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關於勞保用品發放的文件

勞動法關於勞保用品發放的文件

發布時間: 2022-05-20 08:27:19

1. 請問國家關於勞保用品發放的有哪些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內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容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拓展資料:

勞動用品的主要分為:

  1. 安全帽類

    是用於保護頭部,防撞擊、擠壓傷害的護具。主要有塑料、橡膠、玻璃、膠紙、防寒和竹藤安全帽。

  2. 呼吸護具類

    是預防塵肺和職業病的重要護品。按用途分為防塵、防毒、供養三類,按作用原理分為過濾式、隔絕式兩類。

  3. 眼防護具

    用以保護作業人員的眼睛、面部,防止外來傷害。分為焊接用眼防護具、爐窯用眼護具、防沖擊眼護具、微波防護具、激光防護鏡以及防X射線、防化學、防塵等眼護具。

  4. 防護鞋

    用於保護足部免受傷害。目前主要產品有防砸、絕緣、防靜電、耐酸鹼、耐油、防滑鞋等。

  5. 防護手套

    用於手部保護,主要有耐酸鹼手套、電工絕緣於套、電焊手套、防X射線手套、石棉手套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 機關 、事業單位發放勞保費或者勞保用品的依據文件或者政策規定是什麼,求答案

機關、事業單位發放勞保費(現稱社會保險費)依據文件為《關於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放勞保用品的依據文件為《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具體規定分別如下:

1、根據《關於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關於不列入繳費基數的項目中的第三項規定:

(三)勞動保護的各種支出。包括:工作服、手套等勞動保護用品,解毒劑、清涼飲料,以及按照國務院1963年7月19日勞動部等七單位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五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2、根據《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第七條規定:

凡是從事多種作業或在多種勞動環境中作業的人員,應按其主要作業的工種和勞動環境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在從事其他工種作業時或在其他勞動環境中確實不能適用的,應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勞動防護用品。

(2)勞動法關於勞保用品發放的文件擴展閱讀

1、勞動保護費是指確因工作需要為雇員配備或提供工作服、手套、安全保護用品等所發生支出。

2、勞動保護費(勞保費)的范圍包括:工作服、手套、洗衣粉等勞保用品,解毒劑等安全保護用品,清涼飲料等防暑降溫用品,以及按照原勞動部等部門規定的范圍對接觸有毒物質、矽塵作業、放射線作業和潛水、沉箱作業、高溫作業等5類工種所享受的由勞動保護費開支的保健食品。

3、勞動防護用品是為了保護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發給勞動者個人使用的防護用品。用於防護有灼傷、燙傷或者容易發生機械外傷等危險的操作,在強烈輔射熱或者低溫條件下的操作,散放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質或者大量粉塵的操作以及經常使衣服腐蝕、潮溫或者特別骯臟的操作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保費、雙鴨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網路—《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

3. 單位發勞保用品是按哪些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防護用品經費人均控制數按每個工種每人每年計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其中地質勘探、森工林區、礦山井下最高不超過180元;防寒用品最高不超過80元。超過部分在稅後留利或福利基金中列支,不攤入成本。人均控制數由省級各企業主管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根據物價變動情況,每2年或3年核定一次,並將入生產成本的勞動防護用品經費一並報送省勞動廳備案。2、對合同制職工、臨時工、民工應按照同工種、同勞動條件、同標准供給勞動防護用品,離開生產崗位時,由所在單位收回或作價處理給本人。3、企、事業單位中經常跟班作業的基層幹部、安技員按同工種、同勞動條件、同標準的原則發給勞動防護用品;經常到現場設計、檢查的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管理幹部的勞動防護用品,其發放期限應比一般工種工人延長50%以上;定期或不定期參加生產勞動的幹部所需的勞動防護用品由企、事業單位酌情解決。各級經委、勞動部門、工會、企業主管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專職人員及檢測檢驗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按《關於對勞動安全監察檢測人員發放防護用品和保健食品的通知》規定執行。4、兼幾個工種作業人員、按其主要從事的工種發給勞動防護用品,並備用或借用身兼的其它工種所必須的勞動防護用品,但不得重復發放。5、鐵路、郵電、經濟民警等配發了標志服,不再配發勞動防護服,其它護品按同工種發給企業專用(鐵路)線上的職工每年發給防護服一套,其它護品鐵路行業現工種執行。6、對於在有易燃、易爆、燒灼介質及靜電場所作業工人,禁止發放、使用化纖防護用品。7、勞動防護用品必須供應實物,禁止將勞動防護用品摺合現金發給職工,嚴禁以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名義發放各種福利物品。違者,按有關規定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4. 企業發放勞保津貼或勞保費,有沒有法律法規或標准

機關、事業單位發放勞保費(現稱社會保險費)依據文件為《關於規范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放勞保用品的依據文件為《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准(試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5. 勞動法新規2020年勞保用品

1、關於發放標準的金額控制
勞動防護用品經費人均控制數按每個工種每人每年計算,人均控制在80——140元,其中地質勘探、森工林區、礦山井下最高不超過180元;防寒用品最高不超過80元。超過部分在稅後留利或福利基金中列支,不攤入成本。人均控制數由省級各企業主管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根據物價變動情況,每2年或3年核定一次,並將入生產成本的勞動防護用品經費一並報送省勞動廳備案。
2、對合同制職工、臨時工、民工應按照同工種、同勞動條件、同標准供給勞動防護用品,離開生產崗位時,由所在單位收回或作價處理給本人。
3、企、事業單位中經常跟班作業的基層幹部、安技員按同工種、同勞動條件、同標準的原則發給勞動防護用品;經常到現場設計、檢查的工程技術人員、生產管理幹部的勞動防護用品,其發放期限應比一般工種工人延長50%以上;定期或不定期參加生產勞動的幹部所需的勞動防護用品由企、事業單位酌情解決。各級經委、勞動部門、工會、企業主管部門的勞動安全衛生專職人員及檢測檢驗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按省勞動廳雲勞發(1989)32號《關於對勞動安全監察檢測人員發放防護用品和保健食品的通知》規定執行。
4、兼幾個工種作業人員、按其主要從事的工種發給勞動防護用品,並備用或借用身兼的其它工種所必須的勞動防護用品,但不得重復發放。
5、鐵路、郵電、經濟民警等配發了標志服,不再配發勞動防護服,其它護品按同工種發給企業專用(鐵路)線上的職工每年發給防護服一套,其它護品鐵路行業現工種執行。
6、對於在有易燃、易爆、燒灼介質及靜電場所作業工人,禁止發放、使用化纖防護用品。
7、勞動防護用品必須供應實物,禁止將勞動防護用品摺合現金發給職工,嚴禁以發放勞動防護用品的名義發放各種福利物品。違者,按有關規定處理。
可以看出,勞保用品發放標准需根據工種的不同進行發放,且須符合以上所列的發放范圍,才給予發放;勞保用品不是福利,是實物形式的存在,也不能摺合現金發放;由於各地區環境、工作時間、強度不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進行發放。以上就是關於企業勞保用品發放標準是什麼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6. 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合理發放和使用員工勞動保護用品是保障員工在生產勞動(工作)中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措施,勞保用品發放本著安全、經濟、實用、合理的原則發放,具體規定如下。1、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根據崗位性質及不同的工作環境發放。2、根據工作環境本著按需發放的原則,發放不同的勞動保護用品。3、勞動保護用品的種類:工作服、防寒服、反光背心、雨衣、雨鞋、安全帽、勞動保護手套、電工鞋。4、女員工工作服發放規定:管理崗女員工轉正後每兩年發放兩套(黑色外套2件、褲子4條、短袖白襯衣2件、長袖白襯衣2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二條 用人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和勞動衛生條件不符合國家規定或者未向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事故隱患不採取措施,致使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勞動者生命和財產損失的,對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7. 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規定

給一個你參考吧,《勞動保護用品發放規定》(GL-08)
勞保用品發放管理制度
(試行規定)
勞保用品實行專項管理,定期定額統一發放制。由庫管按此管理制度發放。部門負責人審批。現根據崗位需要,制定以下發放標准:
—、工作服
(1)生產一線新入職員工第一年每人發放:夏裝或秋裝各兩套。
(2)生產一線員工每人每一年發放: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2)搬運、清潔工每人每兩年發放: 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3)管理、技質後勤輔助人員每人每三年發放:夏裝和秋裝各一套。
(4)應外出或售後服務等,需領工作服時,必須由生產部經理簽字。
二、衛生口罩
(1)漆工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3個。
(2)木工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2個。
(1)打磨工種人員每人每月一次性發四個。
(2)其它工種人員因臨時工作需要,需車間主任批准發放。
三、手套
(1)需帶帆布手套的崗位:下料工、鉚工、打磨工及搬運工每人每月 發兩付。(每一次發一付,餘下的按以舊換新領用)
(2)焊工:每月每人發一雙帆布手套,半年發一雙焊工專用手套。
(3)庫管每月每人發線手套和帆布手套各一雙。
四、毛巾
庫管員、生產員工、搬運工及清潔工 每人每半年發一條
五、洗衣粉
生產員工、搬運工及清潔工 每人每季度一袋(500g)
庫房 季度一袋(500g)
六、安全帽
(1)焊工專用帽每人每年1件,護腿每人每半年1件。
(2)打磨及鉚工發專用安全帽一頂,若損壞或遺失,自行賠償。
七、勞保鞋
(1)焊工絕緣勞保鞋每人每年一雙。
(2)管理後勤輔助人員勞保鞋每人每三年一雙。
(3)其它一線員工勞保鞋每人每年一雙。
八、工作服和勞保鞋的收費標(對中途離職員工)
工作服和勞保鞋公司不回收,新入職員工在辦理入職手續後,如果已發放工作服和勞保鞋,此項費用在本人本月的工資中暫扣,如果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員工,此暫扣的費用返還給本人;對連續工作未滿半年以上離職的員工,此項費用按以下規定執行:
(1)連續工作不足半年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的10%
收取。
(2)連續工作不足5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20%收取。
(3)連續工作不足4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40%收取。
(4)連續工作不足3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60%收取。
(5)連續工作不足2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80%收取。
(6)連續工作不足1個月離職的員工:工作服和勞保鞋按成本價的100%收取。
(7)新入職員工在辦理入職手續時,由綜合部收管此項費用;員工在辦理離職手續時,由綜合部返還此項費給員工本人;對未滿半年離職而收取工作服和勞保鞋成本的資金,每半年上交財務部,並建立收取、返還及上交金額台帳,備查。

8. 國家對勞保用品的管理規定及發放標准

勞保用品的使用發放的規定是:
1. 勞動保護用品由公司統一制定發放標准,各部門如有特殊情況須及時上報增加勞保用品發放明細,經部門經理、總經理審核後方可增加發放。
2. 公司每季度統一按各部門人數標准發放勞保用品,由有關負責人統一從總公司領取後發放到個人。
3. 員工發放的勞動防護用品不是福利待遇,是根據不同工種及不同的勞動條件按照安全生產與酒店服務的需要,按照標准規定發放。
4. 各部門以主要從事的工種為標准,配備勞動防護用品。
5. 各部門有關負責人按月份統一從公司領用勞動保護用品後按本部門的實際需要分發勞動保護用品。
6. 凡領取勞動保護用品的職工,因病事假、離職等超過一個月以上者,部門有關負責人應在其勞動保護用品個人明細賬上將使用期限相應延長。
7. 對於低值易耗品如:線手套、橡膠手套等由部門管理負責人按實際操作需要發放。
8. 如在規定勞動保護用品使用期內丟失或損壞勞動保護用品,按成本價統一在總公司有償購買。

9. 勞保用品的發放標准依據

法律分析:合理發放和使用員工勞動保護用品是保障員工在生產勞動(工作)中安全與健康的重要措施,勞保用品發放本著安全、經濟、實用、合理的原則發放。發放職工個人勞動防護用品是保護勞動者安全、健康的一項預防性輔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發給工人的勞動防護用品,必須按照勞動條件發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熱點內容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