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查封凍結民事訴訟法

查封凍結民事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5-21 02:52:44

⑴ 民事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法律分析: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案件情況復雜的,經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30日。如果超過兩個月,可以申請解除。對經調查核實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按照合法程序予以解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 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作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採取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裁定駁回申請。

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對情況緊急的,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

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2)查封凍結民事訴訟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 查扣程序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財產時,被執行人是公民的,應當通知被執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屬到場;被執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到場。拒不到場的,不影響執行。

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單位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應當派人參加。 對被查封、扣押的財產,執行員必須造具清單,由在場人簽名或者蓋章後,交被執行人一份。被執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屬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條 查封財產保管

被查封的財產,執行員可以指定被執行人負責保管。因被執行人的過錯造成的損失,由被執行人承擔。

第二百四十七條 拍賣和變賣

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第二百四十八條 搜查措施

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 採取前款措施,由院長簽發搜查令。

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民法典實施現在還能使用嗎

能用。
《民法典》屬於實體法
民事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的規定,是《民事訴訟法》的內容,屬於程序法。
實體法和程序法,相互獨立,彼此不產生影響。

⑷ 新民事訴訟法第247條是什麼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七條:
財產被查封、扣押後,執行員應當回責令被執行人在指定期間答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被執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應當拍賣被查封、扣押的財產;不適於拍賣或者當事人雙方同意不進行拍賣的,人民法院可以委託有關單位變賣或者自行變賣。國家禁止自由買賣的物品,交有關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收購。

⑸ 民事訴訟結束後,勝訴方凍結的銀行卡什麼時候才能解封

銀行卡凍結了六個月可以解凍,因為《最高院關於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規定,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民事訴訟法》第244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拓展資料
一、 法律依據
《關於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第三十條 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人民法院未辦理延期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消滅。 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已經被執行拍賣、變賣或者抵債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消滅。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裁定,並送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 1、查封、扣押、凍結案外人財產的 2、申請執行人撤回執行申請或者放棄債權的 3、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流拍或者變賣不成,申請執行人和其他執行債權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債的 4、債務已經清償的 5、被執行人提供擔保且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其他情形。 解除以登記方式實施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
二、 銀行凍結銀行卡後如何取款
到法庭咨詢為何凍結,了解原因後證明自己的困難,申請解凍卡內高於違規操作金額,然後取出。例如,您的銀行卡內出現非法資金,額度為4000元,但卡內總金額為10000元,可向法院提起訴訟,將多出的6000元申請解凍後,可通過提款機提取。法院凍結後,卡里的余額如果高於凍結的金額,一般是可以取出的。不能提取的金額如果低於凍結的金額,或者正好是凍結的金額。可到銀行查詢具體的凍結扣款原因,然後與公安或法院聯系,取消部分凍結,維持最低生活。
一般情況下,法院凍結賬戶後,銀行賬戶只收不付,賬戶金額不得用於提款或轉賬使用。存款只有在法院解除凍結後才能提款。假如碰到這種情況,自己也有急用的話,可以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試試。

⑹ 民訴法關於解除查封的規定

法律分析
在民事訴訟的執行過程中,關於解除查封的相關規定是,在債務已經清償,申請人主動申請撤銷強制執行,被執行人提供了擔保,而且申請執行人也同意解除查封的,或者查封的財產系案外人財產的,以及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查封的其他情形下,法院會解除查封。人民法院不會無故採取查封、凍結這種強制措施,對於當事人的動產、不動產等財產的查封、凍結的依據與程序十分嚴格,當然解除查封也有嚴格的適用條件,法院在作出解除查封的決定時,應當將裁定書送達申請人及被執行人,如果跟案外人或協助執行人相關,也應該將解除查封的裁定書送達案外人及協助執行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裁定,並送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或者案外人:(一)查封、扣押、凍結案外人財產的;(二)申請執行人撤回執行申請或者放棄債權的;(三)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流拍或者變賣不成,申請執行人和其他執行債權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債,且對該財產又無法採取其他執行措施的;(四)債務已經清償的;(五)被執行人提供擔保且申請執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的其他情形。解除以登記方式實施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向登記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

⑺ 民事訴訟法查封期限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的續查封的查封年限,與初始查封年限是一樣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不動產及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四百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凍結存款(賬戶)的期限最長可以為一年,查扣動產期限最長可以為二年,查凍其他財產(如房地產、股權等)的期限最長可以為三年。

根據該條第二款規定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續封、續扣、續凍的期限也沒有「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即續封、續凍、續扣的期限可以保持不變。

⑻ 最新的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的動產、不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應當作出裁定,並送達被執行人和申請執行人。
法律分析
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需要有關單位或者個人協助的,人民法院應當製作協助執行通知書,連同裁定書副本一並送達協助執行人。查封、扣押、凍結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送達時發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未登記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依據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文件和其他相關證據確定權屬。作為執行依據的法律文書生效後至申請執行前,債權人可以向有執行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債務人的財產。訴訟前、訴訟中及仲裁中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進入執行程序後,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零六條 財產保全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財產後,應當立即通知被保全財產的人。財產已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復查封、凍結。 第一百零七條 財產糾紛案件,被申請人提供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解除保全。

⑼ 民事訴訟的查封,扣押凍結分別是什麼意思

根據執行理論,查封是指對債務人的財產加以封存,禁止債務人或其他人轉移或處分的一種限制性措施。扣押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之財產就地或運至有關場所,予以扣留,並禁止被執行人或任何人佔有、使用及處分之執行措施。凍結是指人民法院通知銀行、信用合作社及其他有儲蓄業務之單位,不準被執行人提取自己之存款,以維持其現狀之執行措施。

熱點內容
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基礎視頻 發布:2025-02-05 06:48:34 瀏覽:692
異世界法官 發布:2025-02-05 06:05:19 瀏覽:292
道德底線開頭 發布:2025-02-05 05:55:37 瀏覽:101
刑法的無奈 發布:2025-02-05 05:43:55 瀏覽:244
青少年法律知識感悟 發布:2025-02-05 05:27:27 瀏覽:737
法律碩士公派出國讀博 發布:2025-02-05 04:33:25 瀏覽:832
刑法二百一十條 發布:2025-02-05 04:18:29 瀏覽:512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