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辭職檔案規定

勞動法辭職檔案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5-21 15:47:21

『壹』 勞動法對於離職手續是怎樣規定的

勞動者提前三十復日以制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自己要收集、保存好通知辭職的證據。離職時,若領取不到工資及離職手續,可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貳』 辭職後檔案是自己處理還是公司處理

法律分析:從公司離職後檔案不能自己帶走。根據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企業職工調動、辭職或被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人才市場。轉遞檔案應只能通過機要交通或派專人送取,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如果檔案在自己手中,就會變成死檔,影響今後的學習生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叄』 勞動法辭職規定有哪些

1、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這就明確賦予了職回工辭職的權利,答而且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2、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後,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後主動離職,不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可能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後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滯留在原用人單位,會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正常的錄用手續,拿不到包括檔案在內的個人材料,也不能繳納勞動保險。

『肆』 員工辭職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後,要多少時間完成人事檔案

15日。

根據《勞動法合同法》第50條,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伍』 勞動法中有編制的員工離職,單位有權扣押檔案嗎

不合法。無論以什麼形式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單位都沒有權利扣押勞動者的檔案。
根據國家勞動部、國家檔案局在《企業職工檔案管理工作規定》的規定:職工調動、辭職、解除勞動合同或被開除、辭退等,應由職工所在單位在一個月內將其檔案轉交其新的工作單位或其戶口所在地的街道勞動(組織人事)部門。 同時規定,轉遞檔案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通過機要交通或派專人送取,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
(二)對轉出的檔案,必須按統一規定的「企業職工檔案轉遞通知單」的項目登記,並密封包裝。
(三)對轉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轉出。
(四)接收單位收到檔案經核對無誤後,應在回執上簽名蓋章,並將回執立即退回,逾期一個月轉出單位未收到回執應及時詢問,以防丟失。
因此,即使員工在離職過程中有違約行為,單位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扣押檔案。
雖然檔案問題不屬於《勞動法》上的問題,因檔案問題發生爭議無法提起勞動仲裁或訴訟,但是,根據勞動部辦公廳1994年的精神,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如果單位不移交檔案給職工造成損失的,可以按勞動爭議提交仲裁,由單位給予賠償。如果發生單位扣押個人檔案的情況,也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和國家有關檔案管理部門反映,通過行政的辦法獲得解決。

『陸』 勞動法有規定提出辭職後,最晚多長時間可以拿到勞動手冊和退工單嗎比如當月2月5號提出辭職的,多久可

離職後最晚十五日內可以拿到退工單和勞動手冊。實際工作中,在辦理離職手續的當天,單位會將退工單、勞動手冊交給勞動者。在法律規定上,單位最晚應該在職工離職15天內辦理職工檔案、社保等勞動關系的轉移工作。
法律分析
一般辭職後,辦理完各項交接手續後,當場就應該可以拿到退工單和勞動手冊,退工單和勞動手冊蓋公司章即可,所以不用等很久。在員工依法辦理離職還交接手續後,用人單位必須為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即離職證明),同時勞動者的工資、押金和經濟補償是必須結清和退還。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減或者拖欠不退,當事人可以在辦理離職手續時要求結清。否則可以去勞動局申訴或者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違規行為。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因此,依法辦理離職手續很重要,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與單位明確解除勞動關系的程序。退工通知單上的退工日期應為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實際日期、落款日期為辦理退工手續日期。 用人單位應將退工通知單和勞動手冊一起交退工人員;用人單位應將第三聯退工通知單和勞動手冊以及職工參加社會保險個人繳費情況的證明一並交被退人員。退工人員可持上述材料,進行失業登記及辦理申領失業保險金手續等事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熱點內容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