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時效

發布時間: 2022-05-20 22:43:16

⑴ 民事訴訟法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民事訴訟時效是被侵權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損之日起三年。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⑵ 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幾年。

我國民法典規定,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訴訟時效擴展閱讀

中國大陸的訴訟程序一般實行兩審終審制度(注意用詞變化,兩審不等於二審),分為一審和二審,但部分案件實行一審終審。

如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二條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訴訟在西方人的觀念中,是指法庭處理案件與糾紛的活動過程或程序;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訴訟」一詞是由「訴」和「訟」兩字組成的。

「訴」為敘說、告訴、告發、控告之意,「訟」為爭辨是非、曲直之意。兩個字連用即為向法庭告訴,在法庭上辯冤、爭辯是非曲直。如果就「訴訟」一詞從法律角度下定義,可以簡要地概括為:訴訟就是國家專門機關在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據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解決具體案件的活動。

⑶ 民事訴訟法時效多少年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一般權利人向法院請求保護其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⑷ 民事訴訟有效期是幾年

民事訴訟期限是幾年

不同的案子訴訟時效期間是不一樣的。 普通訴訟時效為三年,最長權利保護期間是二十年。同時我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下列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物權和登記的動產物權的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撫養費、贍養費或者扶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權。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⑸ 民事訴訟追訴期是多長時間

民事訴訟追訴期為三年。
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勝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一般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
民事訴訟,是指民事爭議的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和裁判民事爭議的程序和制度。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⑹ 民事訴訟時效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3年訴訟時效: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環境保護法42條)

4年訴訟時效: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提出訴訟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條)

最長訴訟時效:從權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典188條)

二、民事訴訟委託朋友可以嗎

可以委託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應訴,但要求有授權委託書。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不能成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無民事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有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適合擔任代理人的人。

私法自治,民訴中可委託朋友作為自己的工作人員代理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根據最新《民法典》中的規定,如今我國的訴訟時效普通的為3年,與之前的2年相比這是延長了的。但對於最長的訴訟時效,則還是沒有變仍舊為20年。不過我們也要注意,如果是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那此時就不會適用普通訴訟時效,而是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包括3年時效、4年時效等等。


    ⑺ 民事訴訟時效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經過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權利,依法律規定其申訴權便歸於消滅的制度。不同的案子訴訟時效期間是不一樣的。一般是三年,有的是一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熱點內容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2-05 07:16:44 瀏覽:498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
    青少年法律知識感悟 發布:2025-02-05 05:27:27 瀏覽:737
    法律碩士公派出國讀博 發布:2025-02-05 04:33:25 瀏覽:832
    刑法二百一十條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512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