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下班
❶ 勞動法中對員工上下班時間有什麼樣的規定
《勞動法》有關規定: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 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❷ 勞動法下班時間不接工作電話
法律分析:可以不接電話,連續上班24小時已經嚴重違反了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應當依法支付加班費,不支付加班費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時攜帶:本人身份證、用人單位全稱、負責人姓名及聯系電話、能證明勞動者加班的相關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❸ 下班時間開會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下班時間開會不給予發放工資的情形,違反勞動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❹ 最新勞動法中對上下班途中是否屬於工作時間
上班途中不算工作時候,但新勞動法規定,工人在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版,算為工傷。上班時權間就是指定上下班時間之間的那段時間
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章工傷認定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❺ 新勞動法上下班工傷
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了交通事故,且該交通事故認定為非本人主要責任,或者職工受到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同時職工在合理時間內上下班,上下班的路線屬於合理路線,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職工所受的傷害屬於工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六條 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於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於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❻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員工要下班時加班
員工加班有時間限制。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生產經營確有需要的情況下,可適當延長工作時間,即加班。且需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加班的時間上,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個小時;因特殊原因需延長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每日不超過三個小時,且每月不超過三十六個小時。雙休日加班的時間,也包括在計算36個小時之內。即使單位安排調休,雙休日加班的時間也計算在上述36小時之內。
但是,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加班時間不受上述時間的限制:
(1)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2)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❼ 下班時間開會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下班時間開會違反勞動法嗎:依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下班後開會屬於加班行為,公司如果支付加班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經常下班後開會而且不支付加班費,那就屬於違法行為
法律依據:《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❽ 下班時間到了領導不讓員工離開,是否違法勞動法規定
如果經常加班的話,領導還不讓員工離開,發生頻繁的話,這一件事情肯定就是違法的,具體也要在網路上進行分析。首先法律規定領導對於員工加班來說肯定是要給加班的費用,也有相關的規定。如果延時加班還不按照加班費的話,特別是雙休日還要加班,肯定是無理的要求,也是違法的要求。雖然作為員工來說他們無償的加班,這是人情,長時間如此的話就說不過去的。
拒絕加班員工也是有權拒絕自己加班的事情,對於企業來說也要補償這些加班的效益。企業一定要經營自主的權利,一定要有自己的規模,首先獎懲肯定是分明的。加班來說一定要合理的范圍,特別是很多企業對於員工來說經常遲到早退都會扣工資,那麼要求加班的話也要給合理的工資。
❾ 下班後兼職違反勞動法嗎
下班後兼職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並未禁止員工在下班後兼職其他工作,只要兼職不影響工作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用人單位可能有制定有關於此方面的規章制度。
兼職是指在不脫離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利用業余時間從事第二職業,為第三方提供體力或腦力勞動支出,是一種利益關系。
兼職的人員來源如下:
1、發揮余熱的離休,退休人員;
2、學有專長的科學技術人員;
3、上班族有固定工作的人在業余時間比較寬裕,還有額外的精力和能力的教師,演員,醫生,新聞記者,報刊編輯,運動員等等;
4、正在上大學,讀研,讀博等繼續深造,職業學院,高中畢業年滿18周歲並且具有勞動能力的學生群體;
5、畢業後待就業的年輕人以及原工作單位裁員下崗後臨時找工作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五條 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六十二條 【用工單位的義務】用工單位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
(二)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
(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
(四)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
(五)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工單位不得將被派遣勞動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單位。第六十九條 在不影響原用人單位勞動合同履行的前提下,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第四十四條 【勞動合同的終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