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死亡屬於勞動法嗎
① 雇的臨時工在單位因病突然死亡,算不算工傷
自勞動法實施,沒有正式工與臨時工支付,都是勞動合同制職工,只有合同期限的不同,享有平等的權利。職工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經搶救無效在48小時之內死亡的視同工傷。其他情形,因病死亡不能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② 深圳市在職員工因病死亡的,企業是否應給予經濟補償金勞動部門有沒有相關規定
你好,若勞動者在職非因公死亡的(非職業病),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即勞動合同終止,出現此情形用人單位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其遺屬依據《深圳經濟特區企業員工社會養老保險條例》享受一次性撫恤金和喪葬補助費,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屬於用人單位過錯導致未參加養老保險的則由用人單位支付。
第41條規定,在本市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職員工非因工死亡的,其死亡時符合供養條件的供養親屬享受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喪葬補助費和一次性撫恤金的標准為:(一)喪葬補助費為其死亡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二)一次性撫恤金以其死亡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供養親屬為一人的,支付上述基數的六倍;供養親屬為兩人的,支付上述基數的九倍;供養直系親屬為三人及以上的,支付上述基數的十二倍。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恤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您是否滿意!
③ 工人上下班途中,突發疾病死亡的算不算工傷
不算,按照規定,工人在上下班途中被機動車撞了,自己無責或次責的情況下才能算工傷,其他情形發生的意外都不能算工傷。
④ 在工地因病死亡的算不算工傷
不是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的,不能視為工傷。根據工作保險條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⑤ 工傷退出工作崗位後,因其他疾病死亡的,勞動法是怎麼規定的
1,工傷退出工作崗位後,因其他疾病死亡的,如果是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2,工傷退出工作崗位後,如果不是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因其他疾病死亡的,參考如下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第六章 關於死亡待遇的規定
第二十三條 工人職員因病或非因工負傷死亡時、退職養老後死亡時或非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退職後死亡時,根據勞動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乙款的規定,除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付給本企業的平均工資2個月作為喪葬補助費外,並按下列規定由勞動保險基金項下一次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救濟費:其供養直系親屬1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6個月;2人者,為死者本人工資9個月;3人或3人以上者,為死者本人工資12個月。
第二十四條 工人職員因工死亡或因工殘廢完全喪失勞動力,其供養直系親屬具有工作能力而該企業需人工作時,行政方面或資方應盡先錄用;受其供養的子、女、弟、妹有入該企業所辦學校就讀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全家有兩人或兩人以上在實行勞動保險的企業內工作,其共同供養的直系親屬死亡時,喪葬補助費應由其中一人領取,不得重領。
⑥ 2019年新勞動法死亡的規定
你是問工傷造成死亡,還是自身得病死亡?
勞動者因工死亡的,其親近屬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在職員工因病死亡賠償 :
一、喪葬補助費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死亡當月工資3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退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費為上年度企業離退休人員3個月人均基本養老金標准發給。
二、一次性撫恤金在職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職工死亡當月工資20個月的標准發給;離退休人員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為其生前最後一個月基本養老金20個月的標准。
三、遺屬生活補助費職工有多名遺屬時,全部遺屬的月生活補助費標准之和,不得超過該職工生前月工資或月基本養老金。
五、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及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的條件,比照《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8號)執行。具體是:
1、職工供養直系親屬,范圍包括該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2、上述規定范圍中的人員,以死亡職工工資或養老金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在職工死亡30日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規定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O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3)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
(4)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
(5)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
(6)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子女及其配偶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
(7)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
3、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
(1)年滿18周歲且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就業或參軍的;
(3)因病非因工死亡職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組織收養的;
(5)死亡的。
4、領取遺屬生活補助費的人員,在被判刑收監執行期間,停止享受生活補助費。刑滿釋放仍符合領取生活補助費條件的,按規定的標准享受生活補助費。
⑦ 勞動法對死亡職工如何規定
勞動者因工死亡的,其親近屬可享受如下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版第三十九條權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⑧ 沒簽勞動合同因病死亡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按實際情況,沒有簽訂合同,因疾病死亡的,只要證據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同時因疾病死亡是屬於工傷情形的,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按工傷進行處理,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⑨ 按《勞動合同法》在職員工在家因突發病死亡企業是否有賠償
1、員工在休息時間,因自身疾病去世的,不屬於工亡,因此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2、《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根據該規定,員工因病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如果公司給該員工繳納了養老保險,那麼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就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來支付;如果公司未給員工繳納養老保險,那麼這兩筆費用均由公司自行承擔。
員工因病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救濟費和喪葬費。其中,救濟費的標準是以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供養1名直系親屬,按6個月計發;供養2名直系親屬,按9個月計發;供養3名或3名以上直系親屬,按12個月計發。而喪葬費的標准則是2個月的全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⑩ 新勞動法關於值班是怎麼定義的,如果在值班日因為疾病死亡,算不算公亡
值班應該是公司根據單位的安全,接待等任務安排休息日進行的值班。在值班室可以休息,不屬於經營性的延長工作時間。所以,如果在值班室值班因為疾病死亡不應該屬於因公死亡。應該屬於視同因工死亡。供參考。