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關系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5-20 18:17:54

A. 如何區分法律關系和事實關系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

法律事實是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的,客觀事實會通過當事人、證據材料等了解到案件事實,在確定案件事實之後去掉和法律無關的事實,如在勞動案件受傷那當天下雨的事實,該事實就該去掉,最後留下來的是和法律有關的事實就是法律事實。如某單位曾今在兩年前簽訂勞動合同聘請了張三(成年)到某單位從事鋼板加工活動,在某一天上班的過程中受了傷這些就是法律事實,之前了解的其他事實都不是法律事實,簡而言之,法律事實就是會發生法律效力或關系的事實。
法律關系,是基於法律事實的基礎才會分析出法律關系,簡單的說它是權利義務的總稱。法律關系是由主體、客體、權利義務三個要素構成,如上述法律事實中單位與張三是勞動合同關系就是法律事實。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主要區別在於:
1、事實行為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產生法律後果,法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法律行為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B. 行政事實行為

法律分析: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行政行為以是否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為標准可以劃分為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

法律依據:

一、《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C.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

行政事實來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治理中作自出的與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無關的不產生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及相對人程序方面權利義務的行為.而行政法律行為則是指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有法律意義的行為.所以,兩者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所規范的內容不同以及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D.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和聯系

行政法律行為:基於行政當事人意志而發生,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如行政處罰,復議等。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具有行政性、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可致權益損害性的三大特徵。

E. 事實行為和法律行為的區別

一、民事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的區別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按照《民法典》(.1.1生效)的規定,事實行為分別包括:無因管理行為、正當防衛行為、緊急避險行為以及侵權行為、違約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等。
民事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不包括侵權行為、違約行為、無因管理行為等事實行為。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確認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自然人只有具備了民事權利能力,才能參加民事活動。《民法典》(.1.1生效)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是自然人獲得參與民事活動的資格,但能不能運用這一資格,還受自然人的理智、認識能力等主觀條件制約。有民事權利能力者,不一定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2、行為人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真實指的是行為人內心的效果意思與表示意思一致。也即不存在認識錯誤、欺詐、脅迫等外在因素而使得表示意思與效果意思不一致。
但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行為也不是必然的無效行為,因其導致意思不真實的原因不同,可能會發生無效或者被撤銷的法律後果。
3、行為內容合法。
根據《民法典》(.1.1生效)的規定,行為內容合法表現為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行為內容合法首先不得與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或禁止性規范相抵觸。其次,行為內容合法還包括行為人實施的民事行為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行為形式合法。
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也就是行為人進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凡屬要式的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採用法律規定的特定形式才為合法,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為,則當事人在法律允許范圍選擇口頭形式、書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皆為合法。

F.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有什麼區別呀

第一,兩者發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為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法律效果,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為對行為人意思自治的容認,即法律對法律行為產生的意思後果只能給予合法性評價,而非在內容上的事先假設和規定。與此相反,事實行為僅僅取決於法律規定,當事人實施行為並不具有追求某種法律效果的意圖。或者說,這種意圖的有無並不影響法律效果的發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規定便能產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為只能產生法律效果,事實行為卻能同時產生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如,簽訂買賣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它的法律後果是出賣人承擔交付標的物義務而買受人承擔支付價款的義務,但是事實效果——買受人成為標的物的所有人,出賣人成為價款的所有人——卻並不隨之發生。而拾得遺失物作為一種事實行為,其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是同時發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規定取得該物的所有權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對拾得物的實際佔有則是事實效果。由此可見,法律行為的效力實際上來自法律的擬制,而事實行為的法律效果則以其事實效果為基礎。

第三,法律行為是從事實行為中分離出來的,它離開事實行為則無獨立的意義。從前述的法律行為概念產生的歷程可以得知,法律行為產生的基礎是設定權利義務的意思表示行為與履行義務的行為相分離,但分離只是針對「分步進行」而言,法律行為並不能離開事實行為而單獨起作用,因為法律行為不發生事實效果,它所設定的權利義務只能通過事實行為才能得到切實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行為不可能是法律行為。

第四,從事實構成來看,事實行為必須具有法定的構成要件,如此才能體現其客觀性和法定性的特徵。各國民法對事實行為一般作出詳盡而直接的規定,內容涉及行為的主客觀構成要件、持續狀態及其產生的後果。事實行為的各構成要件有機聯系,不相獨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規定的行為才構成這一類的事實行為。而法律行為實質在於意思表示,從一定意義上說不存在事實構成問題,因為法律不可能對其意思表示作出具體的規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圍。

第五,法律行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在內容上並不一致,再以買賣合同為例,合同當事人的主觀意思是互易貨物和價款,在客觀活動上卻表現為談判和簽訂文書;事實行為的主觀意思與客觀活動在內容上則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構成相應的行為。在即時交易這種事實行為中,當事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都是指向交付貨物和價款,不存在「表裡不一」的現象。

G. 行政事實行為與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

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管理中作出的與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無關的不產生專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屬及相對人程序方面權利義務的行為. 而行政法律行為則是指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所以,兩者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所規范的內容不同以及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H.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1、行政法律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版律效果以實現權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比如行政處罰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行為不以實現某種特定的法律效果為目的,而以影響或者改變事實狀態為目的實施的行為;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為依法提供資訊或者情報信息的行為,即屬於典型的行政事實行為。

2、行政事實行為表現為一種客觀狀態。

行政事實行為一經做出,即表現為一種客觀存在,行為的後果是實際存在的,不能恢復到行為前的狀態;

這種行為不能象具體行政法律行為那樣被有權機關撤銷或變更,也不存在生效的問題。

3、行政法律行為簡稱行政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相對稱。是指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直接表現為主體的動作,並以該種行動對外界產生直接作用,引起物理或生理變化,諸如房屋的拆除、人身的拘束、財物的銷毀等

參考資料:中國憲治網-論行政事實行為的界定

I. 行政法律行為的含義,和行政行為有什麼區別 和行政事實行為又有什麼區別呢 答得滿意可以加分哦!

行政法律行為的含義
根據行政訴訟法XXX條規定「。。。。」,屬於規范性定義

行政行為
被定義的客體,警察罰款、不作為

行政事實行為
警察X在某年某月某日,對Y進行了行政拘留

J. 行政事實行為與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是什麼兩者分別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例子說明

法律行為規定雙方權利義務,事實行為沒有

熱點內容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
術前簽字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5 09:27:47 瀏覽:399
法院康翻身 發布:2025-02-05 09:25:35 瀏覽:856
崇陽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8:55:02 瀏覽:47
雨水污水分流法規 發布:2025-02-05 08:48:05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