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三審制實行了嗎
❶ 哪位高人誰知道,民事訴訟需要用三審終審制嗎
按照《民訴法》的相關規定,我們國家是二審終審制,不存在所謂的三審終審制。不過,我們國家在二審終審後或者說在判決書生效後可以依法通過再審或者申訴啟動再審程序。
❷ 離婚二審判不離可以三審嗎
離婚二審後不會有三審。我國法律並沒有三審這一制度。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第二次起訴沒有判離婚,二審判決生效後,在有新情況、新理由的情況下,原告可以在在六個月後重新起訴。
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不可以申請再審。若二審法院判決離婚了,就發生法律效力了,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但是對於財產分割關系,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❸ 民事案件有3審嗎
沒有。
《民事訴訟法》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兩審終審制度。所謂兩審終審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後即告終結的制度。
中國建國初期曾實行三級三審制。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組織法》實施後改為四級兩審制,即兩審終審制。中國人民法院分為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以上都為地方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四級。
兩審終審制度主要針對發生了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訴訟案件,這里強調訴訟案件,法院審理的案件分為兩類,一類是需要經過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另一類是非因民事法律關系發生具體爭議而請求法院確認一定的事實狀態的非訴訟民事案件。
(3)民事訴訟法三審制實行了嗎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的設立的初衷:
1、適應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現狀。特別是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達到法律效益的最大化。
2、認為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能彌補審級少的不足。
3、兩審終審制度可以使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擺脫審理上訴案件工作的負擔,從而集中搞好審判業務的指導、監督工作。
4、表明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和法律市場的擴大,可能導致法律職業市場向著專業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❹ 匿名回答迴避,公開,我國法律規定是三審終審制嗎
不管是民事、行政、刑事,我國都實行二審終審制。相關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刑事訴訟法》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行政訴訟法》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❺ 一審、二審、三審、終審都是怎麼回事
沒有三審。
1、一審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一審的程序可以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兩種。在中國,普通的第一審案件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但是性質較嚴重、問題較復雜、影響較廣大的第一審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別由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轄。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就是終審。
2、二審又稱上訴審程序,是第二審人民法院根據上訴人的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就第一審人民法院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理時,所應當遵循的步驟和方式方法。
3、終審是法院對案件的最後一級審判。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二審案件,或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案件,都是終審,當事人不能再上訴。
(5)民事訴訟法三審制實行了嗎擴展閱讀
我國兩審終審制的現狀:
第一,基層法院本身的法官素質結構的組成不合理,還要承擔大部分的案件審判,難以符合現代審判的精神。例如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案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認為由本院審理的案件。也就是說,我國四級法院均有權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是通常由基層法院來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大部分上訴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使到當事人的正義需求的具有程序局限性。
❻ 我國法律規定是三審終審制嗎
我國法律規定的是兩審終審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條規定: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
一、對兩審終審制的理解:
根據這一規定,對於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刑事判決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檢察院認為有錯誤的,可以提起抗訴;
但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和裁定,被告人不服的不得再提起上訴,同級人民檢察院也不得提起二審抗訴,除死刑案件外,二審判決或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二、兩審終審制的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它作出的判決或裁定是終審的判決或裁定,不得上訴或抗訴;
2、死刑案件除了適用普通程序,還適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復核程序,只有經過死刑復核程序後,二審關於死刑的判決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6)民事訴訟法三審制實行了嗎擴展閱讀:
兩審終審制的作用:
1、實行兩審終審制有利於及時糾正錯誤的裁判,上一級人民法院通過對上訴案件和抗訴案件的審判,及時了解下級法院的審判工作情況,有利於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進行監督,改進審判工作,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改進審判工作。
2、由於兩審終審審級不多,可以方便訴訟參與人參加訴訟,防止案件因久拖不決而影響結案效率,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可以防止訴訟拖延,節省人力、財力、物力,保證及時、准確打擊犯罪,使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社會主體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得以穩定和恢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什麼是兩審終審制?
❼ 一審二審有沒有三審
法律分析:在中國訴訟程序中有一審、二審,沒有三審。實行的兩審終審制。二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判即告終結的制度,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終審判決、裁定,當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不得按照上訴審程序抗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❽ 中國法律有三審嗎
中國實行兩審終結制度抄,一般來說只有兩審,二審就是終審判決。但是額外還規定有一個再審,你可以認為是三審。不過再審一般是由檢察院或者法院提出的,一般是用於糾正錯案等補救需要,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但是對於普通民眾的申請基本不可能開啟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