關的話可以申請報高院,由高院搖號確定鑒定機關,這個就是隨機的了;
將你的所有鑒定材料連同手續一起交給鑒定機關進行鑒定,在結果出來後,鑒定機關送回法院由審判庭再跟你進行聯系。
B. 以在正規部門做了法醫鑒定,還能被別人推翻嗎
可以的!這種情況可以直接跟派出所經辦民警提出,由經辦民警聯系做鑒定的法醫即可!經辦法醫自己就可以重新鑒定,也可以由高職稱的法醫或者上級法醫部門重新鑒定!
法醫鑒定是司法程序中有關技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運用醫學、生物學、人類學及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對與人身有關的活體、屍體及生物物證等的檢驗鑒定工作,從而取得死亡原因、傷害程度、凶器種類、血型分析、事實確認等結論性意見。法醫鑒定結論是三大訴訟法的重要證據種類,由於其與人身密切相關,決定了法醫鑒定在訴訟和非訴訟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查明案件事實,分清案件性質的重要根據, 同時又是鑒別案內其他證據是否真實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法醫鑒定工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司法公正與否。正如同國家的法制制度分為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一樣,相應地法醫鑒定也正在逐步走向司法鑒定、立法鑒定、行政鑒定三大領域。
法醫病理鑒定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一、是確定死亡原因,主要在於確定自然死亡(病死或老死)還是非自然死亡(暴力死亡),在同時存在損傷與疾病時,要分析損傷、疾病與死亡的關系,對於存在幾種致命性損傷,應確定主要死因,以便澄清誰應負主要致死責任。
二、是判定致死方式,即判定是他殺、自殺還是意外死亡,判定致死方式要比確定死亡原因復雜,常須結合現場勘驗和案情調查進行全面分析,然後作出判斷。
三、是推斷死亡時間,是指人死後到屍體檢驗的時間,推定死亡時間有助於偵查范圍的確定,主要根據屍體現象所見和對生物化學變化的檢測,結合當時當地的氣象條件進行綜合判斷。
四、是認定致死傷物體,主要是根據損傷的形態、大小、程度及其他性質,如損傷內的附著物來推定的,或對咬痕、扼痕、捆綁痕、注射針孔以及各種工具打擊痕跡等的性質、形成方式和方法來判斷。
五、是鑒別生前傷與死後傷,即推斷死者損傷是生前造成的還是死後形成的,以及生前損傷後經過的時間。在鑒定中,還可通過骨骼、牙、毛發的檢驗推定死者的性別、身高、年齡、血型等。
C. 法醫鑒定
摘要 法醫鑒定是 司法程序 中有關技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是運用 醫學 、 生物學 、 人類學 及 物理 、 化學 等方面的知識對與人身有關的 活體 、 屍體 及生物 物證 等的檢驗鑒定工作,從而取得 死亡原因 、 傷害程度 、 凶器種類 、 血型分析 、 事實確認 等結論性意見。 法醫鑒定結論是 三大 訴訟法 的重要證據種類,由於其與人身密切相關,決定了法醫鑒定在 訴訟 和 非訴訟 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D. 求法醫鑒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
結論:
1.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刑事訴訟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
(2)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貫徹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 問題的決定》有關工作的通知 2005.09.21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關於做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 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施行前有關工作的通知 2005.07.27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 問題的決定》做好過渡期相關工作的通知 2005.07.14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司法鑒定人名冊制度實施辦法》的通知 2004.02.09
(5)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 2002.03.27
關於傷殘鑒定標准:
(包括工傷、交通事故、醫療事故、人身損害、犯罪等傷殘等級鑒定標准)
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公安部發布,2002年12月1日實施 交通事故(適用於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程度評定)
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分級 GB/T 16180-2006國家技術監督局2006年5月1日實施 工傷(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 GB/T 16180-1996國家技術監督局1996年10月1日實施(已經被GB/T16180-2006代替) 工傷(職工在職業活動中因工負傷和因職業病致殘程度的鑒定)
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 2002年4月5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同日實施 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需進行勞動能力鑒定時,對其身體器官缺損或功能損失程度的鑒定。
人體輕微傷的鑒定標准 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發布,1997年1月1日實施 適用於一切違反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造成的輕微損害
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 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 司法部發布,1990年7月1日起實施 本標准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法醫學鑒定
人體重傷鑒定標准 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 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發布,1990年7月1日實施 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重傷的法醫學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准(試行) 2002年7月31日衛生部發布,2002年9月1日實施 本標准列舉的情形是醫療事故中常見的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後果。 本標准中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
事故傷害損失工作日標准 國家標准 GB/T 15499-1995 本標准規定了定量記錄人體傷害程度的方法及傷害對應的損失工作日數值。 適用於企業職工傷亡事故造成的身體傷害。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 司法部發布,2004年4月14日實施 本標准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的「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致人重傷的」、(含「造成嚴重殘疾的」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造成輕微傷害的」損傷程度評定。
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准(試行)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實施該鑒定標准 1.適用於除法律、法規已明確規定適用其他有關鑒定標准以外的所有涉及人身損害賠償的案件;
2004年12月31日前發生的案件,如尚未作出殘疾程度鑒定的,適用《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已作出殘疾程度鑒定的,仍適用原規定;
刑事附帶民事案件有關受害人是否鑒定殘疾程度由審判組織決定;是否構成嚴重殘疾的鑒定,仍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參照《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
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准》,則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執行。
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試行) 民政部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 解放軍總後勤部發布 現役軍人因戰、因公(含職業病)致殘等級評定標准由重至輕分為1-10級,其中,1-6級同時適用於因病致殘的義務兵和初級士官。
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試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發布 一切自然人。
"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是指公檢法指定的鑒定部門所出具的鑒定。
2.兩次以上鑒定在一般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如果出現可向法庭申請再次鑒定,或者向當地司法鑒定協會投訴
3.再次司法鑒定是建立在第一次鑒定的基礎上的,一般第二次鑒定只是就部分鑒定結論做出復查,復查的部分一般不會因為傷情的復原而影響最終結果(傷情即使全部恢復也會留下鑒定痕跡)
4.第二次鑒定是建立在第一次鑒定的基礎上的,如果第一次鑒定已經准確的將您的傷情做出等級劃分(比如您這樣的情況屬於幾級傷殘等),第二次會就您可能出現更高一等級傷殘的身體部位做出鑒定(意思就是說您的頭部和眼部的傷殘等級已經確定不會變了,要變的只可能是您鼻子部分傷殘鑒定的等級了)
E. 法醫鑒定起什麼作用
法醫鑒定是運用醫學、生物學、人類學及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對與人身有關的活體、屍體及生物物證等的檢驗鑒定工作,從而取得死亡原因、傷害程度、凶器種類、血型分析、事實確認等結論性意見。
法醫鑒定結論是三大訴訟法的重要證據種類,由於其與人身密切相關,決定了法醫鑒定在訴訟和非訴訟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查明案件事實,分清案件性質的重要根據, 同時又是鑒別案內其他證據是否真實的重要手段。
法醫鑒定分為:法醫病理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人類學鑒定、法醫毒物鑒定、法醫物證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
一、法醫病理鑒定
法醫病理鑒定俗稱屍體鑒定,是指運用法醫病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屍體外表檢查、屍體解剖檢驗、組織切片觀察、毒物分析和書證審查等,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醫學問題進行鑒定或推斷。
法醫病理鑒定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確定死亡原因;
2、判定致死方式;
3、推斷死亡時間;
4、認定致死傷物體;
5、鑒別生前傷與死後傷;
6、通過骨骼、牙、毛發的檢驗推定死者的性別、身高、年齡、血型等。
二、法醫臨床鑒定
「法醫臨床鑒定」,俗稱活體損傷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是指運用法醫臨床學的理論和技術,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醫學問題進行鑒定和評定。
其主要內容包括:
1、損傷程度的鑒定;
2、勞動能力鑒定鑒定;
3、性問題鑒定;
4、疾病的診察確定現有疾病與損傷的因果關系;
5、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
三、法醫人類學鑒定
法醫人類學鑒定,是應用法醫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和解決在法庭科學實踐中涉及種屬、種族、性別、年齡和身高等個體生物學特徵鑒定,以及面貌特徵的重建與鑒定。
法醫人類學鑒定的主要內容包括法醫人類學鑒定的原則、工作程序和測量方法,具體包括骨骼的處理與測量,骨骼的種屬鑒定、種族鑒定,骨骼的年齡、性別及身高推斷,毛發的種屬、種族和部位判斷,顱骨復原容貌及顱相重合技術,法醫齒科學及醫學影像在法醫學中的應用,毛發的法醫鑒定等。
四『』法醫毒物鑒定
"法醫毒物鑒定",是指運用法醫毒物學的理論和方法,結合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對體內外未知毒(葯)物、毒品及代謝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並通過對毒物毒性、中毒機理、代謝功能的分析,結合中毒表現、屍檢所見,綜合作出毒(葯)物中毒的鑒定。毒物是在一定條件下,以較小劑量給予時,可與生物體相互作用,引起生物體功能性或器質性損害的化學物。毒物鑒定的意義在於澄清死亡案件的性質,在法醫檢案工作中,常遇到突然死亡、死因不明的案件,通過法醫毒化分析,區分是中毒死亡還是因病猝死。
五、法醫物證鑒定
法醫物證鑒定俗稱人體物證鑒定。法醫物證鑒定,是指運用免疫學、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的理論和方法,利用遺傳學標記系統的多態性對生物學檢材的種類、種屬及個體來源進行鑒定。
其主要內容包括:
1、個體識別;
2、親子鑒定;
3、種族和種屬認定等。
六、法醫精神病鑒定
法醫精神病鑒定是指運用司法精神病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精神狀態、法定能力(如刑事責任能力、受審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監護能力、被害人自我防衛能力、作證能力等)、精神損傷程度、智能障礙等問題進行鑒定。
精神病鑒定的目的在於確定行為人是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判斷有無責任能力。
F. 法醫鑒定是依據什麼進行鑒定的
1、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是指對各種致傷因素所致人身損害進行人體損傷程度的鑒定(如:重傷、輕傷、輕微傷)。
2、人體殘疾等級、工傷殘疾等級鑒定。是指對各種損傷後遺留人體組織器官缺損或者功能障礙所對應的殘疾等級進行鑒定,但其中需要通過視覺、聽覺、男性性功能等人體功能實驗室檢驗與評定、並以此作為主要依據的鑒定,應同時具備相應的功能檢驗與評定資質。
3、醫療終結時間和人體損害休息(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的鑒定。包括人體損傷後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臨床效果穩定所需要的時限。
還包括損傷後因接受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治療以及必要的康復或功能鍛煉,難以獨立從事正常社會活動所需的休息(誤工)期、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所需的護理期、因損傷康復而需適當補充營養物質的營養期。
4、護理依賴和護理人數的鑒定。包括因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受限而需依賴他人護理及其依賴程度的鑒定(主要是指定殘後是否需要長期護理依賴的情形);還包括護理期間所需護理人數的鑒定。
5、其他法醫賠償學鑒定。包括醫療依賴的鑒定,營養依賴的鑒定,後續診療項目和後續診療費用的鑒定,診療合理性和相關性的鑒定,醫療輔助器具的鑒定。
6、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因傷或者因病致勞動能力喪失及其喪失程度的鑒定。
7、傷病關系鑒定。是指人體損傷(疾病)與損害後果之間因果關系及其原因力大小的鑒定。
8、損傷形成時間推斷。是指依據活體檢驗、影像學檢驗及病歷和其他傷情資料的審查,分析、推定損傷形成的時間。
9、致傷方式和成傷機制的鑒定。是指形成損傷的具體方式和致傷物的分析、推定,以及從病理生理學、生物力學等角度對損傷的發生機製作出分析、判斷。
10、同一性認定,也稱「個體識別」或「身源推斷」。是指依據活體檢驗、影像學檢驗及病歷和其他傷情資料的審查,分析、鑒別損傷(包括影像學檢驗結果)及其身源,判別鑒定對象是否具有一致性。
11、視覺功能檢驗和評定。是指依據活體檢驗與實驗室檢查,必要時結合病歷等傷情資料,對視力、視野以及其他視覺功能(如復視、斜視)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定。
12、聽覺功能檢驗和評定。是指依據活體檢驗與實驗室檢查,必要時結合病歷等傷情資料,對聽力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定;也包括對是否聾啞人的鑒定。
13、男性性功能檢驗和評定。是指依據活體檢驗與實驗室檢查,必要時結合病歷等傷情資料,對陰莖勃起功能、男性生育功能及其他男性性功能(如射精障礙)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定。
14、性侵犯與性別的鑒定。包括對強奸、猥褻、性虐待等非法性侵犯和非正常性行為的鑒定;還包括對性別(第二性徵)的鑒定。
15、周圍神經功能、嗅覺功能、前庭平衡的檢驗和評定。是指依據活體檢驗與實驗室檢查,必要時結合病歷等傷情資料,對上述人體特殊功能分別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定。
16、詐傷、詐病、造作傷的鑒定。是指對詐稱(誇大)損傷、詐稱(誇大)疾病、人為造成身體損傷或者擴大、加重原有損傷的鑒定。
17、保外就醫鑒定。是指因疾病需暫予監外執行的有關醫學問題的鑒定。
18、醫療糾紛鑒定。是指採用法醫臨床學及其臨床醫學相關學科的理論與技術,對醫療機構實施的診療行為有無過錯、診療行為與患者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其原因力大小的鑒定。
還包括對醫療機構是否盡到了說明義務、取得患者或者患者近親屬書面同意義務的鑒定,以及對醫療產品使用與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其原因力大小的鑒定。
19、骨齡鑒定。是指採用法醫人類學的理論與技術以及醫學影像學的方法,對青少年的骨骼發育狀況和程度進行檢驗,並作出骨齡的分析、推斷。
(6)法醫鑒定訴訟法擴展閱讀
法醫鑒定製度
1、對公安機關在辦理治安、刑事案件中,當事人要求進行傷情鑒定的,辦案單位應及時開具法醫傷情鑒定委託書,當事人憑委託書到被委託的法醫鑒定機構進行鑒定。
2、公安機關辦案單位應告知雙方當事人被委託的鑒定機構。
3、按照《刑事訴訟法》第28條規定,當事人可以對被委託的鑒定機構成員提出四避申請。傷者不在本地治療,可要求辦案單位變更委託鑒定機構,但不得自行要求到某個鑒定機構鑒定。
4、辦案單位必須向雙方當事人公開鑒定的內容及結論。
5、首次鑒定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如對鑒定結論表示異議,有權提出申請,由辦案單位委託法定鑒定機構復核或重新鑒定。辦案單位對當事人的申請應在十日內開具委託書,不得拒絕。
G. 司法鑒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1、法醫鑒定,即對與案件有關的屍體、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內物、毛發內等進行鑒別容和判斷的活動;2、法醫精神病鑒定,即對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沒有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3、刑事技術鑒定,即對指紋、腳印、筆跡、彈痕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4、會計鑒定,即對賬目、表冊、單據、發票、支票等書面材料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5、技術問題鑒定,即對涉及工業、交通、建築等方面的科學技術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等。
H. 法醫鑒定有什麼好處
法醫鑒定是司法程序中有關技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運用醫學、生物學、人類學及物理、化學等方面的知識對與人身有關的活體、屍體及生物物證等的檢驗鑒定工作,從而取得死亡原因、傷害程度、凶器種類、血型分析、事實確認等結論性意見。法醫鑒定結論是三大訴訟法的重要證據種類,由於其與人身密切相關,決定了法醫鑒定在訴訟和非訴訟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查明案件事實,分清案件性質的重要根據, 同時又是鑒別案內其他證據是否真實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法醫鑒定工作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司法公正與否。正如同國家的法制制度分為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一樣,相應地法醫鑒定也正在逐步走向司法鑒定、立法鑒定、行政鑒定三大領域。
從司法鑒定具有的基本屬性看,它在司法證明活動中具有特殊功能,一是直接證明案件事實。二是作為證據調查方法能夠識別其他證據的真偽程度和證明效力。三是作為證據平台,能夠把相關證據聯系在一起形成證據鏈。正是因為司法鑒定具有特殊的功能,才能在證據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在人民法院准確認定案件事實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司法鑒定執業活動具有主觀與客觀、人證與物證、技術與經驗、證真與證偽相統一的特點。相比其他證據而言,其客觀化程度最高,因而在司法證明中具有較高的證明力。
從刑事訴訟活動看,偵查機關主要任務是查明案件事實,公訴機關主要任務是核實案件事實,審判機關主要任務是認定案件事實,而司法鑒定的作用是證明案件事實。
司法鑒定意見作為一種科學證據主要適用於訴訟活動,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社會建設,司法鑒定的服務領域逐步向行政執法、社會管理和各種糾紛解決活動等領域拓展。如2013年出台的《精神衛生法》,明確規定精神障礙是醫學問題,但基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不允許醫療機構去做精神障礙醫學鑒定,而把這個任務給了具有第三方中立法律地位的社會司法鑒定機構,以保證患者權利的救濟。
隨著司法活動日益專業化、復雜化、綜合化,今天的司法鑒定需要綜合運用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原理、知識和方法、手段進行鑒定。
司法鑒定製度既是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維護司法權威,防止冤假錯案、維護公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國家和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礎。司法鑒定既是一種訴訟參與活動,也是一種為訴訟服務的科技實證活動。因此必須保障司法鑒定機構的中立的第三方法律地位,保障司法鑒定人依法獨立執業,鑒定活動只對法律負責,對科學負責,對案件事實負責,才能保證鑒定意見既可靠又可信,才能促進司法鑒定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司法鑒定製度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