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簡訊通知
Ⅰ 起訴簡訊通知是怎樣的
法律分析:一、法院在立案後會簡訊通知;
因涉及立案當事人隱私,此處不再粘貼以往法院給我發的簡訊圖片。
但需要注意,法院發的簡訊號是那種機器號(一連串數字),你這個簡訊有可能是該案書記員發的。
二、應對措施
建議到法院立案庭核實。
記得帶身份證。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送達訴訟文書的,可以通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當事人到達人民法院,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人民法院可以在當事人住所地以外向當事人直接送達訴訟文書。當事人拒絕簽署送達回證的,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在送達回證上註明送達情況並簽名。
第五百三十七條 人民法院一審時採取公告方式向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的,二審時可徑行採取公告方式向其送達訴訟文書,但人民法院能夠採取公告方式之外的其他方式送達的除外。
Ⅱ 訴訟通知簡訊是真的嗎
法律分析:收到的法訴通知簡訊是假的,多半是詐騙行為,法院不會給你打電話,發簡訊,只會給寄傳票。
不管是原告還是被告,在案件受理立案後,法院會向你送達書面的傳票,傳票上載明案由、開庭時間、地點等詳細信息。如果其他方式通知你開庭,你可以到通知你的法院去詢問,如果是真的,需要領取傳票。法訴的通知是真是假必須以法院的傳票為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Ⅲ 訴訟通知簡訊有效嗎
訴訟通知簡訊有效。開庭通告不會用簡訊進行通知,而是以書面形式送達,只有在經雙方書面同意後,方可採用簡訊通知。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傳票、通知書應當在開庭前三日送達。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公告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六十一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採取捎口信、電話、簡訊、傳真、電子郵件等簡便方式傳喚雙方當事人、通知證人和送達裁判文書以外的訴訟文書。
Ⅳ 收到法院的簡訊通知有案號
法律分析:有案件號可以通過下列方式查詢到部分案件的信息1、部分地區有案件編號可在當地檢察院網站查詢,在網上開設的案件信息查詢平台,可以為訴訟參與各方,包括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2、也可以憑本人身份證,去法院查詢或者與代理人及承辦法官聯系。法院沒有判決的案件是查不到的。是法院等司法機關立案後,對收到案件根據案件的性質進行分類並進行登記,所分配的案件號碼。案號的基本要素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類型代字、案件編號3、注意一般的案件在公開的網上查不到,除非該院把案件信息發到公開的網上。如果是當事人,可以持本人證件,到法院查詢該案,得知具體辦案人員後,與其聯系4、案件號是司法審判機關即法院在審理案件時,為了更好的統計查詢,責任到人及受理案件的數量和結案情況等而排列的編碼順序,一般只能在法院內部做到高效率的查詢、統計等內容,還可以根據案號查出那個法院審理,判決內容等情況,但是不能夠查出在哪裡服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七條 送達方式人民法院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送達訴訟文書,可以採用下列方式:
(一)依照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中規定的方式送達;
(二)通過外交途徑送達;
(三)對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受送達人,可以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受送達人所在國的使領館代為送達;
(四)向受送達人委託的有權代其接受送達的訴訟代理人送達;
(五)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或者有權接受送達的分支機構、業務代辦人送達;
(六)受送達人所在國的法律允許郵寄送達的,可以郵寄送達,自郵寄之日起滿三個月,送達回證沒有退回,但根據各種情況足以認定已經送達的,期間屆滿之日視為送達;
(七)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受送達人收悉的方式送達;
(八)不能用上述方式送達的,公告送達,自公告之日起滿三個月,即視為送達。
Ⅳ 訴訟通告用簡訊通知嗎
法律分析:不會簡訊通知的。你可以去法院查一下。
法院不會以簡訊的形式發通知,法院一般會以書面的方面通知被起訴了。法院只會以正式的信件或專人上門通知,不會打電話,更加不會發簡訊。
法律規定上,是通過郵寄的方式,若是郵寄收不到或者當事人拒絕簽收的,會通過公告送達。當然現實中,也可能法院一個電話,讓當事人過來領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六條 受送達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訴訟文書的,送達人可以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訴訟文書留在受送達人的住所,並採用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送達過程,即視為送達。
Ⅵ 民事起訴法院簡訊通知內容樣本
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送達法律文書是直接送達,不是簡訊更不是律師通知。由法院通知開庭,法院會發開庭傳票,還有提前15天舉證期。最好等法院的書面傳票,你也可以直接去法院確認一下是否被訴了。但一般如果真的是律師通知的,即便臨時沒起訴也早晚要解決的所以你也可以委託律師代理,律師會去幫你落實一系列的情況。起訴書是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定的訴訟程序,代表國家向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提起公訴的法律文書。因為它是以公訴人的身份提出的,所以也叫公訴書。起訴書為列印文件。除首位部分外,主要是三大部分,其中「犯罪事實和證據」一般是起訴書的主體
法院對當事人送達的是開庭傳票,對當事人的代理人送達的是開庭通知;
xxxx人民法院
傳 票
被傳喚人: 性別: 年齡:
案由:
案號:
傳喚事由: 開庭
應到時間:2013.6.27.9:00
應到處所:本院第8審判庭
注意事項:
耽 來時請攜帶本傳票,本人身份證。
簽發人:
送達人:
2013年6月20日
附:辦公室電話xxxxxxxxxxxxx.
Ⅶ 民事訴訟通知簡訊有效嗎
法律分析:根據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電子送達是法律規定的文書送達方式之一,但是對於文書的種類有所限制,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不適用電子送達;同時,電子送達方式需要得到當事人同意並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電子送達】經受送達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等能夠確認其收悉的方式送達訴訟文書,但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除外。採用前款方式送達的,以傳真、電子郵件等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送達日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 第一百三十五條 電子送達可以採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即時收悉的特定系統作為送達媒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到達受送達人特定系統的日期,為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但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與人民法院對應系統顯示發送成功的日期不一致的,以受送達人證明到達其特定系統的日期為准。 第一百三十六條 受送達人同意採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
Ⅷ 簡訊收到訴訟通知是真的嗎
法律分析:收到的法訴通知簡訊是假的,多半是詐騙行為,法院不會給當事人打電話,發簡訊,只會給寄傳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Ⅸ 收到法訴通知簡訊怎麼辦
法律分析:一般情況下,法院不會打電話,發簡訊,只會給寄傳票。但是特殊情形,比如說案件按照簡易程序審理,若法官通過簡訊方式通知當事人,可以撥打通知的法院的電話或者親自到法院詢問來核實情況是否屬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Ⅹ 法院簡訊通知號碼是多少
法律分析:法院開庭通知, 法院傳票以書面形式向被告人傳喚,電話、簡訊都不可信。 在沒有接到法院傳票傳喚,其它的不用理會。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答辯狀應當記明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